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章 > 八卦 > 广州“应解尽解”后:有药店连花清瘟售空,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理性购买

广州“应解尽解”后:有药店连花清瘟售空,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理性购买

来源:网络 作者:网友上传 时间:07-04 手机版

封面新闻记者 林珏瑶 杨峰

因为居住的桂田江贝片区内不断有新增病例,10月下旬开始,广州市民肖桦(化名)开始足不出户。直到11月30日,广州包括海珠区在内多个行政区发布解除临时管控区管控措施的通告,才让她的居家生活画上句号。

两天以来,优化后的疫情防控措施让多个临时管控区得以解封,广州的“烟火气”渐渐恢复。封控区变小了,需要居家的居民变少了,这是多位市民感受到最直接的变化。

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广州市民对抗病毒类药物、抗原试剂盒的需求激增。

12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咨询了全市各区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店前述两种商品已存货不多,甚至售空。对此,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丁力在今日下午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广州市药品供应充足,建议大家理性购买。


两天以来,广州的餐饮店已陆续恢复堂食 受访者提供

防控优化后的高风险区:

管控更精准,非高风险区不再“陪跑”

“封控居家39天后,要出门上班了。好不适应,一下子从夏天跨到了冬天”。12月1日,在结束39天封控生活后,准备去上班的肖桦发了一条朋友圈。在她看来,防控措施优化后,封控更加精准。不再像之前一样,对整栋楼甚至整个片区进行封控。

架设在道路上的水马路障在这两天里也被陆续移开和拆除。市民也渐渐走出家门,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而在此时,住在广州白云区黄石街的陈方(化名)却发现,自己所在的楼栋出现阳性确诊病例,在12月1日被划为高风险区。

确诊患者被带走隔离,楼栋下方也迅速拉起了警戒线。陈方感受到,这次封控的力度相较之前有了变化。“现在的管控措施松中有严。‘严’是指高风险区还是被封控着,虽然目前只拉起警戒线,但大家都自觉居家了;‘松’的地方就是,非高风险区不用‘陪跑’,不会一封控就封一大片,而是更精准”,他称。

“昨天早上查到我们小区有人疑似阳性,然后继续排查,确诊阳性后就只封了相关联的几户,没有封整栋楼,也没有硬性要求小区其他住户做核酸”。12月2日,另一位广州市民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相比之前封一整栋楼甚至一整个小区的做法,目前的防控措施已出现明显变化。

部分药店抗病毒药物缺货

官方:建议市民理性购买

在广州的药店里,抗病毒类药物和抗原试剂盒是“抢手货”。“昨天上班听说很多同事都在囤感冒药,现在疫情期间,安全起见,大家都想购药自备”,一位市民称。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市民分享自己在药店里采买的药品。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布洛芬等,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药品。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在12月1日的疫情发布会上称,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12月2日,封面新闻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了广州市各区多家药房。有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很多市民选购前述两种商品,抗病毒药物已存货不多。海珠区新港中路南北药行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店内抗病毒药物有货,连花清瘟卖完了,没有抗原试剂盒,“试剂盒,我们之前都没有进货,现在联系供应商,人家说暂时没货”。


网络图片

在广州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均有药房工作人员表示,店里抗病毒药物所剩不多,正在进货。淘金东路海王星辰药店工作人员称,目前店里的抗病毒药物不多。“只有几盒,我们正在进货。抗原试剂盒店里没有备货,到货应该要下周了”。荔湾区百源堂的工作人员介绍,店里的抗病毒药物只有连花清瘟了,其他都已卖完。抗原试剂盒到货时间也尚不能确定。

番禺区兴业大道京药房的工作人员表示,店里有抗病毒药物,抗原盒好像买光了。目前都不能线上配送,需到店购买。“已经下单进货了,要过两天才能送来”。

封面新闻记者咨询的所有药店均表示,抗病毒药物,需要持本人身份和绿码到店购买,不能网购和外卖配送。

针对市民购药需求猛增的现象,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丁力在12月2日召开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表示,昨天(12月1日),广州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1天的销售记录达10万条,是平日的2.5倍。目前广州市药品供应充足,建议大家理性购买。

延伸阅读

广州"解封"后:一批密接刚到隔离酒店 又被大巴拉回家

11月30日下午3时许,家住广州市海珠区的吴娟久违地看见,小区外边的大道上,车又多了起来。一个多月以来,除了下楼做核酸,她已经很长时间没走上街头了。

就在当天一小时前,应早前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的精神,广州部分区域发布通告,解除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

尽管海珠区是本轮广州疫情的“风暴眼”,但包括吴娟所在的小区在内,许多非高风险区的小区当天就解封了。此外,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还带来了许多即时、肉眼可见的变化,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接者在转运隔离的路上又折返,多个区域、街道撤销核酸检测点,有市民的粤康码直接从红码转为绿码。

广州此举被舆论视为迈出了一大步。自“二十条”发布以来,多地都在积极地推行更科学、精准的防疫措施。作为省会城市,广州的做法无疑又会给广东省的其他地区带来“示范”效应。



12月1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市民在鹭江地铁站乘坐地铁。随着广州市多个区陆续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解除相关区域的临时管控措施,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民众生活“烟火气”渐浓。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解封了

11月的最后一天,几乎没有任何征兆,家住海珠区瑞宝街道附近的李晓发现小区突然解封了。还有不少市民注意到,原来“把守”街道的多个防疫管控卡口以及障碍物水马,纷纷被撤离或拆除。当天下午,海珠区发布通告称,全区全域(除高风险区外)按低风险区管理,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10月中下旬以来,广州疫情多点暴发,而海珠区是主要暴发地。在10月23日发现首例阳性病例后,海珠区迅速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到了10月30日,海珠区全区范围内(琶洲街除外),停止非必要流动、活动,非城市保障型企业停止运营。

李晓所在的小区起初并未出现病例,但仍然被列入了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区域。除每日核酸,到了11月初,私家车也不让开了,每户只有一个人可以凭出入证进出小区。然而,疫情并未就此隔绝,“隔离了一个多礼拜,反而出现了病例”,李晓说。

11月30日,广州市召开了今年以来的第139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为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要求,为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广州市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综合研判,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其中提到,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不得随意扩大密切接触者甄别范围,不以时空伴随作为判定密切接触者的标准。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随后,广州市多个区也陆续发布通告,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比如番禺区、荔湾区,即时解除了全部临时管控区。

“小区周围的核酸点都撤了,路面上的车也多起来,周围的商铺也准备要营业了。”李晓说。

当日,连接越秀区与海珠区的广州大桥恢复通行。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消息称,即时起,广州市内地铁(含海珠有轨电车)、公交逐步有序恢复运营。交通局工作人员在回复网友询问是否查验核酸时,答复称“出示绿码即可”。



交警拆除管控界线处的水马 第一财经记者吴绵强摄

码绿了

新规发布的当晚,家住广州白云区的徐飞发现自己的粤康码由红转绿了。一天前,由于前去的核酸检测点出现检测结果异常,徐飞被要求居家5天,尽管异常的并非徐飞那管。现在他可以上班去了。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有位于天河区的写字楼物业通知称,进入场所只需扫场所码及绿码。另有多家超市的营业通知未提及需查验核酸。12月1日,中国新闻周刊咨询了多家位于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的电影院,有的还查看48小时核酸,有的只查验绿码。

在天河区石牌村,某高校的学生付敏的粤康码也转绿了。因在出校后被判定为次密接,她被要求三天两检,但因第二天未做核酸,便被赋了黄码。从本轮疫情开始,学校就采取了严格的出入管控措施,“出校需要通过辅导员、导师、院长的审批。”付敏介绍说,校区的周边就是城中村,出现了不少病例。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早在11月21日,广东省教育厅就紧急启动了针对海珠区内高校、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学生的离校返乡工作。11月26日,位于海珠区的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第一批学生498人搭乘专车离校返乡。

为避免出现校园聚集性疫情,广州多个区的高校也逐步安排学生返乡。从11月28日开始,付敏所在的校区对在校学生的返乡意愿进行摸排调查。11月30日起,该校将研究生本学期前期采取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学形式的课程,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越晚走就越复杂”,付敏的老家在湖北荆州,11月29日她开始抢火车票,但各趟列车均显示售罄。在新的防控政策发布后,她又陷入纠结,“在学校待着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番禺大学城某高校的一名行政人员了解到,所在单位目前对于学生返乡仍采取自愿申请的做法,返乡学生应确保符合出发地及接受地疫情防控要求等。据了解,该校正常学期到一月上旬结束,由于大部分教师住在市区,受本轮疫情影响,近期课程也转为线上形式。

数据显示,在广州部分区域发布通告后,大量游客登录同程旅行平台搜索广州出发的旅行产品。截至当天下午15点,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倍,机票订单量较前日时段增长126%。广州出发的火车票搜索量上涨超过300%。

新闻发布后的半小时内,携程平台上“广州”关键词的搜索量骤增300%以上;广州一地的门票、周边游业务入口的浏览量分别增长255%和156%。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广州出发机票出票量最高的目的地分别为成都、杭州、昆明、长春和哈尔滨。广州出发火车票出票量最高的目的地分别为深圳、岳阳、东莞、武汉和湛江。

近日,广州南站外旅客滞留的消息引发关注。多则视频显示,车站内外,行李、床铺遍地。据悉,其中有不少是返乡的务工人员及大学生。

11月30日下午,广州铁路部门发布消息称,目前,广州地区各大铁路火车站均正常运营,没有任何车站关闭或停止运营。有出行需求的旅客,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在体温测量正常后,均可正常进站乘车。

另一方面,针对从广州出发的人员,多地仍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从广州到深圳,需要3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3天3检”,3天之后4天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地两点一线,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11月30日晚,梅州市政府发布消息称,从广州来(返)梅州的学生和家长抵梅州前须通过小程序报备,抵达后落实“3天严格居家健康监测+4天自我健康监测”。

新变化

吴娟所在的海珠区某小区楼栋因4天前出现了阳性病例,被列为高风险区。因为小区周围都是城中村,几乎都暴发了聚集性疫情,她从10月23日起就开始居家。



12月1日,广州市天河区,外卖小哥扫码进入天河城商场。广州天河多个商超发布通知,进出需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绿码,部分商场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原来是说5+3,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解封。”11月30日晚,吴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不过,她表示能明显感觉到防控措施带来的变化。此前小区里也出现过病例,当时整栋楼的居民除阳性外都被拉到酒店隔离。此番小区出现病例后,除阳性外,大家都在居家隔离。

美豪酒管雅致事业部运营负责人潘泽荣的感受更明显。“(30日)下午一批密接人员下了大巴,走到酒店大门口,结果政府最新通知突然传来,这些人又回到大巴上,被拉回家隔离了”,潘泽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1月30日下午3点,他们已经接到通知,密接人员无需集中隔离,整个政策改变较多。

某同城配送企业在广州的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所在平台高峰时的日活骑手有两千名左右,受此轮疫情影响的骑手约五六百名。封控区解封,他们可配送的范围更大了。

“解封前,我们会对骑手进行线上的健康审查,每天跑单的必须上传24小时的绿码证明。”不过,在他看来,还是不能大意。目前平台还是会开启健康审查功能,也会实时观察疫情政策的变化。

11月30日下午,同样在海珠区的居民杨静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动员我去方舱医院,说是最后一批了”。在她看来,“最后一批”很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变化。

杨静一家三口均已确诊。目前,她的丈夫和儿子被送去医院隔离治疗,“医生说不用吃药,扛一扛就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她的儿子已经可以正常上网课。因患有心脏基础疾病,杨静要求到正规的医院隔离治疗。由于医院未能安排,她选择独自在家封控。

更多人肉眼可见的是,包括海珠区、荔湾区等广州多个区的餐饮服务单位逐步恢复堂食服务。此外,从化区连网吧、娱乐场所(KTV、卡拉OK、歌舞厅、游艺厅等)、酒吧、剧院、麻将馆等半密闭场所也恢复营业了。

从此轮疫情开始,在广州多个区开有餐饮店的李响就一直是歇业状态。尽管从新闻中看到恢复堂食的消息,但他表示,餐饮业的“重启”需要一定的时间,要筹措资金,也要重新购买原材料。

“好在可以堂食了”,潘泽荣透露,他们在广州市区经营10家酒店,今年的营收状况称得上“弹尽粮绝”。他称,相关通知显示从11月30日晚上12点开始可以恢复堂食,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在准备餐厅的上线,预计本周六会开放自助餐厅,眼下最为急切的事情是告诉消费者可以进店了。

“行业里的人都很急,大家都迫切想活下去”,潘泽荣在朋友圈观察到,他一些开酒吧的同行已经发放宣传海报,11月30晚12点后开始营业。广州的活力又回来了。

(李晓、付敏、吴娟、杨静、徐飞、李响为化名)

“为了一盒连花清瘟,我花428元配货十四种药”


北京一家药店直接在门口张贴“连花清瘟、布洛芬无货”的通知。图/余源摄
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感冒退烧药物正在一盒难求。
日前,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药房购买“四类药”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随之而来的就是市民对上述药品需求的激增。其中,连花清瘟、布洛芬等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储备药品,很多药店及线上平台已经出现药品脱销现象。
为此有网友调侃道:“封控的时候买不到,解封了还是买不到!”
药品告急,陡然增加了人们在疫情之下的焦虑感。更有甚者,部分药店甚至动起了歪心思,要么加价销售,要么捆绑销售。
中国新闻周刊在老百姓大药房微信小程序发现,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均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平台售卖多款含有连花清瘟的防疫包,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428元,除了连花清瘟之外还搭售了14种药。
市民买药需求激增
近日,全国多地调整了线上线下购买“四类药品”即止咳、退热、抗病毒、抗菌素类药品的管理政策,取消实名登记环节。
此前被压抑的购药需求,也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被迅速释放出来。
从线上情况来看,据京东健康12月6日公布的数据,线上销量增长明显的药品主要包括感冒用药、退烧、止咳、抗菌消炎类药物,上述药物近7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其中布洛芬在成交件数TOP5药品中排名第四。
目前,京东大药房的连花清瘟胶囊需要预约购买,12月21日后才能有货;阿里健康大药房则需要在每天上午10点抢货。
线下药店是市民日常购药的“主战场”。数据显示,2021年药店零售终端市场销售额为4774亿元,占整体药品销售额比例为26.9%。因此,对于激增的用药需求,药店的感受也更加真切。
据报道,一位河北石家庄的药店经销商介绍:“一个门店一天卖了40万盒,箱子空了,直接堆门店开始拆箱子卖,不往货架上摆了,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
近日,中国新闻周刊连续走访北京8家药店,其中7家药店的连花清瘟、布洛芬已经售罄,有药店甚至直接在门口贴出了“连花清瘟、布洛芬无货”的通知。还有药店表示,不仅是连花清瘟和布洛芬,所有感冒退烧类药物都没了。
网友李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开始,自己去药店买药还要指定品牌、指定厂家,如果没有就换一家药店再看看。可是转了好几家后发现都没有,没办法,只能有啥买啥。
此外,他还总结出买药经验:“眼下如果哪家药店门前排着长队,那就说明还有连花清瘟和布洛芬。”
北京市民排队购买药品。图/余源摄
中国新闻周刊按照这位网友的经验,果然发现了一家门口排起长队的药店,粗略估算有30人左右。工作人员表示,店内药品也不多了,所以采取限购措施,一人可买2盒连花清瘟。
12月12日,在北京市召开的第43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疫情的快速发展导致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倡导大家按需购药、分类就诊,不盲从、不跟风。
遇到挑战的不仅仅是北京,全国多地都出现购药热潮。
作为六大民营连锁药房之一的漱玉平民大药房,目前在山东、辽宁、福建等地区共拥有门店4009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最近公司退烧感冒类药物销量是之前的三倍还多。“需求确实很大,每天都需要补货,不过我们和各家药企有协议,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
加价捆绑乱像不断
市民购药需求猛增之际,部分药店却动起了歪心思,加价销售的情况时有发生。
12月6日,一则“有药店连花清瘟单盒卖百元”的新闻冲上热搜。该报道称,有药店单盒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为102元,而平时在30元左右。
中国新闻周刊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和官方自营店相比,网购平台的第三方商家价格普遍偏高,甚至有商家将24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卖到68元。
中国新闻周刊同时注意到,港版连花清瘟胶囊正在电商平台大行其道。据悉,以岭药业生产的“港版”连花清瘟胶囊与大陆市场产品在包装上有所不同,而药品本身配方、原材料等内容均一致。
在某电商平台的MIDODOO海外旗舰店内,港版连花清瘟胶囊两盒起售,价格130元,每盒均价65元。如果买的多还有优惠,比如8盒装的价格为470元,均价58.75元,但目前显示缺货无法购买。
涨价的不只是连花清瘟,还有抗原检测试剂盒。
12月13日,中国新闻周刊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辖区内一摄影工作室高价代售抗原检测试剂盒,一盒25支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售价250元。目前该工作室已被立案调查,并拟罚款30万元。
除了加价销售,部分药店还通过“防疫包”的形式捆绑销售,其中不乏上市连锁药房。
近日,一位家住北京丰台的网友向中国新闻周刊反映,国内知名上市连锁药房老百姓大药房存在捆绑销售行为。
老百姓大药房微信小程序售卖的“防疫包”。图/微信截图
12月13日,中国新闻周刊登陆老百姓大药房微信小程序发现,单独搜索连花清瘟或布洛芬均显示“暂无相关内容”,但平台销售的多款防疫包均含有连花清瘟胶囊,其中最贵的一款价格高达428元,在连花清瘟胶囊之外还被搭售了14种药。
北京市东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孔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12月9日,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该告诫书第三条明确规定,市场总体在出售涉疫物资时,不得强制搭售商品,变相大幅提高价格。
“在老百姓大药房平台上,民众无法单独购买连花清瘟或布洛芬,但搭售的防疫包中有连花清瘟,本质上是一种在出售涉案物资时,强制搭售其它商品的行为。针对上述行为,市场监管主体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罚款等处罚。”
无独有偶,就在日前,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河西店因在销售连花清瘟胶囊的过程中搭售指定商品,涉嫌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被天津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下达警告及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告知。
资料显示,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2015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76亿元,同比增长22.13%;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14.46%。
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营销网络总门店数达到10327家,实现了对全国20个省级市场、14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覆盖。
需求井喷致产能不足
疫情过去三年了,为何我们的药品还会出现不足?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执行秘书长、北京搜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亚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四类药管控措施的调整,导致相关药品需求井喷,而企业产能需要逐步释放,因此短时间内出现缺口。“以前可能就买一盒,现在一下买五盒,如此买药怎能不缺?”
一位上市连锁药店高管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相同观点,同时他还指出,有关部门在调整管控措施前,没有事先知会药房和药企预留出备货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药慌”。
随着市民不断反映购药难,目前北京正在全力筹措资源,保障居民购药需求。
据悉,北京市药监局要求各药品连锁企业加大配货力量,保证终端药店每天至少补货一次,各电商平台已经采取预订模式,消费者需求近期都可以得到满足。
12月5日起,北京市每日投放市场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共40万盒左右,优先面向开设在居民社区、超市内等人流密集、销售能力强的药店,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货。此外,北京还在12月6日一次性投放“金花清感”颗粒20万盒,优先向社区医院供货。
中国新闻周刊还分别致电相关药企,了解药品生产情况。
以岭药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具体产能不便透露,但公司近两年一直在做产能提升的系列工作,目前产能已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来,以岭药业持续加码连花清瘟产品扩产。
2020年年初,公司宣布连花清瘟系列产品产能提升项目,计划通过完成连花清瘟系列产品生产车间的扩建,通过新增匹配生产设备提升现有生产线产能,并新增连花清瘟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制剂生产线,提高连花清瘟产品的产业化能力。项目完成后,预计实现新增年产连花清瘟胶囊75亿粒、连花清瘟颗粒9.9亿袋、连花清瘟片21亿片生产规模。
2022年半年报显示,以岭药业定增募投的连花清瘟系列产品产能提升项目,投资总额为25486.6万元,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是2022年2月28日,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14369.21万元,投资进度为56.38%。
新华制药是国内布洛芬“生产大户”,该公司布洛芬实际市场份额接近40%。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积极配合国家防疫政策有关要求,生产车间多条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布洛芬片、维生素C片等市场急需药品,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前述上市连锁药店高管表示,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加,预计不出半个月,市民购药难题就能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北京市药监局同时强调,请大家合理购药、理性购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杨莉也表示,目前发现的新冠肺炎病毒的新增感染者中,更多的是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若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未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则保持适度休息、多饮水即可,不需要用药及任何其他治疗措施,按目前政策只要做好隔离,避免传染即可。专门针对新冠肺炎自行备药,特别是大量囤积特定药物的意义不大。
参考资料:
感冒类、防疫类药品在短期内销量明显上涨,有必要“囤药”吗?经济日报,2022-12-06
作者:余源

连花清瘟背后,站着一位“院士首富”


他是企业家,是医生,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者:隋坤
近日,多地药商哄抬连花清瘟颗粒、胶囊价格的新闻屡次刷屏。
随着各地防疫政策逐步细化优化,连花清瘟等部分热销药品出现暂时紧缺,这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心思。
据市场监管总局调查,有药贩在连花清瘟进货成本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恶意哄抬价格。比如某线上药店11月进货时,成本仅为11元的连花清瘟,待到12月初售价竟高达88元。
对此,生产连花清瘟的以岭药业回应称:公司近来连花清瘟供货价格保持稳定。市场监管局也于近日表态,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12月8日下午,以岭药业收盘封住涨停板,51.76元的价格创下了历史新高。
吴以岭是以岭药业掌门人,也是连花清瘟的研发者。他是企业家,是医生,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连花清瘟引发关注,吴以岭也走入更多人的视野。
中医天才
1949年,吴以岭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亲吴世升是河北省故城县小有名气的医生。
吴父好学,家中藏品不是药材就是医书。吴以岭从小“浸泡”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快展露了自己的医学天赋。
5岁时,吴以岭已熟背多个药方;13岁时,他能准确辨识出200多味中草药,并了解其功效;高中时,他接过父亲手中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等沉甸甸的古书,日夜钻研。
因学校停课,吴以岭的高中生涯断断续续,时常在家自学。那时他时常捧着家藏的中医典籍,起初还只是为了消磨时光,没想到后来竟慢慢“钻进去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他几乎看了个遍,越看越有味儿。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抓住时机复习功课,最终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的中医系,然后又攻读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首批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他回到燕赵故土,从事心血管一线诊疗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吴以岭
这10年是他事业起步的“地基”。在此期间,他逐渐摸索出一种治疗心血管病的药方。但因这个药方含有大量虫类,引起业内广泛讨论。
很多老专家对方子有很大疑问,吴以岭给出的理由是:“张仲景也曾运用虫类药”。
1989年,吴以岭研制新药成功,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做出突破。此后,他又研发了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处方。
1989年,有港商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为他投资或与他合作,但前提是,必须先把他的科研成果拿到境外验证、注册。吴以岭拒绝了。
眼看着合作这条路走不通,他决定“下海”自己干。
1992年,吴以岭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背着一个旧人造革黑皮包,走进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递交了开办医药研究所的申请。
半年后,他相继成立了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和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黄帝制药厂。
当时,吴以岭的拳头产品是包含“水蛭、全蝎、蝉蜕、土鳖虫、蜈蚣”5种虫类的通心络胶囊,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在以岭药业早期发展中,通心络胶囊“居功至伟”。即便在产品线日渐丰富的2008年至2011年,其收入还能达到6.4亿元、7.17亿元、9.21亿元,对应营收占比68%、44%、56%。
“院士首富”
时间来到2003年,“非典”在国内肆虐。吴以岭在公司组织了防治非典会议。
他认为,“非典”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因“疫毒”而发。疫毒所致疾病,以起病急、传变快、表证短暂、较快出现高热、烦渴为主要临床表现,这与“非典”起病即高热、寒战、肌痛、干咳的主要症状基本一致。
据此,吴以岭提出了一个宜肺泄热的中草药配方,采用连翘、银花、板蓝根、贯众、藿香、红景天等清瘟解毒,这就是现在的连花清瘟。
不过,待连花清瘟问世,“非典”已接近尾声。
吴以岭随即切换赛道,瞄准了更广阔的感冒药市场。他以“大市场在感冒,大机会在流感”的市场策略为指导,对连花清瘟的配方进行改造。
2009年3月,随着甲流疫情蔓延,国家卫生部对公众发布了第一版《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连花清瘟位列中成药首位。
随后,连花清瘟的销量从2008年的1.76亿粒增至13.82亿粒,销售额从6000万元暴增到5亿元,同比增长670%。
与此同时,吴以岭也没忘记自己的医生身份。他汲取中医典籍营养,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起络病理论的大厦。
同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对外公布了院士增选结果,吴以岭从449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8名新院士之一。
以岭医院络病门诊室副主任医师李彦霞,对一次跟随吴以岭坐诊的情况记忆犹新。
有一次,一名七十多岁的患者来求医,自诉后背发冷,像背着一块冰,夜不能寐。吴以岭诊过脉,问身边的学生:“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是痰饮症。《金匮要略》中有明确记载,说‘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有如手大’。”
李彦霞很纳闷:“《金匮要略》我也背过啊,咋没印象?”她马上找出大学学过的《金匮要略讲义》,一查,果然找到了这句话。
正是对中医典籍的熟稔,让吴以岭频频产生攻克顽疾的“火花”。
2011年,以岭药业正式登陆A股中小板,吴以岭身家接近50亿元,被称为“A股院士首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连花清瘟销量再次走高。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由连花清瘟领衔的以岭药业呼吸系统类药物,收入从上一年的17.03亿元骤增至42.56亿元,拉动公司营收翻倍增长。
胡润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那年吴以岭家族已坐拥15亿美元财富,折合人民币约105亿元。从此,吴以岭被称为“百亿院士”。
如今,吴以岭仍坚持定期出诊。作为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他的挂号费在2008年至2015年仅为8元,2015年以后涨到了30元。
高处不胜寒
近些年,围绕着吴以岭和连花清瘟,也有不少议论。
《中国中医药报》曾在2004年的报道中写道,以岭药业在短短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生产工艺。此后多年,各家媒体大多沿用此说法。
但今年4月,以岭药业发布公告,又否定了“15天研发”的说法,称其“与事实不符”。至于当年到底多长时间研制的连花清瘟?以岭药业并未给出确切数字。
一起陷入争议的还有以岭药业。
吴以岭素来重视营销。
1997年,他亲任公司销售部经理,通过树立学术品牌形象进行战术营销,一度被称为“以岭销售铁军”。
2005年,吴以岭让长子吴相君挂帅以岭药业营销中心,主持公司药品市场销售工作,领导着近3000人的销售队伍。
与高调营销相对的,是以岭药业不算显眼的研发费用。据其财报显示,2019年,其研发支出为3.91亿元,销售费用则为22.27亿元。后者为前者的5.6倍。
据悉,目前以岭药业的营收比较依赖连花清瘟。据财报显示,该公司2020年的收入构成中,以连花清瘟为主的呼吸系统类产品收入42.56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48.46%,接近一半。
除此之外,据南风窗、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吴以岭还被质疑“在学术圈搞裙带关系”。
2020年5月,医学类学术期刊《植物医学》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证连花清瘟可以显著缩短新冠患者康复时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文章的第一通讯作者名叫贾振华。
很快,有人扒出贾振华“刻意隐瞒的身份”。其实,他是吴以岭指导的研究生,参与了连花清瘟的药物改良与研发。
此外,他还是吴以岭的女婿,经营着一家以岭药业的子公司。
在贾振华补交给《植物医学》的勘误文件中,他承认了与以岭药业的利益联系,但也强调“并未参与该论文的实际研究或统计分析,不会降低论文结论的客观性”。
随着连花清瘟站上风口浪尖,围绕以岭药业和吴以岭家族的争议也逐渐浮出水面。当《环球人物》记者就这些争议进行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太敏感”“不方便深谈”。
2004年,吴以岭曾在媒体面前谈到了人生信条:“雄心有多大,事业就能做多大。”
如今,吴以岭和他的以岭药业一起登上高峰。但高处不胜寒,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吴以岭的回应并不多。
今年上半年,以岭药业的公告称,该公司相信“清者自清”。
总监制:吕鸿
监制:张建魁
主编:许陈静
编审:苏睿

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1月23日消息,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连花清瘟在经历“缺货”风波后出现了涨价。11月23日,红星资本局在美团上搜索“连花清瘟”发现,部分药店对连花清瘟胶囊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其中,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涨价幅度明显,有位于吉林的药店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上述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在此轮涨价之前的售价为30元/盒,在本月中旬“缺货”风波后涨至35元/盒。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石家庄部分药店所售的连花清瘟颗粒及胶囊都出现了断货情况。此后,因连花清瘟出现缺口,为加大马力生产,以岭药业急招大量短期工,用于中药挑选、药盒包装等。
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11月23日消息,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连花清瘟在经历“缺货”风波后出现了涨价。

11月23日,红星资本局在美团上搜索“连花清瘟”发现,部分药店对连花清瘟胶囊均有不同程度提价。其中,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涨价幅度明显,有位于吉林的药店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上述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在此轮涨价之前的售价为30元/盒,在本月中旬“缺货”风波后涨至35元/盒。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有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药店,目前0.35g*48粒/盒规格的连花清瘟胶囊售价46元/盒。若以以往约30元/盒的普遍售价计算,已提价超50%。

截图自美团

对于涨价的原因,有药店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连花清瘟最近是涨价了,近期买的人特别多。厂家那边定价涨了,货也订不到,那肯定在价格上有所调整。”也有药店的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进货价格贵了。”

对此,红星资本局向连花清瘟生产商以岭药业(002603.SZ)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红星资本局此前报道,石家庄部分药店所售的连花清瘟颗粒及胶囊都出现了断货情况。此后,因连花清瘟出现缺口,为加大马力生产,以岭药业急招大量短期工,用于中药挑选、药盒包装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岭药业曾对外表示,公司近两年一直在做产能提升工作,生产基本上是跟着销售进行安排,尽全力保市场供应,且未来连花清瘟没有涨价计划。

红星新闻记者 邓凌瑶

编辑 余冬梅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连花清瘟“断货”后出现涨价相关阅读:

连花清瘟真有那么紧张?以岭药业股价翻倍,回应称库存充足

记者 | 牛其昌编辑 |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落地,连花清瘟胶囊再一次成为公众“备药”的首选目标。一时间,“石家庄连花清瘟胶囊卖断货”话题登上热搜。

不仅在石家庄,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山东省城济南多家药店发现,近两日来,连花清瘟胶囊的销量较以往明显提升,一些药店自11月15日晚就已经出现了断货现象。而搜索美团APP发现,若购买连花清瘟胶囊只能通过邮寄方式从异地购买,到货时间约3-5天,而本地药店则显示无法配送。

作为连花清瘟胶囊的唯一生产商,总部位于石家庄的以岭药业(002603.SZ)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从二级市场来看,该股股价自9月底启动以来,涨幅已实现翻倍。

截至11月16日收盘,以岭药业涨幅5.03%,收于39.66元/股,一度触及41.47元/股的新高,三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26.08%。对此,以岭药业发布异动公告称,近期未发现可能或已经对本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针对“断货”传闻,以岭药业回应称,公司的生产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目前销售情况一切正常。近两年公司一直在做产能提升的系列工作,产能已得到大幅提升,公司生产计划是“以销定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保障市场的供应。

另据石家庄当地药店工作人员表示,连花清瘟胶囊断货跟以岭药业“双11”活动有关,目前药店的仓库里连花清瘟胶囊充足。

无法预防新冠

据山东一家药店销售人员介绍,出于政策“放开”后的备药需求,近期以连花清瘟、藿香正气软胶囊为主的感冒类药物销量大幅攀升。即便不是专门前来购买感冒药物的消费者,销售人员也会主动询问其是否需要备一点感冒药。

“有的消费者一下买十几盒、二十几盒,主要是为了囤货而不是即时的刚需,估计这种囤货现象不会持续太久。”上述药店销售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药店销售的连花清瘟产品仍是库存药品,预计明天店里就能来货。目前从厂家拿货渠道顺畅,暂时不存在拿不到货的情况。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来看,今年冬季的疫情防控形势对于公众的心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面对突如其来的‘解封’等突发情况,人们出于恐慌心理才会选择去囤药”。

“一个误区在于,人们购买连花清瘟药物往往是出于预防新冠的心理,但实际上该药无法起到预防的作用。相反,一些服用连花清瘟的人可能还会出现肠胃不适、拉肚子等副作用。”常荣山表示。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赵苏教授也表示:“连花清瘟是治疗用药,不是预防用药。要严格遵守说明书使用,市民没有症状时,不推荐服用。”

年贡献40亿收入

尽管不具备预防新冠的作用,但得益于连花清瘟药物在治疗新冠、流感及感冒的特殊产品属性,以岭药业得以在上千家药企争夺的感冒药市场中脱颖而出。

从医疗终端产品份额情况看,米内网数据显示,连花清瘟产品在2021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一名,其市场份额高达41.78%,远超第二名双黄连口服液的7.31%。而在零售终端,2022年上半年,连花清瘟胶囊亦超越感冒灵颗粒,位居感冒用药/清热类销售额第一位。

作为以岭药业的独家专利产品,连花清瘟药品热销的背后,是新冠诊疗方案的“背书”。根据2022年3月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除将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继续列为中医治疗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外,还将其列为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轻型和普通型推荐用药。

以岭药业表示,连花清瘟在国内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各省市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人群、密接和次密接人群广泛使用。

此外,以岭药业包括连花清瘟药物在内的8种药物还进入了2021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在此背景下,连花清瘟药物激增的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带飞”以岭药业业绩的主要原动力。纵观2017年至2021年,以连花清瘟药物为代表的抗感冒类药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51亿元、12.05亿元、17.03亿元、42.56亿元、41.08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5.96%、25.03、29.24%、48.46%、40.60%。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至2021年,公司净利润成功实现了“九连增”。疫情发生以来,连花清瘟药物收入已连续两年突破40亿元,所占总营收的比例均在四成以上,毛利率则高达70%左右。

今年以来,连花清瘟药物继续发力,前三季度公司已实现净利润14.14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13.44亿元。10月28日,以岭药业董秘吴瑞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连花清瘟因其治疗新冠、流感及感冒的特殊产品属性,其收入在2021年较高基数下仍实现了同比增长。与此同时,连花清瘟在海外销售情况良好,已在22个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注册获得上市许可并实现销售。

从半年报来看,尽管以岭药业营业收入55.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5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9亿元却同比增长8.76%。其中,连花清瘟等抗感冒类药物实现营收25.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72万元,营收占比由去年的42.27%进一步提高至45.87%,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相比之下,心脑血管类药物的营收占比则由去年的43.32%下降至40.85%。

界面新闻注意到,进入11月以来,以岭药业招聘公众号连发三条招工信息,称急招大量短期工,工资180元/天,包括操作工和装卸工。另有媒体报道,自本月14日起,以岭药业石家庄厂区开始招聘1-3个月短期工,加码生产连花清瘟药品,预计本次总共招聘1000人以上。

在“解封备药”的背景下,以岭药业是否会针对连花清瘟的生产计划做出调整?界面新闻致电以岭药业证券部,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龙虎榜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1月16日期间,上榜营业部席位合计成交38.3亿元,其中买入金额为19.92亿元,卖出金额为18.38亿元,合计净买入1.54亿元。

具体来看,一机构买入1.52亿元,卖出1.29亿元,合计净买入2312.67万元。其中,深股通专用、炒股养家(华鑫证券上海宛平南路证券营业部)分别买入12.41亿元、2.25亿元;卖出方面,深股通专用、光大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分别卖出9.66亿元、2.12亿元。

相关推荐:

美国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首次亮相,声称只能闻其声不可见其形

广州“应解尽解”后:有药店连花清瘟售空,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理性购买

刚刚,斯诺登宣誓!正式成为俄罗斯公民,获得俄罗斯护照

病毒绕着走

俄所有导弹部队换装!

济宁报备小程序报备流程

2022寒假肥城市大学生返乡防疫须知

咸阳12月2日12个高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

标签: 提醒 连花 理性

声明:《广州“应解尽解”后:有药店连花清瘟售空,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理性购买》一文由排行榜大全(网友上传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