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9 手机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1、走进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学科的内容和用途。

2、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和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

3、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原理,及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基本化学反应。

4、自然界的水,讲水的构成和化学性质。

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和方程式的配平。

6、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7、燃料及其利用,主要讲烃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知识点,是对这个世界全新的探索,学会知识点总结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英语的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气体及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

(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

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

打开弹簧夹。

物质的分类

3、 氧气

(1) 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制取氧气: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

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④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⑤气密性检查:连接好仪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4、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4、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玻璃棒作用:引流。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氢气 H2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氢能源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5、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1、 原子的构成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3、没有单位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

Al: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3H:3个氢原子 4C:4个碳原子

nFe: n个铁原子 2Ar:2个氩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

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从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

3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二、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定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九年级上册化学目录

九年级上册化学目录篇一: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 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寄语同学们

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Ⅱ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九年级上册化学目录 篇二: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妙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题3 元素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课题2 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志的去除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

#初三#导语: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 初三考生一定要收藏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初三九年级上册 化学知识点 ,学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 颜色 、状态 、 气味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沸点 等;物质必须通过 化学变化 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 可燃性 氧化性 、 还原性 、 毒性 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液体取 1—2mL .

(2)注意事项:“三不”: 不闻 、 不尝 、 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 胶头滴管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 量筒 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 放平 ,视线与 液体凹液面 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 倒 放,标签向 手心 ,瓶口要 紧靠 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 外焰 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 对着自己或他人 .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N2 O2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 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4P2O5;

结论: 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 不能 ,原因是 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CO、SO2、NO2 、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无 色、 无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不易 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比较 活泼,在反应中作 氧化 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 沸点 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 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固液不加热: 2H2O2 MnO2 2H2O + 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 法,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向上排空气 法,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 下 倾斜:防止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均匀连续 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 移开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改变 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生成 一 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 一 种物质生成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 氧 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 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 氧化 反应;②都 发热 .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的物质.如 空气 、 海水 、 生铁 等;

2.纯净物:只含有 一 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 一 种元素的 纯净 物.如 N2 、 Fe 等;

②化合物:含有 两 种或 两 种以上元素的 纯净 物,如 H2O 、 KMnO4 等

氧化物:含有 两 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 的 化合 物.如 H2O 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 气泡 ,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是 氧气 ;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 ,是 氢气 ;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 1: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 O2↑.说法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 小 ;②分子、原子之间有 间隔 ;③分子、的子在不断 运动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化学变化 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 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吸附 、 过滤 、 消毒 ;

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颜色和气味 .净化效果最好的是 蒸馏 .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 肥皂水 ,产生较多泡沫的是 软水 ,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 硬水 .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 煮沸 、 蒸馏 .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 污染、 农业 污染、 生活 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 碳 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质子数(核电荷数) ;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 最外层电子数 ;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 数(即 质子 数)的一类 原子 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 元素 ;(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原子 .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 Fe 、 S 、 He .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核电荷数 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 O、Si、Al、Fe ,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 失去 电子,形成 阳 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大于或等于 4,在反应中容易 得到 电子,形成 阴 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为 2 ),在反应中 不易得失 电子,性质 稳定 .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 电子层 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 电子层 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 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元素的 化学性质 相似.

注:原子序数= 核电荷 数 (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 原子 或 原子团 .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 铁离子 ;2SO42-表示 2 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 核电荷 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 = 电子数 质子数 大于 电子数 质子数 小于 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带 电性 显 正 电 显 负 电

符号 氧原子 O 钙离子 Ca2+ 氧离子 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 零 ,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 .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 +n 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 —(8-n) 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 +3

价,表示为 Al ;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 价,表示为 O .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 物质 (表示 水 )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 元素 组成(表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 分子 (表示 水分子 )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 N2 ;氦气 He ;白磷 P ;水银 Hg ;生铁、钢的主要成分 Fe ;

干冰 CO2 ;冰 H2O ;过氧化氢(双氧水) H2O2 ;氧化铜 CuO ;

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氯化氢 HCl ;氯化亚铁 FeCl2 ;氯化铝 AlCl3 ;

氢氧化钠 NaCl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Ca(OH)2 ;硫酸铁 Fe2(SO4)3 ;硫酸镁 MgSO4 ;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 CaCO3 ;硝酸钾 KNO3 ;

硝酸银 AgNO3 ;硝酸铜 Cu(NO3)2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 ;

乙醇(酒精) C2H5OH ;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高锰酸钾 KMnO4 ;

锰酸钾 K2MnO4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相关推荐: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gucci老爹鞋后跟有logo吗

松赞干布是谁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巧记方法

松原有哪些好玩的呀

为什么毛巾用久了会有异味

佐助怎么开的万花筒写轮眼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有哪些内容

标签: [db:标签]

声明:《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1、走进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学科的内容和用途。2、我们周围的空气,氧气和氮气的主要化学性质。3、物质构成的奥秘,包括分子和...

    百科 日期:2023-04-29

  • 陆地巡洋舰和普拉多的区别

    陆地巡洋舰的与普拉多是同级别车型,但是陆地巡洋舰的车身尺寸要比普拉多更大一些,并且陆地巡洋舰的发动机排量要比普拉多更高,价格也是更贵的...

    汽车 日期:2023-04-29

  • gucci老爹鞋后跟有logo吗

    女款的后跟是没有logo的,只有男款的有。gucci老爹鞋可以从材质、做工、logo、走线等细节的部分进行判定,能够更好的鉴别gucci老爹鞋的真假,正品...

    百科 日期:2023-04-29

  • 松赞干布是谁

    松赞干布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松赞干布:卒于649年,在赞普位20余年。按照藏族的传统,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

    百科 日期:2023-04-29

  • 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纪念币预约兑换指南

    各地预约分配数量公布 2023年3月30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向社会公告当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

    八卦 日期:2023-04-29

  • 成都ayo音乐节vip和普通门票区别

    VIP票权益前排观演专属区域+VIP专属通道+官方周边礼包1份距离舞台位置不同[VIP票]的区域离舞台近,普通门票的A区在VIP区后,B区在A区后。详见...

    景点 日期:2023-04-29

  • 汽车电瓶正负极

    汽车电瓶正负极很好区分,一般正极有一个+,负极有个-。并且正极接线柱要比负极接线柱粗,而且正极接的线多,负极只有一根线。电瓶是汽车上比较重要...

    汽车 日期:2023-04-29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巧记方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

    百科 日期:2023-04-2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