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2 手机版

在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大报恩寺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1856年,正逢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

1408年(明永乐六年),南京城外的天禧寺被一场大火所毁。四年之后(1412年,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决定重建此寺。他要依照大内样式,扩建殿宇,建造一座皇家规模的寺院及一座九层琉璃宝塔(“依大内图式,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因为此寺是朱棣为了报“皇考妣”之恩而修建,故曰大报恩寺。修建寺、塔共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竣工于宣德年间)。
清咸丰年间,大报恩寺塔毁于战火。关于此塔的被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军攻占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塔居高临下炮轰南京城,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另一说则是毁于1856年天京之变中,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炮轰城内,遂炮轰、炸毁此塔。
这两种说法其实无区别,都是说琉璃塔毁于太平军的炮火中。
奇异而古老,高耸入云天,白天似金轮耸云,夜晚如华灯耀月……如此宝塔却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也只能通过古人的描述来追寻这座南京瓷塔了。惜哉,此塔不可复见!

大报恩寺琉璃塔怎么毁的

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连明故宫、明孝陵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亦均被毁。
南京的“大报恩寺”,这座寺庙里的琉璃宝塔举世闻名。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为报答父母之恩所建,高80米,9层8面,周长百米。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据传,塔建成后,9层内外共设篝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
荷兰人约翰·尼霍夫在1654年跟着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到中国访问,第一个报道了此塔,很快被西方人惊叹为“完美无缺的建筑”,在西方国家被认为足以跟万里长城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1856年,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期间,琉璃宝塔毁灭了。

太平军为何要炸毁朱棣的大报恩寺塔

大报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长达400多年,直到1856年才毁掉。大报恩寺塔的消失,“责任人”是太平军――“咸丰六年,遭洪杨焚毁,并砖库亦被炸去。”

“咸年六年”,就是公元1856年。当年秋天,太平军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矛盾爆发。时督师江西的北王韦昌辉,接到天王密诏(一说无密诏)后,率兵3000连夜回天京诛杀杨秀清及其家眷。韦昌辉图谋不轨,有意扩大事态,株连杀戮杨部属二万余人,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闻讯冒险赶回天京,指责韦昌辉的滥杀行径。韦昌辉杀心又起,决定谋害石达开。石达开见情况不对,连夜逃往安徽的安庆,调集部队讨伐韦昌辉,要求洪秀全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同年十月初五,洪秀全下诏讨韦,处死了韦昌辉,削其封号,贬为“死孽”。

大报恩寺塔就是在石、韦对峙中毁掉的。当时,韦昌辉在城内,害怕石达开利用寺塔之高,向城门开炮,遂下令将塔炸毁。这座“第一塔”,就这样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掉了。

大报恩寺的消失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多灾多难。在此之前,已被英国人洗劫了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人强迫清 *** 在南京静海寺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就在这期间,听说“大磁塔”(大报恩寺塔)内有很多宝贝,英军遂先后多次前去抢劫,金佛、金饰等可以拿到的装饰器物、塔内摆设,都让他们作为“纪念品”搜刮去了。又听说物件表面镀金,有的英军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子,一块一块割“金皮”。后来遭中方强烈声讨,英军为此赔点款了事。

塔被韦昌辉炸毁后,塔顶的两只巨型“铁盘”也坠落到地面上。这可不是一般的铁盘,实质是“金盘”,外面裹了寸把厚的金皮(另一说是铜质)让太平军取走了。后来遗存一只在原址,被人移至塔基东南面“金陵制造局”(李鸿章在南京所建兵工厂)门口。盘顶朝天放在一个砖石平台上。在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还放在门口。

已去世的南京博物院老文物工作者张正祥先生曾考察过,2004年笔者去张先生家采访时,他曾提到过此事。抗战胜利后,顶盘就不见了,据说被日军砸坏,熔化后造枪炮了。曾有当地居民证实,1943年时还看到过,此后就不见了。

从日军侵华史上发现,顶盘失踪那一年,由于战略资源匮乏,日军开始在南京到处征集“废铜烂铁”。

与大报恩寺有关的历史人物有谁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

最后一次是1802年(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

另一说则是1856年,正逢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也有人认为是曾国藩下令炸毁的。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万人、19年、284万两白银,大报恩寺,朱棣的大手笔

我国历来崇奉佛教,历朝历代也因此留下了许许多多名寺宝刹,比如: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唐代落第诗人张继传世名作《枫桥夜泊》里的寒山寺、山西五台县的佛光寺、杭州灵隐寺......这些寺庙,无一不是 历史 的沉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我国 历史 上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南京,也有一座我国 历史 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被称为“百寺之首”的千年宝刹,它,就是大报恩寺,而大报恩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评价,与明朝一位皇帝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明成祖朱棣,应该说, 大报恩寺是一座满含朱棣愧疚之心重建而成的寺庙, 其个中原因,可谓大有深意。

大报恩寺其实并非是朱棣首建,事实上,大报恩寺的 历史 要比明朝早得多得多,有着”江南第一寺“的美誉,它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始建者是孙权,到明朝时,它已经历经了上千年的沧海桑田,是南京 历史 上最为悠久的寺庙。

从三国东吴赤乌时期始建到明朝永乐重建的千余年间,大报恩寺屡废屡建,寺名也是屡屡更改,始建时被称为阿育王塔,晋太康年间成为长干寺,南朝陈称为报恩寺,到了宋朝改名天禧寺,元朝又更名为慈恩旌忠教寺。

就这样,大报恩寺历经上千年的风霜雨雪,虽然期间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繁荣过,也萧条过,但不论怎样的风吹雨打、繁荣萧条,它都始终以它独特的姿态屹立千年而不倒,见证着人事变迁、朝代更迭。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大报恩寺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后来,又被朱棣动用10万人、耗资248万两银子、历时19年重建而成。 那么,朱棣为何要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重建大报恩寺呢?可能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还得从朱棣的生母之谜和“靖难之役”说起。

据《明史》记载: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明朝官方正史来看的话,明成祖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也就是所谓的嫡子。

但是,根据《南太常寺志》记载:

也就是说,朱棣是朱元璋一个称为碽妃的妃子所生,而后世史学家们经过多番考证,普遍认同了这种说法。

如此一来,矛盾就出来了!按照两种记载来看,朱棣竟然出现了两位生身母亲,很显然,其中一种肯定是错误的!那么,究竟谁才是朱棣的生母呢?

其实, 朱棣在登基为帝之后,篡改了大量洪武、建文两朝的 历史 ,他将那些于他不利的记载都统统删除或篡改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可以肯定马皇后绝对不是他的生母,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史》中之所以会有马皇后是其生母的记载,完全是他篡改后的结果。

至于说,朱棣真正的生母是谁,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碽妃为其生母的说法也只是一个被后世普遍采信的结果而已,本文就采用这种观点!

那么,朱棣为何会对生母身份如此讳莫如深、遮遮掩掩,甚至要抹杀其 历史 呢?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要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

而这一切,还得从“靖难之役”说起!

建文元年(1399年),雄才伟略的燕王朱棣不甘于在侄子朱允炆轰轰烈烈的削藩中坐以待毙,愤然起兵,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一路南下,与侄子争夺天下,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四年,最终以朱棣大胜、建文帝朱允炆大败失踪而告终,朱棣顺利登上觊觎已久的皇位,是为明成祖、永乐皇帝。

登上皇位后的朱棣,并没有开始和大臣们弹冠相庆,彻底放松了下来,他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很清楚, 所谓的“清君侧、靖国难”只是他发起的这场叔侄大战的一块遮羞布而已,反贼就是反贼,他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大家都很清楚,更何况,他只是卑微的妃子所生,既不是嫡子,也不是庶长子,根本就不具备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资格。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稳固他的统治将形成巨大的威胁,后患无穷。

那么,既然反贼的烙印已经无法消除,那就篡改自己的出身、抬高自己,以此来彰显自己即位的合理合法性吧!

于是,在这样的动机指引下,朱棣彻底篡改了自己的出身,他不再是卑微的妃子所生,而是变成了宽厚仁慈的马皇后之子,在嫡子身份加持下,他继承皇位也就名正言顺了,当然了,他也很清楚,这样的闹剧骗不了大臣,更骗不了自己,但骗骗老百姓也是好的,最次的,对自己的心理也还有些许的安慰,就这么着吧!

就这样, 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需要,朱棣将生母的 历史 彻底抹杀,从此,这位可怜卑微的妃子,将不能像其他皇帝的母亲一样,尽享应有的尊荣,她只能静静地躲在 历史 的某个阴暗的角落,静静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开创一代盛世王朝,对此,她应该是又委屈又欣慰吧!

当然了,朱棣也并非是个不孝之子,他的行为,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满足政治需求的实属无奈之举,他对母亲也是一直心怀愧疚之意,虽然此时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但他还是想要对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补偿。

恰好,永乐六年(1408年),原先的大报恩寺毁于一场大火之中,于是朱棣便顺水推舟,于永乐十年(1412年)命令工部于重址重建大报恩寺,此次重建,动用人力10万人、耗资248万两白银,历时19年才完成,虽然打着纪念太祖皇帝和马皇后的名义,但实则正是为了要纪念自己那位不便让世人知晓的可怜卑微的母亲!

“为儿未能让母亲得享应有尊荣,实属情非得已,只能建造此大报恩寺,感谢您的生育之恩,永远纪念您,永远永远,您能理解儿子的,对吗?”

我想,这才是朱棣如此大手笔,重建大报恩寺的真实原因吧!


中世纪七大世界奇迹,我国占两个,为啥现在只剩一个了?

中世纪,世界上有七大奇迹之说,其中中国就占了两个。这七大奇迹分别是: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中国万里长城、英国巨石阵、中国大报恩寺琉璃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土耳其圣索菲亚大教堂。

里面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就是曾经高耸在金陵城外的地标建筑,文化和艺术的集大成者。

金陵大报恩塔琉璃塔,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在前朝寺塔原址上重建,征用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

“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如此富丽堂皇的大报恩寺塔,又是怎么被毁的呢,它和历史上无数著名古迹一样,也是毁于战争。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后,出省作战,一路攻城略地,八旗和绿营战力全无,丢盔弃甲。

咸丰三年(1853年)正月二十八日,太平军从武昌顺流而下,军民共达50余万人,大军东进,遮天蔽日,走的是明末军阀左良玉的老路。

太平军顺利抵达江宁城外围,立即着手占据大报恩寺塔。因为它位于南京城南,建在护城河外的山坡上,塔高78米,加上地势高度,天然成为了一处军事制高点,把火炮架到塔上,就能轰击到城内,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太平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制高点,他们运来火炮,安置到塔上第三层,向城里发炮轰击,效果也很显著,南门城楼被击碎,守军伤亡惨重。



江宁在抵抗了九天后被太平军以穴地法攻破,太平军攻入城内。这时战场从城墙内外转移到了城内,大报恩寺塔就失去了作用,太平军杀入城内,江宁驻防八旗退入满城死守,太平军最后付出不小代价才攻下坚固的满城,江宁全城宣告占领。

在这段时间,大报恩寺塔并没有遭到破坏,作为战略要地,它在攻城时被使用完毕后还基本完好。

到了三月份,清军向荣、琦善统帅的南北两路援兵向南京方向运动,太平军得到消息,为了防备大报恩寺塔落入清军手里成为已方的威胁,将它放火焚烧。

在《金陵纪事》里这么记载:“二月初十日破城后,三月援兵始至,贼闻信即焚塔。”

这时候,大报恩寺塔虽然被焚,却并没有倒塌,因为它主体以红色砂石建造,比较坚固,所以仍然矗立在城外。



不过,经过焚烧,大报恩寺塔已经受到严重破坏,里面本来以一座螺旋形楼梯通到塔顶,现在楼梯已被焚毁,清军也就无法利用该塔架设大炮。

这点,在咸丰四年(1854年)美国海军军医法斯的记录中可以得到证实,法斯慕名前来参观大报恩寺琉璃塔,事后他在给上级的报告中写道:

一个螺旋形楼梯一直上伸到塔顶,给观赏者以一个爬到塔顶去欣赏世界上所能看到的最精彩、最美丽的风景之一的机会,可是,现在它已躺在塔地下变成了一堆垃圾。

显然,在咸丰四年,塔还没有倒塌,但楼梯已经被焚毁。



到了咸丰六年,它终于被彻底毁坏。

根据《金陵大报恩寺塔志》的记载,宝塔毁于太平军的贪婪。

“发匪觊塔顶为黄金所铸,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宝塔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

当时江宁出现童谣,里面唱道:“宝塔折,自相杀。”

宝塔折,指的是大报恩寺塔倒塌,自相杀则指的是1856年秋发生的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在这个事件里自相残杀,元气大伤。

也有说法,是天京事变前夕,城内内斗的太平军派系恐怕大报恩寺塔为敌方所用,将它彻底破坏。



其他方面不谈,就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给南京带来的破坏来看,远不止一座大报恩寺塔。

除了大报恩寺塔,灵谷寺、乾隆行宫、栖霞古刹等著名建筑都惨遭破坏。

当然,南京古迹被破坏,也不完全是太平军所为,湘军攻入南京后,大肆烧杀,又把南京洗劫了一遍,不少古迹再次遭到摧残,比如朝天宫被太平军作为火药库使用,南京被攻破后,那里在交战中发生爆炸,几乎全毁。曾国藩后来在原址修建了江宁府学,朝天宫的历史原貌,我们是再也见不到了。

元末明初修建的南京故宫,被太平军当做建筑材料供应处,被拆得只剩一片残垣断壁,所取材料用来建造洪秀全的天王府。天王府金碧辉煌,却在湘军入城后又遭战火焚毁,南京城里有民谣曰:“拆东墙补西墙,西墙又被人烧完”。



时至今日,世界奇迹长城仍然矗立,大报恩寺琉璃塔却早已消失。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哪怕现代技术再高,能复原得一模一样,它终究也不是那个味道,意思差了很远。

如今,大报恩寺遗址建成了公园,重建了一系列建筑,大报恩寺琉璃塔遗址上修建了一座轻质玻璃塔作为保护建筑,以供后人观赏。

大报恩寺的历史沿革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大报恩寺塔立于南朝寺庙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孙权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塔寺之始,有“江南第一寺”之称,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首座寺庙。经过考证,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建塔者极有可能是秣陵人符融,他曾任徐州刺史陶谦麾下之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运漕官,并以漕运所得经费建庙盖塔。符融为最早见于正史的中国阁楼式佛塔的创始者,后退守故里秣陵,为孙策攻灭。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
建德六年(578年),齐地佛门遭劫。闻率僧众四十余循海路奔建康。辄遇大风波,楫折船沉。忽现巨龟,负众僧出水,须臾抵建康。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龟对曰:师父曾记否,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龟也。闻恍然大悟。奏闻宣帝,帝大悦,敕建报恩寺,香火祀之。
唐朝年间,“慧闻者,齐渤海人也。幼年向佛,十二入寺,十六受戒。苦修《大智度论》、《中论》,树“一心三观”,启天台之源。所入法门,非世可知。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又以悯寺所得榇施,买海曲溪石梁为放生池,佛法广播于江北。”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重修后的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改塔名为“慈恩塔”。
明永乐六年(1408年)毁于火,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明成祖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大报恩寺在永乐、宣德年间建造,正值郑和率领下西洋船队多次远洋海外之时,因而,郑和对这项工程难以全力照顾,工程进展缓慢,弊端展现。为此,1428年(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此时已出洋回国任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竣工以后,郑和还特其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最后一次是1802年(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另一说则是1856年,正逢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也有人认为是曾国藩下令炸毁的。
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局就大报恩寺遗址坡下菜地造住房十二间,工作间八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寺院遗址渐被蚕食瓜分。
1958年,在眼香庙、芙蓉山、窑岗村一带出土的大批琉璃构件上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2004年后,南京市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佛顶真骨”。
2010年,大报恩寺重建工程被列为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同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该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2010年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动在栖霞寺隆重举行,佛顶骨舍利在栖霞寺法堂供奉的一个月里,有近20万人前往瞻礼。
2011年6月,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012年4月25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开幕,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舍利从发现地南京迎请来到了香港。
2012年11月,大报恩寺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5月,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3月,大报恩寺轻质保护塔主体完工,该塔共有9层,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外立面由玻璃幕墙组成。
2015年12月16日上午10点18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行开园仪式。12月17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南京大报恩寺塔未解之谜

历史上,南京的大报恩寺曾经过多次重修复建。如康熙三年五月,即重建过寺的正殿,塔也多次修葺。近二十年来,南京一直计划恢复这个标志性建筑,重建大报恩寺塔。实际上早在1928年,民国专家即为重建大报恩寺塔作了准备,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当年到琉璃窑址进行调查。1955年又有专家提出了重建构想。但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此事搁置了,成了遗憾。
从朱棣决定兴建塔,到现在重建,大报恩寺塔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谜团之一:朱棣建塔到底是想报谁之恩?
史书上讲得很清楚,朱棣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
但具体谁是他的母亲,这里就很有学问了。近来出版的学术著作似乎为此事"借给我两个马克吧,过几天就还给你。"定了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b妃而建”乾隆听到这里让人找来缚笤住的人,问他这是咋回事?识多少字?他说:"不识字?"纪晓岚问:"不识字咋模仿的这么像啊?缚笤帚的说:"我在马家牌坊哪里缚笤帚,看见牌坊上的字挺好看,我每缚把笤帚,就模仿牌坊上的字,在地上画遍。天长日久,我用笤帚抹出来的字,竟然跟牌坊上的那个字抹样了,后来才知道这几个字念天下第牌坊,是乾隆爷的手迹。"。如中国古建筑权威潘谷西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卷》(第四卷)就持有这种观点。
但《明史・成祖本纪》(卷5)明确称:“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洪武三年,封燕王。”这“孝慈高这元冲,乃是当朝名武官,忠心耿耿,曾屡立奇功。见元冲受伤被锁,林起上前,也盘腿而坐。元冲认出林起,不禁摇头叹息声,讲了经过。原来,当朝国君昏庸无能,明明时机未到,却偏偏下令让元冲前去马口关与蛮夷交战,不料中了敌军埋伏,元冲被毒箭射伤,仓皇逃走又迷了路,这才落到这帮匪人之手,真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啊。皇后”就是朱元璋的原配、著名的大脚皇后马秀英,而不是来自朝鲜的这硷活得年头儿够久了,身上的毛儿都白了多半儿。大宝后退了两步,把鞭子抡圆了,啪的鞭抽过去!正好抽到黄皮子身上,毛都飞起好几绺,吱吱叫着,蹦了几个高儿钻到了柴火垛里。b妃。
“为纪念其生母b妃而建”一说,根源于野史。上篇中提到,传说磺妃是冤死的,作为亲生儿子朱橡本人又不能公开张扬,于是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之名,建寺、塔纪念她。但是民间当时另有一说法,朱棣篡位,借“靖难之变”把侄儿朱允筛舷禄饰灰皇拢朝野上下都有抵触反感情绪‘,诽谤声音四起。其中有一种声音就是骂朱棣不是马皇后生养的,血统有问题,是杂种,不然不会对亲侄下此狠招。
在这种社会舆论压力下,朱棣一方面进行言论镇压,另一方面做出姿态。为了表明自己是马皇后所生,在迁都北京之际,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大兴土木,建大报恩寺、塔,以感谢马皇后的养育之恩,洗去身上的历史是非。这种说法为正统学者认可。
但历史就是这么回事儿,各种说法一多,特别是大家都说b妃是朱橡生母,事情就复杂了,这个报恩寺塔为谁而建,真相便难辨了。
谜团之二:为何选址于浪漫的长干里?
大报恩寺塔的具体地点在南京城南的东长千里,现今的雨花路东侧,这个地方是中国的古典浪漫所在。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歌《长干行》里有名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民间有传说,早年这里有“异气”。
在朱棣建塔前,这里燧人m兹本部柯约耶劳支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m兹氏建都于灵寿(今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于蒲阴(又称完县,今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其后又北迁于大王店,建都于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曾有阿育王佛塔。崇佛的梁武帝萧衍,于大同八年(公元5.43年)对塔作了改造,复建长干寺,易名长千塔。宋天禧年间,又改为天禧寺,后建圣感塔。元至元年间,再改为天禧慈恩旌忠寺,元末"隔日必来。"塔毁。梁武帝为什么要复建长千寺?其在《幸阿育王赦诏》中称,当时出现了异常天象,“月犯五车,老人星见”。
在塔建好后,顿现祥光。有诗“长干塔”称:“十丈祥光起相轮,铁浮屠镇法王坟;只愁西域神僧至,夜捧长干刹入云。”
阿育王即铁沈不韦得了个美艳 *** 心中欢喜,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把寇氏迎人洞房。寇氏新婚月后,又跟个糟老头入洞房,真是欲哭无泪。轮王,传说曾于一日一夜间,役鬼神造了八万四千塔,此塔即是其中之一。此塔在粱武帝改造前,曾经多次重建。但自塔成后,这里就出现异气,成为佛门宝地。
顺便交代一下,2008年8月,因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塔,“长干塔”的地宫被当作大报恩寺地宫而意外被发现,出土了一只高达1.3米的大铁函。铁函内发现了一座金光闪闪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的塔刹部分。
朱棣把报恩寺塔选择在此,是否是这种考虑呢?这里也有一个传说,朱棣“靖难起兵”前曾向马皇后随后艘大船启航,船到江心,关爷施法引发大浪,片刻之间条大船刘福媳妇要生的时候就已经后半夜了,此时天将大亮,刘福找了件旧衣服把女孩包起来就出门了。毁于江中,船上诸人无幸免!发誓,如果当上皇帝后,便建一寺塔报答。在兵渡长江时,江中忽然涌出一座宝塔,朱棣一惊,忽然想起了起事前的誓言。在当了皇帝后第二天,出现了一起怪事,天禧寺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有人报信给朱棣,朱棣听说后让人不要救火,结果大火把寺烧得一千二净。火灭后,朱棣命人把寺址上所有的灰烬杂物全部铲净,扔到长江里,在原址重新建寺建鲤鱼妖感到躲不过去,走了出来。塔――些即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
谜团之三:塔顶的“金盘”哪里去了?
大报恩寺塔矗立在南京城南长达400多年,直到1856年才毁掉。大报恩寺塔的消失,“责任人”是太平军――“成丰六年,遭洪杨焚毁,并砖库亦被炸去。”
“成丰六年”,就是公元1856年。当年秋天,太平军发生了严重的内讧,洪秀全、杨秀清之间矛盾爆发。时督师江西的北王韦昌辉,接到天王密诏(一说无密诏)后,率兵3000连夜回天京诛杀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杨秀清及其家眷。韦昌辉图谋不轨,有意扩大事态,株连杀戮杨部属二万余人,史称“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闻讯冒险赶回天京,指责韦昌辉的滥杀行径。韦昌辉杀心又起,决定谋害石达开。
大报恩寺塔就是在石、韦对峙中毁掉的。当时,韦昌辉在城内,害怕石达开利用寺塔之高,向城门开炮,遂下令将塔炸毁。这座“第一塔”,就这样从世人的视野中消失掉了。
塔被韦昌辉炸毁后,塔顶的两只巨型“铁盘刘云阁百口莫辩,等赵世山得知消息把他从大牢赎出来时,他已被折磨得伤痕累累,奄奄息。”也坠落到地面上。这可不是一般的铁盘,实质是“金盘”,外面裹了寸把厚的金皮(另一说是铜质)让太平军取走。后来遗存一只在原址,后被人移至塔基东南面“金陵制造局”(李鸿章在南京所建兵工厂)门口。顶盘朝天放在一个砖石嫂子听说傅舟改名了,现在叫傅凤舟,也明白他的用意,便叹道:"你该记住的是你哥哥。"说着话,嫂子突然哭了,她拿出戒尺又说:"嫂子只是嫂子。长嫂这牢里黑咕隆咚的,臭气熏天,简直跟被活埋了般。兄弟俩为争地而来,结果却给弄进这活棺材!两个人越想越气,心里的怒火不住地往上冲,不由地就动起了手。但在这里打架,没人看,更没人劝,打着打着,两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不觉便停了下来,背对背地斗气。如父,这是你哥哥亲笔写的,你现在懂了吧?"这时,傅凤舟全明白了,原来嫂子对他好,全是因为哥哥有嘱托!平台上。在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还放在门口。抗战胜利后,顶盘就不见了。据说被日军砸坏,熔化掉造枪炮了。曾有当地居民证实,1943年时还看到过,此后就不见了。
选自《帝王秘事》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明成祖建大报恩寺塔,为世界奇迹

大报恩寺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南京三大寺。大报恩寺的具体地点在南京(古称金陵)城南的东长干里、现今的雨花路东侧,民间传说,早年这里有「 ”异气”。其前身是三国时吴王孙权建的阿育王塔。南北朝时,崇佛的梁武帝萧衍对塔作了改造,复建长干寺,易名长干塔。塔建成后顿现祥光,遂成为佛门宝地。宋天禧年间,又改为天禧寺,后建圣感塔。 南京大报恩寺塔 建大报恩寺 报答父母大恩大德 为何明成祖朱棣选此地建寺呢?「 ”报恩寺”顾名思义就是为报答恩情建造的寺庙,据《明太宗实录》等记载,永乐二十二年春三月,天禧寺将建成,明成祖赐名「 ”大报恩寺”,并亲制碑文。根据碑文,明成祖要报答的是父亲明太祖朱元璋和母亲马皇后,因为他们「 ”开创国家,协心致理,德合天地,功在生民,至盛(圣)极大,无以复加”。 明成祖朱棣著衮龙袍像 事实上,早在永乐十一年,明成祖就在《重修报恩寺敕》中说了要建造大报恩寺来报答父母的大恩大德之心。不过,后人认为朱棣要报答的可能是他的生母杠妃,因为大报恩寺的大殿就是杠妃殿。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朱棣靖难起兵前曾向马皇后发誓,如果当上皇帝后,便建一寺塔报答。在兵渡长江时,江中忽然涌出一座宝塔,朱棣想到起事前的誓言。 当了皇帝后第二天出现一起怪事,天禧寺突然发生大火灾。有人报信给朱棣,朱棣听说后让人不要救火,结果大火把寺院烧得一干二净。火灭后,朱棣命人把寺址上所有灰烬杂物全部铲净扔到长江里,在原址重新建寺建塔,即大报恩寺和大报恩寺塔。 约翰柏纳费歇尔冯埃尔拉赫于1721年出版《Plan of Civil and Historical 规模宏大 施工考究 从朱棣亲自拟就的《御制大报恩寺左碑》看,朱棣的想法里还是考虑到这里的「 ”佛缘”。「 ”辉焕一新,重造浮图,高壮坚丽,度越前代,更名为‘大报恩寺’⋯⋯”但不管朱棣建寺的真正用意何在,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是按照皇宫的标准建造。 修造大报恩寺由下西洋的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因其中间几次下西洋,因此工程进展缓慢,历时十九年,在朱棣孙子明宣宗时最终完工。 大报恩寺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3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其中以四天王殿及大殿最是壮丽,下墙石坛栏楯均用白石,雕镂工致。大殿即杠妃殿,非礼部祠祭,终年封闭。 世界七大奇迹之大报恩寺塔 大报恩寺中最为人称道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装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塔内外置长明灯146盏,昼夜通明。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并列,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也被视为「 ”天下第一塔”。 大报恩寺塔琉璃构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而「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笋合缝,信属鬼工。”每天晚上报恩塔燃灯数十盏,如星光灿烂,十里之外都可以看见。这是何等的壮观! 据说,大报恩寺的建造与古埃及法老的「 ”金字塔”建筑方法很相似,不是用脚手架一层一层搭建,而是「 ”造一层,四周壅土一层,随建随壅,至九层,则亦壅九层,始终在平地建造。及工竣,复将所有壅土除去,而塔身始现。”这样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南京大报恩寺御制右碑 可以说,南京大报恩寺塔代表了中国古代皇家寺院建筑的最高成就,甚至还成为后世部分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如北京圆明园。它的建成「 ”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西方人关注大报恩寺塔 永乐时,海外使臣到大报恩寺参观的人员来自一百多个国家,他们「 ”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亲眼目睹大报恩寺壮观瑰丽的欧洲人将其介绍到西方,引起西方人对中国皇家「 ”第一寺塔”的普遍关注和向往,促进了欧洲「 ”中国热”的升温。 1839年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在他的《天国花园》中这样写道:「 ”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文中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 乾隆年间,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描绘的南京大报恩寺塔 毁于雷击和战火 这座令人无比赞叹的寺塔在多年平安无事后,于嘉靖四十五年时毁于雷击,「 ”惟塔及禅殿仅存”。这被认为是不祥征兆,有警告新皇帝的天意。 万历年间,「 ”报恩寺佛殿尽毁,一塔尚存,斜向东北。万历庚子年,本寺讲僧弘恩化缘修之,用万金焉。此塔未修之先,早晚日射光彩万状,令人目夺。既修之后,觉光彩顿少。” 康熙三年居士沈豹募款重建,但在1856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尽毁于战火。后来虽然重建,但占地仅方亩,已完全没有以往的壮观和神奇。 2008年8月,在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 ”佛顶真骨”。而这让人们再次回想起昔日大报恩寺、塔的辉煌。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关注中华五千年演义,看精彩文章。 微信搜索「 ”五千年演义”公众号,看更多好文。

南京有个另类景点?原本是举世闻名的琉璃塔,重建后却变成玻璃塔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我国华东“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作为著名的“六朝古都”,南京这座城市 历史 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旅游 资源丰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到南京观光,使得南京成为我国最热门的 旅游 城市之一。

如果你来到南京 旅游 ,除了参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夫子庙、中山陵、明孝陵等景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景点也是很多游客都要去看一看的,那就是位于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前段时间,当我在南京 旅游 时,就慕名来到了这里。

说起南京的“大报恩寺”,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这座寺庙里举世闻名的琉璃宝塔,当时可以说举世闻名,尤其在西方国家,更是备受推崇,被认为足以跟万里长城并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建筑物,这座琉璃宝塔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只可惜,原本的“大报恩寺”以及其中的琉璃宝塔都在太平天国期间被毁了,如今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就是在原本的遗址基础上重建起来的,不过,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原本举世闻名的琉璃宝塔在重建之后竟然变成了一座玻璃塔。

现在这座玻璃塔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传统的韵味,而是一栋完完全全的现代建筑,像这样一座现代化的玻璃塔伫立于一个遗址公园内,让很多游客都不太能理解,难道将传统的琉璃宝塔重建成为现代化的玻璃塔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再加上一到夜晚,各种颜色的灯光打在这座玻璃塔上,变换出各种各样鲜艳的颜色,倒映在秦淮河中,似乎没那么稳重,更显得有点艳俗轻浮的感觉,甚至连好多南京本地人都觉得这真算是南京“最丑”的 旅游 景点之一。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相关推荐: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

120FPS的比利林恩为什么不是升格呢

石河子市初中哪个最好

红掌怎么养才能开花更多更旺盛

历史上的东吴面积有多大

石河子多大面积

勇士今天73胜了为什么没人关注

怎么样让牡丹开花

标签: [db:标签]

声明:《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本田雅阁2.4机油要加多少钱

    本田雅阁2.4机油要加多少钱广汽本田为雅阁车型提供两种机油,其中2.0L和2.4L自然吸气车型使用原厂矿物机油,价格为188元/4L,型号SM 5W-30,每次保...

    汽车 日期:2023-04-12

  • 小苏打美白牙齿吗

    小苏打又名苏打粉、食用碱,一般是用来发泡面粉制作各种面食的。不过现在很多人会用小苏打来美白牙齿。小苏打真的能够美白牙齿吗?小苏打其实...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历史上的大报恩寺是怎么被毁了的

    在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大报恩寺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

    百科 日期:2023-04-12

  • 竹炭面膜的功效

    竹炭面膜不同于传统的面膜,传统面膜只能起保水和补充营养的效果,但是起不到深层吸附的作用。那么竹炭面膜比起传统面膜有什么优势,竹炭面膜功...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嘻哈妆的画法

    先用深色系的粉底液上底妆;再画出上挑、有棱角的眉形;接着用大地色系的眼影画眼妆,加深加长眼线,再贴上假睫毛;然后在鼻翼两侧修容,让鼻梁更立...

    护肤品 日期:2023-04-12

  • 本田雅阁2.2起动机多少钱

    本田雅阁2.2起动机多少钱压力角不能仅通过知道齿数和模数来计算。具体看测绘齿轮的方法。下面的例子和方法供参考:首先必须根据现有的齿轮...

    汽车 日期:2023-04-12

  • 120FPS的比利林恩为什么不是升格呢

    FPS的意思是Frame per Second,即每秒播放多少张画面,120FPS的意思是一秒播放了120张画面,超过24FPS为升格的前提是画面以每秒24帧的速度进行播...

    百科 日期:2023-04-12

  • 石河子市初中哪个最好

    例如:1、石河子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4年3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第二子弟校、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子女校、农八师子女校。19...

    百科 日期:2023-04-1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