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

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6 手机版

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3、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

4、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

5、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6、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7、删掉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

8、没有思索和悲哀,就不会有文学;

9、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

致 颜 黎 民
颜黎民君:
三月廿七日的信,我收到了,虽然也转了几转,但总算很快。
我看你的爹爹,人是好的,不过记性差一点。他自己小的时候,一定也是不喜欢关在黑屋子里的,不过后来忘记那时的苦痛了,却来关自己的孩子。但以后该不再关你了罢;随他去罢。我希望你们有记性,将来上了年纪,不要再随便打孩子。不过孩子也会有错处的,要好好的对他说。
你的六叔更其好,一年没有信息,使我心里有些不安。但是他太性急了一些,拿我的那些书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不过既然看了,我也不必再说什么。你们所要的两本书,我已找出,明天当托书店挂号寄上,并一本《表》,一本杂志。杂志的内容,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可怕,但官的胆子总是小,做事总是凶的,所以就出不下去了。
还有一本《引玉集》,是木刻画,只因为是我印的,所以顺便寄上,可以大家看看玩玩。如果给我信,由这书末页上所写的书店转,较为妥当。
一张照相,就夹在《引玉集》的纸套里。这大约还是四五年前照着的,新的没有,因为我不大爱看自己的脸,所以不常照。现在你看,不是也好像要虐待孩子似的相貌吗?还是不要挂,收在抽屈里罢。
问我看什么书好,可使我有点为难。现在印给孩子们看的书很多,但因为我不研究儿童文学,所以没有留心;据看见过的说起来,看了无害的就算好,有些却简直是讲昏话。以后我想留心一点,如果看见好的,当再通知。但我的意思,是以为你们不要专门看文学,关于科学的书(自然是写得有趣而容易懂的)以及游记之类,也应该看看的。
新近有《译文》已经复刊,其中虽不是儿童篇篇可看,但第一本里的特载《远方》,是很好的。价钱也不贵,半年六本,一元二角,这在北平该容易买到。
还有一件小事情我告诉你:《鱼的悲哀》不是我做的,也许是我译的罢,你的先生没有分清楚。但这不关紧要,也随他去。
我很赞成你们再在北平聚两年;我也住过十七年,很喜欢北平。现在是走开了十年了,也想去看看,不过办不到,原因,我想,你们是明白的。
好了再谈,祝
你们进步。
鲁迅 四月二夜。(1936)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那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籍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菲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菲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说起桃花来,我在上海也看见了。我不知道你到过上海没有?北京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上海的房屋却是直叠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我的门外却有四尺见方的一块泥土,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竟也开起来,虽然少得很,但总算已经看过了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么?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小孩子》的,是不是?
就这样的结束罢。祝
你们好。
鲁迅 四月十五夜。

问一句鲁迅的名言的出处和背景。

此句出自:鲁迅《致陈烟桥》,是鲁迅写给陈烟桥的一封信
原文如下
鲁迅《致陈烟桥》:
雾城先生:

昨天才寄一函,今日即收到十六日来信,备悉种种。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我曾经看过MK社的展览会,新近又见了无名木刻社[1]的《木刻集》(那书上有我的序,不过给我看的画,和现在所印者不同),觉得有一种共通的毛病,就是并非因为有了木刻,所以来开会,出书,倒是因为要开会,出书,所以赶紧大家来刻木刻,所以草率,幼稚的作品,也难免都拿来充数。非有耐心,是克服不了这缺点的。

木刻还未大发展,所以我的意见,现在首先是在引起一般读书界的注意,看重,于是得到赏鉴,采用,就是将那条路开拓起来,路开拓了,那活动力也就增大;如果一下子即将它拉到地底下去,只有几个人来称赞阅看,这实在是自杀政策。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

况且,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更不好的是内容并不怎样有力,却只有一个可怕的外表,先将普通的读者吓退。例如这回无名木刻社的画集,封面上是一张马克思像,有些人就不敢买了。

前回说过的印本[2],或者再由我想一想,印一回试试看,可选之作不多,也许只能作为“年刊”或不定期刊,数目恐怕也不会在三十幅以上。不过罗君[3]自说要出专集,克白[4]的住址我不知道,能否收集,是一个疑问,那么,一本也只有二十余幅了。

此复即颂
时绥
迅上四月十九日
鲁迅先生这句话意味深长,他认为中国艺术只有不断创新,努力进取,才能光大中国的民族艺术。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出自哪里,谁说的?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源自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原话是:“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所谓“鲁迅名言”,数十年来,曾被无数作者反复引用,其传播率是极高的。但是,据鲁迅研究专家袁良骏先生《“地方色彩”·民族性·世界性》一文考证,这其实有以讹传讹的成分。因为翻遍《鲁迅全集》,也找不到这句话。
《鲁迅全集》中确有一段和这句话颇相似的话:“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这段话出自鲁迅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写于1934年4月19日,主要是谈木刻创作的,顺便涉及了文学(见《鲁迅全集》第12卷)。
那么,“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是否可以改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呢?袁良骏先生认为,万万不可。他指出:“因为‘地方色彩’和‘民族的’并非等类项,不可混为一谈。如前所说,‘地方色彩’往往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学艺术的特色、精华和骄傲,但是‘民族的’却并非仅指、专指这些‘地方色彩’,它包括这个民族的一切。而任何一个民族,也都不是天之骄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缺点严重的,就变成了某一方面的民族劣根性。比如说,中国封建社会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确乎是外国没有而为中国独占的,但这能被外国接受而成为‘世界的’吗?同样的,有些民族或国家的嗜杀、残忍、狭隘、自私、侵略成性,也能成为‘世界的’吗?显然,这是绝不可能的。文学艺术也一样,歌颂阶级斗争扩大化,鼓吹个人崇拜的文学艺术,一度成为苏联、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学艺术的重要内容,这样一些作品也是很‘民族的’,但它们却只能遭到人类(包括本国人民)的唾弃。话说回来,这样一些东西,也压根儿够不上鲁迅所说的‘地方色彩’,而是强加给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灾难。因此,必须‘拨乱反正’,把鲁迅的还给鲁迅;把别人强加给鲁迅的还给别人。”(据《八方风雨---袁良骏学术随笔自选集》)

鲁迅语录

鲁迅经典语录
●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
●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错的。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太多了,更多详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31622.html?si=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8004.html?si=1

有一句话,越是美的东西越危险用成语怎么说?

有一句话,越是美的东西越危险用成语怎么说?

“并且事成之后,扶摇直上、蒸蒸日上;用于祝福 【近义词】步步登高 【反义词】每况愈下 【例句】祝你今年~、步步高升、红红火火形容越来越好的成语——渐入佳境,还望大人栽培呢;高升、平步青云,大人步步高升。 步步高升 bù bù gāo shēng 【解释】步步、青云直上。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8回:表示距离很短: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作谓语!”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偏正式

说说对越是美的东西就越短暂的理解

因为短暂,所以不容易经常见到啊,物以稀为贵嘛....
流星,烟火这些都很美,因为只是一瞬啊~

用成语回答最完美的东西

十全十美
shí quán shí měi
[释义]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语出] 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其美。”
[辨形] 十;不能写作“拾”。
[近义] 尽善尽美 完美无缺
[反义] 一无是处 一无可取
[用法] 用作褒义。可以用于人或事物。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完美无缺”都可形容事物完美。但~多形容事物外部条件完美;“完美无缺”多形容事物本身没有缺点。
[例句] 新生事物在它刚出现的时候常常不是~的;但它有发展前途;能战胜并代替旧事物。
[英译] be done to perfection

越是天衣无缝的东西越怎么?

越假。。。。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还有一句话是什么?

“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话是不错,但放到现在,只说了一半,还应当说: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
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所谓“鲁迅名言”,数十年来,曾被无数作者反复引用,其传播率是极高的。但是,据鲁迅研究专家袁良骏先生《“地方色彩”·民族性·世界性》一文考证,这其实有以讹传讹的成分。因为翻遍《鲁迅全集》,也找不到这句话。
《鲁迅全集》中确有一段和这句话颇相似的话:“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这段话出自鲁迅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写于1934年4月19日,主要是谈木刻创作的,顺便涉及了文学(见《鲁迅全集》第12卷)。

求优美的传说,要有一句话,里面有一件象征意义的东西

去看《哑舍》里面有几篇文章是讲十二件宝物的传说
《哑舍·古镜》
《哑舍·香妃链》
《哑舍·人鱼烛》
《哑舍·黄粱枕》
《哑舍·越王剑》
《哑舍·山海经》 
《哑舍·水苍玉》
《哑舍·巫蛊偶》
《哑舍·虞美人》
《哑舍·白蛇伞》
《哑舍·长命锁》
《哑舍·赤龙服》

感谢一个人送的东西用一句话怎么说

如果你很喜欢那个东西,就微笑着说,谢谢,我很喜欢。
如果你只是想表达感激之情就谢谢你的礼物,看起来挺不错。

人为什么没有耐心,没有信任,越完美的东西越排斥

呵呵,我也有过和你很相似的经历。亲戚间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仇视。被自己视为知己的好友的欺骗,曾经让我恨了他10多年。当时我发誓,再也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因为我不想再上当,不想感情再受伤。所以你的这个想法似乎有点感同身受。总希望自己能时...

为何越是害怕的东西越是多出现?

那是在你的脑海里的潜意识 感觉的害怕 不是说多出现 建议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放轻松一切也只不过是那么回事 对自己喜欢的要求过高所以总决的喜欢的东西不出现

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要远离谁说的

不知道谁说的,但是这句话是错的,越是重要的东西就要去保护它,而不是去远离它,请采纳,谢谢。

是谁提出:“名族的一定是世界的”?

是鲁迅说的,但不是原话,而是引申。
近年来,盛行一句所谓鲁迅的“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是,查遍《鲁迅全集》,也找不到这句“名言”的踪影。其实,鲁迅的原话是这样的:
木刻还未大发展,所以我的意见,现在首先是在引一般读书界的注意,看重,于是得到赏鉴,采用,就是将那条路开拓起来,路开拓了,那活动力也就增大……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致陈烟桥》,1934年4月19日,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8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在这里是从谈木刻、绘画引申而谈到文学艺术的地方色彩问题。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体会,结合世界文学艺术的经验,得出了“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这一精辟结论。但是,能不能把“地方色彩的”改换成“民族的”而照样正确呢?显然不能。
所谓“民族的”,小而言之,它可以专指一个民族的某一方面的特色,比如蒙古族的彪悍善骑射,傣族的泼水节,泸沽族的走婚制等等,绝不可能成为其他民族的,即所谓“世界的”。
大而言之,“民族的”,也可泛指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比如某个民族刻苦耐劳,某个民族团结好斗,等等。这些“民族性”,也绝不可能成为“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缺点严重的,便变成了民族劣根性,这就更不能成为“世界的”了。比如中国古代的民族陋习,女人裹小脚和男人的拖辫子,怎可能成为“世界的”?某些民族嗜杀、残忍、侵略成性,难道也能成为“世界的”吗?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无法成立;说来说去,还是鲁迅的原话正确:“(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新华文摘)

鲁迅名言名句100句

鲁迅名言名句100句如下:

001.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00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003.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004.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005.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

——《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006.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

——《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007.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经验》一九三三年

008.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009.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

——《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010.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011.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

——《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012.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

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013.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空谈》一九二六年

014.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01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不满》一九一九年

01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017.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

——《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018.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019.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020.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021.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

——《论睁了眼看》一九二五年

022.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

——《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023.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海上的儿童》一九三三年

024.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它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战士和苍蝇》一九二五年

025.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谚语》一九三三年

026.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

——《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02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

——《杂感》一九二五年

028.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

——《偶成》一九三三年

029.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吧,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象全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还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的。

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今天的两种感想》一九三二年

030.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031.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03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无题》

033.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无题》

03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0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03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037.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为了忘却的纪念》

038.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

039.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04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课消》

041.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狂人日记》

042.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论睁了眼看》

043.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044.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四》

045.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致曹靖华》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046.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鲁迅《而已集》

047.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048.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04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南腔北调集》之《捣鬼心传》

050.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风筝》

051.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坟·未有天才之前》

052.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花边文学》之《安贫乐道法》

053.从来如此,便对吗?

——《狂人日记》

054.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鲁迅杂文精选》

055.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056.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二月十九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057.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集外集拾遗补编》之《关于知识阶级》

05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059.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06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06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空谈》

062.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二心集》之《上海文艺之一瞥》

063.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064.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06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066.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067.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068.希望原来是无所谓有又无所谓无的。

069.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记念刘和珍君》

070.一个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生物之群,一个有了伟大人物出现却不知道尊重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奴隶之邦。

071.孔雀拼命开屏,却露出屁眼。

072.我们是奴隶,革命之后我们发现受了骗,做了奴隶的奴隶。

073.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娜拉走后怎样》

074.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未有天才之前》

075.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可以做圣贤的,可惜全被女人给毁了。

——《呐喊》

07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

077.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078.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079.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080.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08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读书杂谈》

08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欣慰的纪念》

08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084.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致陈烟桥》一九三四年

08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华盖集续编》之《学界三魂》

086.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087.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六十六·生命的路》

088.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089.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090.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091.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

——《华盖集杂感》

092.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鲁迅全集》

093.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

094.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

095.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无花的蔷薇》一九二六年

096.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花边文学》之《安贫乐道法》

097.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098.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野草》

099.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鲁迅全集》

100.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恒心】的意思是什么?【恒心】是什么意思?

【恒心】的意思是什么?【恒心】是什么意思?

【恒心】的意思是:恒心héng xīn 1.  常存的善心。  ●《孟子•梁惠王上》:「茍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赵岐注:「恒心,人所常有善心也。」  ●《晋书•丁潭传》:「在官者无茍且,居下者有恒心。」 2.  持久的心志。  ●《吕氏春秋•诬徒》:「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可晓得什么叫作恒心,他又晓得什么叫作定力?」  ●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恒心」在《汉语大词典》第10117页 第7卷 515★「恒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33页★「恒心」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恒心

恒心的拼音héng xīn

恒心是什么意思

恒心

héng xīn 1. 常存的善心。●《孟子•梁惠王上》:「茍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赵岐注:「恒心,人所常有善心也。」●《晋书•丁潭传》:「在官者无茍且,居下者有恒心。」 2. 持久的心志。●《吕氏春秋•诬徒》:「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可晓得什么叫作恒心,他又晓得什么叫作定力?」●鲁迅《书信集·致陈烟桥》:「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恒心」在《汉语大词典》第10117页 第7卷 515 ★「恒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33页 ★「恒心」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参见:恒心

恒心的英语单词1.stability

用恒心造句

1.并且我恒心修造城墙,并没有置买田地。我的仆人也都聚集在那里做工。2.恒心毅力和所有的心态一样,奠基于确切目标,其中有:3.吕祖谦认为,学习的意义在于实用,学习与“主敬”、虚心、立志、笃信和恒心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4.没有恒心到哪里也不会成功。5.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光说不练,则无法体悟真理,实践道法。6.他做事无恒心,所以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就。7.我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不可以一遇到困难时,就打退堂鼓。8.学习如果没有恒心;一暴十寒;那是学不好的。9.只要他有恒心, 定能有所成就。10.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不要半半路路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集》的哪篇文章

近年来,盛行一句所谓鲁迅的“名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且不管这句话的对错,问题是你查遍《鲁迅全集》,也找不到这句“名言”的踪影。因为这本来就不是鲁迅的话,而是别人望文生义、节外生枝出来的。那么,鲁迅的原话是怎样说的?不妨原文照录如下:
木刻还未大发展,所以我的意见,现在首先是在引一般读书界的注意,看重,于是得到赏鉴,采用,就是将那条路开拓起来,路开拓了,那活动力也就增大;如果一下子即将它拉到地底下去,只有几个人来称赞阅看,这实在是自杀政策。我的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的风俗,街头风景,就是为此。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可惜中国的青年艺术家,大抵不以为然。(《致陈烟桥》,1934年4月19日,见《鲁迅全集》第13卷第8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起码是什么意思?

起码[qǐ mǎ]
1.至少;最低限度。
《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官小不要,起码亦是一位观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秦瘦鸥 《秋海棠》一:“﹝ 张掌柜 ﹞只向着比他起码高大出一倍的 袁师长 不住的作揖。”
2.起算。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因为印刷厂以五百本起码,即使只印一百,印费也要作五百本算。”

相关推荐:

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

什么是3A电池

什么是360导航

苹果imac为什么不做触摸屏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什么是22考试

为什么好多手游的人物都是Q版

鲁迅的那些文章提到长妈妈

标签: [db:标签]

声明:《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鲁迅的名言致陈烟桥

    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3、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气,才会有工作的勇气;4、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3A电池

    AAA电池,是一种美国的干电池标准,中国大陆的7号电池或台湾的4号电池标准与其兼容。尺寸规定上:1、AAA是通常所说的7号电池,一般尺寸为:直径11毫米...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360导航

    360导航是新一代安全上网导航,为用户提供门户、新闻、视频、游戏、小说、彩票等各种分类的优秀内容和网站入口,提供最简单便捷的上网导航服务...

    百科 日期:2023-04-06

  • 苹果imac为什么不做触摸屏

    事实上,开发人员可以轻松将iOS应用移到MacOS上,换句话说,用户可以在 Mac上使用到更多iOS应用程序。这并不意味着一台触摸屏的Mac电脑会出现。苹...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墓碣文反映的思想是什么

    作者在文中通过一个梦境,描写了墓中人内心的虚无与灰暗,以及意欲认识和摆脱这种心境而不能的焦灼和痛楚。最后以“我疾走,不敢反顾”来表示对这...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什么是22考试

    “2+2考试”是选拔浙江省优秀二年级本科生转入部分重点大学学习的转学考试。是为一些不满足现在就读的学校、专业,但品学皆优的大学生提供了...

    百科 日期:2023-04-06

  • 为什么好多手游的人物都是Q版

    以Q版为主流的SFC时代虽然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它的影响力可远远不止一代人,而在此时代的影响下,部分玩家可谓是最为顽固不化的一类人,他们发...

    百科 日期:2023-04-06

  • 鲁迅的那些文章提到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琐记》这些文章都有提到长妈妈。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

    百科 日期:2023-04-06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