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十年幕府悲秦月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幕府悲秦月下一句是什么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1 手机版

“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这是别人为杜甫写的一幅槛联,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做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

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谁写的

这是一位不知名诗人写的,在成都杜甫草堂中的对联这是嵌于联中第六字的雁念翎格对联。

泰指陕西,蜀指四川。杜甫的诗篇多于秦、蜀写成。此联之意借杜甫诗:“《诗经》无蜀风”句。作者是将杜甫诗和《诗经》相提并论的。

释义:“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

“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

“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扩展资料

背景故事: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解释

赏析:“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 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再看看赏析,文章自然就来了.

【诗文赏析】

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成都的八月并不冷,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又旧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词约义丰,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而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又回到 “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现实,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 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 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激情和希望,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杜甫的对联或诗句(有关杜甫的诗句和有关对联)

1.有关杜甫的诗句和有关对联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有是故乡明。 ——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赠卫八处士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功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 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糖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 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叶商量细细开 雨映行宫辱赠诗 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 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 倚杖穿花听马嘶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其二)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 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功盖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 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糖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 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叶商量细细开 雨映行宫辱赠诗 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 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 倚杖穿花听马嘶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

2.关于杜甫的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杜甫读书破万卷;李白落笔起群英。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

正门,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为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原宅中唐后已不复存。宋代重建茅屋,立祠宇,以后历代均曾修建,今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

万里桥:位于成都南门锦江上。 百花潭:已湮塞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

大廨,进草堂正门,过石桥,穿梅林便是大廨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顾复初题大廨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何绍基题大廨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叶剑英题大廨。

杜陵: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孤悰:孤苦的心志忠爱托诗人,李谪仙差许齐名,奚屑三唐科第;栖迟因地主,严节度颇称知己,尚留数亩湖山。

陈次山题大廨。 李谪仙:李白。

严节度:严武,杜甫因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严武委他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题诗史堂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题诗史堂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题诗史堂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沈葆桢题诗史堂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诗史堂一枝笔挺起马班间,允矣三长才学识;百年事感怀开宝后,申之孤愤去来今。

陈逢元题诗史堂即今耆旧无新咏;何处老翁来赋诗。诗史堂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季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诗史堂此间位置安排,居然广厦,拾梅花能得韵,抚修竹能得声,嘻,先生能耽咏否;当时艰难险阻,久作寓公,望湘衡则无家,叩关陕则无国,噫,君子亦有穷乎。樊荫荪题诗史堂。

寓公:寄居他乡的官吏千古此诗王,流寓遍襄阳烟水,蜀道云山,故国有思,常感秋风怀杜曲;五陵孰年少,知交只陇右词臣,咸阳节度,京华在望,每因泪雨忆长安。诗史堂。

五陵:指汉代长陵、字陵、阳陵、茂陵、平陵。 词臣:李白。

节度:严武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钱保塘题工部祠,内有清乾隆嘉庆年间所制“少陵草堂图”刻石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

何绍基题工部祠。 人日:正月初七春日百花潭,淘尽郑公辙迹;秋风一茅屋,经过丞相祠堂。

陈逢元题工部祠野花天宝相;秋雨杜陵碑。谢威凤题工部祠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王闿运题工部祠。 宋贤两派: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陆游开创剑南诗派。

寒泉配食:工部祠两旁配祀有黄庭坚、陆游。 吴郡三高:苏州有三高祠,祀春秋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锦里先生为老伴;玉霄散吏是头衔。

集句题工部祠。 散吏:犹散官,闲散的官吏江山留胜迹;天地渺孤舟。

陈逢元题受航轩,位于工部祠右孤城返照红将敛;仙侣同舟晚更移。集杜甫诗题受航轩。

仙侣:高逸不凡的朋友,语出杜甫诗:“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此地经过春未老;伊人宛在水之涯。谭光福题水槛,杜甫曾于此经营药圃垂老但吟诗,亦先生所不得已;斯人常作客,正天下莫可如何。

伍介康题水槛。 斯人:此人,指杜甫吏情更觉沧洲远;诗卷长留天地间。

吴棠集句题陈列室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谢无量集杜诗题陈列室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

郭沫若题花径,杜甫草堂内的一条小径背郭堂成,锦里溪山千古在;缘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时新。何宇度题花径。

背郭堂成:语出杜甫《堂成》诗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林思进题花径。

拥彗:即执帚。古人接待宾客,常执彗致敬跌宕诗怀犹绮岁;商量春事又花朝。

何绍基集杜诗题草亭至今斑竹临江活;无数春笋满林生。集杜甫诗题草亭即今耆旧无新咏;何处老翁来赋诗。

独立楼瘦影摇混茫,白也孤吟怀饭颗;斯文不沉没,球兮接武挂诗瓢。陈逢元题独立楼。

饭颗:饭颗山,传为长安山名,李白《戏赠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诗瓢:贮诗稿的瓢名望重三唐,是谁敌手?陵厉骚坛,春树暮云,竞传白也诗篇上;遭逢同五代,故事回头,纵谈天宝,秋风茅屋,令我呜呼感慨多。

万慎子题独立楼。 三唐:唐代的三个时期。

春树暮云:语出杜甫诗《春日忆李白》。 五代:五个朝代,此指梁陈齐周隋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高晓宇题柴门。 幕府:即严武将军府。

蜀风:《诗经·国风》中无“蜀风”,杜诗可补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何宇度题柴门。

江干:江岸。杜甫诗:“岂有文章惊海内,谩劳车马驻江干”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成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3.杜甫绝句中的对子有哪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

二、原文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四、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扩展资料: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绝句四首

4.成都杜甫草堂有副对联其下联中所蕴涵的杜甫的诗句是

原文是:“诗歌百姓,常泪湿单衣,杜老永难老;已住草堂,愿民栖广厦,甫心乃赤心。”

其下联中所蕴涵的杜甫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翻译:“我哪里能得到千万间宽敞明亮的房屋 来容纳天下贫苦的饱读之士开心的在一起钻研学问”

选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hēi)。

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è)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gān)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shà)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相关推荐:

十年幕府悲秦月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上有没有郭靖这个人物

ufc为什么看不到肘击规则对肘击是如何规定的

十年磨一剑功到自然成打一成语

历史上有没有金粉世家

鸭蛋如何剥皮才完好

为什么镍球放到热水里会有极其科幻的声音

十年寒窗苦读书是什么意思

标签: [db:标签]

声明:《十年幕府悲秦月下一句是什么》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十年幕府悲秦月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这是别人为杜甫写的一幅槛联,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

    百科 日期:2023-04-11

  • 果酸换肤多少钱

    果酸换肤可以治疗痘印、痘疤、解决毛孔粗大、皮肤粗糙的问题,目前做一次的价格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本文主要是介绍果酸换肤要多少钱,仅供...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 黑色染发剂沾皮肤上多久能掉

    如果只是用清水简单地清洗,一般需要两到三天才能褪去。如果想要快速去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到氨水或冷烫液,慢慢搽拭,很快就可以洗掉。染发剂...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 历史上有没有郭靖这个人物

    据考察,历史上确有郭靖一人。据《宋史忠义传四郭靖》记载: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区一个地方土豪的护卫队首领。1207年,当地宋朝官员吴曦投降了金国...

    百科 日期:2023-04-11

  • 庆余年费介揭开影子的面具究竟是谁

    影子可以说是《庆余年》里面最为神秘的一个人了,五竹的身份虽然剧情还没有交待,但是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他其实就是一个机器人,甚至连最后五竹杀...

    电影 日期:2023-04-11

  • 企业微信如何设置部门

    企业微信设置部门的方法:1、企业可按照公司人事架构,在组织架构视图里,建立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2、部门建立后,可在部门下拉菜单中对其进行维...

    互联网 日期:2023-04-11

  • 激光去雀斑要多少钱

    现在很多脸上长有雀斑的朋友,为了能有好的祛斑效果,会选择激光祛斑的方式来去除,在进行激光去雀斑手术前,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就是需要多少钱。...

    护肤品 日期:2023-04-11

  • ufc为什么看不到肘击规则对肘击是如何规定的

    UFC 中文意思是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和规模最庞大的职业MMA赛事。每年举办超过20期,按次付费比赛直播,赛事擂台为标志性的八角笼,...

    百科 日期:2023-04-11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