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人有多少种脉象

人有多少种脉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6 手机版

脉象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王叔和《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李中梓《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

脉象,是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脉象是中医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脉象要素指脉象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位、数、形、势等四个方面。中医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

《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都有哪些?

《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时书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氏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另外,《脉经》进一步确立了《难经》提出的寸口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及脏腑分配原则,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种脉诊法突破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的束缚,是脉诊法的一个简化与改进,而临证效果并无什么差异,故为后世所普遍采纳。《脉经》还注意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判断预后等统一起来,其所论述的结脉、代脉等至今在临床诊断心脏疾患方面还有实际意义。

人有多少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 浮脉浮者,脉在肉上行也。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像捻葱叶。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而有力有神,为阳有余,属热证。浮而无力而空滑,为阴不足,属寒证。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举之不足,重按有余。沉脉深沉在里,必按至中部始应指,重按乃有力。 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腰背痛、水气、留饮、浮肿、臂不能举、下重、带下、瘀血、蓄血、症瘕、泄泻、精遗。迟脉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二至一至,又迟也。二呼二吸一至,迟之极矣。寒证(虚寒或积冷)。迟寒属脏,阴冷相干,有力寒痛,无力寒虚。例外:热证脉迟,多与神昏谵语、闷乱烦躁等脑病并发,需细诊。
数脉一息脉来超过五次。诊象枢要曰:一息六至,过平脉二至也。热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阳盛、外邪寒热、烦躁、烦渴、痰热、便血、痈疡。数为阳盛,邪热鼓动,脉行加速,故令脉数,必数而有力,阴虚久病,阳偏盛的脉也数,但必数而无力。虚阳外浮而见数脉,必按之豁然而空。
虚脉三部脉举皆无力,按之空虚。张景岳曰:凡洪大无神者,阴虚也;细小无神者,阳虚也。虚证。气血俱虚、肺痿、伤暑、多汗、脚弱、食不化。虚与实是相对待的,有因于生理者;有因于时令者,夏季多虚,冬季多实;有因疾患而异者,邪甚多实,正衰多虚。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实证。气塞、瘀积、肺痈、食滞、热盛、便难。邪气与正气相搏,故脉道坚满,应指有力,浮中沉三候俱有。有胃有神,为元气充实之象;无力无神,为邪气壅滞之象。若发汗后、泄泻后、失血后、新产后及一切虚弱证,倘见实脉,为血管变硬,多属难治。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与数相似。痰、食、寒热、呕逆、咳嗽、伏痰、水饮、畜血、中满、宿食、泄痢。滑为阳脉,气实血涌,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圆滑。痰食内滞,邪气盛实,多见滑脉。平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妇人无病而见滑脉,应考虑是否有孕。
涩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津液亏少、少气、痹疼、寒湿、下痢、拘挛、疝瘕、痰食胶固、男子伤精,女子失血。呕吐便血 、四肢逆冷、汗出恶寒、苔白不渴、若见涩脉,则属于寒;身热自汗、心烦口渴、舌赤少津、便闭腹胀,则属于热;津亏液枯、骨蒸潮热,盗汗失眠,若见涩脉,则属津枯。
长脉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有余热、亢热、三焦烦热、阳毒内蕴、阳明热结。脉长而和缓,乃健康之脉;脉长而弦,乃肝阳有余,阳热内盛之病脉。短脉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短气、血虚、肺虚、宿食不消、汗多亡阳。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内经:寸口短脉者头痛。指血管收缩,可能发现脑贫血之头痛;短促而数,指心脏有麻痹之可能。动脉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有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脉。 痛、惊、气郁、拘挛、遗泄、虚损。动脉与短脉相似,但短脉为阴,不数不滑不硬;动脉为阳,数硬而滑,盛大有力,是有余的脉象。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滞;惊则气窜迸,所以都见动脉。洪脉 钩脉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洪脉,如春潮之初,至按之懰懰然。热盛、壮热、烦躁、口渴、吐血、胀满。大脉
脉形大于平脉,但无汹涌之象。主虚、病进、邪盛。有力为邪实,无力为正虚。微脉
极轻极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久病得此脉是正气将绝;新病得此脉,是邪不太深重,或尚可救。微脉和虚脉的分别:微是至数不清,起落模糊;虚则三部至数分明。紧脉
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紧不散也。谓其广,有界限,而脉与肉划然分明也。寒主收引,脉道为之束紧,而不敢开散涣漫,故伤寒见此脉也。风寒抟急,伏于营卫,为疼痛、呕逆、伤寒、下痢、惊风、宿食。热为寒束,寒热交作。紧脉阴多阳少,是阴邪抟结之象,非表寒外束,便是里寒独盛。内有宿食之紧脉,亦是寒气宿食积于中而不泄,阻碍阳和之气达,引起正邪相争的现象。缓脉
一息四至,来去怠缓。缓,不急也,往来舒缓。湿病、伤风、麻痹、眩晕、虚弱。凡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过于有力,不过于无力,即所谓有胃气,乃平人之脉,古人名为缓脉。疾患之脉,脉管弛缓宽大,收缩力量不够,与紧脉收缩太过者,恰成对待。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弦脉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弓弦。肝病、诸痛、痰饮、疟疾、拘急、痉病、血虚、胁痛、腹痛。弦脉为风木之应,故主肝病、风痰、诸痛等症。弦为风邪之征,为疟病的主要脉象。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不治。芤脉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吐血、衄血、下血、血崩、瘀血。大失血后,血液骤少,血管扩大,压力降低,按之豁然而空,因血液不能满注,而暂时与血管失却连络。按寻上下血管壁,尚能觉其跳动,中候无脉者,因血液减少,新血未至,与血管壁失却连络之故。革脉
浮而抟指,中空外硬,如按鼓皮。亡血、失精、半产、崩漏。牢脉
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疝气、症瘕。牢脉多是病气牢固,证属阴寒积着,虚证无此脉象。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症积有形痞块,是实在血分;瘕聚无形痞结,实在气分。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症,便属危重的征象。 濡脉极软而浮细,按之似无,举之有余,如帛衣在水中,轻手与肌肉相得而软,是浮小而软。诸虚、又主湿。濡脉细软,是气血不足,故主诸虚。但湿气压抑脉道,脉亦软而浮小,又不可做为虚论,应与证合参。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于指下。弱,不盛也,极沉细而软,怏怏不前,接之欲绝未绝,举之即无。 气血不足、元气虚耗、阳气衰微、遗精盗汗、血虚筋萎。弱脉与濡脉相类,濡软而浮,弱细软而沉。病后,老人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前贤论脉,以浮而无力为虚,沉而无力为弱,浮而柔细为濡,浮散欲绝、似有若无为微,浮而散大不任寻按为散。沉细为细,沉小为小。散脉
大而散,有表无里,涣散不收,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元气离散。孕妇未足月者胎欲堕,已足月者将临盆。散脉,按之满指而不聚,漫无根蒂,是气血耗散,脏腑之气将绝的征象。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显然。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气下注。伏脉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邪闭、厥证、痞塞、停痰、积滞、剧痛、水气、霍乱、疝瘕、厥逆。伏脉是气机郁伏,肢厥剧痛等证。由于邪气闭寒而正气不能宣通,脉遂潜伏不显。促脉脉来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阳盛热实、血气痰饮、宿食停滞,亦主痛肿。阳盛而阴不和,故脉急数而时一止,凡气血、痰食、痛肿诸实热证,多见此脉。脉促无力而小,便是虚脱之象。
结脉脉来缓慢而时一止,止无定数。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阴盛气结、气壅痰滞、积聚症瘕。阴盛而阳不和,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脉搏正常跳动之时,忽然停止,可能有壅滞状态,多因心脏瓣膜障碍,血液逆流,故脉搏停止,但顷刻间即能恢复,每于大惊恐惧之时多见之。久病衰弱者,亦有此现象。若无故发现结脉,是心脏瓣膜闭锁不全所致。代脉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仆损伤。代脉与结、促两脉的分别,在于止有定数。妇人妊娠亦可见代脉。疾脉
脉来急疾,一息七至八至。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小孩平脉较成人为数,一息七八至亦不作疾脉

人体的脉象有多少种?

脉象,中医诊断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 晋 王叔和 《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 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脉动应指 (指头)的形象称为脉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 ,且肺主气 ,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中医的脉象有几种?

28种
中医脉象
28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脉象名称 至数 力量 形态 主要临床意义 备注
浮脉     轻取即得,如水漂木
轻取不应手,重按始得 表证
里证 久病、失血见此脉为逆证
沉脉 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阳虚  
迟脉 一息六至以上     热证  
虚脉   很弱 举按均无力 虚证,气血不足,以气虚为主  
实脉   很强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热结  
滑脉   较强 如盘滚珠,流利圆滑 妊娠,痰饮,实热,食积  
涩脉   弱 如刀刮竹,涩滞不畅 精亏血少,气滞血瘀 可见于贫血,失血,失瘀等
弦脉   较强 挺直而长,如按弓弦 肝胆病,气郁,诸痛 可见于动脉硬化
濡脉 较弱 浮小而软 气血不足,湿邪致病  
紧脉   强 绷急有力,如绳索绞转 寒证,剧痛,宿食 弦而有力,也可见于动脉硬化
缓脉 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 中等 脉来和缓 湿证,病后元气恢复 多为正常脉
洪脉 强 脉形宽大,来盛去衰 热盛 慢性病见此为逆证
细脉 较弱 脉形细小如线 气血不足的虚证
大脉 脉形宽大 在慢性病说明病进 仅指脉形大不说明脉搏力量
微脉 很弱 脉形微小,重按模糊 气血虚衰,阴阳两虚 多为阳衰急证
散脉 很弱 浮而无力,重按无根 阳气外脱,元气离散 脏腑之气将绝
芤脉 重按无力 浮大中空,状如葱管 亡血,失精 多见于大出血
革脉 较强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 亡血,失精 即芤、弦脉并见
牢脉 较强 沉而实大弦长 阴寒内盛,症瘕,疝气 即沉弦、实三脉并见
疾脉 一息七至以上   脉来急疾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动脉 一息六至以上 强 脉形短滑,跳动如豆状 妊娠,痛症,惊证 即滑、短、数三脉并见
伏脉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 病邪内闭,厥证,痛极,阳衰 比沉脉更沉
促脉 一息六至以上   不规则的间歇 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结脉 一息四至以下 不规律的间歇 阳盛寒积,气血瘀滞 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
代脉     有规律的间歇 脏气衰败 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
长脉     脉形长,超过寸和尺部 阳气有余,热证  
短脉     脉形短,不及寸和尺部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虚损
临床常见相兼脉象与主病
脉名 主病 脉名 主病
浮紧 表寒、风寒、风痹 沉数 里热
浮缓 表证有汗者 沉细数 阴虚,或血虚有热
浮数 表热或风热 洪数 气分热盛
浮滑 风痰或表证夹痰湿 弦数 肝热、肝火或肝胆湿热
沉迟 里寒 弦滑 肝热挟痰,停食
沉紧 里寒、痛证 弦滑数 肝火挟痰,或风阳上扰,痰火内蕴
沉滑 痰饮、食积 弦迟 寒滞肝脉
沉弦 肝郁气滞、痛证 弦紧 寒痛、寒滞肝脉
沉缓 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弦细 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
沉涩 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滑数 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
沉细 里虚、气血虚 细涩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脉象都分哪几种,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中医学名词。手指感到的脉动征象。有浮、沉、迟、数(shuò)等二十多种。人有疾病,脉象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
脉动应指
(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
,且肺主气
,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脉象: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晋·王叔和《脉经》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脉。

二十八脉的二十八种脉象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病脉脉象。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常见28病脉是:浮、沉、迟、数、滑、涩、 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 kou)、革、牢、濡、 弱、散、细、伏、动、促、结,代、疾(一说大脉)。
28病脉脉象分类脉诀
为了便于理解和掌握脉象的特征和主病,历代医家对常见病脉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用歌诀的形势记载下来,如六朝·高阳生《脉诀》、宋·崔嘉彦《崔氏脉诀》(四言脉诀)、明·李月池《四言举要》(四言脉诀)、李时珍《濒湖脉学》(七言脉诀)、李中梓《诊家正眼》(四言脉诀)、清·林之翰《四诊抉微》(七言脉诀)等。
在脉象分类方面,历代医家有许多分类方法,如七表八里九道脉、浮沉迟数滑涩六字纲等。但其分类终不尽人意,有许多欠缺。
常见的28病脉分类方法,则较为科学。共分为浮、沉、迟、数、虚、实6大类,其中浮脉类6脉,浮洪濡散芤革;沉脉类4脉,沉伏牢弱;迟脉类4脉,迟缓涩结;数脉类4脉,数疾促动;虚脉类5脉,虚细微代短;实脉类5脉,实滑弦紧长。为便于掌握,脉诀如下:
浮洪濡散芤革阳,沉伏牢弱为阴伤;
迟缓涩结脉至缓,数疾促动主盛阳;
虚微细代短不及,实脉实滑弦紧长;
二八病脉请记清,浮沉迟数虚实详。

手把手教你把脉!关于把脉的基础知识,这篇文章讲全了

★中医把脉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 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

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 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

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 ,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对手指的抵抗力。 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那么有没有力又代表什么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 ,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 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 ,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这个紧啊、实啊,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会使病人虚脱,昏死过去!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 ,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 感知脉管的宽度,通俗的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

因为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

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

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 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 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阿胶、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失眠、烦躁。当然,这也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中医用药还要考虑很多细节,这里不多讲。

脉跳多快算正常?《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 就是说一个正常人, 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四次。

说得好象挺简单、挺实用,但实际上很难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谁的为标准?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中医很大帮助。

据西医的研究结果,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老年人会相对慢些,年轻人会相对快些,婴儿更快。 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

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

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战斗,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战斗情绪。

要了生病的脉象,首先得了解 健康 人的脉是怎样的。

健康 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1、大小:

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

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

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

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里症。

5、匀乱:

管察安危: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

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

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

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

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

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

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

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

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实脉

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人身上有几条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十二经脉分类表: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6�1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就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
 人体内经脉一般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西藏密宗功家所描述的中脉,十二经络是指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这十二条经脉,此十二经络连接了人体内,心肺肝脾肾,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五脏六腑之正气,并使按十二时辰的并化,自然而然的周天运转,其实这十二经络,在每一个正常的人体内都是连通的,只是普通的人身上,这十二经络有如羊肠小道,脉络之中的气息犹如低压的电流,十分微弱,但修持得法的气功人.他身上的十二经络,就能变成康庄大道,甚至能成为人体内正气运行的高速公路,其人脉络内的气息犹如出闸的洪水,人体十二经脉,对应十二地支,脉中的气息虽按时变化.但却截然不同于人体内的血脉和血管,人体的血管分静脉和动脉,其脉中只有红血球中所携带的氧气,强弱的变化和运行,而人体十二经脉属于气脉,脉中并没有血的流转,又因脏腑之气十分的微妙,所以这人体内气脉难以被显示科学或医疗仪器,另外,人体内还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奇经八脉,此奇经八脉又不同于十二经络,他平时并不参与人体内脏腑之气的运转,我在研究中得出,奇经八脉并非是只负担着十二经络之中的气息盈亏的补泻,奇经八脉其实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律,此奇经八脉对应于一年之中,的二至二分四立.这八个节气,如果说十二经络是维持人体这一片小天地内的小气候恒定,而不受人体外的大气候中昼夜温差的影响而变化,那么奇经八脉就是维持人体内的小气候不随人体外天地大气候之中的春夏秋冬的转换而失常,此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科学仪器虽难以检测,但在一个成功的气功人天目状态下,却犹如电子扫描一的,照得历历分明,此时会发现,不论是十二经脉, 还是奇经八脉,每条经脉另外又分出不计其数的细脉,而细脉又能分出更多的叉脉,这些大大小小的经络犹如电脑的因特网一般的互相交织在一起,共同维持着人体内周身气息的大转换,气功人的天眼功越强,会发现人体内还有许多象原始森林一样的经络网并没有被开发,一般气功的修 就在于开发这些尚未起用的经脉网,和强化已经正常运行的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并使人体正气变得十分的旺盛,另外,我可以告诉众位修行者,人体血脉以心脏为枢纽,人体的气脉是以胯下的会阴穴为中心.
若有行人想要修得更高更上乘的无上神功心法,若只永远着意于此奇经八脉和十二经脉,将会阻碍气功修行人的神功进程或成就,我当为众行者再解说,西藏密法中描述的中脉,中脉,原本分三根,密法中原虽有描述,但我的实修过程中却证实密法并未穷究竟,人有三魂七魄之说,此中脉即对应于人之三魂,左脉为天魂天脉,中脉为人魂人脉,右脉为地魂地脉,此天地人三条中脉之中的天地二脉,互相绕人脉并互相交织呈S形而下,从头顶至胯下的会阴穴,共有条有理49个交叉点,有此49个交叉点之间,每隔一定数量的交点,形成总七个脉轮七朵莲花,此七朵莲花的能量差异形成人的七魄,但在我的修练过程中,我在经过此一阶段之后,我发现,我体内的中脉另外各分出三条入双手掌心和双脚脚心,我的双手和双脚心,也各有一朵莲花,如此我身上即总共开发十一朵莲花,而莲花的开放,是呈单层的开放,即一次同开二层,1,3.5.7.9.11但一直开到第十一层,每朵莲花各自长出一个莲蓬之后,莲花便不再开发,这样我身上的十一朵莲花每朵均开十一层,总共开一百二十一层,这当中,我发现我的头顶,眉心二轮,能量轻灵,应该对应于我的天魂神能量,我的心轮能量稍重,应该对应我的地魂气能量,我的海底轮最重,应该对应我的人魂精能量,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又发现,我的每一朵莲花的海底部分各自长九根须,最后,每一朵莲花之底,的须, 将我的十一朵莲花连成一个整体,此时我用天眼照见,我体内莲花有光流入花底下的须,花底下的根有光从两边.回流莲花之心,练至此时之后,我于无意中发现,我身上的能量不论我怎么发放,我体内的能量也永远都不再减少,而且我体内的莲花和花底下的须,绝对属于极不相同的二种能量,关于这花底下还生须,已涉及到我本门的根本秘密,我就不多说了,但愿我以上之言,能使天下有缘人,或能得到一些好处,那就幸甚幸甚了.

人的身体里到底有多少经脉

刚刚学了这些知识,现学现卖,来回答下您的问题:人体有十二正经
(即人们俗称的十二经脉,为常用经脉,以身体正中线为轴心,左右一条,共二十四条)、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另有八条奇经(俗称的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和督脉(最常用的奇经,其余奇经很少用到)、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这样总共加起来68条经脉。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以上只是说的经脉,不包括络脉。经脉和经络不要混淆。

相关推荐:

人有多少种脉象

牛排与什么炖汤

人由多少种元素组成

买新房要交什么税

人应该怎样去感恩

牛排怎么弄.

人应该文明的文言文

牛排怎么做第一次做牛排

标签: [db:标签]

声明:《人有多少种脉象》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人有多少种脉象

    脉象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王叔和《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李时珍《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李中梓《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脉象,是...

    百科 日期:2023-03-26

  • 牛排与什么炖汤

    萝卜炖牛排的做法:主料:牛排、水、萝卜、胡萝卜、香菇、鸡蛋、栗子、银杏。佐料酱:大蒜、生姜、香葱、香菜、花生粒、糖、盐、味精、醋、香油、...

    百科 日期:2023-03-26

  • 最好用的牙线推荐前十名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最好用的牙线推荐前十名:其中健舒佳 细滑纤维圆线牙线、严迪 薄荷护理型护龈牙线以及...

    数码 日期:2023-03-26

  • aboni是什么电视

    aboni是欧宝丽电视。oboni欧宝丽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长虹集团旗下独立出来的跨国品牌,其商标在法国和中国成功申请注册,并设立oboni(中国)公司...

    数码 日期:2023-03-26

  • 十款平价好用的护发精油推荐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十款平价好用的护发精油推荐:其中姜力 滋养头发精华液、欧莱雅 琉彩之韵护发精华以及...

    数码 日期:2023-03-26

  • 人由多少种元素组成

    近60种元素。世间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人体亦含近60种元素。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把含量大于人体重量百分之零点零一的称宏量元素,小于人体重...

    百科 日期:2023-03-26

  • 滋养护发精华排行榜十强

    排行榜大全根据各大平台销量、口碑、评价等数据,甄选出了滋养护发精华排行榜十强:其中欧莱雅 芯基源护发精华、欧莱雅 琉彩之韵护发精华以及馥...

    数码 日期:2023-03-26

  • 买新房要交什么税

    1、契税。契税是不管买新房还是二手房,买房人所承担的税费。它对于所买房屋的面积还有购买人是否为首套住房或者二套住房有不同的税点。面积...

    百科 日期:2023-03-2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