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四川有哪些古代遗址

四川有哪些古代遗址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8 手机版

1、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

2、刘氏庄园:该馆藏品丰富,建筑侈豪,造型多样,各种艺术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中西式客厅、接待室、账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存有大量实物,是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一处典型场所。

3、奉节白帝城:是观夔

三星堆遗址名称由来是什么?

01 三星堆这个名字,是考古专家根据挖掘现场当地的三堆黄土小山包命名的,意思是形似三星分布的土堆。由于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建议将这一考古遗址命名为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的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三星堆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迹。三星堆这个名字,是考古专家根据挖掘现场当地的三堆黄土小山包命名的,意思是形似三星分布的土堆。由于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又具有一群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建议将这一考古遗址命名为三星堆。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造像通常是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传统的造像风格。一些考古专家表示,三星堆文明可能来自其他大陆,甚至有些网友认为有可能来自于外星文明。

除了三星堆,中国还有好几个文明遗址。仰韶文明的半坡遗址,约6000多年历史,但是只是存除了一些粗陶,找不到文明的影子,河姆渡约5500—6000年,有稻谷,无甚文化,红山文化5000年,文明程度高一些,良渚文化4000——4500年,更先进一些,玉器较精美。

四川省有哪些文化遗存?

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十二桥侧。1985年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有大片的商代早期建筑遗址,并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铜器、骨器、卜骨等。遗址中商代木结构建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是我国发现的柱础以上结构最完整、构件最齐全、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遗址。该建筑采用打桩基、竹篾绑扎、榫卯相接的技术,建筑形式属于"干栏式"。

文君井

文君井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临邛镇里仁街中段南侧。相传为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开设酒肆的遗址。是一处占地6200平方米的园林和古建筑相结合的纪念遗址,现存文君井,相传即当年卓文君开酒店的用水井,井畔东为照壁,上刻楷书"汉卓文君井"5字。北侧竖诗碑一块,面井一面刻清代进士曾先曦楷书"文君井";另一面刻郭沫若1957年10月1日到邛崃时手书《题文君井》诗和跋辞。该处园林始建年代待考。1949年以来,政府拨专款进行过多次维修,1959年开始对外开放。现园林布局以文君井为中心,北隔水池为琴台,东侧有当垆亭和水榭,南侧有八角亭,西南有船舫式建筑漾虚楼。整个园林显得小巧,玲珑,秀雅。

武侯祠

武侯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南门大桥西侧,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始建于6世纪,初与汉昭烈(刘备死后谥号)庙相邻。明初,并入昭烈庙,形成现在的君臣合庙的规模。大门额书"汉昭烈庙",人们却总称它为武侯祠,说明广大群众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原有殿宇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建,主体建筑坐北向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宇高大宽敞,布局严整。刘备殿与东、西两廊和二门,诸葛亮殿与两侧书房、客室及过厅,各自形成一组严整的四合院,中有山木花石陪衬,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殿宇西侧是刘备墓,又称惠陵。祠内塑有蜀汉历史人物像47尊,碑碣40余块,其中称为三绝碑的唐碑最为著名。还有匾额楹联30余件,鼎、炉、钟、鼓10余件,这些都是研究蜀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隋唐窑址

隋唐窑址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区西一环路二段。是目前四川省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时期窑址。占地6783平方米。1983年发掘。其中有2座隋代短龙窑、4座唐代馒头窑和大量陶瓷器物等。隋代短龙窑在全国属首次发现。

宝光寺

宝光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北18公里新都县城。占地8公顷。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川西地区禅宗主要传戒丛林。隋代名大石寺。唐僖宗入蜀驻寺,敕高僧知玄建砖塔13级,取名无垢舍利塔,更寺名为宝光,敕知玄为住持。历宋、元、明累有所建,殿宇辉煌,备极宏丽。甲申岁(1644)寺毁塔存。清康熙九年(1670)重建殿宇,恢复旧观。道光十二年(1832)妙胜采金堂巨型石柱374根固殿,始具一塔、五殿、十六院宏伟规模。中轴线上依序为山门殿、天王殿、舍利塔、七佛殿、大雄殿、藏经楼,两侧为钟鼓楼、伽蓝堂、客堂、斋堂、系佛堂、极乐堂、祖堂、念佛堂、罗汉堂、禅堂、影堂、戒堂。布局严谨,环境清幽。罗汉堂乃寺内杰出建筑,由100根石柱支撑,结构坚实,布局奇巧,呈"田"字形。步入堂中,方向难辨。历时9年塑成罗汉、菩萨像577尊,每尊高17米,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国内外极负盛名的佛教历史文物。舍利塔屹立在寺中的中轴线上,前后与天王殿、七佛殿呼应,左右有钟楼、鼓楼对峙,这就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格局,为我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典型布局。宝塔高10米,13层,四周悬挂朱雀御铃,玲珑精巧,顶端是鎏金的飞鹅铜宝顶,塔基须弥座和八角形的砖石勾栏使塔身显得格外古朴庄严。寺院深处是一组组幽巷小院,其中位于藏经楼东、西侧尽头的花园式四合院,小巧玲珑,各式陈设古色古香,幽雅别致。寺藏蜀汉章武二年(222)铜鼎,梁武帝大同六年(540)佛碑,斯里兰卡佛舍利,唐、宋、元、明各代砖、陶、瓷、铜器皿,清代临摹明永乐《瑞应麒麟图》,蒋南沙《双鸭图》,王宫舞《双墨龙》,张大千《水月观音》,徐悲鸿《奔马》以及赵子昂、董其昌、唐寅、文徵明、祝枝山、破山、竹禅等名人、诗僧的珍贵墨迹1300余件。

石笋山摩崖造像

石笋山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邛崃县大同乡井沟村石笋山上。造像共33龛,上下两排,分布在高40米、长120米的悬崖峭壁上。始凿于唐代,大部分是佛教造像,有释迦牟尼龛、西方三圣龛、维摩经变龛等,保存基本完好。其中造像最大者为释迦牟尼坐像,高75米,头部高18米,肩宽28米。

二郎滩摩崖造像

二郎滩摩崖造像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成都城西南蒲江县霖雨乡仙阁村二郎滩两岸的山崖上。此处前临通往朝阳湖风景区的公路,周围碧峰起伏,蒲江横贯而过。主要分布点在碧云峰山腰的飞仙洞和山脚、大佛坪和禽星岩等处,计有造像92龛,777尊。其中唐代造像64龛,491尊;五代后蜀造像17龛,256尊;清代造像11龛,30尊。造像题记19则(唐代11则,后蜀4则,清代4则)。该处造像不仅数量多,种类较全,并且造型优美,艺术价值颇高。其中尤以第九龛造像最为精美。该龛计有造像38尊,其中西方三圣为圆雕,弟子和护法天龙八部为高浮雕。平顶龛上浅浮雕枝叶茂密的菩提树;飞天用线刻法,线条流畅,身姿婀娜,为典型的盛唐风格。佛座下浅浮雕伎乐,造型优美绝伦。

大慈寺

大慈寺又名大圣慈寺。在成都市蜀都大道东风路旁。创建于唐至德年间,唐肃宗亲笔题写"大圣慈寺"匾额。唐宋时,大慈寺规模宏大,有殿宇96院,厅室8524间,每年的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冬至等节日,地方官吏和名流学士来此宴饮游赏,诗词唱和。寺内还以壁画见称,唐代吴道子、前蜀李升、后蜀黄筌等都在此作有壁画。寺中所藏碑石书法墨迹也丰富。后多次毁于兵火,今存殿宇为清代中期重建。现为成都市博物馆所在地。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工部草堂、浣花草堂、少陵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的故居。760年春,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浣花溪边盖起一简陋的茅屋,这即是"万里桥西一草堂"的成都草堂。杜甫在这里住了3年又9个月,其间诗歌创作丰富,留存下来的有247首,约占他全部诗篇的1/6。草堂旧址以后几经变化,到宋代正式建立祠宇,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加以布置修葺,终于奠定现在的规模。1949年后,连年培修,1954年在此建立了杜甫纪念馆,成为研究杜甫的资料中心。今天的草堂,古朴典雅,规模宏伟,占地20公顷,其中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幽深宁静。廨堂之间,回廊环绕,祠前东穿花径,西凭水槛,祠后点缀亭、台、池、榭,别有一番风光。园内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花、清香四溢的兰园、茂密的翠竹苍松,既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

望丛祠

望丛祠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郫县城南,占地54公顷。红墙围绕,帝陵巍然,古柏森森,气象肃穆庄严。该祠历经千年,蜀人借以感念古望帝杜宇和丛帝根除水患,使蜀中成为天府之国的伟绩。1981年全面恢复和扩建,新增面积24公顷,东湖、西湖荷绿鱼肥,舟楫往来,风光宜人。"望丛歌会"每年端午节在祠内举行,是郫县人民的一大盛事。

王建墓

王建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承陵。位于成都西郊抚琴东路,占地337公顷。墓主王建(847~918)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该墓地下无洞穴,全部建筑在平地之上。封土为圆形,直径80余米,高15米,墓室南向,无墓道,全长308米,以14道红砂岩砌筑的券拱为骨架,铺陈石板。墓分前、中、后三室。中室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两侧透雕12个力士半身石像,作扶棺状。棺床东、南、西三面浮雕24人,各执琵琶、筝、笙、柏板、正鼓、和鼓、毛员鼓、齐鼓、答腊鼓、羯鼓、吹叶、虎、横笛、筚篥、百肃、贝、铜龙等古代乐器,具有颇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后室石制御床上为王建全身石刻造像,身着帝王常服,像高86厘米。此墓早年被盗,出土随葬品30余件。

文殊院

文殊院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北校场东侧,是川西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原称信相寺,始建于南唐,明代毁于兵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改名文殊院。嘉庆十九年(1814)和同治六年(1867)两次扩建。占地55公顷,有殿宇五重,房舍190余间。该院五殿连属,依次为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宸经楼。殿宇系木石结构,采用四川峡石为柱,朴素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难得的实物样本。院东西两侧是钟鼓二楼、斋堂、廊房等建筑。诸殿镂空花窗,式样繁多,图案精美。寺内现存大小铜佛像100余尊,为清代名匠所铸,工艺精湛,风格各异。其中15尊较大的铜像铸于道光七年(1827),历时3年才完成。说法堂有宋代铸造护戒神铁像10尊,风貌古特,具有北齐风格。钟楼内供奉的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铜像和三大士殿后壁供奉的韦驮像,都是古代艺术珍品。说法堂正壁间有康熙御书《室林》、《海月诗》碑刻,院内藏有众多的文物和佛教经著。

石塔寺石塔

石塔寺石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城西北45公里高何乡高兴村镇西山南麓的台地上。寺前为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因塔全用红砂石砌成,故俗称石塔。建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为13层密檐式塔,平面呈正方形,高17米,塔基露出地面,塔顶上冠以宝珠。

云顶山石城

云顶山石城位于成都城东北金堂县云顶山上,下临"沱江三峡"。因高峰突起,四面壁立,状如城垣,故名石城山。传说诸葛武侯曾在此屯兵守隘。南宋淳三年(1243),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珍为了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率领四川军民在此修造了石城山防御体系,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苍溪大获城、万县天生城等被蒙古军称为川中"八柱"。海拔968米、相对高度513米的云顶山巅,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周长约72公里。全城因山为势,利用天然峭壁作为城垣,中断处则以条石扣榫,作丁字形堆砌筑墙相连,城垣处于缓坡地带时,则加筑了"一字墙"以防敌人接近。山城周围有8座城门,皆筑于悬岩陡坎之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现在,山城的北城二门、长宁门雄姿不减,后宰门、端午门、南城门、小东门遗址可寻。山上还有当时守卫军民开凿的水井18口,水池32个。南宋军民在云顶山建城坚守,先后15年,曾作为成都府、潼川府、汉州治所,直到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才最后被蒙古军攻占。此城受到民间千方百计保护,因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是川西唯一幸存的抗元古城堡。

崇州市文庙

崇州市文庙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16公顷。建于明洪武初年,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曾修缮,是保留较完好的孔庙。建筑对称,殿堂高筑,红墙黄瓦,雕龙巨柱,角檐翼然高啄,宝顶直刺苍穹。现存建筑有鼓乐亭、泮池、戟门、钟鼓楼、大成殿、启圣宫、尊经阁等。大成殿脊披红瓦,飞檐凌空,巍峨壮观,规模宏大,雄冠川西。庙内有桢楠、银杏等珍木和丹桂、玉兰、海棠、腊梅等名花。

朱悦郖墓位于成都市北郊凤凰山。1970年发掘,为明代蜀献王朱椿的长子朱悦?陵墓,是四川省目前已发现的明朝墓葬中最大的一个。朱椿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封蜀献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就藩成都。其长子朱悦?(1388~1409),生前未封王,谥号悼庄世子,明永乐八年(1410)八月葬于凤凰山。墓室拟蜀王府建造,全用石料砌成,长347米,顶高2米,由大门、正门、正庭、中庭、后殿、中室组成。在仿木结构建筑上,全部琉璃瓦构件,石雕精细,涂抹刷金,墓室大门象征皇室正门,代表王府宫殿正门。二门之内正殿之前为广阔正庭,左、右两厢代表正殿两庭院的左、右偏殿。正殿为重檐建筑,庑庭式,甚为华丽。正殿之后为中庭,中建圆殿,两庑亦有左、右偏殿。后殿为寝殿,中室置棺柩,上为平阁,左、右、后三壁环砌须弥座。墓中石雕香炉,须弥座、次门和家具上的装饰雕刻都是石雕精品。以象辂为中心的500多个釉陶武俑、乐俑、侍俑编成仪仗俑群,形制、服色以及所执的仪仗都与明朝亲王仪仗制度及衣冠制度相符合,造型奇异,形象逼真,编成队列,似欲耀武于地下。出土文物还有玉、铁制品等殉葬物和木质谥册、谥宝等。

成都明蜀王陵

成都明蜀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泉驿区石灵乡大梁村境内,距成都市区7公里。为明朝第三代蜀王朱友?陵墓。陵墓长28米,宽9米,高695米。墓廊由两券砖砌纵列式简券拱组成,廊下为石仿木宫殿式建筑。前室地面排列彩釉陶仪仗队,中室设祭坛,后室置须弥棺台。大门、二门及前室、中室厢房的屋面铺琉璃瓦,绿色彩釉斗拱。檐前的勾头和滴水饰龙纹图案或麒麟怪兽图形。门额绘有莲荷、牡丹、菱、菊、海螺、火轮等各种精美图案,下为须弥台座。镶嵌在后殿琉璃瓦壁正中的圆形镂空描金釉陶龙尤为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所用仿木石料全为青石,每块重2吨以上,建筑结构合缝紧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墓内圹志、仪仗等物,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难得资料。

回澜塔

回澜塔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邛崃县东南3公里南河中沙碛上。初名镇江塔。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邛州知府袁昭文始建,毁于明末。后经清代乾隆、同治、光绪数代陆续建成,改名为回澜文风塔,简称回澜塔。塔共13层,高7548米,平面呈六边形,全用青砖砌身,塔内有梯可至顶层,其高度在四川省内列为第一。虽经百年水浸、风蚀、地震,而今仍然巍然如故,是研究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珍贵实物。

三义庙

三义庙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区提督街97号。是祭祀三国蜀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庙宇。初名三义祠,始建时间待考。乾隆四十九年(1784)曾毁于火,乾隆五十二年重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建。今仅存大殿、拜殿,保存较为完好。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509平方米。现存两殿皆为单檐硬山式屋顶,绿色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梁架。大殿面阔5间231米,进深4间152米,有石柱24根,上接梁架,殿内存有楹联12副。拜殿面阔5间237米,进深1间78米。殿内塑像均已无存。

纯阳观

纯阳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津县城西北15公里太平乡。占地面积近26公顷。有殿宇亭阁10余重,以其建筑规模宏大、园林布局别致而驰名川西,是一所供奉以吕洞宾为首的历代忠孝儒道的世俗善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至1935年修建,陆续建成吕祖殿、三丰殿、武圣殿、文昌殿、五圣殿、关岳殿、大忠亭、至孝亭、黄鹤楼等。其中吕祖殿、三丰殿为主体建筑,殿前有阅台,檐柱外设雕石栏杆,其望柱头上圆雕十二生肖像。忠孝堂包括大忠亭、至孝亭,均为三重檐八角攒尖亭阁式建筑,各占地810平方米。大忠亭原供奉自商周比干、伯夷、叔齐至明清的方孝孺、于谦、王船山、曾国藩、左宗棠等202人塑像,至孝亭内原供奉民间传说的"二十四孝"塑像和其他历代知名孝子塑像和牌位,其数亦以百计。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位于成都市东城根街与蜀都大道西段交叉处。始建于1911年,旧称少城公园,是成都市兴建较早的一个公园。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损坏极为严重。1949年后经大力整修,更名人民公园。现公园占地10公顷,其间有秀美的小丘,宽阔的湖水,成片的花林,绿树浓荫中建有儿童乐园、露天剧场、盆景园、游泳池等娱乐设施。成都菊花早已知名,而园中菊花更是精美荟萃,争奇斗艳,品种多达500余个,每年菊花盛开,市民纷纷前往观赏。公园中还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巍然屹立,引人伫立瞻仰,是成都市中心区最有历史价值的景观之一。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市人民公园内。建于1913年。是川路总公司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中献身的死难烈士所修建的纪念碑。高3186米,呈方锥体。全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顶组成。其台基为月台式;碑座四面分别饰以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等灰、沙浮雕图案;碑身高约15米,各面阴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字,字径1米见方。碑顶高约6米,上有瓦作二龙戏珠图案及云龙、蝙蝠等装饰。外观巍峨宏伟,肃穆庄重。

大邑刘氏庄园

大邑刘氏庄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城西南大邑县安仁镇。是一所地主庄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庄园由刘文渊、刘文昭、刘文成、刘文彩、刘文辉五弟兄的公馆和刘氏老宅组成。公馆分老公馆与新公馆两部分,老公馆始建于1932年,新公馆建于1942年,是刘文彩先后兼并32户农民的田地和住宅后陆续建成的。1958年,刘氏庄园被辟为"教育馆",作为实物史料,它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农村的阶级状况。60年代末在此处展出了大型泥塑群收租院。

李人故居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成都外东上沙河堡花果村,为著名作家李郔人故居,又名"菱郔窠"。始建于1939年,1959年重新修葺。1982年政府拨专款整治维修,作为名人故居加以保护。占地1196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406平方米。正房一楼一底,木构穿斗结构,小青瓦屋面。底层4间,分别为客厅、写作间、卧室和家属住房,恢复了作家生前原状。楼上原为书房,现已辟为陈列室,展出其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彭大将军纪念碑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白江区城厢镇彭大将军专祠内。建于1938年。碑为四方体,连碑基及碑顶在内计五层。基部有石雕蟾蜍花草,前人题咏和汪兆铭撰《先烈彭大将军传》石刻小字。碑身四面分别刻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考试院长戴传贤题写的"先烈彭大将军殉国纪念碑"大字。大将军彭家珍,成都金堂县人,1912年1月27日在北京炸死清宗室顽固派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亦当场壮烈牺牲。此举对清帝退位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年3月29日,孙中山大总统批准追赠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崇祀忠烈祠。1953年,毛泽东签发彭家珍烈士家属光荣证书。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大多分布在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西北的鸭子河南岸,以及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是四川省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

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可分为4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期至4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三星堆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西城墙遗址、月亮湾城墙遗址、祭祀坑遗址、古城墙遗址、仁胜墓地遗址最为重要。

西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的高台地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城墙的中部和北部,各有一宽约20余米的缺口,将西城墙分为北、中、南三段。其中段南端在缺口处向东拐折延伸约40米,与中段北段略成垂直相接。

结合从北端鸭子河和南端马牧河冲刷暴露出的城墙剖面,以及夯土内包含物分析来看,西城墙的结构、体量、夯筑方法和年代,与南城墙及东城墙相近。

月亮湾外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和西南走向,南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

月亮湾内城墙全长650米,顶宽20米左右,高24米至5米。北端宽30米至45米,中段有拐折,夹角为148度,北端为32度,南端成正南北走向。

城墙南段较高。城墙东侧有壕沟。根据在北段北部的情况,月亮湾墙横断面呈梯形。

墙体采取了无基槽式平地起夯,由东向西依次分块斜向堆筑的夯筑方法,墙体材料主要为泥土和沙土,局部采用卵石垒筑、支撑。城墙结构清楚,夯层明显,夯筑方法较为特殊。

三星堆著名的一、二号祭祀坑位于三星堆城墙东南是三星堆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两坑坑室走向一致,均为东北和西南走向。坑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坑壁整齐,经填土夯打而成。

坑室内器物均分层放置,埋藏现象前所未见,大多数器物埋藏时或埋葬前明显经过有意的焚烧和破坏,或烧焦、发黑、崩裂、变形、发泡甚至熔化,或残损、断裂甚至碎成数块或数段,而散落在坑中不同位置。部分青铜器、头像及面具有的口部涂朱,有的眼部描黑。

一号坑共发现各类器物567件。其中,青铜制品178件,黄金制品4件,玉器129件,石器70件,象牙13根,海贝124件,雕云雷纹骨器10件,完整陶器39件,以及约3立方米左右的烧骨碎渣。

二号坑共发现各类遗物以及残片和可识别出的个体6095件。其中,青铜制品736件,黄金制品61件,玉器486件,石器15件,绿松石3件,象牙67件,象牙珠120件,象牙器4件,虎牙3件,海贝4600枚。

两坑中器物的种类,除部分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常见的青铜容器、玉石器和巴蜀文化遗址常见的陶器外,大多是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的新器物,如青铜群像、青铜神树群、青铜太阳形器、青铜眼形器、金杖、金面罩等。

两坑器物不仅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文化面貌复杂、新颖、神秘,而且造型奇特,规格极高,制作精美绝伦,充分反映了商代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黄金冶炼加工技术、玉石器加工技术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

三星堆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南部,呈西北和东南走向。西北端的地面部分,现存部分长约40米;东南端临马牧河岸缘,原城墙分布情况依稀可见。

根据城墙基础可知,三星堆城墙长度为260米,基础宽度为42米。城墙南侧有壕沟,宽度30米至35米,壕沟距地表深284米,壕沟深24米。

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据考证,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代。因此,三星堆是一条内城墙。

三星堆城墙结构、筑法、体量及城墙内的包含物与东、西、南城墙基本一致,唯顶部宽度不及其他城墙。

仁胜村墓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西城墙外的仁胜村,这是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成片分布的公共墓地,也是首次在古城以外发现重要文化遗迹。仅在约9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掘出29座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和狭长形竖穴土坑墓葬。

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向基本一致,墓室加工较为考究,绝大多数墓葬有一具人骨架,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17座墓葬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几类随葬品。

其中,玉石器大多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新器形,如玉锥形器、玉牙璧形器、玉泡形器、黑曜石珠等而玉牙璧形器极为罕见,玉锥形器则明显地具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风格,引人注目;另有一件玉牙璧形器,表面钻有9个圆孔,可能与古代占卜术有关。

这29座墓葬的下葬年代基本一致,相当于中原的夏王朝时期。仁胜村墓地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摸清三星堆古城的布局,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丧葬习俗及占卜礼仪,以及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青关山遗址位于鸭子河南岸的台地上,发现大型红烧土房屋基址一座,其平面呈长方形,西北和东南走向,能观察到的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西北和东南都由红烧土夯筑而成,并夹杂大量卵石。土房屋基槽宽三四米。据推测,其修筑方法为先挖基槽,然后夯筑房基。

在房基内外两侧距离房基边缘均发现成排的红烧土块檐柱遗迹。红烧土块一般为长方形。两排檐柱之间可能为廊道。

该房屋基址的实际面积、修筑方法、残存高度、进深开间并不清晰,但如此规模的房屋基址,在三星堆遗址中是从未遇到的,其功能已远远超过一般居室的需要,它们极有可能是宫殿性质的建筑,建筑年代为商代。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三星堆博物馆保存的玉瑗

相关推荐:

四川有哪些古代遗址

蒟蒻物语是什么意思

敌营十八年梅果被带来认父是第几集

参加完葬礼后回家有什么禁忌

榉树生长成材要几年

四川有哪些二本学院招收职高生

澳洲杉的寓意及盆景摆放风水禁忌

兰蔻粉水怎么打开瓶盖

标签: [db:标签]

声明:《四川有哪些古代遗址》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杭州太湖源景区清明去玩要收门票费吗?

    自今年4月1日零时起,临安太湖源景区恢复正常门票收费,门票价格为78元一人,开放时间为8:00-16:30。拓展内容-大明山第二波优惠福利2023年4月1日...

    景点 日期:2023-04-28

  • 四川有哪些古代遗址

    1、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

    百科 日期:2023-04-28

  • 蒟蒻物语是什么意思

    蒟蒻物语:魔芋、蒟篛。蒟蒻的材料类似为粉条的材料,但是它是浸在碱水反腐防封上包装贩卖的。 吃上去茛揪、还有些肉刀,是有些像果冻,但是不会化,...

    百科 日期:2023-04-28

  • 2023河北黄山峨眉山纪念币什么时候开始预约?

    预约安排预约承办银行于2023年3月31日至4月2日办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的预约业...

    八卦 日期:2023-04-28

  • 敌营十八年梅果被带来认父是第几集

    《敌营十八年》梅果被带来认父是第33集。何昆要用小梅果证明江波是她的父亲,进一步证明江波与康瑛的夫妻关系。在宣子奇设立的欢迎何昆等人的...

    百科 日期:2023-04-28

  • 2023郑州地铁城郊线游玩地点汇总

    2023郑州地铁城郊线游玩地点汇总(持续更新)好的旅行不用那么远,乘着地铁即可到达,看车厢里的人潮涌动,车窗外的浪漫晚霞,体验这座城市独有的温柔...

    景点 日期:2023-04-28

  • 参加完葬礼后回家有什么禁忌

    1、参加葬礼后回家禁忌不要直接回家,先去人流多的大商场逛逛,在外面吃个饭,看场电影之类的,总之回家之前去干点别的,利用人多的阳气把晦气冲淡了...

    百科 日期:2023-04-28

  • 2023河北省黄山及峨眉山纪念币在哪预约?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采取预约兑换方式发行。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承...

    八卦 日期:2023-04-2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