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李自成和李秀成是啥关系

李自成和李秀成是啥关系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2 手机版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李秀成,初名李以文,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近代中国军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导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张自忠、张治中、张献忠三人相当难记,极易搞混。可这样记忆:三人中

“自忠”的“忠”是“忠于”的忠,张自忠为国捐躯殉职尽“忠”了。“治中”的“中”是中国的“中”,张治中后来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工作,这样就能把“自忠”和“治中”区别开来。而张献忠显得好记一些。

张治中:字文白,国民政府上将,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国民党和谈首席代表,为国内和平作出积极贡献,和谈后没有回南京,毅然站在共产党一边。又为促进新疆解放做了大量工作。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见图片①⑥)

张自忠: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33集团军司令长官。1940年5月,在“枣宜”战役中带伤指挥作战,壮烈牺牲,为国尽忠。(图片②)

张献忠: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与当时的李自成齐名。张献忠在四川一带建立了——“大西”政权。(图片③)

欧阳询与欧阳修:

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见图片④)

欧阳修: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历史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见图片⑤)

历史 上同一时期名字相同的人不少,甚至不乏同名同姓的人发生互动,下面就简单列举一些:

1、同年死的韩信和韩信

说到韩信,大家都能想起和萧何、张良并列“汉初三杰”的军事家韩信。不过实际上在西汉初年有两个韩信,另一个是韩襄王姬仓的庶孙,在秦末起义时跟随张良入关,后来被封为韩王。因此为了和韩信区分,往往把他叫韩王信。巧合的是两人都死在了公元前196年。

2、科学家张衡和天师张衡

和韩信一样,说起张衡大家往往想起那个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张衡。不过在同时期还有一个名气没那么大的名人张衡,那就是天师道的第二代天师张衡。天师张衡是张良之后,相比科学家张衡在 历史 上名声不显。不过天师张衡的大儿子就是在东汉末年割据汉中的张鲁,估计知道的人就比较多了。

3、蜀汉的马忠和东吴的马忠

三国时期有两个马忠,蜀汉的马忠以“扰而能毅”出名,曾经参加过北伐、平定南中等战,后来官至镇南大将军、彭乡亭侯,也是蜀汉后期主要军事将领之一。东吴的马忠职位就低多了,只是潘璋手下的司马,不过因为捉到了关羽而名留史书。

4、同为封疆大吏的于成龙

说起于成龙,大家可能都想起《于公案》中那位刚直不阿、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于成龙。不过实际上同样在康熙时期,除了这位于成龙之外,还有一位于成龙,而且担任过

江南江西总督,后来还兼管过江苏、安徽两地巡抚,也是一代名臣,只不过没另一位那么有名而已。

5、陈毅和陈毅

说到陈毅,大家都能想起担任过外交部长的那位陈毅。巧合的是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位陈毅也从事过外交工作,负责宣抚外蒙。在任上也是做的颇有成绩,可惜后来因为国家实力不行,功亏一篑。

其实中国 历史 上同名的人不少,彼此之间有关系的也不止以上这些,只是随便列举一二,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相同或相近导致容易混淆的著名人物? 1、张自忠和张治中:

均为抗日名将,刚开始很容易混淆。张自忠将军1940年战死疆场,为抗日战场牺牲的最高将领。张治中,和平将军,抗日期间为我党提供大量援助,解放战争时期督促新疆和平解放。

2、北魏皇帝:

北魏献文皇帝: 拓拔弘 ;北魏孝文皇帝: 拓跋宏 ,这是一对父子。

3、韩信和韩王信:

刚开始傻傻分不清,一直以为是韩信造反被杀,后来发现是韩王信造反。一个是淮阴侯,一个是韩王。

4、丁日昌、丁汝昌、邓世昌、徐世昌:

也很难分的几个人,丁日昌:架起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丁汝昌:参加甲午战争;邓世昌:也参加过甲午战争,后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徐世昌:袁世凯谋士,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5、晋时李密和隋唐李密:

一个是写《陈情表》的李密,一个是造反的李密,搞乱了一阵子。

6、张宗昌和张昌宗:

张宗昌是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昌宗是武则天面首;

7、庞德和庞统: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当时有点晕,为啥庞德和关羽打起来了,还被关羽杀了。细读发现不是一个人。庞德:曹魏名将,射中关羽,后被关羽所擒,誓死不降,被关羽杀;庞统:号凤雏,死于落凤坡。

8、嘉靖和嘉庆: 这个也迷糊,嘉靖是明朝皇帝,嘉庆是清朝皇帝。 9、徐寿辉和徐辉祖:

都是元末明初的人,徐寿辉:反元,被手下陈友谅所杀;徐辉祖:徐达的长子,抵抗燕王朱棣被杀。

10、李自成和李秀成:

一个是明末闯王,一个是清末太平天国将领。

在我党我军的 历史 上有两个名字都叫李达的著名人物,他俩一个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一个是我军有名的智囊、开国上将,这两个人虽然一文一武,领域不同,但如果只说名字,有时还真不知道说的是哪一位。

李达——我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48年初,正在湖南大学任教的李达,突然收到一封让他欢呼雀跃的信:’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来参与经营’。这是主席用暗语写给李达的信,‘本公司’是指我党,李达是我党‘一大’代表,主席显然还惦记着这位‘本公司发起人。’

李达在1949年4月16日离开长沙,几经辗转,终于在5月14日到达北平,主席特意派人在车站迎候他的光临。5月18日,主席在家中与李达长谈,他仍称李达为‘鹤鸣兄’。

李达与主席交情匪浅,在我党‘二大’召开后,他曾应主席之邀,举家来到湖南,担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与主席一家一起住在清水塘。

李达是建党元老,是‘一大’中央局宣传主任,而我党的‘二大’就是在李达家召开的。

但由于各种原因,李达于1923年脱离我党,这也成了他一生的憾事。后来在1949年12月,由刘少奇介绍,主席、李维汉等作为 历史 证明人,他又重新加入了我党。

根据李达希望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意愿,他曾先后被任命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副校长、湖南大学校长、武汉大学校长等职务。

李达——军中智囊、资深参谋长

这位李达是我军颇具传奇色彩的资深参谋长,他参加过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几乎在各个时期都担任过一个职务——参谋长,累计任职时间长达40余年之久。

他先后当过贺龙、刘伯承、徐向前、陈毅、彭德怀五位共和国元帅的参谋长,这个资历在我军绝无仅有。李达足智多谋,战功卓著,有着超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领导能力,是我军史上最好的参谋长之一。

李达对地图有着异于常人的天分,极强的记忆力是他的一个过人之处,他能把地图上的山川、河流、道路、关口了然于胸,全部记在脑子里,天生的好参谋长。邓小平就曾赞叹:’李达就是一幅活地图,他这一手了不起’。李达曾经在一夜之间,给刘伯承手绘出一幅地图。

李达做事干练,分析情报准确,贯彻意图及时。陈毅对他非常赏识,称其为‘我们的好诸葛’。李达在抗美援朝时期曾出任志愿军参谋长,彭德怀也对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军赫赫有名的参谋长李达,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曾担任过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国家体委副主任,我军副总参谋长等职务!

两位名字相同的李达,虽然从事的职业不同,奋斗的经历不一样,但他俩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发展,都在各自的领域奉献出了重要贡献。

共和国的开国将领陈赓和陈康。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湘乡人,共和国大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赓的经历比较传奇,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是黄埔三杰之一,在北伐东征中救过蒋介石的命,深受蒋介石的信任和器重。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与之决裂,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红军时期曾任团长、师长、军参谋长,还在上海临时中央特科工作过,与周恩来过从甚密,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抗战中,他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是八路军的精锐之师,打得日军胆战心颤,日军在坦克上都挂出了“消灭386旅”的标语。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太岳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第2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云南省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指挥过抗美援越战争,又到朝鲜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一生征战,功勋卓著,1953年9月1日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55年授予大将军街。

陈康(1910年4月7日—2002年5月23日),原名陈五和,湖北省武穴市人。共和国中将。他1930年参加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任任红军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长,新四军补充营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中,他一直是陈赓的部下,曾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那时旅长是陈赓,后来又任太岳军区第4分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第2野战军13军副军长,也是身经百战,战功显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13军军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康是陈赓的得力爱将,从抗战时起,他俩在一起浴血奋战,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5年授衔

,为了陈康的军街问题,陈赓认为评中将有些低了,还专门去找伟大领袖毛主席,可见,他俩的感情有多深。

在我的 历史 书上,可以看到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嬴姓赵氏,一个叫做 赵括 ,另一个也叫做 赵括

第一个赵括是晋国大夫赵衰之子。这个赵括可是打过好多次战役的。比如楚晋的邲之战,赵括也是当时的主将之一。

好象邲之战中晋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将帅不和、指挥不统一等原因。不过这不是重点!

把这两个赵括放到一起来讲,主要还是两人都有自己家族的女人,前去找国君在背后开始嘚啵嘚。

晋国的赵括,和赵同、赵婴齐是同母兄弟,赵盾则是赵括的异母兄弟。

赵盾的儿子赵朔死后,他的妻子庄姬就经常找赵婴齐一起看资治通鉴。赵括和赵同就把赵婴齐给放逐到了齐国。

庄姬因此就对赵括怀恨在心,跑到晋景公那里嘚啵嘚了半天。晋景公原本就想打压赵氏的势力,于是赵括、赵同就被灭门了。

等到赵括等人被灭门,庄姬的儿子赵武就取代了赵括这一支,成为了赵氏的宗主。

随着赵武登上晋国的舞台,赵氏逐渐强大了起来, 赵氏一族又开始由衰转盛了!

赵国的那个赵括,是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出名就出在打了一场有名的战役,也是输了。

赵王任命赵括前去长平的时候,赵括的母亲也去赵王那里了。赵母劝说赵王不要任命赵括为大将,赵王却不以为意。最后赵母请求如果赵括失败了,不要株连到赵家。

最后赵括在长平战败之后,赵王也没有为难赵括的族人。 赵母找赵王嘚啵嘚,就是为了要保存赵族。

虽然赵母为赵括保存了宗族,但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赵括一战就把四十多万赵军全给霍霍光了。 赵国从此开始由盛转衰了!

赵衰之子的赵括被杀,使赵氏一族由衰转盛;赵奢之子的赵括被杀,使赵国由盛变衰。

赵衰、赵奢,充斥史书的谶纬之说,可信乎?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 历史 上的节点。】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历史 上重名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就造成了对很多 历史 人物容易产生混淆或者有点傻傻分不清楚。

下面我举几个三国时期的人物以供参考。

1.荆州刘表的次子刘琦和蜀汉刘备孙子刘琮

这两个刘琮,前一个刘琦熟读三国 历史 的朋友可能会比较了解。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在刘表死后,面对曹操的大军南下,在手下有诸多文臣武将和十万的兵力情况下不战而降。后一个刘琮则是刘禅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刘备的孙子辈,在钟会在成都作乱想要谋反时,被魏军趁乱杀死。三国时期的名字取得如此一样,是不是叫人很诧异。

2.蜀汉的镇南大将军马忠和东吴的无名小卒马忠

前一个马忠,是蜀汉后期著名的将领,平定牂牁叛乱,剿灭豪帅刘胄叛乱,因功官居镇安大将军。同时马忠是蜀汉第四任庲降都督,在南中期间,他稳定秩序、处事果断、威恩并立,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一个马忠是东吴大将潘璋手下一小别部司马,在临沮设伏擒关羽父子,同样在史书上留名。

3.曹魏的李丰与蜀汉的李丰

曹魏的李丰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卫尉李义之子,曾密谋推翻司马师,后因事情败露被司马师所杀。蜀汉的李丰是尚书李严(与诸葛亮同受刘备托孤的重臣)之子,李严被罢黜流放后,任江州都督,代替父亲掌管江州事务。

当然还有很多 历史 重名或相似的人名,比如蜀汉的大将王平与新中国的开国上将王平,汉初的淮阴侯韩信和异性诸侯王韩王信等等,只有了解了每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才能很好的区分开来。

南宋开国 历史 上有两个牛人,一个是张浚,一个是张俊。因为这两个名字非常相像,所以后世人们很容易弄混淆。

张俊,他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其地位一直在岳飞之上。当初岳飞南渡初期,曾在张俊麾下任职;后来岳飞围剿杨幺胜利后,才取得与张俊相对等的地位。

等到赵构将诸将的兵权收回来后,张俊的官职是枢密使,岳飞的官职是枢密副使。后来张俊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



总的来说,张俊虽然名声不太好听,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在军中他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在朝廷中,赵构对他信任有加,曾多次亲临其家,礼遇优厚,被进封为清河郡王。加上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光是年收租米就达六十万斛。

等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俊去世后,他又被追封为循王,谥号“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不过,等到张俊死后,随着岳飞被平反,张俊开始被清算,不仅在《宋史》中被给予了一段不太好的评价,他的塑像也被放在岳王庙前长跪不起,背负起千古骂名。

张俊在南宋开国 历史 上这样牛,但是与张浚相比,还是要逊色许多的。 因为,张浚在33岁时,就成为南宋帝国的首席执政官,这么年青的帝国执政官,在大宋此前的 历史 上,据说只有寇准一个人获得过。

后来,张俊坐镇西北地区的四年时间里,那是政治、经济、人事、军事权力一手抓,曲端那种高级将领不服,张浚直接就将其击杀。在宋代,人臣拥有这种权力,虽然不敢说空前绝后,那也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后来名动天下,且几乎能和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并称的吴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张浚一手栽培出来的。而吴玠后来能取得一系列的战功,就是因为在张浚的铁血整改下,中央政府对西北的政令完全畅通。

从这层意义上,西北军是南宋第一支完成改编的中央军,而这背后的最大功臣,就是张俊。

虽然后来张俊因为某些事情被赵构撤职,但再绍兴四年金军大举南下时,赵构又马上下旨让张浚出山,而张浚一出山后,就是节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这四大军区司令,全面负责南宋的军事问题,并且他最终成功打退金国的入侵。

后来,张浚主持南宋军改,致使六万宋军北上投降金国(伪齐)。但是,张浚依然是南宋主战派的旗帜性人物,更是南宋主战派众望所归的人物。所以当宋孝宗决定大举北伐时,就邀请张浚出山主持北伐,而南宋的主战派军民也一致要求张浚坐镇指挥北伐。

‘’帝手书召判建康府张浚。既见,帝改容曰:“久闻公名,今朝廷所赖惟公。”

只不过,宋孝宗的这场北伐,最终以全军覆没而告终,于是张浚才由此晚节不保。试想,如果张浚在孝宗北伐前夕死了,写在 历史 书上,肯定就是诸葛亮似的人物,总而言之,壮志未酬生前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

确实有一些 历史 上的人物名字,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脑子里面出现的却是其他人。

于谦和“于谦”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当看到“于谦”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一位有着“抽烟、喝酒、烫头”人设的于大爷——于谦老师,郭德纲先生的老搭档,带给了我们许多让人开心的相声表演。


而在我国 历史 上的明朝时期,也有一位名于谦的 历史 人物,是明朝明英宗时期著名大臣,以刚正不阿、一心为国闻名,在土木堡之变后,于北京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此为一代名臣于谦。


但是,以当下来说,看到于谦这个名字时,还是想到相声演员于谦老师的多一些。

大卫·科波菲尔

历史 上的英国,有位叫狄更斯的作家,比如《雾都孤儿》、《双城记》等均是他的作品,此外,他创作过一篇长篇小说,名为《大卫·科波菲尔》。


这本书在当下也是有着知名度的,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和另外一位人物“重合”了,这人就是一位美国著名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在魔术界有着卓越成就,把自由女神像变没有、表演飞翔……,名气很大。


同样的名字,看到之后,脑子里想的人物就是不一样,人物印象和传播度确实关键很大,傻傻分不清楚也不算罕见的事儿。

康熙年间出了两个于成龙。一样做到封疆大吏,同样受到皇帝的表彰。两个于成龙同朝为官,先后都任过直隶一把手,但年纪却差了一大截,而且一个平民出身,一个是汉八旗的镶红旗人。

平民于成龙: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州府的同知和知府,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觐见,升任江南江西总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另外一个于成龙

于成龙(1638~1700),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谥襄勤。生于清崇德三年(明崇祯九年),出生地为辽东盖州。康熙三十九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卒于淮安河道总督署,享年六十三岁。

襄勤公家族为辽东望族,生父为于国安,生母为康氏。襄勤公出生后不久全家徙居广宁(今辽宁北镇市),襄勤公9岁入小学,11岁举家从龙入关至北京通州,后移居通州张家湾。襄勤公13岁时又移居延庆州,并开始科举学习。襄勤公15岁时与李氏成婚,16岁时又移居固安南房上村定居。因为八旗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襄勤公在16岁时开始学习满文,并在20岁进入国子监学习,23岁毕业后考授吏部做笔帖式。

因屡有战功的大伯于得水无子嗣,生父于国安指为前定将于成龙过继给于得水,康熙七年于成龙荫生授乐亭县令。于成龙30岁进入仕途,开始了长达33年并数次沉浮的宦海生涯。

青少年时代的于成龙是在不断的移居中生活的,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是底层旗人的一个典型写照。童年的艰难困苦造就了襄勤公体恤民生、关爱大众的品格。既使襄勤公成为名声显赫、权顷一时的封疆大吏,他依旧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爱戴。

直隶曾经流传很多有关襄勤公于成龙的民间故事,还有一些地方曲艺作品也取襄勤公事略为素材,多为侠义公案类内容,如《于公案》等。

李秀成被抓后,到底写了什么,为何曾国藩看后决定立马处死他?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员猛将,就是这么一位猛将最后落于曾国藩手中,在被抓后,曾国藩连夜审讯,可是在审讯之后却立马将李秀成处死。所以有很多人都很好奇李秀成的口供中到底写了什么会导致曾国藩没有将这位太平天国的首领押解京师,反而就地处死。其实原因就在于这份口供之中。

李秀成写下了长达6万字的《亲供》,这份《亲供》也被后人称为《李秀成自述》。在这篇自述中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以及太平天国诸王的内部争斗,同时在这份自述中,还对曾国藩进行了大力的吹捧。即使如此,很多人对于李秀成的自述都存在怀疑。 

曾国藩以往抓到太平军的将领,基本上都会押解到京师,然后被凌迟处死,但是曾国藩抓住李秀成后却亲自审讯。让人尤为奇怪的是,审讯之后立即处死,所以这就让人对曾国藩的行为感到不解,难道是曾国藩想要隐瞒什么吗?

因此有很多人猜测应该是在审讯中两人一定讲了许多在朝廷看来大逆不道的话,而这些话如果被朝廷知道后,肯定也会影响到曾国藩的性命。再加上李秀成所写的《亲供》被人怀疑其中的内容被删减,估计这删减的内容就与曾国藩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该是李自成在被曾国藩的审讯过程中一直劝曾国藩拥兵自立,然后跟随太平军去打天下恢复汉人的江山。

安庆被湘军围困时,李秀成为何不前去救援?

一是因为当时李秀成有自己的私心在作祟,二是因为当时李秀成自己心里清楚,就算他去支援安庆,也不一定能成功。从1860年到1861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和太平天国在安庆周围布署军队。之后便开始了太平天国后期一场关键战役——安庆保卫战。安庆位于长江中游,它可以说是吴楚的咽喉、江淮的腰。它位于江西、安徽和湖北的交界处,它的军事地位非常的高。自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占领安庆以来,这里一直是天京的西部屏障和重要的粮食来源地区。


这么重要的地方被湘军围困时,李自成却没有前去营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秀成这个人太过于自私。作为一个能打好仗的好将军,他当时是必然知道安庆有危险的。同样他也知道安庆是等不及新建水师的,但他还是无动于衷。


原因就是因为,在他接管了苏杭地区后,便开始了奢侈的生活。他不想去支援安庆,就是出于一己私利从而可以顺利进入浙江。据说他当时所住的忠王府已经被成千名工匠修建三年还未完工。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李秀成已经认为只要他有了苏杭,他便可以享用天下富贵了。


其次,“安庆之战”是曾国藩十分重视的一场战役,其结果关系到全局的输赢。胜利意味着湘军可以转为进攻方,而失败则意味着湘军将继续被动挨打。曾国藩也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他调集全部精锐湘军水陆并进,包围安庆。其实在李秀成之前,就已经有洪仁玕、林绍璋、杨辅清、黄文金等人曾试图营救过安庆,但均被湘军击败。因此,即使李秀成当时选择了去支援安庆,也不可能成功。

忠王李秀成,在狱中写给曾国藩的供词,隐藏了什么秘密?

主要是隐藏了当时他想规劝曾国藩自立为王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曾国藩不敢让人知道,便也对李秀成写的这份供词给擅自修改了,因为那个时候曾国藩也害怕把这份供词公布之后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毕竟他不想死,而且也没有想过要去造反,就这样他还擅自做主处决了李自成。

而且李自成还详细地描述了洪秀全的死,他称洪秀全当时已经病重,没有药能够治好,最后因病无药可救而死,但是曾国藩为了回到朝廷邀功,便把李自成在自述的原稿里面直接改成了是自己在进行进攻的时候,因洪秀全不敌他,便服毒而死。


还有就是李秀成被俘这件事情,当时的李秀成一个人逃走,身上带了非常多的珠宝,但是在逃难的路上因遇到两个砍柴的农民,身上的珠宝被这两个农民给瓜分了,而且也认出了李秀成,两个农民便把李秀成给送到了清营,曾国藩也在这个上面改动说是自己带着官兵给拿获的然后及时地送到了清廷。

除了这些曾国藩还改动了当时李秀成为了保护天王从缺口冲出天京的时间,不仅把自己的失误撇得一干二净,既掩盖了自己的无能以及事实的真相,还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所以说,曾国藩如此大费周章的改动李秀成的自述书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想掩饰自己的无能,即使他自己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但还是实际存在的,所以也因为这样他自己做决定杀死了李秀成也改动了李秀成的自述书。

古代姓李的名人有谁

李耳,即老子,《道德经》作者、道家学说始祖
李冰,战国时代都江堰建造者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抵抗匈奴著名将领
李密,隋末割据势力之一
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国皇帝
李世民,唐太宗
李隆基,唐玄宗
李商隐,晚唐诗人
李贺,中唐诗人
李靖,初唐将领
李晟,中唐将领,平朱沘之乱
李愬,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白,盛唐诗人
李煜,南唐后主,词人
李元昊,即拓跋元昊,建立西夏与辽、北宋鼎立
李栋,宋代官员,李氏入粤始祖
李清照,南宋时著名女词人
李自成,明末起义军首领,建立大顺政权
李时珍,医学家,《本草纲目》作者
李鸿章,清末北洋大臣
李秀成,太平天国忠王
李文茂,清未天地会领袖,攻广西建大成国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创立人之一
李师师,古代十大青楼名妓
李登,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
李斯,著名秦国政治家。
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贞观十年(636年)被封为魏王。
李牧,战国时代赵国将军。

相关推荐:

李自成和李秀成是啥关系

如何评价电影西虹市首富

石墨烯内衣怎么晒洗

李自成灭明之谜

为什么伤口碰到金属会疼

石墨烯面料有什么好处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流体力学的涡线黏性扩散的推导为什么少了两项

标签: [db:标签]

声明:《李自成和李秀成是啥关系》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李自成和李秀成是啥关系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16...

    百科 日期:2023-04-12

  • 自体脂肪填充有什么危害

    进行自体脂肪填充能够解决脸部,胸部等部位出现凹陷的困扰,但这种手术虽然能让爱美的女孩子们变得完美,它所带来的一些危害却也不能不引起注意,...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江达琳卫哲接吻视频在哪可以看

    江达琳卫哲接吻视频在哪可以看 江达琳卫哲接吻是哪一集 完美关系江达琳卫哲接吻视频:点击观看 《完美关系》昨晚播出的第33/34集,江达琳卫哲...

    电影 日期:2023-04-12

  • 本田广汽本田雅阁方向盘如何锁

    本田广汽本田雅阁方向盘如何锁每次关掉发动机,拔出钥匙,方向盘就会被锁住。只要你转动方向盘,它就会被锁住。锁定方向盘是一个简单的防盗功能...

    汽车 日期:2023-04-12

  • 如何评价电影西虹市首富

    一月花光十亿的噱头成为《西虹市首富》借此逗人捧腹的戏剧张力,然而这一噱头在电影中也成为一把双刃剑,过于夸张化的笑料堆砌,不仅使电影在伊始...

    百科 日期:2023-04-12

  • 双面羊毛和双面羊绒有什么区别

    双面羊毛和双面羊绒的区别其实也就是羊毛与羊绒的区别。相比之下,羊绒大衣比羊毛大衣更加柔软、轻薄,而且羊绒大衣的保暖性也比较好,日常护理...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泥状面膜适合多大年龄

    泥状面膜主要的功效是深层清洁,但这并不是泥状面膜的唯一功效,不同功效的泥状面膜,适用的年龄阶层也不同,下面就来看看泥状面膜究竟适合多大年...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用户选择云计算时首要考虑因素是

    品牌型号:联想拯救者Y9000P 系统:Windows 11用户选择云计算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安全性,该因素也是云计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用户安全性...

    数码 日期:2023-04-1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