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6 手机版

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当时深刻的思想苦闷和严格进行自我解剖的精神。写了一个对现实绝望的可怕的灵魂的自我解剖。

读鲁迅的《墓碣文》

  《墓碣文》是《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  鲁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想要摆脱这种心境却不能的焦灼和痛楚,蕴含着“绝望”的色彩,但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达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通过对“死尸坐起”这样一种紧张、压迫场景的塑造,“我”快速离开,虽带有恐惧意味,但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反抗”这种“绝望”场景的抗争。

  鲁迅认为“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这体现了他对于黑暗的认知与判断,他也时常认为自己的作品太过黑暗,但其实这正是因为鲁迅始终带有着清醒的理性意识,及时对启蒙思想进行反思,有着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与深刻性,看到了造成黑暗社会现实的深层内因。国民思想的愚昧,即被启蒙者本身的冷漠麻木和启蒙主体本身存在的问题,让鲁迅在创作《野草》这部作品中渲染着“绝望”情感的同时又带有着“反抗绝望”的努力抗争精神。

《墓碣文》中“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怎麽理解?

意思是:假若我抛弃了世间的凡尘,一生都追求着淡薄的生活,不追求名利时,那时就会见到会心的笑容。

《墓碣文》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

最后以“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种思想情绪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者当时深刻的思想苦闷和严格进行自我解剖的精神。

扩展资料:

在现实斗争中,作者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文章写作者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死尸的情况。

在解读的时候,要对于诗句内涵的解释留有余地,尽量保留此类创作所具有的思想内容的艺术弹性,不要解释得太死了,太坐实了;要处理好一个象征艺术作品的内涵的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关系。

墓碣文出自哪本书

出处:鲁迅的《墓碣文》

释义:自己狂歌却无人和应,寒意自生,乃为心寒 。天上意指鲁迅思想的遨游,深渊意指中国状况的悲惨。

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国人都浑浑噩噩,这令鲁迅更加悲痛。麻木的民族,麻木的同胞使人又恨又可怜。 无所有意指社会状况,得救意指鲁迅的希望和对社会一定会有所转机的坚定信念。

《墓碣文》全文:

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辞。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陨颠。……

“……离开!……”

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口中,窥见死尸,胸腹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蒙蒙如烟然。

我在疑惧中不及回身,然而已看见墓碣阴面的残存的文句——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答我。否则,离开!……”

我就要离开。而死尸已在坟中坐起,口唇不动,然而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

扩展资料:

这首散文诗写在五卅运动开始后不久,作者鲁迅在工农斗争的鼓舞下,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沉着勇猛地作战。

为勉励自己和告诫同行者,在不断探索前进的道路上,埋葬一切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坚持斗争,故作此文。

在现实斗争中,作者鲁迅不断同旧我决裂,此文也就是他与自己思想阴影决裂的墓碑。文章写作者鲁迅梦中的见闻和经历,作者借碑文和死尸反映了他当时痛苦的思想斗争。

全文分墓碣文正面文字和墓碣文阴面文字,中间穿插墓中尸体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墓碣文

鲁迅 《野草》中 《死后》和《墓碣文》二文所表达的意思?

姑且一说,不一定对,楼主参考吧

《死后》描写了对未来的疑惧,也是对现实的担忧和嘲讽。

《墓碣文》则比较难懂。有人认为它写了一个对现实绝望的可怕的灵魂的自我解剖。既然人活着时,只能利用肉体,享受肉体,从肉体的反应中得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利的应该占有,无利的便摒弃。但是当肉体死了以后,它不再对万物表现出喜或悲,痛或快,此时肉体的价值存在何处? 肉体已归于腐朽,不可再次起生,自食就是无所希望,而要得救,需要对自身的无限珍爱,要拯救肉体,只能珍惜它——这是中国几千年丧葬史的精髓;但是这样,肉体的本味又不可知:这是肉体存在的矛盾与疑惑。

鲁迅 《野草》中 《死后》和《墓碣文》二文所表达的意思

关于《野草》

《野草》,于我们这类不曾仔细研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无疑是个惊喜。

一直以来,以为先生的作品是“硬”的,铮铮的,大男子主义的。时时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时时在谴责、反思和战斗。然而读了《野草》后,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愈加了解到先生的“阳刚”的同时,发现先生竟也有“阴柔”的一面。

有人说,《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最难懂的一部。短时间的研究自然无法完全透析清楚,只能大致了解一些皮毛上的东西。

(一)

解读《野草》,首先从解“梦”开始。

在《野草》之前,鲁迅先生曾发表过一首题目为《梦》的诗。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颜色许好,暗里不知;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野草》大概可以算是鲁迅先生梦的影子。下面便来看看先生的梦究竟是怎样的颜色。

在《野草》的二十四篇文章中,有七篇都是这样开头的:“我梦见自己……”其他的,也多是在或幻象或回忆中延展,或在“睡到不知时候的时候”开启。可见,先生创作《野草》的灵感,来源于埋藏在灵魂深处的、最底层的思想感情。可以想象,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尽量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内心的平静。这些,我们从《我的失恋》、《好的故事》、《一觉》等文章中不难看出。也有几篇,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平淡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表达方式也多是直截了当的叙述。然而平淡背后却隐藏着一些激烈的、“蠢蠢欲动”的东西,仍然可以感到一种嘲讽与无奈混杂在一起的感情,并且分明是在肆意地抒情。也有时,先生心底的激情和怒火达到了无法克制的程度,于是也有了《复仇》、《死火》和《死后》。这样,我们大致可把这些“梦”分为三类。

相关推荐: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什么是22考试

为什么好多手游的人物都是Q版

鲁迅的那些文章提到长妈妈

什么是211大学毕业的本科生

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要独立于世界

什么是204英语

鲁迅的呐喊主要内容短一点

标签: [db:标签]

声明:《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22考试

    “2+2考试”是选拔浙江省优秀二年级本科生转入部分重点大学学习的转学考试。是为一些不满足现在就读的学校、专业,但品学皆优的大学生提供了...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为什么好多手游的人物都是Q版

    以Q版为主流的SFC时代虽然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它的影响力可远远不止一代人,而在此时代的影响下,部分玩家可谓是最为顽固不化的一类人,他们发...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那些文章提到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琐记》这些文章都有提到长妈妈。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211大学毕业的本科生

    即大学就读于在国家“211工程”内的高等学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要独立于世界

    为了成为科技强国,中国的科技就要独立于世界。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密集引发世界关注,是中国政府长期注重科技投入的结果。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204英语

    204英语是从2010年起增加一套统考英语试题,即英语二,供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选用,学术型研究生原统考英语名称相应改为英语一。关于考英语...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呐喊主要内容短一点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年到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所以成了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

    百科 日期:2023-04-0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