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宋徽宗是宋朝第几个皇帝

宋徽宗是宋朝第几个皇帝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9 手机版

宋徽宗,即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形势一落千丈,后来金国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之变后与长子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去。金天会十三年,宋徽宗赵佶驾崩于五国城,时年54岁,绍兴十二年三月,徽宗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都

宋朝皇帝的顺序,南宋北宋分别有哪些帝王

北宋: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南宋:赵构、赵旉、赵眘、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㬎、赵昰、赵昺。

1、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除此之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2、赵祯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中国宋朝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1010年5月30日),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四十一年。

仁宗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刘太后垂帘听政,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听政十一年后病卒,仁宗始亲政。

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夏太宗李德明国策,展开宋夏战争,延州、好水川、定川三战宋军皆有失利之处,韩琦、范仲淹更在好水川之战后被贬。

到定川之战,西夏分兵欲直捣关中的西夏军遭宋朝原州(今甘肃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全军覆灭,西夏攻占关中的战略目标就此破灭。

西夏因连年征战国力难支,最后两国和谈:夏向宋称臣,宋每年赐西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史称“庆历和议”,取得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宝元元年,陕西出支为1551万;宝元二年展开宋夏战争后,庆历二年陕西出支为3363万,几近赤字。辽国失去南下劫掠的经济诱因,也是辽宋能维持百年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皇佑四年(1052年),侬智高反宋,军队席卷广西、广东各地。仁宗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佑五年,狄青夜袭昆仑关,大败侬智高于归仁铺之战。次年,侬智高死于大理国,乱平。

3、赵佶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后,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在神宗时即是守旧派,当政后随即任命守旧派、韩琦长子韩忠彦为执政,不久又升任右相,左相章惇、执政蔡卞等相继受攻击,蔡卞首先被贬任知府。

同时恢复被贬逐的守旧派官员的名位,守旧派官员接着相继上台。当年七月,向太后还政后不久,反对立徽宗为帝的左相章惇被罢相,韩忠彦升任左相,曾布升任右相。

当时守旧派与变法派的斗争日趋激化,也有官员认为元祐、绍圣均有失误,应该消除偏见,调和矛盾。于是改次年为建中靖国。但是新旧党争不仅没有停止而是愈演愈烈。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邓洵武首创徽宗应绍述神宗之说,攻击左相韩忠彦并推荐蔡京为相,得到执政温益的支持,为徽宗所采纳,首先于同月末决定改明年为崇宁元年,明确宣示放弃调和政策,改为崇法熙宁变法。

徽宗时期始终是蔡京及其党羽的天下,他们打着绍述神宗改革的旗号,作为排斥异己打击反对者的幌子。

4、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5、赵昚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赵昚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

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崩逝,在位二十七年,年六十八。累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全宋词》录有其词一首。

后世普遍认为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后世称其“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君主

宋朝有哪几个皇帝

宋朝皇帝顺序:

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2宋僖祖赵朓:汉族,中国唐朝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高祖父。赵朓曾在唐朝为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三县的县令。

3宋顺祖赵珽: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北宋建立后,被追谥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其墓称康陵。

4宋翼祖赵敬:汉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赵朓的孙子、赵珽的儿子、赵弘殷的父亲、赵匡胤的祖父。曾在后唐为官,历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三州刺史。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敬为(大宋)简恭皇帝,庙号(大宋)翼祖。

5宋宣祖赵弘殷:赵弘殷(899年—956年),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汉族。后迁居洛阳,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赵敬之子,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继位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王鎔,有功,留典禁军。

后汉任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赵匡胤分典禁兵。显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赠武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追谥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陵曰安陵。

6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7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8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9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10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11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12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13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14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15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16宋简宗赵旉:又名赵敷,即南宋正安帝、魏国公,在位26天。宋高宗赵构之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

17宋孝宗赵昚: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18宋光宗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19宋宁宗赵扩: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20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

21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

22宋恭宗、宋法宗赵㬎: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蒙古人上谥号恭皇帝,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23宋端宗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

24宋怀宗赵昺: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

宋朝-百度百科

宋徽宗是北宋还是南宋

北宋九位,南宋九位共18位

宋朝皇帝简介

北宋部分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 - 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宋太宗赵匡义(939年——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本名赵匡义,太祖登基后一度改称赵光义。宋太宗很有作为,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不过由于他两度伐辽失败,导致四川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统治时期宋朝比较强盛。死后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初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宋仁宗赵桢(1010~1063)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 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同时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后来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 ),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名赵顼,又名仲针,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他即位之时,宋朝冗官弊政的体制沉疴已久,国势非常衰弱。即位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振兴北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惟操之过急,不得其法,失败收场,连王安石后来也黯然请辞,神宗“四留宰相”而不得只能封他做了观文殿大学士兼知江宁府。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宋的国力。

宋哲宗赵煦(1076年——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5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署名签字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127年在位)。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岁。

南宋部分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先后被封为广平王、康王。

宋高宗同其父宋徽宗一样,是杰出的书法家。

宋孝宗赵昚(1127~1194),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

宋光宗

赵敦(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温文圣哲慈孝皇帝。

宋宁宗

赵扩(1168年~1224年)是中国古代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宁宗1194年以太子继位,一直到他逝世。宋宁宗继位时他的父亲宋光宗还没有死,名义上宋光宗禅位给宋宁宗,实际上是宋光宗的皇后在赵汝愚和韩侂胄的支持下造成的一起宫廷政变。

宋理宗

赵昀(1205年~1264年),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时间是从1224年到1264年。

宋度宗

赵禥(1240年—1274年),原名赵孟启,1251年赐名孜,1253年立为皇子,赐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宋太祖十一世孙,宋理宗弟嗣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儿。儿时聪敏,时常一语破的,令理宗喜爱。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恭帝

赵㬎(此字应是湿字去三点水旁,后来多用显字代替)(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是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显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宋端宗

赵是(1269年 - 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1276年 - 1278年在位,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小皇帝被俘。赵是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由国舅杨亮节等护卫,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文天样、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泰山宫现存完好)。

末帝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末代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他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宋度宗赵禥的小儿子,前任皇帝宋端宗的亲弟弟,先后被封为永国公、信王以及广王等。

宋恭帝德佑二年(1275年),南宋首都临安被伯颜率领的元朝大军占领,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和谢太后相继被俘。宋恭帝的两个异母兄弟益王赵是和广王赵昺在国舅杨亮节、朝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和文天祥等人的护卫下南逃。在金华,赵是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晋升为卫王。

赵昺一般被称为宋帝昺,又号少帝、幼主、末帝等。

北宋多少位皇帝

北宋宋徽宗,本名赵霁(1082年5月5日至1135年6月4日),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是宋朝的第八个皇帝。赵霁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当宋哲宗在公元1100年1月因病去世时,他没有孩子。同月,项立他为皇后。第二年,国号改为“建中郭靖”。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他被抓住,遭受折磨,然后死去。他享年54岁,葬于尤勇陵(今浙江绍兴柯桥区东南35里)。他创造了一种属于自己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瘦金体”。被后人评价为“宋徽宗无所不能,唯不能独耳!”

宋朝皇帝顺序

九位。

1 太祖赵匡胤

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赵弘殷次子。

2 太宗赵匡义

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岁。赵弘殷第三子,是北宋开国君宋太祖赵匡胤的亲弟弟。

3 真宗赵恒

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4 仁宗赵祯

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

5 英宗赵曙

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 - 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从兄弟允让的第十三子。在位时碌碌无为,北宋就此衰落。

6 神宗赵顼

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085年在位。

7 哲宗赵煦

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镇守宋朝西北部边境。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5岁。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

8 徽宗赵佶

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

9 钦宗赵桓

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127年在位)。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岁。赵桓受父宋徽宗逊位后即位为皇帝,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

扩展资料:

领土范围:

北宋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拓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宋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

崇宁三年(1104)宋廷置陇右都护府收复河湟,宣和三年(1121)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宣和五年(1123)宋室重金向金国赎回幽云七州,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君主

宋朝历代皇帝的排序?

宋朝皇帝顺序:

第1位:赵匡胤,庙号—宋太祖,年号—建隆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960年—976年(总共16年)。

第2位:赵光义,庙号—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76年—997年(总共21年)。

第3位:赵恒,庙号—宋真宗,年号—咸平等(总共5个),在位时间997年—1022年(总共25年)。

第4位:赵祯,庙号—宋仁宗,年号—天圣等(总共9个),在位时间1022年—1063年(总共41年)。

第5位:赵曙,庙号—宋英宗,年号—治平,在位时间1063年—1067年(总共4年)。

第6位:赵顼,庙号—宋神宗,年号—熙宁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067年—1085年(总共18年)。

第7位:赵煦,庙号—宋哲宗,年号—元祐等(总共3个),在位时间1085年—1100年(总共15年)。

第8位:赵佶,庙号—宋徽宗,年号—建中靖国等(总共6个),在位时间1100年—1125年(总共25年)。

第9位:赵桓,庙号—宋钦宗,年号—靖康,在位时间1125年—1127年(总共2年)。

第10位:赵构,庙号—宋高宗,年号—建炎等(总共2个),在位时间1127年—1162年(总共35年)。

第11位:赵昚,庙号—宋孝宗,年号—隆兴(总共3个),在位时间1162年—1189年(总共27年)。

第12位:赵惇,庙号—宋光宗,年号—绍熙,在位时间1189年—1194年(总共5年)。

第13位:赵扩,庙号—宋宁宗,年号—庆元(总共4个),在位时间1194年—1224年(总共30年)。

第14位:赵昀,庙号—宋理宗,年号—宝庆(总共8个),在位时间1224年—1264年(总共40年)。

第15位:赵禥,庙号—宋度宗,年号—咸淳,在位时间1264年—1274年(总共10年)。

第16位:赵,庙号—宋恭宗,年号—德祐,在位时间1274年—1276年(总共2年)。

第17位:赵昰,庙号—宋端宗,年号—景炎,在位时间1276年—1278年(总共2年)。

第18位:赵昺,宋少帝,年号—祥兴,在位时间1278年—1279年(总共1年)。

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赵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建隆960年—963年

,乾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扩展资料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相关推荐:

宋徽宗是宋朝第几个皇帝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各有什么特点啊

一站到底王多多是哪一期

宋徽宗是哪个朝代

怎么除掉鸡脖的淋巴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

镜面果胶和水果果膏有区别吗

为什么用散粉刷会卡粉

标签: [db:标签]

声明:《宋徽宗是宋朝第几个皇帝》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宋徽宗是宋朝第几个皇帝

    宋徽宗,即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百科 日期:2023-04-29

  • 沧州清明赏花地点有哪些?

    河间瀛州公园河间瀛州公园是华北地区县级城市中最大的淡水型公园。公园里触目可及的地方都是花、是草、是树,是水,作为华北地区县级城市中最...

    景点 日期:2023-04-29

  • 2023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和市...

    八卦 日期:2023-04-29

  • 高速路上有哪些违章陷阱?

    说起来,高速公路算是给我们的日常行车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把两地的距离缩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也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高速公路确实存在很多违...

    汽车 日期:2023-04-29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各有什么特点啊

    镜面反射的特点:1、镜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2、所成像的是正立的,等大的,位于物体异侧的虚像。3、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时,反射光线也为平行光线。4...

    百科 日期:2023-04-29

  • 北京故宫上午门票下午可以进吗

    ▶北京故宫上午门票下午可以进吗? 答:小编打电话咨询如果过了时间,是否可以进入,具体以现场验票为准。▶故宫上午票截止到几点进? 答:开放日每天...

    景点 日期:2023-04-29

  • 一站到底王多多是哪一期

    《一站到底》王多多是第20191014期。节目一开始,王多多就向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电竞行业,重点提到去年雅加达亚运会,中国队在LOL项目...

    百科 日期:2023-04-29

  • 宋徽宗是哪个朝代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弟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

    百科 日期:2023-04-29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