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鲁迅的作品啊Q

鲁迅的作品啊Q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6 手机版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该书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该书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

阿Q,孔乙己,闰土,祥林嫂,涓生,子君分别是鲁迅哪部书里面的人物?

阿Q出自《阿Q正传》,孔乙己出自《孔乙己》,闰土出自《故乡》,祥林嫂出自《祝福》,涓生和子君出自《伤逝》。

1、《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2、《孔乙己》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3、《故乡》

《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该小说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4、《祝福》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瘁死的悲剧。

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5、《伤逝》

《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阿Q正传》全文是什么?

《阿Q正传》全文通过描述了一位能干的流浪雇农阿Q,强有力的批判力彼时中国旧社会的腐败保守以及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之中的病态。

《阿Q正传》出自作家鲁迅的作品集《呐喊》,以辛亥革命左右的旧中国乡下为故事背景,分为九个部分。讲述了被遗忘真名的雇农“阿Q”在未庄的一系列遭遇,直至最后被杀头的悲惨故事。

时至今天,阿Q精神常常被引用为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汇。《阿Q正传》一文,鲁迅先生用笔诙谐幽默。风格诙谐、讽刺。不仅仅是鲁迅先生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

鲁迅《阿Q正传》

阿Q正传中的正转,是从“闲话休题,言归正传”中引申出来的。
阿Q,姓名籍贯不清楚,就用洋字,以首字母来称呼。

他大多数时候住在未庄的土谷祠,无固定的职业,以给人做短工为生,他为人轻浮,眼高手低,思想迂腐,还恃强凌弱,他可怜、可悲,又可恶,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他的头上有几处癞疮疤,所以忌讳别人说“癞”“光”“亮”“灯”“烛”等字,对于犯了他忌讳的人,木讷的就骂,力气小的就打,打不过的就怒目而视,被人打了,就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是“儿子打老子”,幻想着打人者是自己的儿子,来治疗自己的内心,抚平心中的不平,所以他感觉自己从未输过。

他还喜欢赌钱,赌输了,就安慰自己,钱被儿子拿走了。

被赵太爷打了,安慰自己是儿子打老子,这样一想,仿佛他真的是赵太爷的爹,看人都带着高人一等的眼神。

他嘴上不把门,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说他是“秃儿,驴。”是假洋鬼子。又被打了一顿,不过他不记打,不一会儿就忘记了。

他见到了比他弱的尼姑,就把被打的原因归结到尼姑身上——见了她晦气,在大庭广众之下调戏她,骂她,然而,周围只有起轰的人,无人站出来阻止阿Q,阿Q见此,欺负人更来劲,仿佛所有的不公、委屈,都随着欺负了别人而发泄出去了。

他欺负如羊、如小鸡一般的弱者,胜利之后还得意洋洋。

阿Q也有中国大多数人的缺点,他喜欢把过错归到女人身上,例如:商朝因妲己而亡;周朝因褒似而灭;董卓是被貂蝉害死的。阿Q不懂那些,但是他想女人了,是小尼姑的错,小尼姑蛊惑了他,他把所有的一切不如意,都归到女人的身上。

他平时没有机会接触别的女人,并且也没女人看得起他,赵家的女佣吴妈,是唯一一个愿意和他唠嗑的女人,他于是直接坦言想要和她睡觉,没想到却因此被打出了赵家,并且坏了自己的名声,连做短工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直接影响到了他的生存:1,酒店不赊欠给他。2,土谷祠不准他入住。3,再也无人请他做短工。

赵家请了新的短工小D,他却认为是小D抢了他的饭碗,他认为一个平时瞧不起的人都敢来抢他的饭碗,他愤怒的和小D打了一架,然而只是打了个平手。

迫于生计,他去了城里,无意间进入了白举人的家里做活,回来的时候,穿着新衣服,也有钱打酒了,人们对于不知底细的他,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阿Q看见了城里革命党被杀头的场面,吓得逃回来了,而对外却说是看不惯城里人的习惯。

他伙同别人偷了纱衫、绸裙来卖,被人摸清了底细,差点被抓住,最后逃了,也失去了这个营生。

他一开始痛恨革命党,以为这是一群造反的人,但是看到革命党的到来,引起了高层人们(白举人、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等)的惊慌,他又觉得开心,想要加入革命党。

他也学人,把辫子用筷子固定在头顶上,他想着要结识革命人士,他被洋先生拒绝,跑去喝了酒,到半夜才回去。

他回去的时候,遇到赵家被抢了,还躲在一旁观看,回去还愤愤不平,觉得是革命党干的,不让我去革命,自己却去抢了这么多好东西。

没想到几天后,阿Q被当作抢劫赵家的同伙抓走了,他并不觉得坐牢有什么不好,这里能遮风挡雨,有吃的,比他在外面过的还要好,以为是自己革命被抓的,还洋洋得意。

在公堂上,他稀里糊涂的画了押,稀里糊涂的被押去了刑场,在去刑场的路上,他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但是周围都是喝彩的人,那仿佛是一群会吃人的人,不但要吃他的血肉,还要吸食他的灵魂。

这是怎样的一群麻木的人?他们认为官府是不可能出错的,被枪毙的就一定是坏人;而城里人,还觉得枪毙没有杀头好看。

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并没有烧杀抢虐,也没有做什么伤心病狂的事情,他虽不是什么好人,可也罪不至死,然而没有人给过他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人为他的枉死说一句公道话,这是中国人的悲哀,人们如同木偶一般,只会附和别人。

阿Q死了,以抢劫的罪名被枪毙的,死的太冤枉,鲁迅却给本章的标题取名为大团圆,这是怎样的讽刺?

团圆的只有赵家,秀才以及假洋鬼子等人,阿Q已经去地府报道了。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阿Q是怎样的一个人?

阿Q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是一个饱受剥削和压迫的贫苦农民,他认为革命是叛乱,痛恨革命,但当他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时,他要求参加革命,最后阿Q被杀了。

他没有籍贯,没有固定的工作,贫穷,无家可归,甚至没有姓。但像阿Q这样百无聊赖的人,根本不可能给自己的祖宗增光,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极其强大的。每当他被打败时,他都忍不住安慰自己,我终于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当他称自己是讨厌鬼时,他很自豪,他是第一个贬低自己的人。像阿Q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精神强大,但这种精神是麻木的。在阿Q生活的那个年代,只有他一个人精神上是麻木的,大家只觉得阿Q是个笑柄,饭后谈资。

阿Q被枪杀后,人们还在说枪毙不好看,人的精神麻木,在鲁迅的其他文章中也有体现,中国人民鼓掌欢呼,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这让鲁迅感到悲哀,也让我们替阿Q感到悲哀。在《阿Q正传》中,阿Q也会欺负比他弱的修女,好像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成就感。他住在魏庄土谷寺,只做短期打工。平日里,只要吃饱了肚子,有几个子儿,他就大摇大摆地喝酒赌博,说笑话打架,日子过得很惬意。

后来,阿Q不仅对生活非常满意和自豪,在精神上自我满足。阿Q自以为“知识渊博”时,就更加自负了,阿Q又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在这种卑微的生活方式中,阿Q的处境很可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着,他身上旧中国最明显的民族自卑,是精神上的胜利法则。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对阿Q精神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精神病症是如此的麻木。

相关推荐:

鲁迅的作品啊Q

为什么国外的端游喜欢从官网登陆游戏

什么时间喝黑米粥最好

什么时间段喝红枣桂圆枸杞汤好

鲁迅的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不同地区的婚姻登记信息为什么不联网

什么时间到伊犁旅游最好

鲁迅的作品名称都是什么

标签: [db:标签]

声明:《鲁迅的作品啊Q》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鲁迅的作品啊Q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该书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为什么国外的端游喜欢从官网登陆游戏

    希望玩家可以多了解一下版本更新、运营活动、社区动态。这就延伸出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让玩家通过官网打开游戏。第二种是打开游戏前,跳出一个内...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时间喝黑米粥最好

    冬季是吃黑色食物较好的季节,此时吃有营养的食物对身体及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好,吸收也最好。通常黑米多补肾效果好,适合晚五点至七点食用,此时...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时间段喝红枣桂圆枸杞汤好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红枣和桂圆和枸杞都具有补血益气安神的效果,适合早上起来饮用,并且可以起到补充营养唤醒机体正常运转的功效,加姜片效果更...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鲁迅的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不同地区的婚姻登记信息为什么不联网

    民政局并未全国联网,但是民政局婚姻信息已经完成联网了。民政局婚姻登记信息实现全国联网。联网后,对推进婚姻登记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时间到伊犁旅游最好

    金秋十月,是去新疆旅游,以及北疆伊犁州伊宁的好季节。原因有三,1、温度适宜。金秋的新疆,天高云淡,清凉干爽。少有沙尘暴等恶劣的天气干扰。2、金...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作品名称都是什么

    1、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2、散文集有《朝花夕拾》。3、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4、散文诗集:《野草》。5、论文集:...

    百科 日期:2023-04-0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