>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固然可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皇帝独操权柄,固然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是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稷的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古代篡夺皇位的人,基本是当朝的权臣,重臣,如王莽,司马炎,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杨坚,朱温,赵匡胤等人。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作为强化皇权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消弱甚至消灭相权,而只有废除丞相制,才能彻底消灭相权。

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朱元璋是一个极力加强集权的皇帝。皇权与相权一直从秦争到明,以皇权胜利告终,是中央集权的趋势。另一个是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明初连续出任了四位丞相,朱元璋对他们都不满意,但是一直没找到时机搞掉存在已久的丞相制,到了第四位丞相胡惟庸,终于让朱元璋抓住把柄。胡惟庸过于独断,又结党敛财,有人告他谋反,朱元璋趁机逮捕了胡惟庸和一大批官员,从此不再设丞相,并把原来丞相的权力一分为六,由六部分管,直接效命于皇上。至此,朱元璋废除了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

其实这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封建社会都是以君王为中心的,统一的。治理制度。而这个宰相制度就在封建统治中是一个bug的存在。他分散了君王的统治权利,而且历史上也有宰相的权利比君王还要大,甚至推翻了君王的统治的先例。所以朱元璋先生的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更加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利以及统治地位,他废除了封建社会用了多年的宰相制度。综合了以上这些原因,就知道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度

朱元璋为何连“丞相”都给废了?他的目的究竟是何?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我们都知道朱元璋上位之后,非常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于是遣散了一大批开国功臣,就连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也不例外,可见,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权,是很费了一番功夫的。丞相制度在我国存在已久,但是到了明朝,却被朱元璋废除了,这是因为, 朱元璋要加强皇权,集中中央集权,就必须废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职位,所以丞相职位才会被废除,朱元璋也真正实现了皇权的集中。

一、朱元璋建国,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列措施。

朱元璋上位之后,因为出身不好, 特别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所以他上位之后,一直考虑废除中枢省和丞相制度。当时的丞相胡惟庸比较独断专行,这点也加快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地位的步伐。胡惟庸被告谋反之后,朱元璋就顺水推舟,废除了丞相的职位。

二、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公。

李善长和朱元璋可以说是老交情了,当时朱元璋还是郭子兴的部下时候,李善长和朱元璋就认识了。其实朱元璋还是比较信任李善长的,毕竟李善长的能力确实不可小觑,但是朱元璋上位之后,优秀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嫉妒了。于是李善长只得装病退休。

三、王广洋没有丞相之才,李善长推荐胡惟庸。

朱元璋刚上位之后,是提拔了跟随自己的多年的王广洋为丞相的,但是王广洋这个人能力不足,朱元璋对其比较失望。于是李善长就给朱元璋推荐了胡惟庸,没有想到 ,胡惟庸虽然能力强,但是人心不足,后来被状告谋反,朱元璋索性就赐死胡惟庸,将告发人也一起处决,顺便废除了丞相的职位。

朱元璋为何要废丞相制?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设有宰相制,宰相都称为丞相,当时丞相共有左、右二员,左比右大,分任左、右丞相的是李善长和徐达两人。 朱元璋即帝位后,逐渐感到帝权与相权的冲突,唯恐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有鉴于此,几次设法试图调整,以加强皇权。最早被杀的是中书左丞相杨宪。杨宪于洪武二年九月入为中书右丞,洪武三年李善长病休时,便实际操纵中书省大权,升为左丞。他玩弄权术,陷害同僚,“市权要宠”,很快被朱元璋杀死。 接着是右丞相汪广洋被杀。朱元璋鉴于李善长权力过大,威胁帝权,于是在撤换李善长后,最初选中了汪广洋接替李善长的相位。汪广洋遇事小心谨慎,又以“廉明持重,善理繁剧”而著称。 洪武六年,胡惟庸进入中书省,与汪广洋共任右丞相。之后,汪广洋以“无所建白”贬为广东参政。但是汪广洋一离相位后,胡惟庸遇事专断与李善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况且李善长还借胡惟庸等人,遥执相权,势力更甚于前。 汪广洋被贬后,当然也不服气,便暗中收集李善长的不法证据,于洪武九年(1376)与御史大夫陈宁,合疏参劾李善长有“大不敬”之罪。这当然正中朱元璋的下怀,于是洪武十年九月,朱元璋先升胡惟庸为左丞相,再调回汪广洋为右丞相,以牵制胡惟庸,改变胡惟庸独相的局面。 然而汪广洋复相后,整日喝酒,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反而事事调和,公事“惟以他官剖决,不问是非,随而举行”。这令朱元璋大为失望,又把他贬往广南地区。即使这样,仍未能平息朱元璋的怒气,便又追加诏书,下令追到后,即将汪广洋就地处死,洪武十二年十二月汪广洋被贬杀。 由上可知,明初的丞相擅权不行,尸位素餐也不行,放权、抓权均无好下场。朱元璋对于相权的存在实际上已深为反感,他不能容忍相权过大,绝不希望有凌驾于众人之上的权臣存在,废相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胡惟庸的独断专行,使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更为明朗化了。胡惟庸之前,李善长小心谨慎,徐达经常带兵在外,汪广洋只知饮酒吟诗,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尚不突出。但胡惟庸为相七年,擅权乱政,使得朱元璋感得大权旁落,除了剪除别无选择。 早在洪武十一年三月,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朱元璋就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书省。在此之前,凡是各地送给皇帝的奏章都要关白中书省,就是给皇帝一份,同时也要给中书省丞相送一份。接着,又令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然而即使这样,也还不能令朱元璋满意。 于是就有了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朱元璋接着就宣布裁撤中书省。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大权独揽。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稍后,朱元璋还宣布以后嗣君不许议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请者,处以重刑,并立为祖训。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胡惟庸案就可明白,说胡惟庸独断专行确有其事,但谋反其实是子虚乌有,它只不过是朱元璋废丞相的一个借口。胡惟庸被告称谋叛时,证据并不充足,如果深究下去,胡惟庸可能不会被坐成死罪。因此朱元璋才迅速认定谋逆是实,即行杀掉,连告发的涂节也全不放过,只是为了死无对证,并可以借此另做文章。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后,仍然能时时刻刻感受到李善长的威胁。李善长为功臣之首,虽已退位,但势力还很大,加之与胡惟庸的姻亲故旧关系,始终令朱元璋耿耿于怀。为了巩固帝业,就必须彻底消除这一隐患,因而胡惟庸案不断升级。明代的心腹大患是“北虏南倭”,于是又为胡惟庸添上了一个“通倭通虏”的罪名,就是说他勾结蒙古和日本,企图谋反。但是据吴晗先生《胡惟庸党案考》,通倭通虏都是“莫须有”的罪名。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长,故事的范围便越扩大。到后来胡惟庸东通日本高丽,西通卜宠吉儿,南通三佛齐,北通沙漠,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叛逆案发生关系。朱元璋在杀胡惟庸若干年后又给他加上这些谋逆罪名,是想借胡案兴起大狱来诛杀文武功臣,以防功臣们日后威胁朱姓子孙。平心而论,胡惟庸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所谓的“胡党”却未免牵强附会。胡惟庸案实际上成为朱元璋整肃功臣的借口,凡是他认为心怀怨望、行为跋扈的大臣,都被加上“胡党”的罪名,处死抄家,开国功臣李善长也最终被牵连进此案。有明一代任丞相的只有四人,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有三人被杀。据说徐达也未能善终,洪武十八年他患上了极为凶险的背疽,按中医的说法,忌吃蒸鹅。朱元璋偏偏派人送一只蒸鹅给他吃。徐达心知肚明,皇上不希望他继续活下去,只好当着来人的面,流着眼泪吃下蒸鹅,没过几天就死了。 李善长是受祸最惨的,不仅本人被赐死,还被族诛。他死后一年,郎中王国用为其鸣冤,由御史解缙起草《论韩国公冤事状》,疏中论道:李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又何必为胡惟庸谋事,况且他已经年迈,根本没有精力再折腾,何苦如此!当时正值胡党株连,气氛异常恐怖,很多人担心会招来祸事。但朱元璋看了以后,未作任何批示,可见他也默认是枉杀。 所谓的胡谓庸案只是一个借口,目的就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是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胡惟庸案实际是一个冤案,明初的冤案又何止这一个?胡案刚刚结束,蓝案又兴起。 (文/冯玉荣)

相关推荐: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什么叫人身专属性

罗源最有名的小吃店

李白为什么一生不得志

什么叫人品

罗章是怎么死的

什么叫人工降雨

左宗棠为什么要抬棺出征

标签: [db:标签]

声明:《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因而形成了君...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人身专属性

    人身权“财产权”的对称。又称“人身非财产权”。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法律所确认的...

    百科 日期:2023-04-05

  • 罗源最有名的小吃店

    1、不显眼小吃。地址:罗源县司前街24号;2、摩卡星(世纪花园店)。地址:世纪花园后门5号楼01-02店面;3、玛格利塔(凤山镇店)。地址:凤山镇司前路...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李白为什么一生不得志

    李白一生不得志,我认为多少因避仇有关,试想他父亲李客,是一位江湖大侠,老是潜返于广汉,通走于巴蜀与其说他不得志不攀权贵,不如说他的身上有他父亲...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人品

    人品,意思是人的品性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对人...

    百科 日期:2023-04-05

  • 罗章是怎么死的

    罗章大骂武则天倒行逆施,武则天命武士将其用金瓜击顶,罗章当即撞死在殿前柱子上。罗章:罗成之孙,扫北王罗通与苏宝凤之子,其父母早年阵亡在征战西...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左宗棠为什么要抬棺出征

    左宗棠为了表达自己一定要收复新疆的决心,给自己打造了一口棺材,让士兵抬着棺材出征。就是为了让世人看到,自己抱着为国必死的决心,一定要收复新...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