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3 手机版

1、常见蜜蜂品种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蜜蜂、欧洲黑蜂、日本蜜蜂、印度蜜蜂等。

2、中华蜜蜂:躯体较小,头胸为黑色,蜂王体长约17.5mm,体色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

3、意大利蜂:腹部细长,腹板几丁质为黄色,工蜂腹部第2-4节背板的前缘有黄色环带,其宽窄和色调的深浅变化幅度很大。

4、卡尼鄂拉蜜蜂:大小和外形和意大利蜂比较类似,腹部细长,腹板为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有红棕色环带,几丁质为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的绒毛为灰色,雄蜂的绒毛为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蜂王呈棕黑色,少数蜂王的腹节背板上具棕色斑或棕红色环带。肘脉指数高,平均为2.44-3。

蜂的种类

一百多种如: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腹蜂、胡蜂、节腹泥蜂、砂泥蜂、大头泥蜂、黄斑蜂、切叶蜂等。而刺入的蜂都是雌蜂(工蜂)。雄蜂不伤人,因为它无毒腺及螫针;雌蜂的尾部则有与毒腺相连的螫针,毒刺上并长有逆钩。

春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适时加脾,双王同巢,防治疾病,组织生产群,更换老蜂王,防止盗蜂。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分批加继箱,防止蜜粉压卵圈,育王分蜂,预防自然分蜂,准备转地,注意蜂群途中安全,预防工蜂偏集,调整群势,取蜜采浆,追花夺蜜,再次准备转运。

夏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留足饲料,防止盗蜂,选好瓜花场地,生产王浆,防治蜂螨,抓好繁殖,防暑降温,防治敌害。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追花夺蜜,根据不同蜜源分别做好管理工作,防止有毒植物蜜(粉)源中毒,采蜜采浆,培育新王,储存蜜粉脾。

秋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培育越冬蜂,防止盗蜂,贮藏花粉,薰蒸巢脾,幽闭蜂王,饲喂蜂群,控制飞翔,检查蜂王。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防止盗蜂,幽闭蜂王,合并弱群,喂足饲料,先在外地或在本地越初冬,制定计划和进行蜜源调查。

冬季定地、小转地蜂群的饲养管理,依次为检查评定蜂群,喂足饲料,箱外观察,适当保温,保持蜜蜂安静,避免阳光刺激,整理巢脾,抓紧繁殖。转地外省的大转地蜂群,其饲养管理依次为适时进场,及时包装,调整群势,治螨紧脾,加强保温,培育雄蜂。

蜜蜂世界种类有多少

一、蜜蜂分类地位

蜜蜂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昆虫纲(Insecta)、 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针尾部(Aculeata)、 蜜蜂总科(Apoidea)、蜜蜂科(Apidae)、蜜蜂亚科(Apinae)、蜜蜂属(Apis)。

蜜蜂属在生物学特性上,都是营社会性生活,能泌蜡筑巢,巢脾由上而下纵向发展,其两面均具六棱柱形巢房,且共用边、共用底;采集、酿制、贮藏蜜粉积极。

二、蜜蜂的种类

1758年,林奈氏(Linnaeus C)首次记载蜜蜂第一个属(Apis)和第一个种(Apis mellifera L)。

至1980年,由于当时采集标本的范围、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限制和有些蜜蜂新种类的证据不足等原因,所以当时世界公认的蜜蜂种类只有4种,即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icius)、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icius)、东方蜜蜂(Apis cerana Linnaeus)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985年,中国的学者对采自云南的6种蜜蜂进行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地理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化学等多学科对比研究后认定,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 Smith)和黑小蜜蜂(Apis andreniformis Smith)是独立的蜂种,并确定了它们的分类地位。

1988年国外的学者又确立了由Buttel-Reepen 1903年描述并定名的Apis indica-koschevnikovi蜜蜂为独立的蜂种——沙巴蜂(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至此,世界上确立了蜜蜂为7种。

当今比较公认的,蜜蜂属的7个明确的现生种(依定名先后)为:

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 1758

  小蜜蜂A florea Fabricius 1787

大蜜蜂A dorsata Fabricius 1793

东方蜜蜂A cerana Fabricius 1793

黑小蜜蜂A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

黑大蜜蜂A laboriosa Smith 1871

沙巴蜂A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1906

(现生种:指地史上出现的种,已发现化石,至今一直生存的种)

1998年,德国的尼古拉夫妇(Koeniger and Koeniger)和马来西亚的丁格(Tingek)报道了他们发现的一个蜜蜂新种——绿努蜂(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同年,G.w.0tis and S Hadisoesilo 经过多年的形态学和生物学对比研究,确立了原Smith定名的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和菲律宾的Apis nigrocincta (Smith)为一个独立蜂种。因此,截至目前,世界上现生存的蜜蜂种类已达9种。

(1)黑小蜜蜂 Apis andreniformis Smith

(2)小蜜蜂 Apis florea Fabricius

(3)黑大蜜蜂 Apis laboriosa Smith

(4)大蜜蜂 Apis dorsata Fabricius

(5)沙巴蜂 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

(6)绿努蜂 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7)苏拉威西蜂 Apis nigrocincta Smith

(8)东方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

(9)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

三、9 个蜂种的简况

⒈小蜜蜂 Apis florea Fabricius,1787

该种是蜜蜂属中,小型的一种(图1-1), 常营巢于草丛或灌木丛中,故云南俗称之为小草蜂。

分布: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西部边界为阿曼北部和伊朗南部。在中国,分布于云南的北纬26°40′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广西南部的龙州、上思等地。

体长:工蜂7~8 mm;蜂王13~15 mm;雄蜂11~13 mm。

体色:工蜂体黑色,腹部第1~2节背板红褐色;蜂王,腹部第1~2节背板,第3节背板基半部及第3~5节背板端缘均为红褐色,其余黑色。

生物学习性:小蜜蜂栖息在海拔1,900 m 以下,年平均温度在15~22℃的地区。 常在草丛或灌木丛中筑巢,环境十分隐蔽。营造单一巢脾,宽15~35 cm,高15~27cm,厚16~196 mm,上部形成一近球状的巢顶,将树干包裹其内为贮蜜区,中下部为育虫区,3型巢房分化明显,工蜂房位于中部,径27~31 mm,深69~82 mm;雄蜂房位于下部或两下侧,径42~48 mm,深89~120 mm; 王台多造在下沿,长135~140 mm,基部宽85~100 mm。3 型巢房筑造次序明显,即先建造工蜂房,供贮蜜、贮粉、产卵、育虫,至群势发展至一定程度,继尔建造雄蜂房培育雄蜂,最后建造王台培育蜂王,准备分蜂(图1-2)。

云南南部,通常蜂群在2月开始产卵繁殖,4~5月达到高峰,子脾面积可达600cm2,群势可达上万只。6~8月气温高,蜜源缺,蜂王产卵很少。9~11月是第2 个繁殖期。12月至翌年1月气温低时停止繁殖。2月底、3月初开始培育雄蜂,最多时可达育虫面积的1/4。

个体发育期,工蜂平均为205 d,雄蜂225 d,蜂王165 d。分蜂期多在3~4月,9~10月也可发生分蜂。王台数一般在3~13个,最多达20个。在气温18~42℃时,育虫区中心温度为33~38℃。

在斯里兰卡发现,同地区的沙巴蜂、东方蜜蜂、小蜜蜂、大蜜蜂的雄蜂其婚飞时间不同。小蜜蜂于16∶15~17∶15时进行婚飞。这可能是避免不同种间婚飞干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季节变动、蜜源缺乏常引起全群迁徙,由平原到山区往返迁徙。受蜡螟或蚂蚁等敌害侵袭,常导致全群弃巢飞逃。气温变化可引起筑巢地点的改变。在暑季临近时,小蜜蜂转移到树荫深处或洞穴内;在气温较低时,蜂巢移至树的南面或洞穴靠外端。在伊朗,人们观察到冬季小蜜蜂筑巢于东西方向的树枝上,夏季巢脾的长轴则呈南北走向,以减少巢脾向阳的面积。

护脾力强,常有3层以上工蜂爬覆在巢脾上。当暴风雨袭击时, 结成紧密的蜂团,保护巢脾。蜜源丰富时,性温驯。蜜源枯竭时,性凶猛,稍触动巢脾即有20~30只工蜂成群飞舞,刺螫。每年每群平均可取蜜1 kg。

⒉黑小蜜蜂 Apis andreniformis Smith, 1858

顾名思义,该种为蜜蜂属中,体黑且小的一种(图1-3)。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在中国已发现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勐腊及临沧地区的沧原、耿马等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地区。

体长:工蜂7~8 mm;蜂王12~14 mm;雄蜂10~11 mm。

体色:工蜂,体栗黑色,间或第1腹节背板端缘及第2腹节背板基部红褐色;蜂王,体黑色,间或腹部第一节背板端缘及第2~3节基部红褐色;雄蜂,体黑色。

黑小蜜蜂一般在海拔1,000 m 以下的次生稀树草坡的小乔木上营单一巢脾的蜂巢,一般离地25~35 m。巢脾固定在树枝上,近圆形, 上部形成一厚的巢顶,将枝干包裹其内,下部尖突,总面积近177~334 cm2,情况与小蜜蜂相似。

黑小蜜蜂对温度十分敏感,当气温上升到15℃时,开始活动;20℃以上时,出勤积极。每日出勤高峰期在11~17时。

黑小蜜蜂工蜂护脾能力很强,即使在繁忙的采集之时,也从不让巢脾裸露。当暴风雨或烈日照射时,工蜂相互攀缘,层层重叠,围护巢脾。性机警凶猛,当人们接近时,巢脾下方的守卫蜂呈警戒状态,若触动其巢,则纷飞出击远达30~40m。

取蜜时用烟驱蜂,连脾割下,每群每次约产蜜05kg,每年视蜜源季节,可采收2~3次。黑小蜜蜂体小灵活,为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

⒊大蜜蜂 Apis dorsata Fabricius,1793

该种为蜜蜂属中,体大的一种(图1-4),单脾成排,俗称排蜂。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等地。

大蜜蜂种以下可分为3个亚种,除指名亚种(nominatesubspecies,意指定种名所根据者) A d dorsata 外,尚有分布于菲律宾的小舌亚种 Adbreviligula 和分布于苏拉威西岛(西里珀斯群岛)的炳氏亚种 Adbinghami。小舌大蜜蜂腹部色较暗黑,炳氏大蜜蜂色较浅黄。

工蜂体长16~17 mm;头、胸黑色;腹部第1~2节背板桔,其余褐,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

大蜜蜂随蜜源丰歉以及受季节气候所迫,具有机动的迁徙行为。在云南南部,一般5~8月在高大阔叶树的横干下或悬岩下筑造单一巢脾繁衍生息,9月以后,迁往低海拔的河谷、盆地,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营巢越冬。在四季温暖、蜜源丰富的环境下,也有常年定居下来的情况。因此,大蜜蜂的迁徙只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并不是一种必然的习性。蜂巢离地常达十数米以上,有时数群甚至数十群相邻聚居,形成声势浩大的群落,显然,这对敌害具有威慑的作用。大蜜蜂育虫或降温需有不断的水分供应,因此营巢所在必须邻近水源。巢脾长约05~10 m,宽约03~07 m。巢脾中、下部为繁殖区,子脾可拥有7万个巢房,厚35mm;上部和两侧为蜜粉区,厚度可达100 mm。王台处于巢脾下沿。经笔者确证,雄蜂房和工蜂房无区别。雄蜂和工蜂的数量比例,在分蜂季节可达1∶3。

⒋黑大蜜蜂 Apis laboriosa Smith,1871

顾名思义,该种为蜜蜂属中,体黑且大的一种,而且是最大的一种(图1-5)。由于主产区在喜马拉雅周围的雪山下,岩栖,故俗名又称为喜马蜜蜂、雪山蜜蜂及岩蜂等。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和怒江、澜沧江流域,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

工蜂体长: 17~18 mm,体黑色;腹部第2~5节背板基部各有一条明显的银白色绒毛带;胸部、小盾片及第一腹节披黄褐色毛。前翅烟褐色。

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 m 的悬崖下,具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温暖地带,夏天迁至高山凉爽地带。单一巢脾附于悬岩下,离地十数米以上,敌害难以接近。常数群乃至十数群以上相邻结巢构成群落。这样,声势浩大,敌害不敢靠近。巢脾长08~15 m,宽05~095m。新脾纯白, 旧脾黄褐发亮,基部为蜜粉区,厚可达100 mm,中、下部为繁殖区,厚为35 mm。 纯蜜区偏于基部上头,呈倒三角形。匡邦郁、和绍禹、李绍文报道,云南怒江峡谷傈僳族岩蜂村的山岩间有由20群黑大蜜蜂组成的群落;澜沧县竹塘区茨竹河乡拉祜族李扎米老汉几十年来拥有一处蜂岩,岩为石灰质,海拔2,000 m,常年有20余群黑大蜜蜂营巢其间,都极为壮观。

日本坂上昭一博士认为,黑大蜜蜂在高山地区显示出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大约海拔4100 m 处的花朵上可采集到,这样的高度只有熊蜂才常被发现。 它们大概不可能在极高海拔的地方营巢,但可以在营巢地点上下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采集。黑大蜜蜂能在不适合其他蜜蜂飞行的气温下飞行。

每年秋末冬初,每群可猎取蜂蜜20~40kg及一批蜂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野生蜜蜂资源。

⒌沙巴蜂 Apis koschevnikovi Buttel-Reepen,1906

该种为蜜蜂属中,型体中等的一种(图1-6)。分布于马来西亚沙巴州。

沙巴蜂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与东方蜜蜂相似,但较东方蜜蜂中的印度蜜蜂个体

略大。其工蜂体色为红铜色,腹部第1~6节背板基部各具一条宽而鲜明的银白色绒毛带,在吸蜜腹部膨胀时,明显可见;在洞穴内营巢,造复脾。沙巴州的丹南可可研究所蜜蜂繁殖中心,曾试用椰筒和活框蜂箱饲养沙巴蜂。

沙巴蜂雄蜂飞翔时间 16∶30~18∶15。

沙巴蜂的翅脉异常,肘脉指数大且变异很大,平均为745±304,范围353~2474。第3肘室被显著缩短的M脉扭曲。 雄蜂后胫节后边缘具多毛的缘缨,毛较浓密而粗。

⒍东方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1793

该种为蜜蜂属中,型体中等的一种(图1-7)。原产地在东方、简称东蜂。

分布:分布在亚洲,包括中国、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日本、朝鲜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生存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带中。

蜂王有黑色和棕色两种体色。雄蜂体黑色。工蜂体长95~130 mm;喙长30~56 mm;前翅长70~90 mm,后翅中脉分叉;唇基具三角形黄斑;体色变化较大,其热带、亚热带的品种,腹部以为主,高寒山区或温带地区的品种以黑色为主。

东方蜜蜂现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在自然界中,蜂群栖息在树洞、岩洞等隐蔽场所,造复脾。雄蜂幼虫巢房有2层突起的封盖, 内盖呈尖笠状凸起,中央有气孔,蛹成熟时露出内盖。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外,起到鼓风机的作用。采集半径1,000~2,000 m。维持1~3kg(约15~35万只工蜂)的群势。分蜂性强,分蜂期营造7~15个王台。生存受威胁时,易发生整群弃巢迁徙。对蜡螟抵抗力弱;易患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抗美洲幼虫病和白垩病。东方蜜蜂为大蜂螨原寄主,但具抗螨(大、小蜂螨)能力,而且飞行灵活,善避胡蜂捕害。产卵有节,消耗省。个体耐寒性强,适应利用南方冬季蜜源。

⒎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Linnaeus,1758

该种为蜜蜂属中,型体中等的一种(图1-8),产于西方,简称西蜂。

该种原产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由于欧洲移民的携带和商业交往,现已遍及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养蜂生产上的主要蜂种。

分布:分布广,形成众多的地理亚种,形态和生活习性变异很大。总的来说,3型蜂分化明显;工蜂体长12~14 mm,第6腹节背板上无绒毛带;后翅中脉不分叉;唇基一色;前翅长80~95 mm;喙长55~72 mm。

西蜂现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在自然界中,蜂群穴居,造复脾。工蜂在巢口扇风时,头向内,起到抽气机的作用;雄蜂房凸出,盖平;具采胶性能。

⒏绿努蜂 Apis nulunsis Tingek Koeniger and Koeniger 1998

分布:仅发现于马来西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

形态特征:工蜂体长10~11 mm,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当地又称“黑色蜜蜂”,其鉴别特征为后腿从基节到跗节末端呈棕色。

生物学特性:生活在海拔1700 m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当胡蜂接近巢口时,守卫蜂腹部上举,臭腺外露,而东方蜜蜂不暴露臭腺。婚飞时间为上午10∶44~13∶12时,高峰期在中午12∶00时。雄蜂体重1071 mg,贮精囊内精子数130万。

经济价值:可以驯养为饲养蜂种,也是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⒐苏威拉西蜂Apis nigrocincta Smith 1871

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

体形比当地的东方蜜蜂稍大,唇基和足略带,工蜂体长约11mm,体色也较东方蜜蜂浅,通过综合形态分析,两者差异较显著。

雄蜂房封盖内没有像东方蜜蜂的茧,房盖上也没有像东方蜜蜂一样有小孔。婚飞时间为14∶15~17∶30。M.S.Darmus 和 G.w.Otis 认为该蜜蜂可分为2个亚种,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为指名亚种(Apis n nigrocincta ) ,分布在菲律宾的原定名为东方蜜蜂(Apis cerana Philippina Skor)的应为苏拉威西蜂的菲律宾亚种(Apis n Philippina)。

生物学特性:穴居,营造复脾,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

经济价值:已部分驯养为饲养蜂种,可取蜜,为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四、东方蜜蜂的亚种

⒈蜜蜂品种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蜜蜂品种,实际上是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同一种蜜蜂,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亚种,因此也称为地理品种(geographycal race)或自然品种(natural race )或原始品种(original race)。譬如, 通常所称的中华蜜蜂和印度蜜蜂即是东方蜜蜂种下的不同亚种或地理品种。

可见,“品种”一词,在蜜蜂上的含义,并不同于其他家养的动物。在猪、羊、牛或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上,品种是人类有目标、有计划的选育种的产物;而蜜蜂的地理品种,则是原产地自然选择的结果。蜜蜂的物种进化,由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 Hong)到现代的蜜蜂至少已有2,300万年的历史;而智人,仅在数十万年前,才由生活在非洲大脑较小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由于,在物种的进化上,蜜蜂远比人类更古老,再加上它是以再生营养─王浆哺育其幼虫,其差异甚微;而且,蜜蜂必须在广阔的空中进行交配,人类难以控制其交配行为,因此,其现存的各种类型,在发展上受到人类的影响甚少。这是蜜蜂和其他家养动物之间的基本差别。蜜蜂的地理品种,虽能适应原产地的环境条件,但却往往不符合养蜂业的经济要求。所以,还必须加以人工改造,在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地理品种,仍然是育种上的原始材料。

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蜜蜂的不同地理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代表着不同的遗传型,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甚至在一个地理品种内,尚存在着适应于特殊环境条件(气候、蜜源和病敌害等)的不同生态类型(ecotype)。譬如,中华蜜蜂亚种下尚可分为华南生态型、华北生态型等。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引种或育种方案,都必须充分重视遗传上的变异,以保证取得最佳的效果。为了保存这些宝贵的育种资料,许多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建立了蜜蜂的基因库。深入了解关于蜜蜂地理品种和生态型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蜜蜂的形态特征,是区别品种的依据。早期,养蜂业上几乎只用体色特征来辨别蜂种。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某些不同的品种,却具有很相近的体色;而同一品种的体色,其变化幅度也很大。因此,单靠这种特征来识别品种,是很不完善的。现在,鉴别蜜蜂品种所采用的形态特征,有体形大小、体色、翅脉、绒毛、吻长等方面,并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加以明确区分。

⒉东方蜜蜂的亚种

东方蜜蜂分为6个亚种,即中华蜜蜂(A c ceranaFabricius)、印度蜜蜂( A c indica Fabricius)、日本蜜蜂(A c japonica)及喜马拉雅亚种( A c himalaya Maa), 阿坝亚种(A c abansis Yun et Kuang)、海南亚种(A c hainana Yun et Kuang),其分布见图1-9。

A 中华蜜蜂 B 印度蜜蜂 C 日本蜜蜂 D 喜马拉雅蜜蜂 E 阿坝亚种 F 海南亚种

⑴中华亚种 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

  为指名亚种,简称中蜂(图1-10)。原产于中国。除新疆、内蒙古、甘肃和青海西部之外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以西南、华中、华南的山区最多。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越南北部的东方蜜蜂也属本亚种,鲁特涅将伊朗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东方蜜蜂也属于本亚种。

工蜂体长10~13 mm,前翅长75~90 mm,喙长45~56 mm。体色变化较大:工蜂触角的柄节均,但小盾片有黄、棕、黑3种颜色。处于高山区中蜂腹部的背、腹板偏黑,低纬度和低山、平原区偏黄,全身披灰短绒毛。蜂王体长14~19 mm,前翅长95 mm。体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全身覆盖黑色和深混合短绒毛。雄蜂体长11~14 mm,前翅长10~12 mm,喙长231 mm,体色黑色或黑棕色,全身披灰色短绒毛。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本亚种产生了许多地理变异,大致可以分为5个生态类型:

华南型 分布于广东、浙江、福建及广西沿海地区。其特征是工蜂个体小,体色以为主。分蜂性强,维持群势较弱,生产性能稍差。

40几种,蜜蜂有40几种。

东方蜜蜂大概有10种,常见的有中华蜜蜂、印度蜜蜂、日本蜜蜂等,西方蜜蜂有25-30种,常见的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蜜蜂、欧洲黑蜂、突尼斯蜜蜂、东非蜜蜂、安纳托利亚蜜蜂等。其中,欧洲黑蜂、意大利蜜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蜜蜂属于世界四大名蜂。

东方蜜蜂、中华蜜峰:中华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于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嫌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

印度蜜蜂:印度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有克什米尔型、山地型和平原型3种类型,不同类型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分蜂性、耐寒性强。

日本蜜蜂:日本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些许体型特征的差异,处于野生、半野生或家养状态,分蜂性、耐寒性强,善于大规模群体作战并为主要的传粉昆虫。

西方蜜蜂: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有产育力强、分蜂性弱、性情温驯产蜜及产浆能力强等优点,引入我国后广泛饲养于长江下游、华北、西北和东北等大部分地。

卡尼鄂拉峰:卡尼鄂拉峰是世界四大优良蜂种之一,采集力很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近几十年来其分布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原产地,成为继意大利蜂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第二大蜂种。

高加索蜂:高加索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地理亚种,曾由俄罗斯远东多次引入我国东北的东部、北部和西部个别地区,后来在饲养中与黑蜂、意蜂杂交,但目前在我国尚未普遍推广应用。

欧洲黑蜂:欧洲黑蜂怕光、易惊慌,性情不如其他亚种温顺且蜂群发展缓慢,杂交后代性格凶暴,这些特性使其慢慢被养殖者摒弃,但在一些特殊的气候环境下却能展现强韧的有。

突尼斯蜂:突尼斯蜂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有强烈的分蜂性能,在分蜂期一群突尼斯蜂通常都建造100个以上的王台,更为奇特的时在第一只蜂王交尾前处女王间可以和平共处。

东非蜜蜂:东非蜜蜂主要分布在赤道非洲的东部、中部及以南的广阔地区,目前还尚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的状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强烈的飞迁性、分蜂性及十分凶暴的性有。

相关推荐: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

可以认识许多陌生人的聊天软件

葡萄酒有保质期吗

云南有哪些地方特产

职场小白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双模变频和直流变频有什么区别

字数多一点的网名

可以删除AMD吗

声明:《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常见的蜜蜂种类有哪些

    1、常见蜜蜂品种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蜜蜂、欧洲黑蜂、日本蜜蜂、印度蜜蜂等。2、中华蜜蜂:躯体较小,头胸为黑色,蜂王体长约17.5mm,体...

    百科 日期:2023-04-23

  • 镜双城原著小说云焕结局是什么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终于带着他的新剧跟大家见面了,而这部剧就是古装剧《镜双城》,其实这部剧绝对是一部未播先火的爆款。 镜双城云焕结局是什么...

    电影 日期:2023-04-23

  • 可以认识许多陌生人的聊天软件

    1、微信:可以查看附近的人并进行聊天;2、陌陌:使用者可以通过陌陌认识附近的人,可以发送文字消息、语音、照片以及地理位置和身边的人交流;3、爱...

    百科 日期:2023-04-23

  • 葡萄酒有保质期吗

    1、对于国外的葡萄酒来说,葡萄酒没有保质期的,但是有适饮期。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时间一般在2-10年之间,并不是年份越老的葡萄酒越好喝。一般来说,...

    百科 日期:2023-04-23

  • 雪中悍刀行王明寅结局是什么

    剧中王明寅这个人物的出场和结束都很短暂,他被派去刺杀徐凤年,但是却没能从芦苇荡决战中走出来,下场很悲惨。那么《雪中悍刀行》王明寅结局是...

    电影 日期:2023-04-23

  • 毛孔收缩精华液的使用方法

    先用洗面奶清洁脸部,然后用化妆水浸湿化妆棉擦拭肌肤,待化妆水吸收后,取2到3滴毛孔收缩精华液在脸上,并按照自下而上、自内向外的方向画圈按摩...

    护肤品 日期:2023-04-23

  • 奥迪Q3首保多少公里

    奥迪Q3首保多少公里奥迪Q3的首次质保需要在万公里前完成,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每12个月或万公里更换一次,空汽油滤清器每4万公里更换一次,空滤清器...

    汽车 日期:2023-04-23

  • 云南有哪些地方特产

    1、昆明:云南白药、云南山茶花、云南围棋子、牙雕制品、民族服装服饰、过桥米线、羽毛画、杨林肥酒、玫瑰卤酒、卷烟、烧风度、烧火腿、烧豆...

    百科 日期:2023-04-23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