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值堪忧,如果按照清朝钱大昕的说法,秦穆公的穆是昭穆排序的穆,而其谥号应为缪,如果可信的话,穆缪就完全没有通假过,只是古书有些窜乱而已,历代多不认为关羽谥号的缪”有争议,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名将晚缪》描述关羽当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可见还是按照缪”来解释的。

“壮缪”是什么意思?为何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公元260年刘禅为了表彰先辈功臣的功绩,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个人追加了谥号,其中关羽的谥号为壮缪侯。壮缪侯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好的谥号,古代的谥号有好有坏,好的谥号是宣扬大臣的功绩,坏的谥号则是羞辱大臣的过失,一个人如果获得坏的谥号,还不如不获得谥号。(赵云生前的地位较低,没有在第一批被追加谥号,后来姜维上书请求给赵云追加谥号,刘禅才单独给赵云追加了谥号。)

三国时期蜀汉只有12个人有谥号,除了关羽的壮缪侯存在争议外,其余的谥号基本都是好的谥号。壮在古代的谥号里面有很多种含义,其中大部分含义都是好的含义,例如“胜敌克乱”的大将,“好力致勇”的猛将,“武德刚毅”的忠臣名将。

关羽曾经在百万军中亲手斩杀颜良,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斩杀庞德。关羽还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重新回到了故主刘备的身边。可以说关羽的行为完全符合“壮”的褒义部分,如果仅仅从这几点来看,关羽谥号里面的“壮”肯定是夸奖关羽的字。

然而“壮”在谥号里面还有两层含义,这两个含义就是“死于原野”和“武而不遂”。关羽在襄樊之战失败,被孙权活捉后斩首,符合“死于原野”的解释。同时关羽崇尚武力发动襄樊之战,最终却配上了自己的性命,也符合“武而不遂”的说法。

“缪”在古代是一种恶谥,按照古代谥号的解释,“缪”主要给那些徒有虚名的人。关羽号称万人敌,他的名气威震华夏,让孙权和曹操都十分忌惮。然而关羽过于骄傲自大,最终丢失了荆州,导致了蜀汉隆中战略的破产。很多人认为蜀汉给关羽“缪”的谥号,就是因为蜀汉怨恨关羽丢失荆州,认为他名不副实。

关于关羽壮缪侯的谥号,在古代还有另外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关羽的壮缪侯是一个美谥,只是后人对谥号的解释发生变化,壮缪侯才变成恶谥。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关张马黄赵获得谥号后,当时的人都将他们引以为荣。

假如关羽的谥号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谥号,当时的人又怎么会将关羽引以为荣。而且在关羽封神之后,关羽的封号里面仍然带着壮缪两个字,这说明壮缪两个字肯定是夸奖关羽的词语,否则给关羽封神的人肯定会去掉这两个字。

关羽为什么被谥为壮缪这个谥号?

关羽所得壮缪,实在不能说是个好谥号,武而不遂曰壮,名与实爽曰缪,意思是武力高强,可惜志向没有实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说到底,也是讽刺吧。

关羽的谥号本来不成问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录了追谥的经历“(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传》也说“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在《关羽传》明确记载“追谥羽曰壮缪侯”。

按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

考谥法“布德执意曰穆,中情见貌曰穆”。《礼记•大传》“以序昭穆”,古本“穆”作“缪”,左传“穆”多作“缪”,是“穆”“缪”古今皆通。

而“缪”谥呢?用“缪”这样恶谥的非常少见,时代较近的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不过距三国都有几百年。

巧合的是,《晋书·何曾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何曾为人贪鄙,在礼官议论谥号时,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虽然最终未获采纳,但可见时人明确“缪”为恶谥,断无和美谥“穆”相混的道理,两字非通假甚明。

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加上一点名过其实,壮缪的谥号可谓关羽的完美写照。本不需要溢美关羽的人多次一举,要是没有失荆州的令人扼腕,关羽何能为武圣!

关羽死后被刘禅给予“壮缪”的谥号,壮缪究竟是何意?

关羽是刘备阵营中的一员大将,而且为蜀汉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和关羽是结拜的兄弟,所以关羽就是刘禅的叔叔,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比较亲近的。在古代的时候,每一个官员或者是对君王有着重大贡献的人都会有着自己专属的谥号,文官有文官的谥号,武将有武将的谥号。在关羽死后,刘禅也给他了一个谥号叫做:“壮缪”,后人觉得这个谥号表达了刘禅对关羽的不满。

谥号中的“谬”字

秦桧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因为他间接的陷害了忠良之臣岳飞,还导致了南宋走向了灭亡的道路,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看出秦桧的奸臣本质,反而还给了他一个谥号叫做“忠献”不过后来他的谥号又被后人改为了“缪丑”。关羽的谥号和秦桧的谥号中同有一个“缪”字,“缪”字自从秦桧用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用过这个字了,可以理解为刘禅对关羽是有着一点点的恨意的。

大意失荆州

关羽桀骜一生,最后却大意失荆州,断送了自己一世的美名。荆州的丢失直接对蜀汉的政权统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把蜀汉困在了现在的四川盆地内动弹不得,更不要提什么继续征战了,作为后主的刘禅虽然没有什么作为,但也是有着想要壮大蜀汉的心的,结果被关羽推入了这样的局面之中,肯定会对关羽有所不满。而且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不惜亲自去收复荆州,结果却丧了命,刘备的死关羽是有着一定的责任的,关羽对刘禅来说也算是半个杀父仇人了。

关羽居功自傲

关羽一生高傲,不仅看不起东吴的人,在自己的阵营里面也是藐视一切。蜀汉的所有大臣几乎都要对关羽礼让三分,可以说关羽仗着自己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蜀汉的开国元老的身份一直目中无人,甚至和刘备平起平坐,越过了君臣之间的界限,忘记了自己作为臣子的本分,这也是刘禅给他“壮缪”这个谥号的原因吧,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这是美谥还是恶谥?刘禅为什么要给关羽这个谥号?

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法正的谥号是“翼侯”,张飞的谥号是“桓侯”,赵云的谥号是“顺平侯”,马超的谥号是“威侯”,黄忠的谥号是“刚侯”,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侯”,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

这些人当中,其他人基本上是美谥,只有关羽的谥号很多人有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壮缪是美谥,一部分人认为壮缪是恶谥,那么壮缪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壮”这个字在周朝的古谥法中是没有的,把“壮”用作谥号是从汉朝开始的,比如西汉时期的名将赵充国,他还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到了三国时期,壮这个谥号也用得蛮多,比如庞德,他的谥号是“壮侯”,还有许褚、张郃、文聘、徐晃、曹休等人的谥号都是壮侯。

壮有豪壮、壮烈的意思,应该与庄字是通假字,根据古代谥法的记载,对于庄字有以下解释:

兵甲亟作曰庄;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1、兵甲亟作曰庄

这句可以理解多次率军出战。这符合关羽的一生,关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就跟随刘备创业,直到公元220年被杀,跟随刘备36年之久,一生不离不弃,刘备早年在北方颠沛流离时,全靠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相助,而且刘备但凡分兵,一定是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再让关羽率领另一支。

关羽的军事才能不用怀疑,一生身经百战,无数次率军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说关羽多次率军作战跟“兵甲亟作”是吻合的。

2、叡圉克服曰庄

这句可以理解为睿智地防御。这同样符合关羽一生,关羽守荆州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刘备率军进入益州后,关羽就成为荆州的主将,在诸葛亮、张飞、赵云进入益州后,关羽更是一个人镇守荆州,无论是东吴也好,曹魏也罢,有关羽镇守的荆州,敌人都无法突破,所以这句也是符合关羽的。

3、胜敌志强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打败敌人而强盛。这也符合关羽的一生,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颜良,一战定胜负,在南郡之战中,关羽率领少量军队绝北道,阻击从襄樊南下支援南郡曹仁的兵马,与曹营多位名将有过交手,最终确保南郡之战的胜利。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更是威震华夏,打败了吕常、曹仁、满宠,迫使他们只能紧守城池,生擒了于禁和庞德,及手下三万多人成建制的军队,并斩杀了不愿意投降的庞德,整个曹魏中原地区因为关羽的北伐而躁动不安,都希望依附于关羽,搞得曹操差一点要迁都,这就是关羽的强盛,与这句谥号是很相配的。

4、死于原野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死在野外,东吴偷袭荆州后,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所俘虏,随后就被杀害,首级还被孙权送给了曹操,这话印证的关羽的结局,用在关羽身上再合适不过。

5、屡征杀伐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多次出征,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多次主动出击与曹魏在边境地区进行过一系列战争,别外,北伐襄樊就是如此。

6、武而不遂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武功却没能实现愿望,有半途而废的意思,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关羽北伐襄樊就是如此,打了个虎头蛇尾,虽然有威震华夏的战绩,但最终却落得身首异处、失去荆州的结局,这也可以称为壮志未酬。

所以“庄”这个谥号用在关羽身上其实是很合适的,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达了关羽一生战绩颇多,很有能力,这是对关羽一生的肯定。

二是表达了关羽壮志未酬,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去世了,有惋惜的意思。

所以“庄”或者“壮”这个谥号是个美谥,庞德、许褚、张郃、文聘、徐晃、曹休等人也是壮,他们不可能是恶谥。

再来看缪这个谥号,缪这个字比较复杂,首先他是个多音字,有8种读音,其次他又是个通假字,可以通”穆“(mù)和“缭”(liáo),而在古代谥法中,只有一句关于缪的记载,这就是:

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1)、名与实爽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名不副实,有种盛名之下难却的意思。这应该说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国力大减,势力退出荆州,间接影响就是导致蜀汉失去了与曹魏争夺天下的实力,关羽得负这个责任,所以这个缪有点点追责的意思,这是不可否认的。

2)、伤人蔽贤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伤害别人和欺骗贤人,这个关羽倒是没有做过,他无非就是有点骄傲罢了。

3)、蔽仁伤善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欺骗仁义和伤害善良,这个关羽也没有做过。

所以这三句中只有“名与实爽曰缪”放在关羽身上是合适的,但是关羽的谥号是二个字“壮缪”,前一个字是表达了关羽的功绩,赞扬了关羽的一生,是美谥;后一个字是表达了关羽造成很不好的后果,有一种责备的意思,但并不是恶谥,而是带一种同情和责备的谥号。

一般常规意义上的恶谥有:厉、灵、炀。相对应的是周厉王、赵武灵王、隋炀帝,这才叫恶谥,关羽的缪只能算一种带同情意味的中谥。

关羽的失败并不是他主观愿望上的失败,襄樊之战关羽失败导致了大意失荆州,关羽是有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主要责任在刘备身上,因为关羽是受了刘备命令北伐襄樊的,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刘备没有支援关羽一兵一卒,于情于理上说,刘备作为整个政权的最高负责人,都是有责任的。

如果给关羽上了恶谥,那等于是刘备也有责任,有否定刘备的意思,这在蜀汉是不可能的,刘禅给关羽等几人上谥号还是在姜维的上书上同意的,因为关羽的谥号不好上,有功有过,既不能过度赞美,也不能过度否定,因为关羽对蜀汉的贡献真的太大了,相当于蜀汉的创业元老和合伙人。

关羽既不能过度赞美,又不能过度否定,那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半赞美,一半否定,所以关羽的壮缪谥号中,前一个字是赞美,后一个字是否字,这就是刘禅的高明,显示了他的智慧,但这绝对不是恶谥,关羽是不可能被否定的,他在蜀汉的地位太高了,不仅仅是在蜀汉政权,在整个三国民间,关羽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

历史上,关羽为什么死后被蜀汉追谥为“壮缪”呢?

关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武圣”。他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被奉为忠义的典范。在军事上,他武艺超群,指挥若定,曾经阵斩颜良,水淹七军,在中国的军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但是,他的谥号“壮缪”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按理说,关羽作为刘备手下的首屈一指的大将,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死也不背叛蜀汉,应该给一个好的谥号。

可是,给他的这个“壮缪”的谥号,却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谥号,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恶谥。按照谥法说,死于原野曰壮,武而不遂曰壮,而缪就更不好了,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有很多的奸臣的谥号都有这个缪字。

那么关羽的谥号为什么这么不好。和他一起的张飞的谥号则是桓。谥法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壮而有力曰桓。和张飞一比,关羽的谥号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么,关羽怎么会得到这样一个谥号呢?

我们从给关羽谥号的过程里可见一斑。关羽战死后,就一直没有得到过谥号。在刘备的时代,只有法正死后得到了谥号,其他人都没有得到追谥。关羽比法正的死还要早上一年,可是却没有得到追谥,这里就似乎透露出一些信息。

而到了刘禅一朝,诸葛亮及他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的时代,对于这些老一代将领也没有追谥。直到姜维的时候,才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这些老将进行了追谥,而相比之下,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这些文官都死后立刻得到了追谥。这里本身就体现出了刘禅一朝对刘备那一代武将的轻视。在这种环境下,关羽如何能够得到好的谥号呢?

我们从关羽的谥号可以看出,在蜀汉朝廷上下,是认为关羽对荆州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的。刘备将荆州交付给关羽,而关羽却轻易的把荆州丢失,这使得蜀汉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并由此引发了夷陵之战,更是险些使得蜀汉陷入灭亡的深渊。

这一切,都是荆州的实际管理者关羽造成的。我们从襄樊之战中,可以看到,关羽出兵襄樊,根本就和刘备的战略行动脱节。不错,这一次出兵是抓住了曹操主力从关中欲归未归的机会,抓住了东吴声称攻打合肥的机会出兵襄樊。并且在战役中,利用天时地利,水淹七军,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可是,这次战役,从头到尾都没有见到有刘备的意志。

既没有刘备下命令的记载,也没有刘备对战役的指导,甚至还没有西川对荆州的支援。连上庸刘封、孟达这样一支本身负有支援攻打襄阳任务的军队,都没有去支援关羽。可见关羽完全是在孤军奋战。

关羽这样一支孤军,哪怕没有东吴偷袭,曹操的关中主力撤回,他也无力继续发展战果。可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还在襄樊前线纠缠,不知撤退。尤其是不可原谅的是,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把东吴袭击荆州的消息透露给关羽,关羽居然一不撤兵,二不防备,造成了荆州轻易丢失。

就从这一点来说,给关羽谥号壮字是名至实归的。关羽自恃武力,不管整体的战略计划,一心想依靠自己孤军奋战,取得更大的战果。结果不能如愿,战死原野,这都符合这个壮字。

而缪字则是对关羽性格上的批判。史书记载,“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这个骄字是一个动词,是用骄傲和看不起的态度去对待压制那些士大夫。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做,士可杀不可辱,关羽对士大夫的这种态度严重的挫伤了他们的心,使得荆州上下离心离德。

在东吴袭击荆州的时候,关羽长期的所作所为显出了恶果。整个荆州除了廖化一人,全部都投降了东吴。这里甚至包括刘备的亲戚糜芳和跟随刘备多年的老部下士仁。关羽费尽心力修筑的城池,被东吴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

等到几年之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自己认为对荆州士人多有恩德,专门停留时日,想得到荆州士人的相应。可是,除了武陵蛮人外,整个荆州无声无息,竟然没有一点动静。我们可想而知,刘备在失望之余,对关羽昔日的所作所为该是多么气愤啊。

我们可以想到,在给关羽决定谥号的时候,本身在诸葛亮和蒋琬、费祎掌握朝政遗留下来的风气,对刘备那一朝的武将轻视,而关羽的所作所为又得罪了整个士大夫的阶层。再加上他在行为上要为失去荆州负有责任,所以,对他的谥号当然就比较苛刻了。

不过,虽然士大夫阶层给了关羽这样的谥号,但是老百姓对他忠心耿耿,重情重义的情操,对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武艺,对他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军事才能还是赞不绝口的。虽然关羽也有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的悲剧,可在老百姓的心中,关羽依然是大家公认的英雄。

相关推荐:

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什么叫茶染

吕布最先是在谁帐下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什么叫插叙

吕洞宾排第几

什么叫曾祖父

儒家学说为什么分成理学和心学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什么关羽的谥号是壮缪

    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茶染

    茶染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也指用这种工艺制成的成品。由于取材便利,操作简单,适合大多数爱好者做DIY,也是天然染色在工业中应用的一种极好方...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布最先是在谁帐下

    吕布最先在丁原账下。吕布曾奉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在其麾下任骑都尉,主簿。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勾结,把持朝政。董卓入京,暗中收买吕...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日本天皇为什么被幕府夺权500多年而不被废

    因为在日本百姓的心中,天皇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的后代,是大和民族的精神领袖,虽然幕府能代天皇行使皇权,却无法取代笼罩在天皇家族身上的神...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插叙

    插叙是叙述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既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洞宾排第几

    吕洞宾排第三,铁拐李第一,汉钟离第二,张果老第四,韩湘子第五,何仙姑第六,蓝采和第七,曹国舅第八;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曾祖父

    曾祖父,亦称曾祖,即父亲的祖父或称爷爷的父亲,或称父亲的爷爷。现在的汉语意思为祖父的父亲,父指爸爸,母亲的丈夫。对男性长辈的称呼为父老,一国或...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儒家学说为什么分成理学和心学

    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