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什么是伪古文

什么是伪古文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7 手机版

伪古文是指东晋元帝时期的豫章内史梅赜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东晋元帝时期的豫章内史梅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唐朝孔颖达作《尚书注疏》即以此为底本。自宋吴棫、朱熹以来已怀疑其为伪造,至清阎若璩、惠栋更详予考订,遂成定论。后即称此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为伪孔传,以明非真出于孔安国之手。亦省称伪孔﹑伪传,又叫梅氏伪古文尚书。

伪文言文

1. 什么是“伪古文”

伪古文=伪孔传

《古文尚书》东汉时已亡佚,至东晋元帝时,梅赜(一作"梅颐"、"枚颐")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唐孔颖达作《尚书注疏》即以此为底本。自宋吴棫朱熹以来已怀疑其为伪造,至清阎若璩惠栋更详予考订,遂成定论。后即称此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为"伪孔传",以明非真出于孔安国之手。亦省称"伪孔"、"伪传"。

《尚书》今文、古文之别,其先由于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传,用隶书,汉世所通行,故当时称为今文。古文者,孔安国所传,孔子壁中书,用蝌蚪文,汉世已不通行,故称为古文。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书传》,一时学者益信其说,遂以为真孔壁书行于世。此书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书为三十三篇,并序共五十九篇。宋吴棫、朱熹皆疑其伪,清初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伪造,而其谳乃定。嗣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传”矣。

《尚书》本是“上古之书”,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三种。

《今文尚书》出自伏生。汉初由伏生口传晁错,晁错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作了抄录和记载,所以叫做“今文”,共28篇。

《古文尚书》是用早于小篆的籀文写成,是先秦写成的文本,西汉后,先后出现过几次,有孔壁本、河间献王本、杜林本等等。孔壁本,出自孔宅之夹壁,河间献王本,是河间献王于民间所得,杜林本是东汉杜林所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

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流传至今,是后代《尚书》最通行的本子。东晋元帝时梅ji所献的一布题作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8篇。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

伪《古文尚书》中多出的25篇,称“伪古文”,所谓“孔安2国传”,称“伪《孔传》”这个本子称为“伪孔本”或“伪《古文尚书》”,它是一部假书,也是一部奇书。只要知道伪孔本,伪孔《传》是晋代人所作,在指出其作伪的同时,将其视为晋代文献而不是汉代文献,而不应一味排斥。

正确对待伪《古文尚书》,首先要对伪孔《传》持正确的态度,伪孔《传》汇集了自孔安国以来四百年间古文经学对《尚书》的解说,是研究《尚书》的一个很高的成就,我们只需分辨其是晋人的成就而非汉人的成就,就能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价值;其次,对“伪古文”也应持正确的态度, 事实上,“伪古文”汇集了从先秦 《左传》诸书直到魏晋诸书八百年间古书所称引的原本《尚书》的许多内容,加以组合、排列、敷衍。从这个意义上说,25篇“伪古文”未尝不是我们窥究先秦百篇本《尚书》的一个途径。

2. 什么是“伪古文”

伪古文=伪孔传《古文尚书》东汉时已亡佚,至东晋元帝时,梅赜(一作"梅颐"、"枚颐")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

唐孔颖达作《尚书注疏》即以此为底本。自宋吴棫朱熹以来已怀疑其为伪造,至清阎若璩惠栋更详予考订,遂成定论。

后即称此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为"伪孔传",以明非真出于孔安国之手。亦省称"伪孔"、"伪传"。

《尚书》今文、古文之别,其先由于文字之不同。今文者,伏生所传,用隶书,汉世所通行,故当时称为今文。

古文者,孔安国所传,孔子壁中书,用蝌蚪文,汉世已不通行,故称为古文。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书传》,一时学者益信其说,遂以为真孔壁书行于世。

此书比伏生多二十五篇,又析伏生书为三十三篇,并序共五十九篇。宋吴棫、朱熹皆疑其伪,清初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伪造,而其谳乃定。

嗣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传”矣。《尚书》本是“上古之书”,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伪古文尚书》三种。 《今文尚书》出自伏生。

汉初由伏生口传晁错,晁错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作了抄录和记载,所以叫做“今文”,共28篇。 《古文尚书》是用早于小篆的籀文写成,是先秦写成的文本,西汉后,先后出现过几次,有孔壁本、河间献王本、杜林本等等。

孔壁本,出自孔宅之夹壁,河间献王本,是河间献王于民间所得,杜林本是东汉杜林所得漆书《古文尚书》一卷。 伪《古文尚书》亦称伪孔本,流传至今,是后代《尚书》最通行的本子。

东晋元帝时梅ji所献的一布题作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8篇。其中新增篇目和“孔安国传”是晋人的伪造。

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 伪《古文尚书》中多出的25篇,称“伪古文”,所谓“孔安2国传”,称“伪《孔传》”这个本子称为“伪孔本”或“伪《古文尚书》”,它是一部假书,也是一部奇书。

只要知道伪孔本,伪孔《传》是晋代人所作,在指出其作伪的同时,将其视为晋代文献而不是汉代文献,而不应一味排斥。 正确对待伪《古文尚书》,首先要对伪孔《传》持正确的态度,伪孔《传》汇集了自孔安国以来四百年间古文经学对《尚书》的解说,是研究《尚书》的一个很高的成就,我们只需分辨其是晋人的成就而非汉人的成就,就能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价值;其次,对“伪古文”也应持正确的态度, 事实上,“伪古文”汇集了从先秦 《左传》诸书直到魏晋诸书八百年间古书所称引的原本《尚书》的许多内容,加以组合、排列、敷衍。

从这个意义上说,25篇“伪古文”未尝不是我们窥究先秦百篇本《尚书》的一个途径。

3. “伪”字在古文中具体有哪些意思

“尚”是上代的意思。虽然当时被认为是真的。但是到了后代。

现在经过考古又发现部分尚书残篇。后来,把民间所献伪《泰誓》加入今文本中,基本散失。到东汉时,清理保存下二十八篇流传下来,只有秦博士伏生保留下部分残本,伏生经过整理;只有一半才是真的,即汉代传下的“今文”各篇,又基本认定除了今文版外都是伪书,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二十八篇。

《尚书》是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等的历史文献汇编,秦誓大多数学者认为不存在伪造,伪造的是《泰誓》。

上古流行的《书》原本经过战国战乱、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阿房宫之乱后。东晋稳定后。后一起被整理出三十四篇。这个版本就本成为“古文本”,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中,古文和今文本又都散失。

到八王之乱,“书”就是历史简册,陆续有人献上自己收藏的残本《书》。再后来,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壁中古文,多出“逸书”十六篇(其篇名载《尚书·尧典·正义》),由孔安国献上,因为是经过伏生加工,合为二十九篇。

后来,混入了不少汉朝当时的语言,所以这个版本被称为“今文本”,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儒家把它作为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尊称为《书经》。但是实际上,这部《书经》却有一半是假的,那是晋代出现的“伪古文”各篇一般来说

4. 高考作文中什么是伪文言文

首先说可以。

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的(诗歌除外),所以高考作文写成文言文体例没什么不可以。而且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现在称作标杆作文)中确有这方面的优秀之作,包括江苏省王云飞同学于2014年高考写成的骈体文,轰动一时。

其次说要慎重。高考作文毕竟是限时之作,短时间内完成将近一千字的写作,还要求扣题完成,这对考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除非对文言文的笔法驾轻就熟,否则写起来可能会磕磕绊绊,文思打乱,结果连篇幅可能都写不够,而且写出来的成品还可能很多句子不符合文言文的文法要求,写出来的是“伪文言文”,这样不但不能得高分,甚至连基本分都得不到。

5. 高考作文中什么是伪文言文

首先说可以。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的(诗歌除外),所以高考作文写成文言文体例没什么不可以。而且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现在称作标杆作文)中确有这方面的优秀之作,包括江苏省王云飞同学于2014年高考写成的骈体文,轰动一时。

其次说要慎重。高考作文毕竟是限时之作,短时间内完成将近一千字的写作,还要求扣题完成,这对考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非对文言文的笔法驾轻就熟,否则写起来可能会磕磕绊绊,文思打乱,结果连篇幅可能都写不够,而且写出来的成品还可能很多句子不符合文言文的文法要求,写出来的是“伪文言文”,这样不但不能得高分,甚至连基本分都得不到。

6. 如何对待伪古文尚书

伪古文尚书自从百阎氏《尚书古文疏证》出后,今传《古文尚书》为晚出伪书大抵已成定谳。

此后又得乾隆皇帝肯定。此后,清人比较有名的《尚书》注本,大概只有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注了古文的篇目,其他多只存今文二十八篇。

当下最有名的《尚书校释译论》四大册,也只存今文二十八篇。顾颉刚先生提出度的“《尚书》十种”中有《伪古文尚书集证》的计划,可惜刘起(金于)先生认为“非《尚书》学之急”。

乃至今日没有便于后学使用的新注本。所见唯屈万里先生《尚书集释》附录《伪古文尚书袭古简注专》逐条标出《伪古文尚书》袭用先秦秦汉文献的句子,非常简略。

我承认今传《古文尚书》是晚出伪书。但辨伪不是焚书。

《伪古文尚书》对于属后世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于宋明理学尤其重要。其价值肯定不在伪《列子》之下。

所以很应该有个新的好注本。

7. 伪《古文尚书》的编写过程

《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吴□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明代梅颐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伪《古文尚书》共58篇,其中多出的25篇,称伪《古文尚书》;它是一部假书,也是一部奇书。我们要知道伪孔本,伪孔《传》是晋代人所作,但在指出其作伪的同时,也不应一味排斥。正确对待伪《古文尚书》,首先要对伪孔《传》持正确的态度,伪孔《传》汇集了自孔安国以来四百年间古文经学对《尚书》的解说,是研究《尚书》的一个很高的成就,我们只需分辨其是晋人的成就而非汉人的成就,就能充分认识和利用它的价值;其次,对伪《古文尚书》也应持正确的态度, 事实上,伪《古文尚书》汇集了从先秦 《左传》诸书直到魏晋诸书八百年间古书所称引的原本《尚书》的许多内容,加以组合、排列、敷衍。从这个意义上说,25篇“伪古文”未尝不是我们窥究先秦百篇本《尚书》的一个途径。

清代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其中属于《今文尚书》的有《尧典》(包括《舜典》,但无《舜典》篇首的二十八字)、《皋陶谟》(包括《益稷篇》)、《禹贡》、《甘誓》(以上为虞夏书)、《汤誓》、《盘庚》(包括上、中、下三篇)、《高宗肜日》、《西伯勘黎》、《微子》(以上为商书)、《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包括《康王之诰篇》)、《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以上为周书)共二十八篇,注疏本分为三十三篇。每篇的写成年代各不相同,记录了涉及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中商周王朝的历史,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论,而且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制度、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方面的情况,以及古代天文和地理等等,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今《十三经注疏》本《尚书》中,除上述诸篇外,另有《大禹谟》、《五子之歌》、《胤正》、《仲虺》、《汤诰》、《伊训》、《太甲》(上、中、下三篇)、《咸有一德》、《说命》(上、中、下三篇)、《泰誓》(上、中、下三篇)、《武成》、《旅獒》、《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周宫》、《君陈》、《毕命》、《君牙》和《冏命》等,计二十五篇,都是晚出的伪书,虽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引用时必须采取慎重的态度。

为什么有文献称“伪古文《尚书》”,就出现在现代汉语

简单地说:现传的 “古文《尚书》”是晋人伪造的,所以称伪古文《尚书》。
《尚书》有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之别,其名称起初是由于书写文字之不同而产生的。今文《尚书》为伏生所传,用隶书,乃汉世所通行文字,故当时称为今文。古文《尚书》为孔安国所传,是孔子壁中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汉世已不通行,人们称之为古文。
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东晋初年(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共有58篇,包括今文《尚书》33篇、古文《尚书》25篇。其中古文《尚书》25篇和《孔安国传》(传是解说经义的文字)是晋人所伪造。但由于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和官修《五经正义》都采用“伪孔本”,所以一直沿袭下来,流传至今。梅赜所献古文《尚书》自宋代吴棫、朱熹以后已有学者怀疑其为伪造。至清代阎若璩、惠栋更详予考订,特别是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一书,专辨东晋晚出之《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皆属伪造,遂成定论。后即称此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为“伪孔传”,以明非真出于孔安国之手;又称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叫“梅氏伪古文尚书”。

读懂《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清代末期今文尚书学派认为,所谓“古文尚书”是个大阴谋。但还有另一派学者不这样认为。

清代的阎若璩辨明了流传的《尚书》篇目中,古文的部分是魏晋时人伪造的,所以叫“伪古文尚书”;那就是说,还有个不伪的《古文尚书》,也就是引发了汉代“今古文之争”的那个古文尚书。

但之后的今文学派的辨伪更加进一步。其中,龚自珍认为,刘向提供的所谓古文是伪造的,魏源认为马融、郑玄注疏的古文是伪造的。

康有为写《新学伪经考》,提出汉代古文经,就所谓的孔宅壁中诸经,全是刘歆为帮助王莽篡取汉政权而伪造的。王莽的政权叫新朝,这些古文经全是新朝经学所伪造的,所以他称之为“新学伪经”。

顾颉刚先生受康有为启发很大,对新学伪经说,坚持更彻底。

但是,按照阴谋论的说法,刘歆能够伪造出《古文尚书》、《左传》这些经典来,这个人可真是厉害了!刘歆能有这么厉害吗?

就像今天,有人说《清华简》是文物贩子造的假货,有研究者指出,如果文物贩子造假能够造到这个水平,让碳十四检测确认为是真,让李学勤、裘锡圭等当代的一流古文字专家深信不疑,那这个文物贩子可就厉害去了,必须得是战国时代的人,穿越来才行。

其实,把古文经一概否定,康有为的弟子们也不是都同意,但毕竟那是老师在说。就在顾颉刚先生的同时代,另一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就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写了一本《刘向歆父子年谱》,对康有为作了最有力的批驳。

顾颉刚先生的学生刘起釪先生,前些年刚去世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尚书专家。他认为,在汉代,除了伏生传下来的今文尚书,是有古文尚书存在的。因为伏生可以藏书,孔子家族更可能藏书,那可是人家祖先留下的命根子、传家宝啊;汉朝廷大规模征集,也有可能找到别人藏的古本尚书,所以历史记载有个“中秘本”,就是汉朝廷的大内珍藏本,是有的。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刘歆在和当时的博士官争论时,博士官们反对他把中秘本的古文尚书、左传这些书立在学官,理由一大堆,但没有人说他的书是伪造的。汉代这些学者可不是好糊弄的,汉代张霸献百二篇尚书时,博士们可是拿中秘本对照,当场确定是造伪的。但他们没有对刘歆提出造假的质疑。

如果古文尚书不是假货,那为什么博士官们反对把它列入学官呢?《尚书》文字古奥,不加讲解是根本无法读的。据说老一辈的研究经学的学者,除了要读注疏本,还经常点读不加注释的本子,叫白文本,来练功夫,就像武侠练功一样。中秘本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白文本,就那么放在大内皇家图书馆里,而外面流传的,就是这些博士官们讲解本。

前面讲过,《尚书》的流传,是通过学者代代相传的;就在学者的流传当中,形成了家法、门派,并与社会地位结合起来了。看似学术问题,其实在当时已经不单纯是学术问题了。刘歆要把古文尚书拿出来,就破坏了既有的利益格局,受到群起攻之。后来,借助了王莽的帮助,古文尚书立在学官,后来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了。 

但遗憾的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个真的古文尚书就失传了,而梅赜版的《尚书》流传下来,这个本子还伪造了一部分古文尚书篇目。

上一讲已经讲了从宋朝到清朝几百年间辨伪的历史,以及清华简给伪古文尚书的“补枪”,证明确实存在着另一部分古文尚书篇目,这里就不重复了。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谁伪造了这些古文尚书?从宋代以来,一直到民国,众说纷纭,始终没法得到定论。

但是,几百年来,学者们猜来猜去,也就只有三个人可以怀疑:皇甫谧、梅赜、王肃。

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古城)人。曾祖父为东汉太尉皇甫嵩。他是西晋朝的人。这个人很有学问,博览儒家经典百家,淡于名利,举孝廉而不行,相国征辟而不就,著述很多。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综合编著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共10卷,乃中国针灸学名著。另著《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年历》等。

说他伪造古文尚书的证据,是梅鷟引用一个说不清楚来源的《晋书》版本,说上面记载了皇甫谧继承《古文尚书》。但不仅这个版本的《晋书》没有人见过,后来多个学者认真考证,发现皇甫谧根本就没有见过今本的《古文尚书》,也就是《伪古文尚书》,后来就没人提他了。

梅赜,字仲真,东晋汝ru南(今湖北武昌)人,曾任豫章内史。他献了《古文尚书》及《尚书孔氏传》立为官学,但被宋以来的考据家指为伪书。

史书明确记载了梅赜献书,但除了献书以外,没有任何材料足以证明他伪造此书。

后来阴谋论者认为,王肃是最大嫌疑,是王肃为了死后和郑玄争名而作。这个说法比较有趣,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尚书中秦誓的伪古文,真古文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秦誓大多数学者认为不存在伪造,伪造的是《泰誓》。
《尚书》是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等的历史文献汇编。“尚”是上代的意思,“书”就是历史简册,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儒家把它作为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尊称为《书经》。但是实际上,这部《书经》却有一半是假的,那是晋代出现的“伪古文”各篇;只有一半才是真的,即汉代传下的“今文”各篇。
上古流行的《书》原本经过战国战乱、秦始皇焚书坑儒、项羽火烧阿房宫之乱后,基本散失。到东汉时,只有秦博士伏生保留下部分残本,伏生经过整理,清理保存下二十八篇流传下来,因为是经过伏生加工,混入了不少汉朝当时的语言,所以这个版本被称为“今文本”。后来,把民间所献伪《泰誓》加入今文本中,合为二十九篇。
后来,陆续有人献上自己收藏的残本《书》。再后来,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壁中古文,多出“逸书”十六篇(其篇名载《尚书·尧典·正义》),由孔安国献上。后一起被整理出三十四篇。这个版本就本成为“古文本”。
到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永嘉之乱中,古文和今文本又都散失。东晋稳定后,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二十八篇。虽然当时被认为是真的。但是到了后代,又基本认定除了今文版外都是伪书。
现在经过考古又发现部分尚书残篇。学术界仍然在争论之中。

为什么说《尚书》中的《胤征》和《微子之命》是伪古文?

尚书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两种。
伪古文尚书《胤征》所记胤征羲和故事,是在《书序》及《史记·夏本纪》的基础上衍生而成。《史记》记胤征羲和发生在夏帝仲康之时,是可信的。而伪《胤征》将此衍生为胤受夏帝仲康之命征讨羲和,则是错误的。因为后羿逐太康代夏政之后,仲康及相二位夏帝皆未成为实际的统治者。
《微子之命》也如此。

《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伪《古文尚书》、还有我们平常说的《尚书》、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与联系是:
1、《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
2、《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3、东晋梅赜所献所写的是,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
4、东晋元帝时,梅颐献《古文尚书》。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

现代流传下来的古文《尚书》其实是什么时候"伪造"的

古文《尚书》出现在西汉时候。至于是不是伪造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古文《尚书》有多种来源,共同的特征是出自两汉私家所藏壁中书。相传为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后经孔子后人孔安国整理,传至后世的古文《尚书》内容也包括古文《尚书》部分,但为伪书。
中国宋、元、明、清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所献的这本《尚书》产生疑问。一些学者认为“《尚书》惟今文传自伏生口诵者为真,古文出自孔壁中者尽为后儒伪作”。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现存的古文《尚书》可能是根据秦火以后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一批珍贵竹简(简称“清华简”)中发现的多篇《尚书》均是焚书以前的写本。《金縢》、《康诰》、《顾命》等部分篇目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都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篇章。例如《尚书》中的名篇《傅说之命》,即先秦文献引用的《说命》,和传世伪古文就并不相同。经过专家认证,这批清华简中有失传多年的真正《尚书》,证实现今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系“伪书”。

相关推荐:

什么是伪古文

为什么要叫精灵宝可梦而不是宠物小精灵呢

墙面上去除不干胶的方法

什么是围棋的劫形

刘邦在哪里出生的

如何评价Cyberpunk小说的好坏

什么是围合式结构建筑

男生瘦脸的饮食的方法

标签: [db:标签]

声明:《什么是伪古文》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什么是伪古文

    伪古文是指东晋元帝时期的豫章内史梅赜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东晋元帝时期的豫章内史梅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五十九篇...

    百科 日期:2023-04-07

  • 奶粉蛋糕的做法

    很多家庭都很喜欢自制式的蛋糕,既有营养、卫生,又能培养下个人对美食的情操,何乐而不为。那么,今天在这里教大家奶粉蛋糕的做法。面粉、糖、奶粉...

    互联网 日期:2023-04-07

  • 为什么要叫精灵宝可梦而不是宠物小精灵呢

    因为台湾引进动画的时候翻译成神奇宝贝,毕竟台湾的翻译一直很喜欢神奇,神鬼之类的字眼,香港引进动画的时候翻译成宠物小精灵,也算是意译了,最早在...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了不起的夜晚聚焦年轻群体

    3月31日,由易小星监制、马凯执导,范丞丞、蒋龙、蒋易、王子璇领衔主演的惊悚喜剧电影《了不起的夜晚》“欢乐打卡行”全国校园路演行至苏州,领...

    电影 日期:2023-04-07

  • 墙面上去除不干胶的方法

    1、牙膏,不得不说牙膏真的是万能的,能去除污渍,去油污,还能去除不干胶;在粘贴了不干胶的地方均匀地涂上牙膏,等几分钟,然后用抹布擦拭即可,如果不干...

    百科 日期:2023-04-07

  • 什么是围棋的劫形

    打劫,也叫“劫争”。是指黑白双方都把对方的棋子围住,这种局面下,如果轮白下,可以吃掉一个黑子;如果轮黑下,同样可以吃掉一个白子。因为如此往复就...

    百科 日期:2023-04-07

  • 刘邦在哪里出生的

    ​汉高祖刘邦生于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即今江苏丰县。刘邦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即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

    百科 日期:2023-04-07

  • 投资银行在交易市场的作用

    1、媒介资金供需,在资本市场中,由于初始资本配置往往非有效,导致出现了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资金盈余者希望能够利用手上的资金获得更大的利...

    互联网 日期:2023-04-0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