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2 手机版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简介如下: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公里。到2003年底中国铁路只有7.3万公里。50多年只增长了5万公里。至201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

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至于为何取1905年为界,这是因为,在1905年9月开工修建的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修建的首条铁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国衰民穷、连年战争,铁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仍在艰难前行。

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1975年7月1日,完成电气化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完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实施)等规划,勾画了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中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

CRH1、CRH2、CRH5动车组大规模上线运行,列车运行时速达200 km/h。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部分区段时速达到250 km/h,中国从此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货运方面,在既有提速干线开行时速120 km/h、载重5000吨货运重载列车。通过此次提速,中国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18% 和12%。自此之后,中国在既有线上不再大规模地进行提速,而是转向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石太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城际铁路的开通,大量时速250、300、350 km/h的动车组已经上线运行,中国高速铁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简述我国铁路发展的历程和标志性事件

铁路行业的发展历经很长的时间,我国铁路在原有国情下,经过重重障碍,也渐渐发展起来。

我国铁路发展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开创时期;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时期,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式时期;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国铁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简要谈论和分析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式。

关键词:铁路;铁路发展;铁路概括;铁路现状;铁路展望

1.我国铁路历史发展回顾

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

在当时,一些有识之士著书介绍了铁路知识,并提出了发展铁路运输的简易。

期间,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谋求在中国修建铁路,以便把他们的侵略势力从中国沿海沿伸向内地,如1865年英商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约0.5Km的展览铁路,广为宣传,但都遭到清 *** 的拒绝。

中国铁路始建于1876年,迄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1)开创时期(1876-1893)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擅自唉中国的土地上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从上海到吴淞镇止,长145Km,轨距762mm,轨重每米13kg。

于1877年10月拆除。

(2)帝国主义夺权,中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

1894年,清 ***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割地赔款,国力大损。

英、俄、日、法、德、比、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乘机对清 *** 施加压力,强取中国的铁路权益,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 ***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 ***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袁世凯子1912年宣布“统一路政”,解散了各省商办铁路公司,把各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兴建的铁路全部收归国有,用以抵借外债,因而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二次 *** 。

1928年,南京 *** 政执政以后,主要以官僚买办资本与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合资”方式修建铁路,从而出现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三次 *** 。

(3)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时期(1949-495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一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

194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314.01亿吨公里。

1952年6月18日,满洲里程至广州间开行了第一列直达列车,全程4,600多公里畅通无阻。

到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22,87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802.24亿吨公里。

(4)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时期(1953-1978) 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

到1980年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76年,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动乱的十年。

中国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量达7,087亿吨公里。

(5)贯彻改革开放政策,中国铁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1979至今) 中国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

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也顺应潮流步入新的时期,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迅猛的增长。

2.我国铁路发展的现况 2.1我国客货流量状况

我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东西跨度5400 公里,南北相距5200 公里,实现东西南北之间长大距离的物资和交流迫切需要建设一个运能充足、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发达、完善的铁路网。

据统计,从1978 年到2006 年,全社会货运总量从24.5亿吨增至185亿吨以上,平均增长7.7 % ,而铁路货运量平均增长3.4%;全社会客运量从25.4亿人增长至184.7亿人,年均增长7.6%,而铁路客运量年均增长1.3%,货客运量增长远远低于社会运量的增长。

2.2我国铁路运量状况

中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6 万公里,仅占世界铁路的6%,但完成的工作量却占了世界铁路总工作量的24% ,运输负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 倍,运能利用率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国家,但在现有线路、车辆诸多条件下,铁路运输能力已接近极限。

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沪昆等六大铁路主要干线长期处于超饱和、超负荷运输状态,难于满足运量的需求。

客运方面,铁路客运能力每天提供运力242 万个席位,而实际日均输送旅客340 万人次(06 年运输旅客计12.6 亿人次),每日缺口席位98 万人次,满足率为71% ,能力缺口29% 。

货运方面,铁路货运每日请求均在30 万车左右,而实际每日完成10 万车,满足率仅为33%,能力缺口67%。

2.3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概括

为解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 *** 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在扩大运输能力上,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靠外延扩大再生产,加快新线建设;二是靠内涵扩大再生产,挖掘运输潜力(提速等)。

铁道部于1997年4月1日起至今已进行了六次大提速。

第六次提速铁路共涉及京哈、京广、京沪、胶济、广深、京九等18条线路。

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2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2.2万公里,比第5 次大提速增加了6000公里。

其中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1.4万公里。

达到时速200 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6003 公里。

达到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846公里。

第六次大提速概括起来主要有6 个方面的显著变化: (1)提速调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2)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大量开行; (3)客运产品更加丰富多样;

(4)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进一步压缩; (5)货运产品更加贴近市场;

(6)提速安全保障体系更加严密。

提速是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但目前通过第六次大提速,可以说是潜力挖空,铁道部表示今后不再搞提速措施,主要是新建高速或客运专线提升运输效率和能力。

3.当前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式

3.1加快我国铁路发展的宏观坏境非常有利

(1)党中央、国务院对铁路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对发达完善铁路网建设、技术装备现代化等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 多次考察铁路,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铁路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对铁路部门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要求铁路部门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总结和深化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地方党委 *** 对加快铁路发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近年来,各省区市党委 *** 发展铁路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将其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点、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构建绿色环保运输方式的举措,全力支持加快铁路发展,不仅承担征地拆迁的繁重任务,而且出资参与铁路建设。

(3)加快铁路发展的政策环境极为有利。

今年我国经济在企稳向好的基础上,将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这对于改变铁路运输经营环境、实现铁路客货运量较大幅度增长、增强铁路发展能力非常有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对于发挥铁路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优势非常有利。

从世界范围看,交通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总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发展铁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4)我国铁路加快发展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好。

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希望与我国铁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我国铁路“走出去”迈出重大步伐,形成了全方位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态势。

这对于我国铁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拓展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3.2现阶段我国铁路发展面临的挑战

(1)现阶段是大规模铁路建设最高峰的时期。

截至去年底,我国铁路在建新线里程达313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15万公里;在建项目投资规模211万亿元。

今后3年,还将开工建设一批新线,投资规模也将大幅度增加。

这样大的建设规模和这么多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在中国铁路历史上从未有过。

如何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和运营的检验;如何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重特大施工事故;如何加强设计和施工组织,确保工程进度;如何管好用好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益,确保资金安全。

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2)现阶段是大量新线投入运营最高峰的时期。

我国大规模铁路建设已经进入收获季节。

预计2010年至2012年,新线投产达到21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

到201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1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0%以上,建成新客站800多座。

如何加强施工与运营的有序衔接,搞好设备的联调联试,确保新线安全顺利开通运营;如何强化客运专线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运输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高速安全万无一失;如何统筹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加强客货营销,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如何把铁路设备设施现代化与搞好服务统一起来,提升服务水平。

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3)现阶段是新技术装备制造和运用最高峰的时期。

适应大量新线建成投产和机车车辆更新换代的需要,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新技术装备将进入密集生产、密集运用的时期。

在机车车辆等技术装备制造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发适应我国铁路需求的系列产品;如何严格生产和验收管理,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如何管好用好这些先进技术装备,构建科学的维修养护体系,确保各种技术装备的安全高效运用。

这些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重载铁路的中国的重载铁路

我国铁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展重载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 2006 年以来,随着大秦线 2万吨组合列车的大量开行及 23 t 轴重通用货车在全路推广使用,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已形成两种主要模式:①在重载运煤专线大秦线及其相邻衔接线路上开行万吨单元列车和万吨、2 万吨组合列车;②在京广、京沪、京哈、陇海等既有主要繁忙干线上开行一万 吨 级的整列式重载列车。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重载运输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
在“2014(第三届)国际桥梁与隧道技术大会”上,有关方面透露出,继“客运高速”后,“货运重载”将成为中国铁路建设新重点,相关产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主要方向是:一是专用货运重载铁路改造和新建;二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逐步建成后,既有的客货混运铁路将逐步改造为重载铁路、以货运为主。 中国的大秦铁路是国内第一条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全线长653公里,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年运量开始为5500万吨,远期可达1亿吨,于1992年12月21日正式开通。
2014年4月2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牵引重量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线路起点为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终点为山东省日照港。线路正线全长1260km(含吕临支线共线部分),山西省境内599km,河南省境内255 km,山东省境内426 km。本次初步设计方案线路经由山西省吕梁市、临汾市、长治市后以隧道形式翻越太行山进入河南省境内,经安阳市、鹤壁市至本次初步设计终点汤阴东站,根据部、省要求,本工程2010年4月1日山西境内全线开工,瓦塘—碛口段到2013年9月30日竣工,工期为三年半;碛口以东至日照到2014年9月30日竣工,工期为四年半。铁道部安排2010年山西省境内要完成投资115亿元。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160公里/小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1200米,困难地段800米限制坡度下行方向 13‰,上行方向 6‰到发线有效长度1700米牵引种类电力牵引质量10000吨闭塞方式自动闭塞规划运送能力货运20000万吨/年,客车15对/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项目的实施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保证沿海和华东地区煤炭需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强化煤运通道能力和煤运系统运输安全以及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盘活国家存量资产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2月29日,瓦日铁路(原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全线正式开通。货运列车可直接进入日照港,并在日照市区实现货运南进南出。 神华铁路主要以外运神华自产煤为主,适当兼顾地方运量,现拥有包神铁路集团公司、神朔铁路分公司、朔黄铁路公司、准能大准铁路公司、铁路货车公司、神华轨道维护分公司、准池铁路、蒙东铁路公司等8个骨干企业。截至2014年底,营运里程共计2026公里,在建里程340公里。2014年完成货运量4.12 亿吨。

中国铁路是从哪一年开始建立的,至今的发展史具体是什么?

铁路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人类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之一,相对于中国这样近200年历经沧桑巨变的国家,铁路的发展史实际上承载着诸多的价值和意义。铁路不仅是物资载运的工具,也不仅仅是联络交通的渠道,在某些层面上,中国铁路的发展史和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等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



1.中国铁路发展的肇始期,有诸多的第一


追溯中国铁路发展的源头,有诸多的第一和创举,中国最早修筑铁路的动议是1847年的基隆铁路,最早建筑铁路网的设想1863年来自英国人斯蒂文生,最早的铁路出现于1865年北京永定门,第一条实现营运的铁路是1876年吴淞铁路,第一条自建铁路为1881年的唐胥铁路。这些时间点亦成为不同学者著述中国铁路史的开端。



但从更久远的讨论开始,中国铁路的发展应该始于1835年,当时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刚刚问世10年,在东方古国的《东西洋每月统计传》中,便出现了有关蒸汽火车的介绍。其中也有中国是否可以兴办铁路,中国如何建设铁路等诸多的批评和讨论,应该说,以此篇文章为标记,可以算作中国铁路发展的最初渊薮。



2.中国铁路的近代发展期,伴随着讨论和争议,伴随着半个多世纪的挣扎和磨难,中国铁路缓慢发展


从1906年到1949年,在近半个世纪当中,是中国历经压迫和磨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关中国铁路发展的讨论,始终与民族复兴和救亡图存有关。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便是孙中山,其提出的铁路修建构想尽管在当时看来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正是基于中国人对铁路的迫切需求和反复论证,才有了后面的中国铁路发展。



当然,在这个半个世纪当中,中国铁路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在铁路网构建和铁路技术上,多数伴随着屈辱的历史,其中充满艰辛和磨难。但是铁路作为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和新的社会生产门类,对于国家经济乃至社会风气而言,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可以说,中国铁路是促进中国走向近世文明的重要杠杆和标志。



3.新中国建立后,中国铁路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立之后,百废待兴,但铁路修建仍然作为头等大事,尽管中间也有沉寂和波折,但始终沿着一个民族复兴应有的情势和个性,走向了辉煌。在此阶段中,关于铁路的修筑技术如何创新和发展,铁路如何管理和营运,乃至历次铁路大提速都是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重要标记,也蕴含了几代铁路人的呕心沥血和一个国家的运势昌盛。



并且,中国铁路发展史在此阶段有了非常丰富的档案和更迭轨迹,无论是实物资料还是档案材料,其中大量的数据、图表,涉及到客货运转、兼及铁路文化、铁路技术、铁路创新乃至职工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概而言之,中国铁路的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一,肇始期(1835-1906),此阶段为中国铁路的酝酿和开始阶段,修建铁路动议,铁路网设想乃至第一条自建铁路均由此开始;

其二,近代铁路发更迭期(1906-1949),此阶段有关铁路修建的讨论热烈,但囿于国情和技术局限,实际上修建和发展极为缓慢;

其三,繁荣发展期(1949-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发展历经波折,但在铁路网构建和技术更迭中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铁路发展的五个阶段是什么?

1、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

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2、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国衰民穷、连年战争,铁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仍在艰难前行。

3、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4、21世纪初至今大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完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实施)等规划,勾画了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5、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阶段

在高铁走出去大战略的指导下,2019年4月9日至13日,第22届莫斯塔尔博览会在波黑莫斯塔尔市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中国铁路首次参展,复兴号、中欧班列在展会上精彩亮相,中国“国家名片”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受到广泛赞誉。

中国铁路发展的4个阶段

1、第一阶段:1876年至1949年,以洋务运动为基础,着重建设非内陆段铁路。
2、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以改革开放为基础,以建设内陆段铁路为重点。
3、第三阶段:1978年至2003年,以科技进步为基础,重点建设大型铁路网络。
4、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以提高运输能力为基础,重点建设高速铁路网络。

相关推荐: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具备哪些条件

山药薏米芡实粥喝多久管用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消费者的我应该怎么做

山药一般在锅中炖多久

煤矿五小电器指什么

沼泽是怎样形成的

山药要怎么挑选煮甜汤的步骤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的重载铁路发展历程简介如下: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这就是英国资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吴淞铁路。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

    百科 日期:2023-04-02

  •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具备哪些条件

    矿井发生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1、瓦斯浓度达到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六;2、引火源温度为650摄氏度至750摄氏度;3、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百分之十...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山药薏米芡实粥喝多久管用

    坚持食用。芡实功用:健牌止泻、固肾涩精、止带。用于脾虚久泻、肾虚精关不固致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尿浊、湿热或脾虚之带下色黄等症。淮山药...

    百科 日期:2023-04-02

  •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消费者的我应该怎么做

    消费者是食品的最终需求者,所有不安全食品的终极消费对象,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接触不安全的食品,消费者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公众,人数极为庞大...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山药一般在锅中炖多久

    1、山药一般在锅中烹调15分钟左右就可以熟透。2、山药又称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

    百科 日期:2023-04-02

  • 煤矿五小电器指什么

    五种不同类型的小电器:1、 矿用隔爆型控制按钮 、矿用隔爆型接线盒、母线盒;2、矿用灯具;3、矿用插销、矿用电缆;4、矿用隔爆型通风机;5、矿用发...

    百科 日期:2023-04-02

  • 沼泽是怎样形成的

    沼泽是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

    百科 日期:2023-04-02

  • 山药要怎么挑选煮甜汤的步骤

    挑选山药的方法:从外表上看,皮肤比较光滑的是脆山药,适合炒着吃。若是炖汤或做甜品菜建议选择面山药,口感会甜糯,饱满。面山药的特征是身上麻点多...

    百科 日期:2023-04-0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