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砷的密度是多少

砷的密度是多少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4 手机版

砷室温密度 5、727克每立方厘米,液态密度5、22克每立方厘米。

砷,俗称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在古代,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但是少量的砷对身体有益。

砷的密度


室温密度 5.727  g·cm−3
液态密度(在熔点) 5.22  g·cm−3
熔点 1090 K
(817 °C,1503 °F)
沸点(升华) 887 K
(614 °C,1137 °F)
from wikipedia

砷的密度是多少?

AsCl3
As占AsCl3的质量分数是75/(75+35.5x3)=75/363
由于四氯化锗中含砷为50g/L
那么三氯化砷在四氯化锗中的体积百分比=50g/L/(75/363)=242g/L

砷是什么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元素名称:砷 元素原子量:74.92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马格努斯 发现年代:1250年 发现过程: 1250年,罗马的马格努斯在由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 元素描述: 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灰色晶体具有金属性,脆而硬,具有金属般的光泽,并善于传热导电,易被捣成粉沫。密度5.727克/厘米3。熔点817℃(28大气压),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为蒸气,砷蒸气具有一股难闻的大蒜臭味。砷的化合价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游离的砷是相当活泼的。在空气中加热至约200℃时,有萤光出现,于400℃时,会有一种带蓝色的火焰燃烧,并形成白色的氧化砷烟。游离元素易与氟和氮化合,在加热情况亦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解于强碱,生成砷酸盐。 元素来源: 主要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有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sS)等。由三氧化二砷用碳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造硬质合金;黄铜中含有微量砷时可以防止脱锌;砷的化合物可用于杀虫及医疗。砷和它的可溶性化合物都有毒。 元素辅助资料: 砷在地壳中含量并不大,但是它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砷在地壳中有时以游离状态存在,不过主要是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存在如雌黄(As2S3)、雄黄(As2S2)和砷黄铁矿(FeAsS)。无论何种金属硫化物矿石中都含有一定量砷的硫化物。因此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砷和它的化合物。 经过分析,在我国商代时期的一些铜器中有砷,有的多达4%。铜砷合金中含砷约10%时呈现白色,有锡时含砷少一些,也可得银白色的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白铜。 砷的硫化物矿自古以来被用作颜料和沙虫剂、灭鼠药。硫化合物具有强烈毒性,今天砷的拉丁名称 arsenium和元素符号As正是由这一词演变而来。 1世纪希腊医生第奥斯科里底斯叙述烧砷的硫化物以制取三氧化二砷,用于医药中。三氧化二砷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为砒石或砒霜。小剂量砒霜作为药用在我国医药书籍中最早出现在公元973年宋朝人编辑的《开宝本草》中。 西方化学史学家们一致认为从砷化合物中分离出单质砷的是13世纪德国炼金家阿尔伯特·马格努斯,他是用肥皂与雌黄共同加热获得单质砷的。比中国的葛洪大概晚了900年。 到18世纪,瑞典化学家、矿物学家布兰特阐明砷和三氧化二砷以及其他砷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拉瓦锡证实了布兰特的研究成果,认为砷是一种化学元素。 砷的拉丁名称arsenicum和元素符号As来自希腊文arsenikos,原意是“强有力的”,“男子气概”,表示砷化合物在医药中的作用
希望采纳

砷是什么

砷是一古老的毒物。在自然界中,砷主要是以硫化物如雄黄的形式存在。砷的各种化合物的应用很广泛,如五氧化二砷被用做杀菌剂,砷
酸盐与亚砷酸盐衍生物被用做除草剂,砷酸被用于木材防腐,在颜料、制药工业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砷与化妆品
砷的毒性是很大的,化妆品中砷含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千克。否则用后如果吸收中毒的话,砷也会引起有神经系统的改变,同时还有一些周围神经的改变,比如说手麻,脚麻四肢无力,疼痛等症状,皮肤上可能还有黑变,色素的沉着。

元素名称:砷
元素原子量:74.92
元素类型:非金属
发现人:马格努斯
发现年代:1250年
发现过程:
1250年,罗马的马格努斯在由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
元素描述:
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灰色晶体具有金属性,脆而硬,具有金属般的光泽,并善于传热导电,易被捣成粉沫。密度5.727克/厘米3。熔点817℃(28大气压),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为蒸气,砷蒸气具有一股难闻的大蒜臭味。砷的化合价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游离的砷是相当活泼的。在空气中加热至约200℃时,有萤光出现,于400℃时,会有一种带蓝色的火焰燃烧,并形成白色的氧化砷烟。游离元素易与氟和氮化合,在加热情况亦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解于强碱,生成砷酸盐。
元素来源:
主要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有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sS)等。由三氧化二砷用碳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用于制造硬质合金;黄铜中含有微量砷时可以防止脱锌;砷的化合物可用于杀虫及医疗。砷和它的可溶性化合物都有毒。
元素辅助资料:
砷在地壳中含量并不大,但是它在自然界中到处都有。砷在地壳中有时以游离状态存在,不过主要是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存在如雌黄(As2S3)、雄黄(As2S2)和砷黄铁矿(FeAsS)。无论何种金属硫化物矿石中都含有一定量砷的硫化物。因此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砷和它的化合物。
经过分析,在我国商代时期的一些铜器中有砷,有的多达4%。铜砷合金中含砷约10%时呈现白色,有锡时含砷少一些,也可得银白色的铜。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白铜。
砷的硫化物矿自古以来被用作颜料和沙虫剂、灭鼠药。硫化合物具有强烈毒性,今天砷的拉丁名称 arsenium和元素符号As正是由这一词演变而来。
1世纪希腊医生第奥斯科里底斯叙述烧砷的硫化物以制取三氧化二砷,用于医药中。三氧化二砷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为砒石或砒霜。小剂量砒霜作为药用在我国医药书籍中最早出现在公元973年宋朝人编辑的《开宝本草》中。
西方化学史学家们一致认为从砷化合物中分离出单质砷的是13世纪德国炼金家阿尔伯特·马格努斯,他是用肥皂与雌黄共同加热获得单质砷的。比中国的葛洪大概晚了900年。
到18世纪,瑞典化学家、矿物学家布兰特阐明砷和三氧化二砷以及其他砷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拉瓦锡证实了布兰特的研究成果,认为砷是一种化学元素。
砷的拉丁名称arsenicum和元素符号As来自希腊文arsenikos,原意是“强有力的”,“男子气概”,表示砷化合物在医药中的作用。

砷是谁发现的?

关于砷的发现西方化学史学家都认为是1250年,德国的马格耐斯在由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

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实际上,我国古代炼丹家才是砷的最早发现者。据史书记载,约在317年,我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松脂、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砷。

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灰色晶体具有金属性,脆而硬,具有金属般的光泽,并善于传热导电,易被捣成粉末。密度5.727克/立方厘米。

熔点817℃(28大气压),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为蒸气,砷蒸气具有一股难闻的大蒜臭味。砷的化合价+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游离的砷是相当活泼的。

在空气中加热至约200℃时,有荧光出现,于400℃时,会有一种带蓝色的火焰燃烧,并形成白色的氧化砷烟。游离元素易与氟和氮化合,在加热情况亦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解于强碱,生成砷酸盐。

砷可在常温下挥发吗

1.砷是灰色半金属,俗称砒,是剧毒物质。砷有三种同素导形体。工业上用的是在室温下最稳定的灰色晶体,光亮似银,有金属物性,质硬而脆。灰砷的熔点为817℃,密度为5.73克/厘米3。砷在空气中加热到200℃时,出现磷光。400℃时燃烧,呈蓝色火焰,形成三氧化二砷烟雾,有大蒜味。砷在613℃时升华。金属砷不溶于水,但溶于硝酸和热硫酸中。自然界中含砷的矿物有雄黄、雌黄、信石等

化学元素Pb,As,Cd是什么

化学元素Pb是铅、As是砷、Cd是镉。

铅,化学符号是Pb(拉丁文Plumbum;英文lead),原子序数为82。铅是柔软和延展性强的弱金属,有毒,也是重金属。

砷,元素符号As,俗称砒,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33,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镉,元素符号Cd,英文cadmium,源自kadmia,“泥土”的意思,它是一种吸收中子的优良金属,制成棒条可在原子反应炉内减缓核子连锁反应速率,而且在锌-镉电池中颇为有用。

扩展资料: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7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和长周期(4、5、6、7)。

共有17个族,分别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钛族元素、钒族元素、铬族元素、锰族元素、铁系金属、铂系金属、货币金属、锌族元素、硼族元素、碳族元素、磷属元素、硫属元素、卤族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元素

基态砷原子_个未成对电子

砷,俗称砒,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VA族,原子序数33,元素符号As,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砷元素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共有数百种的砷矿物是已被发现。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许多种的合金中。其化合物三氧化二砷被称为砒霜,是种毒性很强的物质。

符号As,原子序数33。旧名“砒”。有灰、黄、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具有金属性。原子量74.92,比重5.73(14℃),熔点814℃,615℃时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主要以硫化物矿的形式(如雄黄As2S2,雌黄As2S3等)存在于自然界。砷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合金冶炼、农药医药、颜料等工业,还常常作为杂质存在于原料、废渣、半成品及成品中。在上述生产或使用砷化合物作业中,如防护不当吸入含砷空气或摄入被砷污染的食物、饮料时,常有发生急、慢性砷中毒的可能。砷化合物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分布于肝、肾、肺及胃肠壁及脾脏。主要经尿和粪排出。可通过胎盘屏障损及胎儿。元素砷基本无毒。但其氧化物及砷酸盐毒性较大,三价砷毒性较五价砷强。三氧化二砷的小鼠经口LD50为42.9mg/kg;兔为20mg/kg;猫吸入0.04mg/L三氧化二砷、超过15分钟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砷可与细胞中含巯基的酶结合,抑制细胞氧化过程;还能麻痹血管运动中枢,使毛细血管麻痹、扩张及通透性增高。急性砷化物中毒多见于砷化物污染食品或饮水,误服或自杀。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型”较多见。重症可出现休克,肝脏损害,甚至死于中毒性心肌损害。砷矿冶炼及三氧化二砷生产工人以及因大气、饮水长期受砷污染、或长期服用砷剂等,可发生慢性砷中毒。突出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也可见白细胞减少或贫血。已公认长期接触砷化物可致皮肤癌和肺癌。急性经口中毒应及早洗胃,活性炭30g,及氧化镁20~40g或蛋清水(4只鸡蛋清加水1杯拌匀)有助于除去胃内残余的砷化合物。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丁二酸钠有较好的解毒效果。慢性中毒者应停止砷接触,并积极驱砷治疗。车间空气中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和五氧化二砷最高容许浓度为0.03mg/m;地面水最高含砷量不得超过0.04mg/L;大气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003mg/m。

单质砷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是灰砷、黄砷和黑砷,其中以灰砷最为常见。

灰砷,由许多互锁竖起的六元环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因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弱,故脆而硬,具有金属光泽,易被捣成粉末。非晶质的灰砷则为带隙达1.2-1.4 eV的半导体。

黄砷质地较软且成蜡状,一定程度上类似于白磷,黄砷和白磷的分子结构都是由四个原子以单键的方式相互连接所构成的四面体结构。这类以分子晶体形式存在的不稳定同素异形体最易挥发,密度最低而且毒性固体最大。黄砷固体是由快速冷却砷蒸汽产生的,它在光照下迅速转化成灰砷。黄砷的密度为1970 kg/m³。

黑砷的结构与红磷的类似。

单质砷熔点817℃(28大气压),加热到613℃,便可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为蒸气,砷蒸气具有一股难闻的大蒜臭味。砷的化合价0、+3和+5。第一电离能9.81电子伏特。

如果使砷蒸气在360℃以上晶析时,可得到六方晶型α-砷(灰色金属状,相对密度5720千克/立方米);在300℃以下蒸镀时,就得到玻璃状β-砷(灰或黑色,密度4730千克/立方米)。将砷蒸气骤冷可得到正方晶形γ砷(黄色,相对密度2.03)。γ-砷可溶于二硫化碳。

砷在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正好位于磷的下方,正是由于两者化学习性相近,所以砷很容易被细胞吸收导致中毒。

砷可区分为有机砷及无机砷,有机砷化合物绝大多数有毒,有些还有剧毒。另外有机砷及无机砷中又分别分为三价砷(As2O3)及五价砷(NaAsO3) ,在生物体内砷价数可互相转变。

砷与汞类似,被吸收后容易跟硫化氢根(sulfhydryl)或双硫根(disulfide)结合而影响细胞呼吸及酵素作用;甚至使染色体发生断裂。

最常见的化合物为砷化氢或称胂、五氧化二砷和三氧化二砷,及其对应的水化物-砷酸和亚砷酸。砒霜是三氧化二砷的俗称,是亚砷的氧化物。

一些重要的生物砷化合物:一甲基胂,二甲基胂,三甲基胂,甲基胂酸,二甲基次胂酸。

砷单质很活泼,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故高纯砷是用玻璃安瓿充氩气或抽真空后出售。砷在空气中加热至约200℃时,会发出光亮,于400℃时,会有一种带蓝色的火焰燃烧,并形成白色的三氧化二砷烟,有独特恶臭。金属砷易与氟和氧化合,在加热情况亦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解于强碱,生成砷酸盐。

砷可以被氧气、氟气等氧化:

4As+3O2=点燃=2As2O3

2As+5F2=点燃=2AsF5

2.砷作为非金属,也可发生:3Mg+2As=点燃=Mg3As2,同时砷化镁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Mg3As2+6H2O=3Mg(OH)2+2AsH3↑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毒性很强的物质,可用于治疗癌症,三氧化二砷是两性氧化物:

As2O3+6NaOH===2Na3AsO3+3H2O

As2O3+6HCl===2AsCl3+3H2O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相关推荐:

砷的密度是多少

马踏飞燕的故事

莘庄龙之梦有什么好吃的

24节气的计算公式是谁发现的什么时候发现的原理是什么

马太定律是什么

液晶屏幕可视余额银行卡是怎么解决电池问题的

莘庄到迪斯尼乐园怎么坐车

莘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标签: [db:标签]

声明:《砷的密度是多少》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砷的密度是多少

    砷室温密度 5、727克每立方厘米,液态密度5、22克每立方厘米。砷,俗称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

    百科 日期:2023-04-04

  • 马踏飞燕的故事

    马踏飞燕原名“铜奔马”,是踏鸟追风的天马造型。1983年,经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预示着中国旅游业的腾飞如天马行空、前途广阔。1969年...

    百科 日期:2023-04-04

  • 莘庄龙之梦有什么好吃的

    1、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食品,莜面中含有钙、磷、铁、核黄素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份,可以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冠心病、动脉...

    百科 日期:2023-04-04

  • 24节气的计算公式是谁发现的什么时候发现的原理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

    百科 日期:2023-04-04

  • 马太定律是什么

    马太定律指科学界的名声累加的一种反馈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于1968年提出。其名称来自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经文。 1...

    百科 日期:2023-04-04

  • 液晶屏幕可视余额银行卡是怎么解决电池问题的

    屏幕是利用电泳技术实现显示,其实不是液晶,而是电子纸,功耗很低,不刷新就不耗电。由于这是用接触式IC芯片做的,所以可以从IC引脚上直接取电,不需要...

    百科 日期:2023-04-04

  • 莘庄到迪斯尼乐园怎么坐车

    莘庄到迪斯尼乐园: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张南专线,全程约48、4公里。1、从莘庄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2站,到达人民广场站;2、步行约350米,...

    百科 日期:2023-04-04

  • 莘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莘县有燕塔、文庙、徒骇河湿地公园、孔繁森广场、张海迪广场、三槐堂、伊尹躬耕处、朝城清真寺、孟洼汉墓遗址、三界碑、金代铁钟、秦皇堤、...

    百科 日期:2023-04-04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