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欣赏古建筑

如何欣赏古建筑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8 手机版

欣赏古建筑可以从建筑的整体风格把握:

1、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色彩以浅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目前中国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2、现代风格。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3、欧陆风格。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反映在建筑外形上,较多的出现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石膏线脚饰窗等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如何欣赏古建筑

如何欣赏古建筑,对于提高你的文化品味和旅游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欣赏古代建筑,必须把握三个价值四个作用。
古建筑同其他文物一样一般也具有三个价值,即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一个古建筑本身所具备的价值或兼而有之,或具某一方面价值。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一定是历史上所形成的。这就是说,古建筑首先具备的是历史价值。历史价值在于古建筑本身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周口市关帝庙是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建造的用于经商休憩联谊的会馆,反映了周口市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繁荣景象。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反映该建筑产生时代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审美的观点等,同时还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情况;是这些文物都是历史上艺术大师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三是许多的古建筑,有其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永远为人们所欣赏。周口市关帝庙的雕刻艺术,制作精细,或花或草或人物故事,蕴藏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文化内涵,观后令人赏心悦目,津津乐道,无不叹服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水平。文物的科学价值有两个方面,其一它所反映的自身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其除了作为科学史的例证之外,许多前人辛勤劳动创造发明的成果还可
以为今天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借鉴,有些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今天还可以利用。有许多前人的科技成果尚待我们从文物身上去阐发去探寻。一般的民居及有些不重要的古建筑等,可以作为房屋居住等使用,它本身不具有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三个价值,超出了文物的范畴。
古建筑的四个作用是:一古建筑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文物建筑是过去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们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才能的高度成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二古建筑是研究历史科学的实物例证。古建筑和其他物质文明遗存一样,它本身的发展常常反映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往往打上阶级的烙印。因此,它对研究社会发展史是很好的实物凭证。三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几千年来,无数建筑工匠在建筑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艺术装饰建筑传统风格等多方面进行大量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今天自然是我们应当继承的一份宝贵财富。古建筑在装饰艺术木雕镶嵌堆叠等方面,往往独具一格,成就很高,是古代艺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价值,其中许多技艺技巧和经验,为今人继承和借鉴。四古建筑是人民文化休闲的场所,是发展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周口境内可供观赏的人文景观较少,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文景观,而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依赖资源也就是古建筑,所以古建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把握了古建筑的三个价值四个作用,欣赏古建筑也就算是入门了。由于各个古建筑诸方面的文化内涵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走进古建筑,走进古建筑的文化氛围,了解其各自的历史科学艺术的价值,作具体的游览观赏了。

怎样欣赏中国古建筑

在国内旅游,古建筑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典型的建筑,甚至只要一看到其照片,就能勾起许多有意义的联想:看到天安门城楼,会想起伟大的祖国;看到虎丘塔,会想起苏州,想起那别致隽永的园林艺术;看到武侯祠,会想起聪明盖世、忠贞不渝的诸葛亮,想起三国鼎立的局面;看到岳阳楼,会想起范仲淹,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人们一般所说的中国古建筑,通常是指近代技术输入前我国的建筑体系,以汉族为主体的广大地区的建筑为代表。主要包括城市、宫殿、坛庙、寺观、塔、住宅、会馆、衙署、书院、园林等建筑形式。 唐代以前的建筑,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原物,我们只能从古代诗文、文献中去领会、考察。唐以后历代都留下了建筑物,时代越近,遗留越多。这些古建筑虽建于不同时代,各有特点,但又呈现出一种共同的风格、共同的气派:木结构、大屋顶、飞檐、斗拱、吻兽、彩画、雕饰。以柱梁结合的木结构体系,决定了我国古建筑多是平面展开、多重层进,并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还以院为单位,由房舍、墙垣围成院,串接几组成为院群,乃至构成如北京故宫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由于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的制约,我国古建筑还有这样几个特征: 封闭性和内向性。我国的古建筑,无论是民宅还是衙署、宫殿,最外部都是用高墙封闭,仅留少数门以供出入。至于皇宫,更是多重墙垣,庭院形成重重屏障,把主要部分围在核心。 以南面为尊。受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古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宫殿、宫门也都正南、正北,并认为居中面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 有严格的等级。建筑的尺度、高低、形制及色彩、图案等都有等级差别,当然以皇宫为最高。皇宫主要的宫殿、宫门、殿门,南北排列在同一中轴线上,是为了显示出中央为尊的地位。例如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使南面的正阳门、永定门和北面的钟鼓楼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表明,皇宫的主要门殿不仅居宫城中心,而且还是全北京城的中心。 讲求风水。即建筑环境要符合风水要求,如风向水流的地势等。这主要反映在古代皇帝陵墓的建筑上。这种把人工改造和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综合构成一种特定的环境,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欧洲有这样一种说法: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节奏和旋律非常鲜明。大至一个建筑群的布局,小至一排栏杆、一根柱子的安排,都显示出一种明快的节奏和内在的旋律,就像音乐的序曲、扩张、渐强、高潮、渐弱、休止一样,有极其强烈的空间音乐感。例如欣赏北京故宫,先要从正阳门经天安门、端门到午门,由午门进太和门到太和殿前。在这长途行进中,还要通过五个不同尺度、不同形状、不同气质的院落所组成的空间序列,由狭窄到收缩到深邃,最后到宏伟壮阔,给人的感觉恰如听一首有前序、有渐强、有高潮的交响乐。 建筑有不同的用途,给人的艺术感受也就各不相同,欣赏时应该加以区别。宫殿、寺观庄严神圣,犹如肃穆、缓慢的庙堂音乐;纪念性建筑物崇高、伟大,犹如气势磅礴的进行曲;园林建筑清新隽永,犹如山歌村笛。能够品出不同的节奏旋律,品出不同的艺术韵味,方算是领略了各种古建筑的风情。 中国许多古建筑,如寺庙、亭台、楼阁,往往筑在山水园林之中,成为自然或园林景观的一部分。清代画家郑绩说:“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在山林掩映中,会有一座寺院,在峰峦河谷上会有一座小桥,在山泉瀑布旁会有几间茅舍,在曲岸流水边会有步廊、小亭……虽不占山水园林的主导地位,但它们给原本清幽的环境平添不少生气。欣赏它们,当然应该结合周围的景色综合进行。 建筑是综合艺术。不只是构造、布局、色彩、装饰,建筑师们同时在其中或融进诗情画意,或寄寓哲理精神。建筑物上的匾额对联、诗文题咏,更包含有建筑师或后人对建筑及景观的认识和评价,欣赏时当然也不能忘了它们。

怎样欣赏古代建筑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古代建筑简介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北京天坛
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河北赵县安济桥
庭院式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图片来源:唐语砖雕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的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苏州园林局部
艺术形象
简述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色彩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一起看镜头下的中国古建有多美,中国古建筑包含哪些内涵和文化?

具有历史文化。中国的古代建筑体系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沼泽黄土中的穴居生活导致了干栏建筑和木骨泥墙建筑的出现。中国古代建筑中最著名的“木构建筑”也出现在殷商时期,然后在商周时期得到完善,到秦汉时期定型。从那以后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古建筑保护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是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它可以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某座城市的“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座城市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和继续。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建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建筑大师和杰作,创造了许多代代相传的宫殿、陵墓、寺庙、花园和房屋...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参考,而且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的古建筑就像翻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要知道的是中国的古建筑是中国人民生产生活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和反映之一。它能反映人们的自然观、地域特征、等级制度等等。讲究古代的风水观念。建筑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乃至材料的选择,都讲究山与水的和谐共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东、西、北、南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也由于不同地区生产的建筑材料不同,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和可能的材料,根据生产生活的不同需要和习惯,创造了不同的建筑,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实践和风格。

从文学文化角度欣赏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四)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五)写意的山水园景
多民族国家与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相关推荐:

如何欣赏古建筑

木板上墙工艺怎么做

芫花怎么种植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木本海棠怎么养

怎么用电脑赚钱

如何欣赏芭蕾

木材出口需要什么文件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欣赏古建筑》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欣赏古建筑

    欣赏古建筑可以从建筑的整体风格把握:1、新古典主义风格。在色彩以浅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目前中国这种建筑...

    百科 日期:2023-03-28

  • 你的手机号关联了多少互联网账号?工信部正式上线一证通查 2.0

    感谢小编网友 江乙己、肖战歌歌 的线索投递!小编 7 月 21 日消息,今日,工信部宣布推出“一证通查 2.0”服务 —— 全国互联网账号“一证通查”,...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木板上墙工艺怎么做

    木板上墙工艺步骤:1、找平墙面。最好使用红外线水平仪找平,以避免铺装墙面本身高低不平造成地板出现高低起伏或者波浪状,从而影响美观;2、墙面做...

    百科 日期:2023-03-28

  • 芫花怎么种植

    1、大田选整。根据芫花的分布情况来看,芫花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对种植地的土壤没有什么要求。还有就是根据芫花的生长习性,具有喜温暖、喜肥沃...

    百科 日期:2023-03-28

  • win7系统怎么删除自带的不常用应用程序?

    在我们Windows7系统当中,会自带很多的应用程序,而这些程序基本上都不常使用,还十分的占空间,那么就有用户在问说能不能删除,这个是可以的,本期小编...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雕塑的定义,雕塑属于造型艺术当中的一种,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雕、刻、塑等操作,最终形成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了解雕塑表现手法,雕塑在表现手法...

    百科 日期:2023-03-28

  • Redmi G 2022 游戏本开启预售:12 代酷睿 + 2.5K 165Hz 电竞屏,首发价 6299 元起

    感谢小编网友 软媒用户1718718、梁上君子 的线索投递!小编 7 月 21 日消息,Redmi G 2022 游戏本今天开启预售,采用 2.5K 165Hz 电竞屏,首发价 62...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 win7系统提示d3dcompiler43.dll文件丢失怎么修复?

    不少使用win7系统的用户电脑会出现d3dcompiler43.dll丢失文件的提示,这个文件的缺失会导致很多的功能应用无法正常使用,但是只需要修复即可,那...

    互联网 日期:2023-03-28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