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

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4 手机版

宾语前置:焉解释为哪里,这句的意思是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焉应该在置的后面,但文言中是在置的前面,所以是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都包括: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大多宾语前置,宾语必须是代词。

例如:

1、《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2、《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且焉置土石什么句式

有人或者是多数人认为这是宾语前置句,这其实是误解。
先看这句话的翻译:(1)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啦?
是否可以翻译为:(2)况且在哪里堆放土石啦?
显然,“置”的对象是“土石”而不是“哪里”。“焉”解释为“哪里”,或者作兼语,解释为“在哪里”,最多表示“置”这一动作的地点,在第一个翻译中,可以做"置"的补语。在第二句翻译中,可以做“置”的状语。这都不能解释为宾语前置。
举一个简单的句子:(1)我把书放在课桌上。(2)我放书在课桌上。(3)我在课桌上放书。
三句话侧重点稍有不同,但基本意思一样,“放“为动词,(1)句中无宾语,”在课桌上“为补语。(2)(3)句中”书“为宾语。

且焉置土石是什么意思 且焉置土石怎么理解

1. 更重要的是,你把泥土和石头放在哪里

2. 句型特点:倒装句,宾语前置。介词后接宾语构成介词宾语结构,用来修饰动词和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常置于介词之前,形成倒装现象。“燕”的意思是放土和石头的地方。Where (Yan)应该放在“知”之后,但这里放在“知”之前,所以它是宾语介词

3.来源: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中的倒装句有哪一些分别是什么倒装

文中的倒装句如下:

1、“甚矣,汝之不惠!”

释义:“你简直太愚蠢了!”

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甚矣”,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2、“且焉置土石?”

释义:“再说,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将“焉”放到动词“置”之前。宾语前置时,用来表示强调。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释义:于是愚公率领众多儿孙之中可以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

定语后置,将定语“荷担”放到“子孙”后面,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

4、告之于帝。

释义:向天帝报告了。

状语后置,将状语“于帝”放到谓语“告”后面,意义上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

5、“何苦而不平?”

释义:“还怕挖不平吗?”

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将“何”放到“苦”之前,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其主题思想即恒道。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要持之以恒,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它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重人轻天的倾向十分鲜明。愚公在批驳智叟时,关于山与人的关系的分析,实际上蕴含着进步的哲学思想,讲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生转化的道理。

且焉置土石 除了是宾语前置之外 是不是主语倒装了呢

宾语前置 焉解释为 哪里,这句的意思是 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哪里(焉) 应该在 放(置) 的后面 但文言中是在 置的前面,所以是宾语前置
主语省略了
况且他们把……
不是主语倒装

急!!阿房宫赋中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白话释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

2、省略句: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白话释义: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 ,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创作背景:

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

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语文文言文倒装句

1. 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判断

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判断: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2. 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判断

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判断: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

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

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3. 高中语文..文言文倒装句式结构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各种宾语前置例子: 1)、疑问句宾语前置——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卿欲何言?(《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客何好?(《冯谖客孟尝君》) 沛公安在?(《鸿门宴》) 尔何知?(《淆之战》)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淆之战》) 若街亭失守,吾等安归?(《失街亭》) 今方来,我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2)、否定句宾语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词作宾语,则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

4. 倒装句的知识(语文古文)

语文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5. 文言文倒装句 用法及例句

一、主谓倒装主谓倒装句有三种情况:语气强烈的疑问句;语气强烈的感叹句;旧诗词为了韵律相合。

①子耶,言伐莒者? (言伐莒者,子耶?)②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甚矣!)③美哉室! (室美哉!)④大哉,尧之为君也! (尧之为君也,大哉!)⑤灼灼其华。 (其华灼灼)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⑦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也!“在安”,宾语前置)⑧美哉,我少年中国! (我少年中国,美哉!)以上例子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①⑦疑问句; ②③④⑧感叹句;⑤⑥旧诗词合韵律。

二、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1.中心语+定语+者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②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好事者少年)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知其事者太子及宾客)⑤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烧溺死者人马甚众)⑥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亦具体而微者雁荡)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箫者客)⑧人马冻死者相望。

(冻死者人马相望)⑨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⑩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2.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高庙堂则忧其民,处远江湖则忧其君)③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大四海,有几人欤?)④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石,所在皆是也)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⑤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附操者荆州之民)⑥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⑦国之孺子之游者。 (国之游者孺子)⑧僧之富者不能至。

(富者僧不能至)4.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二吏二缚一人诣王)②尝贻余核舟一。 (尝贻余一核舟)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白璧 一双玉斗)⑤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千余骑,数万卒)⑥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一石粟)三、宾语前置(重点)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特定条件下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宾语前置。①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莫肯顾我)③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时人莫许之)⑤先生……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而狼未知之也)⑥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忌不信自)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①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②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③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与谁归)④夫晋,何厌之有? (夫晋,有何厌)⑤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⑥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何陋。

“之”,宾语前置标志)3.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①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日居月诸,冒下土——日月曾经照临,阳光离去后露出了这片 *** 的土地)②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忧群臣)③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唯求敌)④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余唯视利)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其疾之忧唯其疾之忧)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⑦惟弈秋之为听。

(惟听弈秋)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惟辅德)⑨唯利是图。

(唯图利)⑩唯吾马首是瞻。 (唯瞻吾马首)⑾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唯急进修——只急迫地进德修业)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②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④夜以继日。

(以夜继日)⑤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长安君以何自托于赵)四、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①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贫者于富者语曰)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于长勺战)④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

6. 【语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倒装句与移动用法怎样区分与使用

如何分辨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可以用作意动,也可以用作使动,它们在结构形式上基本相同,这就有必要区分这两种用法.区别的主要方法是依靠上下文,从语义上进行分析.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这可以分别用格式表示: 使动用法的格式:使+宾语+使动词 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宾语+意动词(形容词) 把 +宾语+当作+意动词(名词) 步骤是先把各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对应着写出来,找出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用活用为动词或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格式来理解,用哪种活用来理解句子的意思通顺,就说明是属于那种词类活用.例如: (1)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史记·货殖列传序) (2)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国语·越语) 这两句中都有“美其服”,先写出现代汉语对应的的意思: 美其 服 漂亮他们的服装 1.使动用法的格式:使+衣服+漂亮 2.意动用法的格式:认为+衣服+漂亮 “漂亮他们的服装”是什么意思?无法理解.“漂亮”按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无法理解,就可以用我们上面介绍的使动用法或意动用法的格式来套:按照意动用法理解句1,按照使动用法理解句2,句子的意思通顺,因此就可以确定句1中的“美”是意动用法;句2中的“美”是使动用法,.再如: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2)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 按照使动用法理解句1,按照意动用法理解句2,句子的意思通顺,因此就可以确定句1中的“小”是使动用法;句2中的“小”是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是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之一,学习中一定要注意掌握.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的认识,同时要多作练习——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有哪些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 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 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相关推荐:

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

汽车尾部结构

紫玉兰怎么养

且休教近寨得且是什么意思

汽车尾气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多少

且人患志之不立的患什么意思

汽车氙气灯里面含有多少个高压包

如何办理休学证明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类型的倒装句

    宾语前置:焉解释为哪里,这句的意思是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焉应该在置的后面,但文言中是在置的前面,所以是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普遍存在于句子中...

    百科 日期:2023-03-24

  • 2023年最好的深层补水面膜排行榜

    盛夏,都说是空调在维持着生命,但很多人发现,在空调房呆久了,肌肤就像绷紧的气球,紧绷发痒,那是因为空调会将空气中的水分凝结掉,空气湿度下降,肌肤从...

    数码 日期:2023-03-24

  • 汽车尾部结构

    汽车尾部结构主要是包含了一些钣金件结构和电工件结构,并没有太多汽车重要结构,如:1、钣金件有:后盖、后保皮、后保骨架、车后围板、后围内饰板...

    百科 日期:2023-03-24

  • 2023年最佳急救修护面膜十大排行榜

    因为现在的手机越来越好玩,电视剧越来越感人,八卦越来越精彩,导致很多女孩子成为夜猫子,如果第二天是周末,还能通过睡眠养养颜,如果第二天还需要见...

    数码 日期:2023-03-24

  • winlogon.exe是什么进程

    1、Winlogon.exe是用户登录程序,这个进程是管理用户登录和退出的。而且winlogon在用户按下CTRL+ALT+DEL时就激活了,显示安全对话框。这个进程...

    数码 日期:2023-03-24

  • 紫玉兰怎么养

    1、土壤:养殖紫玉兰最好用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2、水分:浇水要适量,盆土不能过于湿润,否则它的叶子会变黄甚至脱落。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早晚各浇...

    百科 日期:2023-03-24

  • 2023年办公文具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为您提供2023年办公文具销量排行榜,作为选购指南,我们以各品牌办公文具销量数据为基准,列出了最新办公文具销量排行榜2023前十名,告诉...

    品牌 日期:2023-03-24

  • 且休教近寨得且是什么意思

    来的船一定有蹊跷,暂且先不要让它进营寨,本句话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原文如下:话说赤壁之上东风大作,波浪汹涌,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

    百科 日期:2023-03-24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