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

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30 手机版

1、句式:被动句;

2、标志词:“为所”,表被动;

3、出处:《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内容: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翻译:你们这伙人都将被他俘虏。

求《鸿门宴》中的,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谢谢大家。

《鸿门宴》中的特殊句式、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1)籍何以至此?(2)今日之事何如?(3)客何为者?(4)沛公安在?

2、定语后置句。玉斗一双,白璧一双

3、状语后置句(1)具告以事(2)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物(3)得复见将军于此(4)因击沛公于坐(5)长于臣

(三)省略句

1、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2、若入前为(之)寿

3、为(之)击破沛公军

4、急击(之)勿失(时机)

(四)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若属今为之虏矣

(五)固定句式

1、孰与君少长?(与…相比,哪一个…)

2、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没有…的)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今:表程度副词)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

4、沛公……约为婚姻(婚姻——古:结为儿女亲家;今:男女婚事)

三、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令将军与臣有却(“却”通“隙”,隔阂,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在夜间,连夜。)

2、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二)名词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

2、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户籍。)

(三)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四)动词作名词

此王秦之续耳(后继者、老路、覆辙。)

(五)形容词作名词

1、君安与项伯有故?(旧情、老交情。)

2、此其志不在小(小事。)

(六)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鸿门宴》中的固定句式?

《鸿门宴》中的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4、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的。)

相关诗文: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

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在鸿门宴第五段所有特殊句式和省略句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 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 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 ...

动词表被动文言文

1. 语文文言文表被动的标志主要有哪一些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2. 文言文中“为所结构” 除表被动,意思是

文言文中的“为所”,是由介词“为”与助词“所”组合在一起,并构成表被动的句式。这种句式的特点就在于:施事处在“为”和“所”之间,也可以不出现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性词语则处在助词“所”之后。所以“为所”通常有两种句式,即:一是“为所”句式;一是“为…所…”句式。这两种句式,都可翻译为:“被+施事+动词性词语”。

一、“为所”句式。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然的话,你们这班人都将被(沛公)俘虏)

本例中“为所虏”是“为所”句式。句中的介词“为”与助词“所”组合表被动,其中:介词“为”与组词“所”之间没有出现施事“沛公”,而动词性词语“虏”处在助词“所”之后。

二、“为…所…”句式

《史记·魏公子列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侯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别人所杀害。)

本例中的“为人所杀”是“为…所…”句式,句中的介词“为”与助词“所”组合表被动,其中:介词“为”的宾语“人”为施事,处在介词“为”和助词“所”之间;而动词性词语“杀”处在助词“所”之后。

3. 文言文被动句式有哪8种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如:

(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2)故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

(《盐铁论·险固》)

2.动词前加“见”。如:

(3)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4)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

“见”往往与“于”字配合,由“于”引进主动者。如: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6)使文王所以见恶于纣者,以其不得人心焉?(《韩非子·难二》)

3.动词前加“为”引进主动者,或直接加“为”,不出现主动者。如:

(7)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字还常与“所”字配合使用,形成“为……所”式。

(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羽本记》)

(10)如姬父为人所杀。(《魏公子列传》)

“为”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跟“于”或者“见”配合使用,构成“为……于”或者“为……见”式:

(11)胥之父兄为戮于楚。(《吴世家》)

(12)烈士为天下见善(赞美)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4.动词前加助动词“被”表示被动。这类句式大约萌芽于战国末期。如:

(13)今兄弟被攻,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14)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后来,“被”字句式中有了施事者出现,构成“被+施事者+动词”式(这时的“被”应看着介词)。如:

(15)五月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16)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终。(《颜氏家训·归心》)

由于受“为……所”句式的类化,还产生了“被……所”式。如:

(17)晋文公被秦所纳,既而背秦。秦伯伐之。战于韩,被秦所获。(《礼记·坊记》)

(18)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总的说来,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四字(于、见、为、被)三式(见……于、为……所、被……所)。这些有标志的被动句往往很容易识别,但文言文中还有许多没有标志的被动句(即零形态文言被动句式),如不能识别,势必对文言翻译造成负面的影响。为此一并说明如下:

无标志文言被动句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不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翻译时大多数可加“被”,亦可不加“被”。如:

(19)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译文:人本来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不容易。]

(20)风至苕折。(《荀子·劝学》)[译文:风吹来,苇杆(被)折断了。]有少数句子则必须加“被”。如:

(21)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译文:国家被人家战胜了,国君逃亡了,不是祸是什么呢?]

(22)会延年家收(《汉收·李陵传》)[译文:碰上延年家被查抄拘捕。]

第二类是出现主动者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实际上可以看作省略了一个表被动的介词“于”的被动句。如:

(23)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24)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25)足蒸暑土气,背炙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以上三例,“逼兵势”可看着“逼于兵势”,“惩”可看着“惩于”,“蒸”可看着“蒸于”,“炙”可看着“炙于”。

此外,还有一种以“动词+者”表被动的句式。如:

(26)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墨子·耕柱》)

上例中的“攻者”就应看着“被攻打的国家”。

4. 动词主动表被动

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地方用主动表被动,这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常常让他们感到不好学,不好掌握,在此小结一下

1、Need, want, require(要求,需要), deserve(应得,值得), be worth值得),not bear(经不住) 后面接doing主动表被动。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这本书值得一读。

The old building requires repairing. 这座古建筑需要修了。

These young seedlings will require/need looking after (=need to be looked after) carefully.

5. 古文被动句的格式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用“见”、“于”,“见。

于。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

所。..。”

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 (曹丕《与吴质书》)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

(《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无标识的被动,需要文章的上下文来判断。例如:韩信拜大将。

6. 文言文被动句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7. 高中语文文言文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触龙说赵太后》)

2.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屈原列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在动词前用“受”字来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如: (1)有罪受.贰。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如: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如: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

劫。(苏洵《六国论》) “为„„所„„”,自产生后,就成了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被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8. 主动表被动的动词

主动形式表被动意义:

1. 系动词 look sound feel *** ell taste appear seem prove bee get

the steel feels cold

his plan proved (to be ) practical

2.表示预祝的某种属性特征的动词 read write act cut draw sell wash wear open

Nylon cleans easily 尼龙容易洗干净

teh coat dries easily 这种外衣容易干

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地方用主动表被动,这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常常让他们感到不好学,不好掌握,在此小结一下

1、Need, want, require(要求,需要), deserve(应得,值得), be worth值得),not bear(经不住) 后面接doing主动表被动。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这本书值得一读。

The old building requires repairing. 这座古建筑需要修了。

These young seedlings will require/need looking after (=need to be looked after) carefully.

相关推荐:

摄影新手怎样选择一款相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

描写四季的比喻句

银杏苗如何培育

若什么若什么组成语

描写松果的好句

购买葡萄时怎么挑选

若沁的作品有哪些

标签: [db:标签]

声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摄影新手怎样选择一款相机

    1、机身。选择照相机的机身是非常重要的,尽可能的选择金属材质,以及密封性较好的机身,这样即使外出时,下些小雨或者是沙尘天气等,都不会影响相机...

    百科 日期:2023-03-30

  • 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

    1、句式:被动句;2、标志词:“为所”,表被动;3、出处:《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内容: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

    百科 日期:2023-03-30

  • 支持自由文本翻译,火狐浏览器 Firefox 官方翻译扩展 1.2 发布

    11 月 29 日消息,Mozilla 官方火狐浏览器 Firefox 翻译扩展程序 -- Firefox Translations 1.2 于今天放出。新版本支持自由文本翻译,新增更改...

    互联网 日期:2023-03-30

  • 描写四季的比喻句

    一、描写春天的比喻句: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位作家,他的文章到处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春天像...

    百科 日期:2023-03-30

  • Win7旗舰版系统下开机提示自动关机是由NT AUTHORITY SYSTEM初始怎么解决?

    有些用户在使用电脑的时候遇到开机弹出对话框提示“系统即将关机,请保存所有正在运行的工作,然后注销,未保存的改动将会丢失,自动关机是由NT AUT...

    互联网 日期:2023-03-30

  • 银杏苗如何培育

    1、苗床选整。银杏育苗地一般会选择地势平坦的、光照充足的、背风、靠近水源的地带。由于银杏对种植地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苗木培育最...

    百科 日期:2023-03-30

  • 若什么若什么组成语

    1、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例句:家长、老师总是 教育孩子 们努 力学习 ,不要见天打游戏玩物丧志,但总...

    百科 日期:2023-03-30

  • 微信内测全新功能:小程序史诗加强 这是在造自己的操作系统?

    微信正在打造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日前,有网友反馈称,微信正在测试一项名为“更多打开方式”的新功能,用户长按图片可选择“更多打开方式”...

    互联网 日期:2023-03-30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