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习 > 高校 > 公示!3所“新大学”,来了!

公示!3所“新大学”,来了!

来源:网络 作者:高绩 时间:03-03 手机版
关注“高绩”,第一时间掌握高校发展资讯!

近日,各省教育厅陆续发布2023年高校设置事项公示。其中河南省教育厅对信阳师范学院申请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分立为河南郑州美术学院进行考察后公示;安徽省教育厅对拟向教育部申报的蚌埠医学院更名蚌埠医科大学事项予以公示。

信阳师范学院,更名信阳师范大学

公示信息显示,信阳师范学院拟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办学地点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办学体制为公办。

全日制在校生27157人,其中研究生占比为7.16%,学校占地面积为2985.15亩,生均面积为73.28㎡。信阳师范学院目前共有83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558位,近两届教学成果奖中共有3项获奖,近5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项,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截至目前共有72个硕士学位点。

信阳师范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最早在2013年学校拟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但没有通过;2016年重启“更名”,拟从“学院”直接改为“大学”,被纳入河南省“十三五”规划;2019年学校官网一篇文章提及“重启更名大学工作”时称,“信阳师范学院是全省改革开放之初最早设置的本科高校之一,全国情况类似的院校几乎已全部更名为大学”。2022年7月,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信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其中再次明确提到,支持信阳师范学院更名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重点高校。

一直以来,信阳师范学院获得信阳市及河南省的鼎力支持,其自身实力也不容小觑。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名单中,信阳师范学院10个项目获得立项,在全国学院类高校中排名第1位。2022年,学校5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专业通过教育部第二级认证。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荣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取得突破。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显著,积极推进博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建设,获批国家级项目22项,“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202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与印尼伽内什师范大学合作共同申报共建孔子学院(课堂),与蒙古国额图根大学合作举办计划外本硕博联合培养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分立为河南郑州美术学院

公示信息显示,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拟分立为河南郑州美术学院,办学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办学体制为民办非营利性。在校生规模为2593人,占地面积为234亩,生均面积为60.16㎡,专任教师共有236人。

据介绍,易斯顿美术学院是郑州轻工业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的艺术类学院,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的二级学院,2001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本科层次,同年面向全国招生。易斯顿美术学院官网简介里写道:学院正抓住机遇,充满信心,积极创建特色美术学院。

学院设有造型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6个教学系,思想政治教育、公共理论、外语、体育4个直属教研室。学院现有美术学、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绘画、雕塑2个美术学类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艺美术6个设计学类专业。

学院在校内建有植物写生园区、动物写生园区和石雕写生园区;建有雕塑工场、印染技术实训中心、服装生产工艺实训车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专业实践实训场所;建有朱仙镇木板年画工作室、剪纸工作室、汴绣工作室、漆画工作室等40多个专业工作室;在校外建有90多个实践实习基地,建立了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分立为河南郑州美术学院,如获教育部批准,那么河南省将新增一所艺术类高校。

蚌埠医学院,更名蚌埠医科大学

公示信息显示,蚌埠医学院拟申报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办学地点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日制在校生14930人,校园面积1751.8亩,专任教师1054人。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作为省属、地方医学院校,蚌埠医学院以盛产“院士校友”出名。在64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培养出十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既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等五名院士为代表的医学科学领军人物,也有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基层的临床业务骨干。

基于深厚的办学底蕴、行业特色优势,以及人才培养成果,蚌埠医学院获得多方支持,助力其更名大学。2018年7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在回复网友问询时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蚌埠医学院的发展,经过前期反复研究论证,按照高校设置工作程序,2019年底,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事项,省政府已正式向教育部申报;2022年,在安徽省“两会”期间,王剑平等10名安徽省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支持蚌埠医学院更名为大学的议案》,建议省委省政府把蚌医的更名工作放到高校设置项目中的优先位置。

近年来,蚌埠医学院为力争更名铆足了劲,学校各项建设成果显著。

据学校官网介绍,2022年学校招生数量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8%,普教本科生招生增长4.9%,成人高等教育增长52.36%,研究生就业率94.4%,本科生就业率92.08%,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临床医学学科ESI全球排名提升至2545名,药学、生物与医药两个学科获批安徽省高校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新增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引进高层次人才52人,13项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获批立项,“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区域性疾病联合研究中心”挂牌建设,全年到账科研总经费1.11亿余元,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4项;

社会合作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深化与上海交大医学院、中科大生医部等名校的深度合作,主动融入皖北医疗中心建设,总投资15亿元、规划床位1000张的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规划床位2000张的心脑血管中心主体建筑顺利封顶,第二附属医院申报国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蚌埠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学校医疗资源布局和服务人民健康能力不断提升。

2023年1月20日,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陈飞剑课题组联合吉林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北京大学、马德里材料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在超大孔分子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公共基础学院陈飞剑课题组继2021年12月发表学校首篇Science论文以来,再次在Scienc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学校在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提升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高绩(ID:gjdata)将持续更新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校设置进展。



福建又要建本科高校了吗?

福建或新设2所本科大学!

还有一所独立学院要转设更名为民办本科院校

正在公示

1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时间为2018年1月19日至26日。

全国46所高校进入公示名单,分为四大类型:新建本科院校21所、学院更名为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更名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6所、同层次更名3所。

咱们福建有三所

新设本科院校(2所)

福建应用技术学院

建校基础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泉州理工学院

建校基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转设独立民办本科院校(1所)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转设为闽南科技学院

公示还透露,教育部将委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有关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本科以上高校设立变更审批指南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和终止审批服务指南》,高校应依据学校层次、类型、所设学科类别、规模、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所在地,使用名实相符的学校名称。

申请设立(含更名为“大学”)、分立或合并本科学校的,须在每年第三季度向教育部提出申请,逾期则延至下一年度办理。

最重要的是,申请设立(含更名为“大学”)、分立或合并本科学校的,要按照教育部形式审查、专家考察、专家评议、批复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基本流程办理。

那么

这三所高校有啥来头?

看点

01

新设福建应用技术学院

建校基础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创办于1977年6月,最初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学校福清分校,后更名为福建省莆田地区师范大专班。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福建省莆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成为福建省首批恢复和增设的4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建校初期,为培养当时社会急需的中学师资,还曾在福清、莆田、仙游、长乐、永泰、闽清等地开设分班。

因校址设在福清,1980年7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更名为福清师范专科学校。

因省内行政区划的调整,1983年8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挂靠到福建师范大学,成为福建师大二部。

1984年6月,福建省政府决定将学校定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并沿用至今。

2008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福建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截至目前,共设9个二级学院,29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4个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

看点

02

新设泉州理工学院

建校基础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起源于1986年创办于晋江市金井镇的“晋江摩托培训学校”,

1994年发展为“福建省摩托汽车培训学校”,

2002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职院校“泉州中营职业学院”,

2006年,经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学校现有一校三区占地564亩,主校区位于中国品牌之都——晋江市,毗邻高铁晋江站,占地500亩,正着力打造成满足8000名学生学习实训和生活需要的生态型示范校园;泉州产学研园区占地50亩,地处泉州市中心(客运中心站旁),是引企入校、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创业孵化的品牌园区;金井校区占地14亩,是学院的发祥地,主要作为教学工厂建设基地,形成“主体坐晋江、窗口设泉州、辐射八闽、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看点

03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转设为“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创办于200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百年省属高等学府福建师范大学和菲律宾爱国华侨共同举办,明确为非营利性办学,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教育,是福建省最早的独立学院之一。

坐落于福建泉州南安市,有康美、美林、南安教育中心三个校区,现有占地面积近700亩,规划面积1000多亩。

学院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努力创建特色专业,目前设有计算机科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经济管理系、人文艺术系、外语系、土木工程系7个系和思想政治教研部、大学体育部2个部,共开设涵盖理、工、文、管、经等学科门类的2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7000多人。

来看全名单

看完这份名单

可以肯定的是

有一些学校将更名

说到更名

来补充一个小故事

厦大差点更名为福建大学

厦大的史料记载了这段历史——陈嘉庚在1921年创办厦大后,1929年遭遇经济危机,他苦撑到1937年,再也无法持续,便将厦大无条件献给国家,交给政府接办。1937年7月,厦大改为国立。

1939年,当时的福建省主席陈仪暗中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建议撤销厦门大学,并将它合并到福州改为福建大学。教育部接受这个建议,报请国民政府行政院等待批准。

1940 年,回国的陈嘉庚在一次国民参政会的茶话会上坦率表明了自己对这事的态度。他说:厦门大学因厦门岛而得名,这里是福建惟一的深水港,也是主要的进出口岸。简单说一句,它是福建的大门,千千万万生活在东南亚的华侨要经过的大门。厦门大学的校名,同本人的姓名无关,尽管事实上是本人创办这所大学,而且独资维持16年之久,只是因为30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了生意,才被迫交给政府。就是这样做,也是无条件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或者有什么需要改变厦门大学的校名。

不久,陈嘉庚一行视察长汀时,他慷慨激昂,再次反对拟将厦门大学改为福建大学的建议。他说:我办厦门大学不是为了我个人,若为个人为何不将学校命名为嘉庚大学?若要新办福建大学,为何要把厦门大学名字改掉呢?

由于陈嘉庚的据理力争,迫使国民政府教育部放弃将厦门大学改名为福建大学的打算。厦大终于被保留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

山西将建立新的大学,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2022年招生,是真的吗?

山西省内的重点大学其实并不多,谈起山西省所在的高校,考生和家长可能会提及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这3所大学可以算得上是山西省最知名的高校,其中太原理工大学是我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也是一所“双一流”高校。

01 山西新增一所“国字号”大学,有望赶超太原理工大学

值得关注的事情是山西省将要迎来一所新的本科大学,山西省将新增一所“国字号”大学,而且这所大学有望能够赶超太原理工大学,考生有福了。

山西省这所新增的大学取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由太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北大学和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四方共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的建立就能够推动山西省的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对于山西省高校的学科创新和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的总投资约10亿元,从资金和基地的规模来看,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办学规模应该不小,这所高校将有望能够成为山西省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

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有望能够在2022年建成,而且同年有望能够招生,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是否会招收本科生,但是如果这所高校招收本科生,对于山西省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也将集合中北大学的优质师资以及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优势,我们也很有信心能够看到这所新建的高校未来在科研和教学上能够取得成果。

02 下面我们来看看山西省排名前三的三所重点高校

1、中北大学

根据QS高校排行榜,中北大学在山西省排名第一,中北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这所高校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北大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这所学校创建于1941年,中北大学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其武器系统与运用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另外中北大学还拥有多个山西省重点学科,包括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等。

2、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也是山西省一所非常知名的高校,也是位于太原市,山西大学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02年,山西大学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3、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也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双一流”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拥有4个校区,开设有80多门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所发布的全国第4轮学科评估结果,太原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这两门学科获评B+学科。

03 想要考上山西省的重点高校,需要怎么努力呢?

1、要懂得监督自己,鞭策自己。想要考上山西省的重点大学又或者是想要考上其他省份的重点高校,考生应该要懂得鞭策自己和监督自己,不要让自己松懈下来,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集中心思在学习上。

2、要懂得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做好时间管理。学生也应该要懂得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建议可以给自己列出一张时间表格,并在时间表格里面标注好每一段时间所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要懂得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互动话题:对于山西省新建设的这所国字号大学,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中分享!

以上就是本次小编整理的公示!3所“新大学”,来了!,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关注我们获取超多排行榜信息。

相关推荐:

美术生注意了!这些211工程大学不那么热门,可以重点考虑!

公示!3所“新大学”,来了!

数据告诉你,本科毕业生就业数量最多的十大行业

清北等33所985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总,2023考生择校必备

2021届毕业生都去向了哪儿?教育和互联网行业仍旧火热,上海最受欢迎

名校毕业生去哪儿?科技大厂仍是“顶流”,“体制内”工作渐吃香,京沪吸引力大爆发

北京地区26高校毕业生去向盘点,深造情况、就业行业、单位性质

解读中部地区的四所好大学,备受全国考生青睐,未来就业质量高

声明:《公示!3所“新大学”,来了!》一文由排行榜大全(高绩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