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评价诺兰新片敦刻尔克

如何评价诺兰新片敦刻尔克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2 手机版

《敦刻尔克》展现了二战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克里斯托弗·诺兰将情节简化,省去了前因后果的故事铺垫,一开场就单刀直入,将观众带入战场,并通过大胆创新,以海、陆、空三个不同时空交织的故事结构,来展现情节的紧迫感,并推动剧情发展,视觉效果磅礴大气,刻画的士兵群像十分精彩,同时结尾也足够震撼,余味悠长,除了震撼,《敦刻尔克》还有触动心灵的动人情节,对求生的渴望、无私救人的勇气、为同胞的奉献,各种最闪亮的人性光辉都在诺兰的执导下获得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令《敦刻尔克》呈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及独具一格的动人气质。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

整个电影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1000个人看这部电影,有1000个不同的看法,我们不可能都把持有一样的态度。而且你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的感悟也不一样,比如从电影角度看和从真实的历史角度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首先,这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战争片里固有的一些元素、场景,比如血腥、壮烈等等虽然也有一些,但真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导演诺兰为了打造战争场景,的确是用了真的海军驱逐舰,但这是近景,看起来是真的,而远景的人善人海的士兵都是诺兰用硬纸板剪出的,还有一些军用车辆也是用硬纸板剪出来的,至少和我们之前看过的战争片不同,别的电影一部能炸毁200多辆真实的汽车,但这部电影相对比较节制。

其次,这部电影台词非常少,越少,却越能显得厚重,虽然有一些刻意营造纪录电影的质感,不煽情、不放大、不停顿,但依旧有一些画面非常能够打动观众的心。

第三,突出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按道理,这么一部战争电影,至少英国首相丘吉尔要出现吧,但却没有,全程在结尾的时候是一个士兵读出来了他的演讲,而整个电影的很多画面都是用小士兵、小人物的口吻来表达的,这说明了一个点,就是历史是被每个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不论这部电影的评价怎么样,历史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当年确实存在过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它拍得多么好看,而是:请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怎么评价《敦刻尔克》这部电影?

  昨天下午我更和我的室友两个人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敦刻尔克》这部电影讲的是二战时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事情。这部电影有三条主线,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有点蒙,一开始觉得应该是一个场面特别宏大的影片刚开始非常的失望,但是到了最后我深深的被这部影片所吸引了。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下面说一说我的感受。

  我们先说第一条主线吧那就是汤米和吉布森,因为没有足够的船只,他们只能够慢慢的等船,但是越早离开是越好的,他们两个人为了撤退想尽了办法,从他们的变现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士兵是有多么的无助,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回到祖国,但是前有德军飞机的堵截,后还有德军陆军的追赶,他们是非常的害怕的。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的战争是有多么的残酷,回到了家乡又害怕被国人所嘲讽,没有脸面去见自己的同胞,但是呢英国人并没有对他们失望,他们鼓励他们相信他们,这种来自于祖国人民的关爱真的是非常的幸福的。非常的鼓舞我们的人心。

  第二条主线讲的是船长道森先生带着自己的儿子还有乔治去拯救士兵的故事,他们在旅途当中遇到了许多的事情,我非常的敬佩道森先生,他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在面对危险沉着冷静能够想到解决的办法。喜欢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都知道敦刻尔克是非常危险的地方,但是他还是去救援自己的同胞,当士兵看到那许多的民用船只出现在港口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高兴的,祖国并没有放弃他们。我这看出了祖国的强大的力量,并不会放弃每一个人。而且英国的人民也会为了自己的祖国而战。

  第三条主线就是法瑞尔在空中勇敢的和对方战斗的事情了,德军为了堵截英国军队撤退,派出了大量的空军来堵截,但是英国的飞机只有三架,最后只剩下了一架战斗机了,而且油量不足,但是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击落了一架战斗机,又利用最后的滑翔的机会击落了最后一架飞机,把士兵从绝望当中救了回来,最后他被德国人活捉了,牺牲了自己。这是一种风险精神,在战斗的时候没油什么大场面,但是他的那种坚持的性格非常的容易感观众,记得当时我还为他加油,希望他能够早一点的击败敌机。

  三条主线紧密相连,让我看到了一个战败的国家,一个没有放弃的国家。还有一些伟大的士兵。非常值得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

怎样理解电影敦刻尔克?

1996年诺兰用《追随》正式出道,2008年凭借《蝙蝠侠:黑暗骑士》一炮而红,奠定宗师地位。

时至今日,从《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诺兰留给世人的印象一直犹如伫立云颠,俯瞰凡人。

高如仙人,不沾烟火气的诺兰,却在2017年拍摄了《敦刻尔克》,一部没有一丝科幻、悬念、酷炫的“平凡”之作。

它的平凡,让它收获了豆瓣8.4的评分,这是诺兰2010年以来评分最低的一部。

但是!

对于诺兰自己而言,这是他最想尝试的题材之一,他过足了自己一直想过的瘾,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国人诺兰,早已对“敦刻尔克”的奇迹垂梦已久。

对于电影本身而言,战争题材中,8.4的评分其实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他不是诺兰的“滑铁卢”,而是他的“诺曼底”,它的精彩,值得慢慢体会。

说电影之前,我们先说一个小插曲和一个大背景。

小插曲:

拍摄电影前,诺兰曾与一位真实参加过战争的老兵聊天,这位老兵在退役以后,也参与过很多战争电影的拍摄。

老兵这样说道:“电影中的战争,与真实的战争差距太大,战场上最多的时间不是战斗,而是在等待战斗以及等待中的那种恐惧。”

恐惧着永远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告别。

诺兰被这种感受深深吸引,他如开了悟的老僧,不再痴迷于电影场面的恢宏和运筹帷幄的智谋,而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倾进于士兵的那种恐惧和无助的等待中。

于是在《敦刻尔克》,除了偶尔坠落的炸弹和那艘被子弹缓慢击穿的船壁,我们再也见不到过多的战场决战。

大背景:

法国是西欧大陆最后的路上壁垒,敦刻尔克与英国隔海相望,弹丸之地,却集结了几十万等待生死裁决的英法联军。

电影中陆军上校说:敦刻尔克不是最佳的撤退地点。

法国与英国连接的英吉利海峡,最短的距离是33公里,平均距离在100公里,而敦刻尔克那条逃离的路线长达167公里。

海军军官说:“这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敌人逼迫的结果”

诺兰刻意淡化的运筹帷幄,与历史史实的无可奈何,在这一刻合二为一,让这场大撤退增加了无尽的随机和不确定性,所有士兵的生死,此刻都只能听天由命。

电影中并没有过多的突出某一位英雄,因为在诺兰心中,每一位逃出去的士兵都是英雄。撤退并不可耻,因为它是为了更好的重来,没隔多久的诺曼底登陆,就是最好的反击,当然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小插曲是为了告诉你诺兰的用心,大背景是为了告诉你真实的残酷。

回到电影中:

诺兰采用了三条线,三个空间,分别进行,最后相交于某一点的非线性叙事手法,来全面展现了这场史诗般的大撤退。

【岸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

这是整部电影很明确的一个分界点,每一段故事都被诺兰钉上了明确的标签,仿佛深怕我们误了时间,错了空间。

海、陆、空三个空间;一小时、一天、一周三个时间;

合在一起就是史诗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空中一小时: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掩护。

海上撤退最大的敌人是空袭,电影用三架战机,三个不同命运的飞行员来诠释了这一切。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第一位,击落敌机迫降被救的第二位,完成任务却坠落在敌区被俘的第三位。

三架飞机对应的三种结局,是整个战场上,所有空军的结局缩影。

海上一天:这一段故事负责的是工具。

电影中有三艘战舰,在不同的时间被空袭的炸弹击沉。

三个小时一变的潮起潮落,不断被炸毁又重建的桥道。

决定了这场撤退将会更加艰难,大的船只,目标大,泊岸要求高。这几乎成了死局,撤退无望,生又无门。

但人民是伟大的,他们的伟大在整个二战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伟大的人民也是不分国度的,从遥远的东方战场到敦刻尔克,他们一如既往的无私,不顾生死。

英国上层动员了沿岸的所有渔民,希望他们自愿加入到这场拯救战役中。

道森有两个儿子,一个早早牺牲在万里长空,但动员的号角刚刚吹响,他依旧第一时间动了身,带着小儿子皮特,以及另一个自愿加入的孩子乔治,远渡重洋,直赴敦刻尔克。

海上一天与空中一小时的第一次交汇,发生在柯林斯迫降在海上的那一刻。

柯林斯成了这艘小小渔船上的第五位乘客。接下来是第6、第7、第8....,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渔船。

当他们返回到英国大陆的时候,这艘船整整装了一百多位乘客。

而道森只是无数艘渔船的缩影,也是这场三十万奇迹的缩影。无数的渔民,用不畏生死的勇气,共同铸就了这场奇迹。

岸上七天:这个故事里提供的只是人,一个个等着被拯救的人。

这段故事是这场大撤退的核心也是最悲壮的一环。

这是一个特别的战场,没有太多的厮杀,没有大面积的交火,没有嘶鸣惨叫。

而是一条条,排列整齐的长龙,没有混乱,甚至安静的可怕,除了潮涨潮落带来的拍打岸边的水声,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宁静的战场,比起炮火轰鸣,似乎更加可怕,因为未知的命运比已经发生的惨痛,更让人不安和恐惧。

当空中的战机,摧毁了敌机,掩护了前来的渔民;

当海上的渔民,驾驶着渔船,载走了撤退的士兵;

当岸上的士兵,登上了小船,离开了人间的炼狱;

三幕相交,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敦刻尔克》,一个战争史上伟大的奇迹,一部属于诺兰的战争史诗之作。

《敦刻尔克》:一部战争片?还是名垂影史的悬疑惊悚片?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屠杀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逼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逼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

相关推荐:

如何评价诺兰新片敦刻尔克

历史上谁拉得开九石弓

十位数字的快递是什么快递

为什么카메오要读成까메오

为了保护环境能做些什么

十位数的快递是什么快递

历史上谁是杀神

如何评价吴克群导演电影为你写诗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评价诺兰新片敦刻尔克》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评价诺兰新片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展现了二战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克里斯托弗·诺兰将情节简化,省去了前因后果的故事铺垫,一开场就单刀直入,将观众带入战场,并通过...

    百科 日期:2023-04-12

  • 维e芦荟胶的正确用法

    维e芦荟胶可以直接用来涂脸,能够起到滋润和保养肌肤的作用。也可以将维e芦荟胶厚敷在脸上,当成面膜使用,可以起到补水、镇静和修复肌肤的作用...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瘦脸针多久效果最明显

    打完瘦脸针之后,大家最期待的就是瘦脸针见效果的时候,这个时候原本大大的脸能够神奇变小,轮廓变得更美。那么瘦脸针多久效果最明显最好呢?瘦脸...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爱情公寓5延期播出是怎么回事

    在昨天的时候,《爱情公寓5》已经发出了不会再有续集的通知了,那同时也说明了《爱情公寓5》是最终季,但是原本定档的1月7日播出时间但是并没有...

    电影 日期:2023-04-12

  • 历史上谁拉得开九石弓

    历史中汉将军李广,传说中后羿。简介:1、李广,华夏族,陇西成纪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

    百科 日期:2023-04-12

  • 十位数字的快递是什么快递

    十位数的快递知名的主要有圆通和宅急送,其它快递都是12位和13位。快递单号包含了自己的快件的详细信息,通常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是自己快递包裹的...

    百科 日期:2023-04-12

  • 蓬莱间白起林夏结局是什么

    每年寒暑假之前就有大量的影视作品登上荧幕,这不近期由白宇等人主演的玄幻大剧蓬莱间也定档于1月6日,在剧中除了演员的演技备受关注外,男主的...

    电影 日期:2023-04-12

  • 比亚迪F0和吉利汽车熊猫怎么选

    比亚迪F0和吉利汽车熊猫怎么选熊猫是吉利旗下的一款车。吉利熊猫的造型融入了国宝“大熊猫”的造型元素。熊猫采用吉利全新logo,四门设计。...

    汽车 日期:2023-04-1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