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海报直击丨马英九拜谒中山陵

海报直击丨马英九拜谒中山陵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4-28 手机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张海振 江苏南京报道

2023年3月27日,对两岸中国人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27日下午率团抵达上海,并赴南京。现年73岁的马英九开始了他人生中的首次大陆之行。

据新华社报道,马英九此次来大陆祭祖、参访,并带领台湾青年学生前来交流,将到访南京、武汉、长沙、重庆、上海等地。

而在27日正式出发前,马英九曾在台北桃园机场发表了简短讲话。马英九表示,他早在37岁时就曾负责处理两岸事务,自己今年已经73岁,等了36年才有机会到大陆访问,“的确是久了一点,但很高兴能成行。”

3月28日的南京,春风和煦,阳光正好,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沐浴着属于这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印记。

这天上午,马英九一行开始了此次大陆之行的首个公开行程——拜谒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共8万多平方米,须登上392级阶梯才能到达祭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1929年葬于中山陵。


3月28日上午,马英九拜谒中山陵

今年78岁的南京市民包先生,听说马英九28日上午将会拜谒中山陵,专门起了个大早赶来。作为南京市民,包先生对马英九的到访表示了热烈欢迎,“海峡虽然很宽,但两岸亲情是割不断的。”

和包先生一样,今年七十岁的南京市民高先生,六点多就赶来中山陵,专门为了见马英九一面。“远远看见了,看着挺年轻,不像73岁的样子。”包先生告诉记者,马英九走下中山陵时,有不少游客向其高喊“两岸一家亲”。

“中山陵不仅是全球华人共同景仰的圣地,更是联结两岸同胞情感的纽带。”今年68岁的吴先生是上海人,专门来南京参观中山陵。吴先生告诉记者,2017年他到台湾旅游时,就曾专门到马英九居住的小区参观,希望能见上一面但未能如愿。


游客通过直播观看马英九拜谒中山陵的过程

记者注意到,无数因不在预约时间段内无法进入园区的市民和游客,通过直播观看了马英九拜谒中山陵的过程。

离开中山陵后,马英九一行又参观了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拉贝故居等。每到一地,现场周围总会挤满了提前来等候的南京市民以及游客,他们展示了极大的热忱,马英九则是挥手回应现场市民的热情。

据新华社报道,参观孙中山纪念馆后,马英九接受媒体联访。他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深盼两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战争,致力振兴中华,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实现。希望台湾青年深入了解中山先生生平和两岸关系,认清两岸一定要和平奋斗才能振兴中华。这次来大陆,看到大陆朋友非常热情,民众非常欢迎,我们回去后会把这份好意转达给台湾民众。

延伸阅读

媒体:马英九在南京看到的,不只是中山陵的肃穆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在中山陵祭堂,马英九向孙中山坐像敬献花环。(新华社)

直新闻:3月28日,马英九拜谒南京中山陵并发表致辞,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中国国民党高层到访大陆,拜谒南京中山陵可以说是一种惯例,连战、吴伯雄、洪秀柱、江丙坤,皆是如此。

这种惯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长眠于此的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创始人,更因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

所以这里不只是对于国民党人,而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重要意义。

但此行对于马英九来说,除了惯例之外,还有更多的特殊意义。

其一,在2022年台海局势的动荡之后,马英九的到来,表明岛内“交流而非交恶,对话而非对抗”的取态仍有积极的影响力,台湾社会内部仍有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意愿和空间。

当天拜谒孙中山的祭文中,有着“九二共识、和平基础”八个字,而马英九本人随后也将孙中山的遗言放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再次解读,写下“和平奋斗、振兴中华”八个字,深盼两岸共同努力,一道面向未来,实现全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是刀兵相向,陷入那亲者痛、仇者快的境遇。马英九表示,“这是两岸中国人不可回避的责任”。

外界注意到,马英九此行随团还有数十名台湾大学生,用马英九的话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年轻人的热情、互动,改善两岸的目前氛围,唯有台湾的年轻人深入了解两岸关系,认清楚两岸关系一定要走向共同的“和平奋斗”,才能更好地实现“振兴中华”。

其二,就马英九个人而言,这是他等待了36年的祭祖之旅。此前一天桃园机场临行前,马英九谈到,在他37岁时,就开始处理两岸事务,而他今天73岁了,等了36年才有机会到大陆访问。马英九不无唏嘘地说道:“的确是久了一点。”

这种等待的背后,是血脉相连,这也可以说是今天的一个关键词。祭文中的“两岸文明,同属中华”和马英九在讲话中表述的“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无不强调了这一点,这不是任何人可以通过玩弄文字或是政治就可以改变的。

实际上,马英九此次来到南京,我还想到了当年解放军解放南京时,毛主席写下的那句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我相信,74年后,这首诗依然非常合适送给马英九先生。



3月28日上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拜谒南京中山陵。这是在中山陵祭堂耳房,马英九题写“和平奋斗 振兴中华”,以志纪念。(新华社)

直新闻:为什么呢?这首诗放到今天给了你什么的感想,和马英九此行又有什么关联呢?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句诗的核心就是变化,翻天覆地的变化。74年前,南京的变化是旧社会的崩溃瓦解;74年后,南京的变化是新社会的蓬勃发展。

我相信今天马英九在南京看到的,一定不只是中山陵不变的肃穆,还有南京这座对于中国国民党人有着深厚历史情结的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整个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记得孙中山生前擘画的建国方略吗?其中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要兴建北方大港,开发新疆,开发河北、山西煤铁矿,改造长江上游水路,兴建南方大港以及打造高原铁路系统等等。

这些宏伟的规划令时人震惊,甚至被戏称为天方夜谭,但它们寄托了彼时孙中山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美好期望,是中国人自己对于现代化道路的一次努力探索。只不过孙中山把希望寄托在了西方技术和资本身上,直到最后也没有成功,而国民党也没有做到,但继承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共产党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做到了。

北方大港,现在中国有了唐山港,吞吐量稳居北方第一;开发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效扭转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目;开发河北、山西煤铁矿,如今的中国煤矿产量世界第一,四分之一来自山西,河钢集团钢铁产量更是超越德国;改造长江上游水路,新中国完成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一世纪工程;南方大港,如今的香港、广州、深圳都是年吞吐量居世界前十的超级大港;至于高原铁路系统,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拔地而起,体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而马英九先生此行中将体验的高铁,更是大陆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车里程早已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里程的总和。

马英九说,孙中山让中国“走向富强康乐的开始”,但最终的富强康乐,就像由孙中山所擘画的建国方略的伟大构想,是在共产党人所践行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逐步实现。而这其中,不应该是某种迭代或是道路对抗的关系,而应是合作关系,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的合作,正如两岸炎黄子孙都尊长眠于南京的孙中山为革命先行者,两岸的目标都应是这个国家和全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无论是哪个党派,还是两岸的哪一边,在真正的民族大义之下,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努力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之上。

作者丨张思南,直新闻主笔,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建国后国共双方还有过哪些心照不宣的合作?

胡连会,开始了国共第三次合作进程。中国***反“台独”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孙中山革命几经挫折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需要新血液(《宋庆龄选集》第109页)于是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改组国民党。中国***第三次代表大会也根据共产国际指示 ,作出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的决定。这次国共合作,是按照孙中山和国民党的要求,中国***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种形式来实现的。

国共第一次合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促进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壮大了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放弃了领导权,没有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结果在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控制了国民党并集结了国内外发动势力,发动“4-12”政变,清洗、屠杀***人,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陷入十年内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这次合作是在***领导下 ,全国抗日力量促成的。从1933年起,中国***就不断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言和声明,但没有得到蒋介石国民党的响应。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才迫使蒋介石国民党接受停止内战 ,团结抗日的要求。

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统一战线,推动了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全面对外抗战,并取得胜利。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始终实践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牢牢掌握着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所以一次又一次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的破坏,壮大了抗日力量;所以在抗战胜利后,在蒋介石再次破坏国共作,挑起内战时,不仅保住抗日胜利果实,而且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蒋介石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取得全国政权后,多次向国民党发出和平统一号召,但蒋介石梦想“光复大陆”;也正是由于他主张中国统一,还能偏安于台湾。后来李登辉搞“台独”,搞得国民党分裂,下了台。陈水扁搞“台独”的日子更不好过,搞得台湾很不安宁,民怨载道。中国***提出愿意同一切反对“台独”的任何人对话。连战、宋楚玉识天时,晓民情,明大义,去年相继来京与胡锦涛会谈,从而形成反“台独”统一战线,开始国共第三次合作进程。

国共第三次合作刚开始,主要是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就国民党来说,可以满意了。国民党通过与***合作,给台湾工商界和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大得民心,赢得三合一选举胜利,有望重新上台当政。就中国***来说 ,初步形成反“台独”统一战线 ,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但远未达到终止“台独”,和平统一中国之目的。中国一日不统一,“台独”就实存在一日,两岸和平发展便没有坚实的长久的基础。

国民党执政台湾,两岸经济合作可能更快扩大。但能否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实现中国和平统一,问题不小。首先,美国不愿意。美对台政策是维持现状,既不愿中国统一,也不愿台湾现在就闹独立,这都不符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国民党能否不顾美国意愿,并鄙弃“宁为鸡首”,以振兴中华民族大业为重,与中国***彻底合作,实现祖国统一,连战和马英九公开都没有表态。当然,国民党有其不说的道理。

祖国统一是根本问题。别的党派不谈,中国***不可不谈。由于某种原因不好公开谈,下面也必须谈。离开这个根本点,反对“台独”的统一战线就名存实亡,国共第三次合作会类似于第一次合作止于北伐胜利。

1“两航谈判” 自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台后,海峡两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接触谈判是在1986年5月。这是一起因偶发事件引发的两岸谈判,台湾当局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拉上了谈判桌。

1986年5月3日下午3时10分,一架编号“B-198”的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波音747货机,在飞越原定降落的香港启德机场后,突然偏离航线,朝北飞行,稍后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机长王锡爵要求在祖国大陆定居,同行的另两名机械师要求回台,机上共有货物22万磅。事件发生当天,中国民航致电台湾“华航”,请其尽迅派人到北京商谈有关飞机、货物和机组其他成员的处理问题。

面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台湾当局立即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按照“三不政策”,就不能与中共谈判但不谈判又解决不了问题。经过权衡利弊,为避免给外界造成国共两党在进行谈判的印象,蒋经国最后决定在坚持“三不政策”的前提下,委托第三者“香港国泰航空公司”全权代表“华航”与中国民航协商解决人机交接事宜。蒋经国还指示“华航”依国际惯例解决善后工作。这一不合适宜、多此一举的决定自然遭到祖国大陆的反对。祖国大陆方面认为,这纯属两个航空公司之间的业务性商谈,并不涉及政治问题。既然是交接,就应当由当事双方直接地、负责地办妥交接事宜,以确保飞机和愿回台湾的另两名机组人员安全返回台湾。中国民航再次致电“华航”,催其尽快作出答复,并提出如果台湾方面认为到北京不方便的话,也可到他们认为方便的地方协商。

在经过两个星期的交涉后,1986年5月17日至20日,“中华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各派出三名代表,在香港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历史性商谈,就交接货机、机组人员和货物事宜达成协议,签署了“两航会谈纪要”。

2“金门谈判” 80年代后期,由于台湾当局拒绝两岸“三通”,奉行单向的开放政策,限制大陆民众与台湾的正常交往,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陆居民私渡去台的现象。台湾军警对大陆私渡入台人员采取不人道的强制“并船遣返”的做法,致使台湾海峡连续发生数起大陆同胞在遣返过程中遭受人身伤亡的事件。1990年7、8月间,发生了因“并船遣返”导致25人被集体钉在船仓内窒息死亡,以及21人因遣返船被台军舰撞击落水身亡等两起惨剧,台湾军警的残暴行径遭到两岸人民的一致谴责。

1990年8月,为避免再次出现死伤悲剧,切实解决私渡人员的遣返问题,中国红十字总会向台湾红十字组织建议,双方签定遣返作业协议,将私渡人员遣返纳入规范程序,使遣返作业在两岸红十字会组织的见证下进行。背受强大舆论压力的台湾当局,对于中国红十字总会的建议很快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考虑到签署协议需要实地考察遣返路线,同时也为了照顾台湾方面希望保密的要求,双方决定协商地点定在当时尚未解除“戒严”、仍是国民党“战地”的金门岛。

1990年9月11日上午,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长韩长林等4人乘坐一艘悬挂白底红十字旗的铁壳船,从厦门东渡码头出发,径直朝金门方向航行。在下榻的“仁爱新庄”,韩长林等与台湾红十字组织秘书长陈长文等就两岸红十字组织参与见证主管部门执行海上遣返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12日签署了协议。双方本着切实解决问题、回避目前尚难以解决的两岸政治分歧的务实精神,就见证遣返的原则、对象和遣返程序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3第一次汪辜会谈

新华社电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主持这次会谈。这是两岸授权民间团体最高负责人首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是在两岸两会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协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香港会谈及两会函电磋商,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来被称为“九二共识”)。海基会表述内容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表述内容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在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汪辜会谈”就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青年、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四项协议包括《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在《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中,“双方认为应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确定了两会事务性协商的议题,同意就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及相关问题、两岸工商界人士互访等问题择时择地继续进行商谈,就加强能源、资源之开发与交流进行磋商,并同意积极促进青少年互访交流、两岸新闻界交流以及科技交流。《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则商定了海协与海基会各层级负责人的定时会谈与机制。其他两项协议则由两会付诸实施。

“汪辜会谈”推动了两岸谈判进程,也促进了两岸交流蓬勃发展。但这样的大好局面后来遭到了台湾当局***李登辉的蓄意破坏。1995年李登辉借私人访美进行分裂中国的活动,毒化两岸关系,两会协商被迫停止。

4第二次汪辜会谈:

1998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气氛有所缓和。当年10月,辜振甫率海基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北京。汪道涵与辜振甫在上海再度会晤。“汪辜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双方达成了包括继续进行政治、经济等广泛内容的对话及汪道涵会长应邀访问台湾的四项共识。

5连战访大陆:

2005年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前台湾行政院院长连战及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结束了在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的8天访问返回台湾。临行前,连战先生在上海浦东机场发表临别感言时表示,待到“杨柳又青了”的时候再相见。现在,伴随着连战先生的话音,台湾海峡两岸已然翻卷起和解的春潮。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很可能因为这股春潮而掀开新的一页。

·台湾问题:“外力”的存在总是将水越搅越混

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与分治,是56年前国、共内战的结果,也是当时世界冷战格局的产物。在今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伟大时刻,1943年11月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8月《波茨坦公告》作为国际法律文件,早就庄严宣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国政府对台湾享有主权的神圣地位。美国乔治顿大学法学院院长沃尔曼教授曾专门撰文指出,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主权归属,清晰得根本不需要再专门制定任何一项国际法文件来予以确认。

然而,冷战使得台湾变成了美国围堵所谓“中共扩张”的前哨阵地,也使得台湾问题与美国在东亚的地缘战略利益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湾浅浅的海水,带来了数不尽的乡愁。

90年代初冷战结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台湾岛内的政治民主化原本应该为两岸和平与统一创造历史性的契机,但由于李登辉等台独势力作祟,两岸关系悲剧性地日趋紧张。1999年9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妄图借助大国政治中利益竞争的复杂和诡异,“挟洋自重”,竭力想走一条背叛祖国、实现台独的分离主义路线。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带有鲜明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形形色色的台独势力更加猖狂。泛绿阵营为了拉拢选票,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不惜大肆煽动“台湾意识”以对抗和瓦解“中国认同”,借由“撕裂族群”疯狂地鼓吹和叫嚣台湾要“走自己的路”。2004年3月20日的台湾大选将这种人为的“蓝绿对立”以及“中国与台湾”的对立推进到了新的高度。陈水扁虽然在2004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重申了“四不一没有”,但由于台湾当局台独主张未变,一切为了票源的“逢中必反”政策不变,台独势力早就一直在争取的“共投、制宪和正名”的可能性仍在提升,“去中国化”行动在台湾岛内也不断发展。

面对两岸局势的浓浓阴霾,2005年3月中国大陆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向台湾当局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台独的决心和愿意对话的善意。

两岸局势从90年代初一路走来,可谓风雨飘摇、几度经历危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台独势力竭力利用各种国际因素对抗中国大陆的主权诉求,坚持走台独冒险主义道路;二是因为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台湾问题事实上成为了大国角逐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台湾当局也频频出招,利用自己手中的“民主牌”、“民意牌”和“经贸牌”等手段,妄图达到台独目的;即便无法实现实质台独,也要在法律、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与中国“划清界限”。台独势力背后各种“外力”的干预与影响,一直是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动荡最深刻的根源之一。

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然而,国际关系中实力对比的微妙现实,以及大国政治中私利至上的权力本质,客观上也难以完全厘清台湾问题是“国内”、还是“国际”问题的界限,更让台湾问题总是随着东亚政治的变化而起伏跌宕。

·两岸中国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连战先生此次率团访问大陆,不仅和胡锦涛总书记进行直接对话,建立起了海峡两岸党对党的沟通与协商机制;最重要的是,两党***时隔59年的握手,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两岸中国人有决心、有能力自己解决两岸分歧与冲突;建立台海两岸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新架构,不但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两岸政治家可以共同开创的美好前景。

随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5日赴大陆访问和目前正在商讨中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的来访,两岸政治人物直接对话的新现实已经出现。台湾的陈水扁“政府”尽管在短期内还不会实质性地跟进,从而借助连先生访问的东风彻底开启两岸当局者之间对话的大门,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当然,我们对连战访问能否带来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改变和多大程度上触动民进党政府还不能盲目乐观。然而,台湾岛内真正着眼于人民幸福和华夏子孙共创民族振兴的各种政治势力,事实上已经无法躲避两岸政治对话的大潮。正如连战先生4月29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所提到的,他的来访是顺应“民意潮流”和“历史潮流 ”的双重结果。连战来访与中国大陆方面所达成的广泛成果,是90年代到现在15年间两岸关系没有出现的历史转变,是开启两岸未来发展历史新进程的“钥匙”,更是国际社会在若干个月之前还很难预期的伟大愿景。

对于东亚的国际关系来说,连战先生的此次访问,是打破台海僵局、转变两岸关系长期紧张的重要时刻。台海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符合东亚各国人民的利益,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合作。两岸政治对话进程的启动,将开始扭转90年代以来台湾政局发展一直不利于中国大陆的消极趋势,给台湾问题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两岸沟通对话的积极因素。在这一历史时刻,在东亚地缘政治环境中,台湾问题难得一见地开始出现向“中国大陆”倾斜的建设性态势。这无疑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赋予中国政府更多的主动性来与其他国家讨论普遍关心的台湾问题。

同时,对于出于牵制中国崛起的各种国际势力来说,两岸中国人自己在台海问题上逐步开始走出困境,建立起包括广泛经贸联系、军事信任措施以及更深层的社会互动基础上的“紧密型”联系,无疑能打击他们与台湾加强军事与战略联系的政治意愿,让那些想要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做手脚以防范所谓“中国威胁”的势力头脑要“清醒”一些,在和台独势力“眉来眼去”时的热情要多少“收敛”一些。虽然不是现在,也很可能还有漫长的时间,但历史终将证明,在冷战时期由于意识形态对抗,而在后冷战时代又由于台独势力的挟洋自重而导致的“外力”介入台海事务的过程,从此次连战先生访问开始,将逐步进入一个“衰退期”。

中国政府此次抓住历史机遇,与中国国民党一起开创两岸政党交流新时期的抉择,沉重地打击了台独势力,扩大了岛内维护现状与稳定的主流民意,为防止台海局势失控、逐步消除台海紧张这一长期的区域热点问题,提供了最为坚实和可靠的路径。在和平、稳定与发展为主题的两岸关系务实开拓的历史潮流带动下,台湾问题的“降温”将会给东亚区域合作带来新的生机,也有可能逐步促成东亚多边地区安全合作制度的建立

6胡萧会

4月12日,萧万长应邀出席在海南举办的博鳌论坛,并实现了“胡萧会”。尽管萧万长是以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的身份参加,但他的另一身份是台湾新当选的“准副***”,因此这次胡锦涛总书记与萧万长的会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萧万长时提出“四个继续”,即“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持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则表示,“政策要开放,态度要务实,步伐要稳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才能走得顺,也才能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大的利益。希望能‘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萧万长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的“十六字方针”是马英九准执政当局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

半个月之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主席在会见连战时指出,当前台海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这“十六字方针”成为新形势下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与主张。

可以说,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双十六字方针”的提出,成为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

7吴伯雄访大陆:

2008年5月27日-30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了大陆。吴伯雄在南京拜谒了中山陵,并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增强广大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胡锦涛高度肯定吴伯雄为促进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和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高度肯定国民党坚持“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所指引的两岸关系发展方向。胡锦涛指出,事实证明,国民党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积极发展两岸关系的立场和主张,得到了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肯定。

8第二次陈江会

第二次“陈江会”是2008年11月在台北召开的,尽管发生过抗议事件,但还是达成了包括基本实现“大三通”在内的六项协议。

相关推荐:

货车司机失联两天,被发现死在服务区,生前一个动作道尽人间辛酸

海报直击丨马英九拜谒中山陵

蔡英文今起以“过境”之名窜美,统派昨日联合行动,群情激愤抗议

重庆姐弟坠亡案召开庭前会议,二审暂定4月3日开庭

德国最大在野党对华要“变脸”

3月30日济南大明湖景区超然楼景点临时弹性管理

二审即将开庭,姐弟坠亡案母亲:拼了命都要他们死

俄媒:武契奇称,他对当前世界形势感到“非常害怕”

声明:《海报直击丨马英九拜谒中山陵》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货车司机失联两天,被发现死在服务区,生前一个动作道尽人间辛酸

    “我老公已经失联两天了,求你们找找他。”前不久,高速交警接到这样一通电话,随后顺着线索来到四川万源北服务区。停车区内,一辆皖K开头的大货车...

    八卦 日期:2023-04-28

  • pp皂是什么东西

    PP皂对于那些粗糙暗沉、有黑色素、角质层堆积的身体部位,有美白的效果。清洁力比以往用过的皂类产品效果更好!再浓的妆都可以清洗干净 因为它...

    百科 日期:2023-04-28

  • 汽车一赔三适用范围

    汽车退一赔三的前提是经营者的行为对消费者构成欺诈。我们口中所谓的欺诈行为是指故意告知消费者产品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消...

    汽车 日期:2023-04-28

  • 四姑娘山露营问题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1、露营者需爱护景区的环境,生活垃圾应收集并带出景区,不得在景区内随意丢弃,违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进山前交100元每人的垃...

    百科 日期:2023-04-28

  • 有故事的人用的微信网名

    1、心悸2、请别离开3、心若向阳无畏悲伤4、呐扯淡的爱5、月老让你我遇见,却忘牵线6、眉头紧皱7、春困8、爷就单着9、美女搞不懂10、流云如水1...

    百科 日期:2023-04-28

  • 局域网为什么进不去

    可能原因有:1、网线出现故障。可以将网线在其他主机上尝试,确认网线是否有问题;2、网卡存在问题。可以查看网卡型号并下载驱动,删除驱动后重新更...

    百科 日期:2023-04-28

  • 2020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

    2020中国好声音四位导师分别是:李荣浩、李健、李宇春和谢霆锋。《中国好声音2020》是由浙江卫视推出的音乐励志评论类节目,节目始终坚持从音...

    电影 日期:2023-04-28

  • 五菱之光油耗

    这款车的百公里油耗为9.5升左右。汽车的油耗多少不仅与汽车本身有关系,也与汽车的行驶路况和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关系。如果驾驶习惯不好,并且...

    汽车 日期:2023-04-28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