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是什么意思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27 手机版

吊:到达,现在所谓吊唁是指到达现场对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语出《礼记·檀弓上第三》,是说有三种情况可以不用达到现场去慰问,分别是:畏,被人强加罪名攻击,自己不作辩解而死的;压,自己到危险的地方去,被崩塌之物压死的;溺,在游泳时淹死的。

《季氏将伐颛臾》中 盖均无贫 的“盖”如何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与,平声。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故夫子独责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夫,音扶。东蒙,山名。先王封颛臾于此山之下,使主其祭,在鲁地七百里之中。社稷,犹云公家。是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此事理之至当,不易之定体,而一言尽其曲折如此,非圣人不能也。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孙。冉有实与谋,以孔子非之,故归咎于季氏。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任,平声。焉,于虔反。相,去声,下同。周任,古之良史。陈,布也。列,位也。相,瞽者之相也。言二子不欲则当谏,谏而不听,则当去也。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兕,徐履反。柙,户甲反。椟,音独。与,平声。兕,野牛也。柙,槛也。椟,匮也。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明二子居其位而不去,则季氏之恶,己不得不任其责也。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夫,音扶。固,谓城郭完固。费,季氏之私邑。此则冉求之饰辞,然亦可见其实与季氏之谋矣。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夫,音扶。舍,上声。欲之,谓贪其利。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夫,音扶。内治修,然后远人服。有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亦不当勤兵于远。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子路虽不与谋,而素不能辅之以义,亦不得为无罪,故幷责之。远人,谓颛臾。分崩离析,谓四分公室,家臣屡叛。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干,楯也。戈,戟也。萧墙,屏也。言不均不和,内变将作。其后哀公果欲以越伐鲁而去季氏。谢氏曰:“当是时,三家强,公室弱,冉求又欲伐颛臾以附益之。夫子所以深罪之,为其瘠鲁以肥三家也。”洪氏曰:“二子仕于季氏,凡季氏所欲为,必以告于夫子。则因夫子之言而救止者,宜亦多矣。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陪臣,家臣也。逆理愈甚,则其失之愈速。大约世数,不过如此。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言不得专政。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夫,音扶。鲁自文公薨,公子遂杀子赤,立宣公,而君失其政。历成、襄、昭、定,凡五公。逮,及也。自季武子始专国政,历悼、平、桓子,凡四世,而为家臣阳虎所执。三桓,三家,皆桓公之后。此以前章之说推之,而知其当然也。此章专论鲁事,疑与前章皆定公时语。苏氏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宜诸侯之强也,而鲁以失政。政逮于大夫,宜大夫之强也,而三桓以微。何也?强生于安,安生于上下之分定。今诸侯大夫皆陵其上,则无以令其下矣。故皆不久而失之也。”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便,平声。辟,婢亦反。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悦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乐,五教反。礼乐之乐,音岳。骄乐宴乐之乐,音洛。节,谓辨其制度声容之节。骄乐,则侈肆而不知节。佚游,则惰慢而恶闻善。宴乐,则溺而狎小人。三者损益,亦相反也。尹氏曰:“君子之于好乐,可不谨哉?”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有德位之通称。愆,过也。瞽,无目,不能察言观色。尹氏曰:“时然后言,则无三者之过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得,贪得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范氏曰:“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者,严惮之意也。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知畏天命,则不得不畏之矣。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侮,戏玩也。不知天命,故不识义理,而无所忌惮如此。○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小人不务修身诚己,则何畏之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困,谓有所不通。言人之气质不同,大约有此四等。杨氏曰:“生知学知以至困学,虽其质不同,然及其知之一也。故君子惟学之为贵。困而不学,然后为下。”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难,去声。视无所蔽,则明无不见。听无所壅,则聪无不闻。色,见于面者。貌,举身而言。思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惩。思义,则得不苟。程子曰:“九思各专其一。”谢氏曰:“未至于从容中道,无时而不自省察也。虽有不存焉者寡矣,此之谓思诚。”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探,吐南反。真知善恶而诚好恶之,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矣。语,盖古语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求其志,守其所达之道也。达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盖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当之。当时若颜子,亦庶乎此。然隐而未见,又不幸而蚤死,故夫子云然。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驷,四马也。首阳,山名。其斯之谓与?与,平声。胡氏曰:“程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愚谓此说近是,而章首当有孔子曰字,盖阙文耳。大抵此书后十篇多阙误。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亢,音刚。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闻斯二者。”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去声。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寡,寡德,谦辞。吴氏曰:“凡语中所载如此类者,不知何谓。或古有之,或夫子尝言之,不可考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予何,是什么意思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盾而立衍也。夫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子游问诸孔子,孔子曰:“否!立孙。”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请合葬焉,许之。入宫而不敢哭。武子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以来,未之有改也。吾许其大而不许其细,何居”命之哭。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曰:“然。”“子之不使白也丧之,何也”子思曰:“昔者吾先君子无所失道。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亻及则安能为亻及也妻者,是为白也母;不为亻及也妻者,是不为白也母。”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

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修墓。”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子思曰:“丧三日而殡,凡附于身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三月而葬,凡附于棺者,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耳矣。丧三年以为极,亡则弗之忘矣。故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盖殡也。问于取阝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丧冠不。

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即土}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た。周人以殷人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即土}周葬中殇、下殇,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周人尚赤,大事敛用日出,戎事乘原,牲用。

穆公之母卒,使人问于曾子曰:“如之何”对曰:“申也闻诸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饣粥之食,自天子达。布幕,卫也,纟参幕,鲁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

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则其善也。”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公队,佐车授绥。公曰:“末之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牀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邾娄复之以矢,盖自战于升陉始也。鲁妇人之ヮ而吊也,自败于台鲐始也。

南宫纟舀之妻之姑之丧,夫子诲之ヮ曰:“尔毋从从尔,尔勿扈扈尔,盖榛以为笄,长尺,而总八寸。”

孟献子礻覃,县而不乐,比御而不入。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有子盖既祥而丝屦组缨。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

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季武子曰:“周公盖附”。

曾子之丧,浴于爨室。

大功废业。或曰:“大功,诵可也。”

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曰:“始死之奠,其余阁也与”

曾子曰:“小功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申祥之哭言思也亦然。”

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故丧冠之反吉,非古也。

曾子谓子思曰:“!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而及之。故君子之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

曾子曰:“小功不税,则是远兄弟终无服也,而可乎”

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于伯高。”

伯高死于卫,赴于孔子。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父之友,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之外;所知,吾哭诸野。于野,则已疏;于寝,则已重。夫由赐也见我,吾哭诸赐氏。”遂命子贡为之主,曰:“为尔哭也来者,拜之;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

曾子曰:“丧有疾,食肉饮酒,必有草木之滋焉。以为姜桂之谓也。”

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於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羣而索居,亦已久矣。”

夫昼居于内,问其疾可也;夜居于外,吊之可也。是故君子非有大故,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不昼夜居于内。

高子皋执亲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君子以为难。

衰,与其不当物也,宁无衰,齐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

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说骖,说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夫子曰:“予乡者入而哭之,遇于一哀而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

孔子在卫,有送葬者,而夫子观之,曰:“善哉为丧乎!足以为法矣,小子识之。”

子贡曰:“夫子何善尔也”曰:“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子贡曰:“岂若速反而虞乎”子曰:“小子识之,我未之能行也。”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

孔子与门人立,拱而尚右,二三子亦皆尚右。孔子曰:“二三子之嗜学也,我则有姊之丧故也。”二三子皆尚左。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曰:“昔者夫子之丧颜渊,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饰棺墙、置た、设披,周也。设崇,殷也。绸练、设,夏也。

子张之丧,公明仪为志焉。褚幕丹质,蚁结于四隅,殷士也。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孔子之丧,二三子皆而出,羣居则出则否。

易墓,非古也。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曾子袭裘而吊,子游裼裘而吊。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吊也”主人既小敛,袒、括发,子游趋而出,袭裘带而入。曾子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

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弹之而不成声。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子张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而和,弹之而成声。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

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马游曰:“固以清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子游趋而就客位。

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Д。子游观之曰:“将军文氏之子其庶几乎!亡于礼者之礼也,其动也中。”

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

也者实也。

掘中ニ而浴,毁灶以缀足,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学者行之。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余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君子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公叔文子升于瑕丘,蘧伯玉从。文子曰:“乐哉斯丘也,死则我欲葬焉。”蘧伯玉曰:“吾子乐之,则瑗请前。”

弁人有其母死而孺子泣者。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夫礼,为可传也,为可继也,故哭踊有节。”

叔孙武叔之母死,既小敛,举者出户,出户袒,且投其冠括发。子游曰:“知礼。”

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

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君子未之言也。或曰同爨缌。

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故丧事虽遽不陵节,吉事虽止不怠。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

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

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嫂叔之无服也。盖推而远之也;姑姊妹之薄也,盖有受我而厚之者也。

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曾子与客立于门侧,其徒趋向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焉。

孔子曰:“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张而不平,竽笙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於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陈庄子死,赴于鲁,鲁人欲勿哭,缪公召县子而问焉。县子曰:“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勿哭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公曰:“然,然则如之何而可”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于是与哭诸县氏。

仲宪言于曾子曰:“夏后氏用明器,示民无知也;殷人用祭器,示民有知也;周人兼用之,示民疑也。”曾子曰:“其不然乎!其不然乎!夫明器,鬼器也;祭器,人器也。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

公叔木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游。子游曰:“其大功乎”狄仪有同母异父之昆弟死,问于子夏,子夏曰:“我未之前闻也。鲁人则为之齐衰。”狄仪行齐衰。今之齐衰,狄仪之问也。

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乎观礼,子盖慎诸。”子思曰:“吾何慎哉,吾闻之,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时,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

县子琐曰:“吾闻之,古者不降,上下各以其亲。滕伯文为孟虎齐衰,其叔父也;为孟皮齐衰,其叔父也。”

后木曰:“丧,吾闻诸县子曰:‘夫丧,不可不深长思也,买棺外内易。’我死则亦然。”

曾子曰:“尸未设饰,故帷堂,小敛而彻帷。”仲梁子曰:“夫妇方乱,故帷堂,小敛而彻帷。”

小敛之奠,子游曰:“于东方。”曾子曰:“于西方,敛斯席矣。”小敛之奠在西方,鲁礼之未失也。

县子曰:“衰む裳,非古也。”

子蒲卒,哭者呼灭。子皋曰:“若是野哉!”哭者改之。

杜桥之母之丧,宫中无相以为沽也。

夫子曰:“始死,羔裘玄冠者,易之而已。”羔裘玄冠,夫子不以吊。

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子游曰:“有亡恶乎齐”夫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于牀。”子游曰:“诺。”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

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曾子曰:“既曰明器,而又实之。”

孟献子之丧,司徒旅归四布。夫子曰:“可也。”

读,曾子曰:“非古也,是再告也。”

成子高寝疾,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也,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子夏问诸夫子曰:“居君之母与妻之丧’“居处言语饮食ぅ尔。”

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

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反壤树之哉。”

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马鬣封之谓也。今一日而三斩板,而已封,尚行夫子之志乎哉!”

妇人不葛带。

有荐新,如朔奠。

既葬,各以其服除。

池视重ニ。

君即位而为卑岁壹漆之,藏焉。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

复、楔齿、缀足、饭、设饰、帷堂并作。父兄命赴者。

君复,于小寝、大寝、小祖、大祖、库门、四郊。

丧不剥,奠也与祭肉也与

既殡,旬而布材与明器。

朝奠日出,夕奠逮日。

父母之丧,哭无时,使必知其反也。

练,练衣黄里,纟原缘,葛要,绳屦无纟句,角,鹿裘衡长,去裼之可也。

有殡,闻远兄弟之丧,虽缌必往;非兄弟,虽邻不往。

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吊。

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礻也棺一,梓棺二,四者皆周。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柏椁以端长六尺。

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纟才衣。或曰:使有司哭之,为之不以乐食。

天子之殡也,涂龙盾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屋,天子之礼也。

唯天子之丧,有别姓而哭。

鲁哀公诔孔丘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呜呼哀哉,尼父!”

国亡大县邑,公卿大夫士皆厌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或曰:君举而哭于后土。

孔子恶野哭者。

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士备入而后朝夕踊。

祥而缟,是月礻覃,徙月乐。

君于士有赐。

贾谊的 《吊屈原文》全文及翻译

孔子在匡地被匡人拘禁时说:"周文王死后(一切礼乐文化和制度),都不在我这里了上天若想毁灭这种文化(斯文),则后死的人(即孔子)就无法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想毁灭这种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雪公讲要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过匡地,遭匡人围禁五天。因为在这以前,鲁国的阳虎曾侵入匡城,施以暴虐,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而且当年替阳虎御车的就是孔子弟子颜克。现在颜克又为孔子御车到此,以致匡人把孔子误为阳虎,故予围禁。

圣人处于危险之境,不会畏惧,所以子畏的「畏」字不当作畏惧讲。俞曲园群经平议引荀子赋篇「比干见刳,孔子拘匡」,史记孔子世家「匡人于是遂止孔子,拘焉五日」,以及礼记檀弓「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郑注即以孔子畏于匡为证等,认为畏于匡就是拘于匡,其说可从。匡城在何处,古注意见不一,不必详考。

孔子被匡人误围,一时解释不清,情况险恶,便以天不丧斯文的道理安慰随行的弟子们。

周文王继承尧舜禹汤之道,后有武王周公,相续不绝。文王虽已逝世,但载道的文化在兹,须由孔子传下去。如礼记中庸篇:「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在兹」是孔子自谓承担传递文化的责任。所以说:「天如有意灭除文化道统,则我这后死者便不得与知此文。然我既得与知,可见天意仍须保留文化,由我而传。既须由我传文,匡人岂奈我何。」

集解:「马融曰。如予何者,犹言奈我何也。天之未丧此文也,则我当传之。匡人欲奈我何,言其不能违天而害己也。」

皇疏:「卫瓘云,若孔子自明非阳虎。必谓之诈。晏然而言若是。匡人是知非阳虎,而惧害贤。所以免也。」

匡人何能胜天?所以圣人终于化险为夷。

孔子除了畏于匡,还有在陈绝粮,微服过宋等灾难,但都转危为安。学中华文化,有志于为文化的传递者,遇见恶劣的环境时,当学孔子的精神,深信天不丧斯文,以道自任,环境自然随之转变。

阳城文言文唐

文心雕龙哀吊原文及翻译

(一)

赋宪之谥1:“短折曰哀。”2哀者,依也;悲实依心,故曰哀也。以辞遣哀3,盖不泪之悼4,故不在黄发5,必施夭昏6。昔三良殉秦7,百夫莫赎8,事均夭横9,《黄鸟》赋哀10,抑亦《诗》人之哀辞乎11!暨汉武封禅12,而霍子侯暴亡13,帝伤而作诗14,亦哀辞之类矣。及后汉汝阳王亡15,崔瑗哀辞16,始变前式17。然履突鬼门18,怪而不辞19;驾龙乘云,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20。至于苏慎、张升21,并述哀文22,虽发其情华,而未极心实23。建安哀辞24,惟伟长差善25,《行女》一篇26,时有恻怛27。及潘岳继作28,实踵其美29。观其虑善辞变30,情洞悲苦31,叙事如传32;结言摹《诗》,促节四言33,鲜有缓句;故能义直而文婉34,体旧而趣新,《金鹿》、《泽兰》35,莫之或继也36。

〔译文〕

《逸周书·谥法》中说:“年纪很小死了的就叫哀。”哀就是依,哀伤之情必须依靠心,所以叫做哀。哀辞的写作,主要是对幼年死者的哀悼,因此,和年老的人无关,而必须用于短命死去的小孩。从前子车氏的三个好儿子为秦穆公殉葬;他们的死,用一百个人也换不回来。这种情形和人的夭折相同,《黄鸟》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悲哀,这也许可算《诗经》中的哀辞了吧。到汉武帝赴泰山祭天地,跟从去的霍嬗突然死亡,汉武帝哀伤霍嬗而写的诗,也是属于哀辞一类的作品了。及至东汉汝南王刘畅死后,崔瑗为刘畅所写哀辞,才改变过去只为夭折者写哀辞的格式。但其中写到死者冲进鬼门,怪异而不通;又说死者乘云驾龙,入于仙境而不悲哀;最后一段用五言句子,好像歌谣的形式,也略近于汉武帝为霍嬗写的哀辞。至于东汉的苏顺、张升,都作过哀文,虽然写得有感情、有文采,却未能充分表达其真情实感。建安年间的哀辞,只有徐赴干写得较好,他的《行女哀辞》一篇,还有一些哀痛的感情。到晋代潘岳继续写作的哀辞,真是集中了哀辞写作的优点。他的想象丰富,文辞多变,感情深厚而悲痛,叙事如写传记,用词则摹仿《诗经》;那种音节紧促的四言句子,很少松散无力的描写;所以能写得意义正直,文辞婉丽,沿着旧的体式,却表现了新的情趣。特别是潘岳的《金鹿哀辞》和《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两篇,再也没有人能写得这样好了。

〔注释〕

1 赋宪之谥(shì市):宋人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二引到《逸周书·谥法》中的一段活,注其中“赋宪”二字说:“《文心雕龙》云‘赋宪之谥’,出于此。”这里就是用“赋宪之谥”指《逸周书·谥法》。赋宪:布法。谥:封建帝王大臣死后所加封号。

2 短折曰哀:这是《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话,原文是:“蚤(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据孔晁注,人“未知事”或“功未施”而死,就叫哀。折:夭折,年幼而死。3遣:发。这里指表达。

4 不泪:唐写本作“下流”。本书《指瑕》篇说:“礼文极尊,而施之下流。”这个“下流”指“弱子”,与“下流之悼”的“下流”同义,都是指年幼的人。

5 黄发:老人。

6 昏:孔颖达释《左传·昭公十九年》中的“天昏”二字说,昏是“未三月而死也”。

7 三良:三个好人,指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háng杭)、针(qián箝)虎。《左传·文公六年》说,秦穆公死后,把这三个人一起埋葬。殉(xùn训):古代统治者死后,强迫活人陪同埋葬。秦:即秦穆公,《史记·秦本纪》中说,他死后有一百七十多人殉葬。

8 夫:男人。赎,换回。《诗经·黄鸟》中说:“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9 夭横:唐写本作“夭枉”,也是夭折的意思。枉:曲。

10 《黄鸟》:《诗经·秦风》中的一篇,是为哀悼子车氏三子而作的。赋:陈述。

11 《诗》人:指《诗经·黄鸟》的作者。

12 暨(jì计):及,至。汉武:西汉武帝刘彻。封禅:封建帝王祭天祭地的典礼。

13 霍子侯:名嬗(shǎn扇),西汉著名将军霍去病的儿子。《汉书·霍去病传》载,汉武帝命霍嬗随同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归途中暴死。

14 伤而作诗:汉武帝作悼霍嬗的诗,不存,也未见有“作诗”的记载。按:《史记·封禅书》、桓谭《新论·谴非》、《风俗通义》卷二、《资治通鉴·武帝纪》也载此事,都未提及汉武帝作诗。《全汉文》卷四辑汉武帝《与奉车子侯家诏》中有“道士皆言子侯仙去,不足悲”数语。

15 汝阳王:查东汉和帝、安帝、顺帝时期都没有汝阳王。东汉明帝第二子刘畅曾封汝南王,这里或指刘畅。汉置汝南郡,汝阳是其郡属县。

16 崔瑗(公元77—142年):字子玉,东汉文人。哀辞:可能指哀悼刘畅的作品,今不存。刘畅死于东汉和帝十年底(公元98年),当时崔瑗约二十一岁。

17 前式:指为夭折者写哀辞。后来的哀辞,不完全限于幼年。

18 履:践,走。突:冲入。

19 不辞:不成其为辞,不通。

20 仿佛汉武:指和汉武帝所作霍嬗哀辞相似,如“仙而不哀”等说法。

21 苏慎:唐写本作“苏顺”。译文据“苏顺”。苏顺字孝山,东汉文人。张升:字彦真,东汉文人。

22 哀文:苏顺、张升的哀文均不传。

23 心实:即情实,指真情实感。

24 建安:汉献帝刘协年号,公元196—220年。

25 伟长:徐干字伟长,汉末作家。差:比较。

26 《行女》:指徐干的《行女哀辞》,不存。

27 恻怛(dá达):哀痛。

28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29 踵:唐写本作“钟”。译文据“钟”字,聚集的意思。

30 善:唐写本作“赡”。译文据“赡”字,富足的意思。

31 洞:深。苦:痛。

32 传(zhuán撰):传记。

33 节:指音节。

34 婉:美。

35 《金鹿》:指潘岳的《金鹿哀辞》。《泽兰》:指潘岳的《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均存,见《全晋文》卷九十二。

36 莫之或继:无人能继续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个评价太高。

(二)

原夫哀辞大体1,情主于痛伤,而辞穷乎爱惜2。幼未成德,故誉止干察惠3;弱不胜务,故悼加乎肤色4。隐心而结文则事惬5,观文而属心则体奢6。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7,乃其贵耳。

〔译文〕

关于哀辞写作的主要点,是感情要哀痛,文辞要尽量表达出对死者的爱惜。由于死者年幼,他的品德还未形成,所以主要是赞美他的聪慧;因为死者幼弱,还未担任过国家大事,所以只能对他的容貌加以悼念。作者把悲痛的心情写成哀辞,就能令人满意;为了华美的文辞而去联结心思,就会写得浮夸不实。用浮夸不实的文风写成哀辞,那就虽然华丽,却不悲哀;必须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会在悲哀之中,写出的哀辞能引起他人哭泣,这种作品才是可贵的。

〔注释〕

1 大体:主体。指写作上的主要点。

2 穷:极尽。

3 察惠:聪明。惠:同慧。

4 肤色:一作“容色”,意思略同,指容貌。

5 隐:痛苦。惬(qiè怯):满意。这句和本书《情采》篇中说的“为情而造文”意同。

6 属:和上句“结”字的意思相近,联结。奢:夸张,不实。这句和《情采》篇说的“为文而造情”意同。

7 引泣:指哀悼文的感人作用。

(三)

吊者,至也。《诗》云1:“神之吊矣2。”言神至也。君子令终定谥3,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4。压溺乖道5,所以不吊矣。又宋水、郑火6,行人奉辞7,国灾民亡,故同吊也8。及晋筑虒台9,齐袭燕城10,史赵、苏秦11,翻贺为吊12;虐民搆敌13,亦亡之道。凡斯之例,吊之所设也14:或骄贵而殒身15,或狷忿以乖道16,或有志而无时17,或美才而兼累18,追而慰之,并名为吊。自贾谊浮湘19,发愤《吊屈》20,体同而事核21,辞清而理哀,盖首出之作也22。及相如之《吊二世》23,全力赋体;桓谭以为其言恻怆24,读者叹息。及平章要切25,断而能悲也26。扬雄吊屈27,思积功寡28,意深文略29,故辞韵沈膇30。班彪、蔡邕31,并敏于致语32,然影附贾氏33,难为并驱耳。胡、阮之《吊夷齐》34,褒而无闻35;仲宣所制36,讥呵实工37。然则胡、阮嘉其清,王子伤其隘38,各志也39。祢衡之《吊平子》40,缛丽而轻清41;陆机之《吊魏武》42,序巧而文繁。降斯以下,未有可称者矣。

〔译文〕

所谓吊,就是到。《诗经》中说“神之吊矣”,就是说神的到来。正常死亡的人定谥治丧,是极为悲哀的事,所以,宾客对治丧主人的慰问,他们的到来,就是“吊”的意思了。《礼记》中说,被物压死、被水淹死等,因为不是正常死亡,所以不必哀吊。春秋时宋国发生水灾,郑国发生火灾后,各国派使臣前往致辞慰问;这是国家遇上灾难,人民遭到死亡,所以,这种慰问和哀吊相同。还有一种情形:如春秋时晋国建成虒祁宫,齐国袭击燕国,史赵和苏秦认为这样的事不应祝贺,而应哀吊。因为建筑虒祁宫残害人民,攻打燕国结下仇敌,这都是亡国之道。大凡这样一些情形,就要运用吊辞:或者是过于骄贵而丧命,或者是褊急忿恨而违背常道,或者是有大志而生不逢时,或者是有美好的才能又连带着一定的缺损。追念这些而加以慰问的作品,都叫做吊。自从汉初贾谊渡湘江,感发愤激而写了《吊屈原文》,体制周密,事实准确,文辞清晰,内容悲哀,这要算是最早出现的哀吊作品了。到司马相如所写《哀秦二世赋》,完全是赋的体裁。桓谭认为它写得伤痛,能使读者为之叹息;赋的最后写得扼要而确切,读完后能使人为之哀伤。扬雄为哀吊屈原而写的《反离骚》,思考的很多,但成就不大;其立意重在反诘《离骚》,所以文辞音韵不很流畅。又如班彪的《悼离骚》,蔡邕的《吊屈原文》,也善于提出责问;但他们追随贾谊的《吊屈原文》,是很难与之并驾齐驱的。此外,如胡广的《吊夷齐文》,阮瑀的《吊伯夷文》,只有赞扬没有批评;王粲的《吊夷齐文》,对伯夷、叔齐的批评写得较好。但胡广、阮瑀是嘉奖伯夷、叔齐的清高,王粲则是不满其狭隘,这是由于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汉末祢衡的《吊张衡文》,辞采繁盛而忽于明洁。晋代陆机的《吊魏武帝文》,序写得不错,吊词却过于繁杂。从此以后,就没有值得称道的作品了。

〔注释〕

1 《诗》:指《诗经·小雅》中的《天保》。

2 吊(dì地):即递,是到的意思,这个字和哀吊的吊不是一回事,刘勰这里是勉强混用。

3 令终:善终,正常死亡。定谥:古代“读诔定谥”,有一套复杂的仪式,这里是以“定谥”泛指办理丧事。

4 以“至到”为言:刘勰把哀吊的吊解作到,所以这里就指宾客的至到是吊。

5 压、溺乖道:《礼记·檀弓上》中说,有三种情形死的人,不必去吊哀:一是“畏”,被人强加罪名攻击,自己不作辩解而死的;二是“压”,自己到危险的地方去,被崩塌之物压死的:三是“溺”,在游泳时淹死的。刘勰只讲了“压、溺”两种,但三种都包括在内。乖道:不合常道。以封建礼教看,这三种情形都不是善终。

6 宋水:《左传·庄公十一年》载,宋国发生水灾,鲁国曾派人去吊慰。郑火:《左传·昭公十八年》载,郑国发生火灾,只有许国没有去吊慰。

7 行人:外交使节。奉辞:指给以慰问。

8 同吊:指各诸侯国使节对水灾火灾的慰问之辞,和哀吊的意义相同。

9 虒(sī斯)台,即虒祁宫,春秋时晋国宫名,故址在今山西省曲沃县。《左传·昭公八年》载,晋平公筑“虒祁之宫”,鲁国派叔弓、郑国派游吉去祝贺。

10 齐袭燕城:《战国策·燕策一》载,齐宣王趁燕国有丧事时,进攻燕国,占领十城。袭:攻其不备。

11 史赵:春秋晋国太史。《左传·昭公八年》载,郑国游吉(即子太叔)到晋国祝贺虒祁宫建成时,史赵对子太叔说:“甚哉,其相蒙(欺)也,可吊也而又贺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纵横家。《战国策·燕策一》说齐国袭取燕国十城后,苏秦对齐宣王“再拜而贺,因仰而吊”。

12 翻贺为吊:把祝贺变为哀吊。

13 虐民:指晋国筑虒祁宫,残害人民。搆(gòu)敌:指齐国攻打燕国,结成仇敌。搆:同构,造,结。

14 设:施,用。

15 骄贵而殒(yǔn允)身:指秦二世胡亥之类。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中曾说胡亥“持身不谨”等。殒:死。

16 狷(juàn倦)忿以乖道:指屈原之类。狷忿:急躁忿恨。扬雄《反离骚》中讲到屈原的作品放肆、思想狭窄。刘勰在《辨骚》篇也说屈原有“狷狭之志”。

17 有志而无时:指张衡之类。祢衡在《吊张衡文》中说:“伊尹(商臣)值汤(商汤王),吕望(周臣)遇旦(周公),嗟矣君生,而独值汉。”这是叹张衡的生不逢时。

18 美才而兼累:指曹操之类。陆机《吊魏武帝文》中说:“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累:牵连致损。

19 贾谊:西汉初年作家,曾做长沙王太傅,所以世称贾长沙或贾太傅。浮:指渡水。湘:湖南湘江。

20 《吊屈》:指贾谊的《吊屈原文》,载《文选》卷六十。

21 同:唐写本作“周”,译文据“周”字。核:核实。

22 首出:最早出现的吊文。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吊文》说:“若贾谊之《吊屈原》,则吊之祖也。”上面所讲春秋战国时的吊慰,只是口头上的慰问。

23 相如:姓司马,字长卿,西汉辞赋家。《吊二世》:指司马相如的《哀秦二世赋》,文存,载《史记·司马相如传》。

24 桓谭:字君山,东汉初年学者。恻怆:悲伤。桓谭论《哀秦二世赋》的话,可能是《新论》中的佚文。

25 平章:唐写本作“卒章”。译文据“卒章”,指《哀秦二世赋》最后所写“亡国失势”的原因一段。

26 断:止,指读完。

27 扬雄:字子云,西汉末年学者、文学家。《汉书·扬雄传》说他为“吊屈原”而作《反离骚》。

28 功寡:功绩小。

29 文略:唐写本作“反骚”。译文据“反骚”。《汉书·扬雄传》说,扬雄所作《反离骚》,“往往摭(拾取)《离骚》之文而反之”。

30 沈:湿病。膇(zhuì坠):脚肿。这里指文辞不流畅。

31 班彪:字叔皮,东汉初年史学家、文学家。有《悼离骚》,尚存八句,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八。蔡邕(yōng庸),汉末学者、作家,有《吊屈原文》,文存不全,见《艺文类聚》卷四十。

32 语:唐写本作“诘”。译文据“诘”字,指责问。

33 影附:依附,如影之附形,这里指追随。

34 胡:胡广,字伯始,东汉大官僚。阮:阮瑀(yǔ语),字元瑜,汉末作家。《吊夷齐》:指胡广的《吊夷齐文》、阮瑀的《吊伯夷文》,均残,见《艺文类聚》卷三十七。夷齐:伯夷、叔齐,殷末贵族,殷亡后,不食周粟而死。

35 褒:称颂。闻:唐写本作“间”。译文据“间”字。《论语·先进》:“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邢昺疏:“间,谓非毁间厕。”

36 仲宣:王粲字仲宣,汉末文学家,有《吊夷齐文》,尚存不全,载《艺文类聚》卷三十七。

37 讥呵(hē喝),批评。

38 隘(aì爱):狭隘。王粲在《吊夷齐文》中,批评他们“知养老之可归,忘除暴之为念”等。王粲的批评,仍从封建观念出发。

39 各志也:唐写本作“各其志也”。译文据此。

40 祢(mí迷)衡:字正平,汉末作家。《吊平子》:指祢衡的《吊张衡文》,文存不全,见《太平御览》卷五九六。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

41 缛(rù入):繁盛。轻:轻视。

42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吊魏武》:指陆机的《吊魏武帝文》,今存,载《文选》卷六十。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四)

夫吊虽古义,而华辞未造1;华过韵缓,则化而为赋。固宜正义以绳理2,昭德而塞违3,割析褒贬4,哀而有正,则无夺伦矣5。

〔译文〕

哀吊的意义虽然古老,后来却出现华丽的文辞;华丽过分,音韵不紧凑,就演变成为赋体了。哀吊文本应用以伸张正义,纠正事理,彰明美德而防止错误;所以要有所分析地加以褒扬或贬斥,能够正确地表达哀情,那就不致破坏哀吊文的正当意义了。

〔注释〕

1 未造:当是“末造”之误。末造:后期。

2 绳:纠正。

3 昭:明白。塞:防止。违:过失。

4 割:唐写本作“剖”,译文据“剖”字。剖析。

5 伦:理,这里指哀吊文的正常道理。

(五)

赞曰:辞定所表1,在彼弱弄2。苗而不秀3,自古斯恸4。虽有通才,迷方告控5。千载可伤,寓言以送6。

〔译文〕

总之,吊辞所哀伤的,在于幼弱的儿童。幼苗不能成长,自古以来都为之悲痛。虽有写作的全才,如果迷失以辞遣哀的方向,就很难正确运用。这种千古可悲的感情,只有用吊辞来遣送。

〔注释〕

1 辞定所表:唐写本作“辞之所哀”,译文据唐写本。

2 弱弄:指幼年。弄:戏弄。

3 秀:庄稼抽穗开花。

4 斯:语词。恸(tòng痛):极其悲痛。

5 方:方向。告:唐写本作“失”,译文据“失”字。控:控制。

6 寓:寄寓,这里指表达

君子三畏是什么意思

1 《全唐书 阳城传》的译文

原文如下: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 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励。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沈酗不率教者皆罢。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

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翻译: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

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

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

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后来大家也就不敢进谏了。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

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

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

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

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使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

每月的棒禄只取够用,余下的上交官府 《新唐书•阳城传》译文(2005江苏卷文言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

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升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顺宗方为皇太子,为。

2 求文言文翻译 韩愈的《阳城》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盏,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们说什么他全没听见。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衣服没有多余的,有朋友称赞他衣服漂亮,他就高兴,把衣服送给人家。有个叫陈苌的人,探知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4 课外文言文翻译《不责僮婢》唐临性宽仁,多恕······城曰

出处选自 冯梦龙 《古今谭概》原文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注释宽:宽厚仁:仁慈恕:宽容,宽恕向:原先 潜:暗地里扬:宣扬,揭发绝:断绝遣:派遣以:凭借易:换取负:背觉:睡醒尝:曾经过:过错馀衣:别的衣服译文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曾经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子拿错了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知道以后,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命人煮药,那人煮坏了唐临暗地知道了原因,于是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而不适合吃药,应该把药扔掉"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去求米奴用米换酒,喝得醉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后来奴睡醒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没有什么不好的!”评论1无论唐临还是阳城,他们对待僮婢时,不因其地位低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其呼来喝去,他们的宽容态度让人敬服; 2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宽容也应有针对性并且适度,毕竟宽容是作用于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能够起到缓和与教诲的效果固然好,否则不分情况,放纵尺度,将宽容变为纵容,就会扭曲了宽容的真正含义。

5 欧阳修《新唐书》〈阳城传〉的文言翻译

注释抄: 岁(年岁) 饥(饥荒) 屏(敛)迹(足迹) 不过(不经过) 屑榆(使榆实磨成屑) 讲论(讲学)不辍(不停止) 有奴(阳城有个奴仆) 都儿(奴仆的名字) 化其德(被其品德感化) 方介(正直耿介) 自约(约束) 或(有“邻居”) 哀(同情、可怜) 其(指奴仆“都儿”) 馁(饥饿) 不纳(不接受) 致(给) 糠核(米糠作的粥状物) 乃(才) 译文: 这年饥荒,(阳城)足不出户,不去邻里家(袭因为如果他去了,邻里一定会因为他的讲学的恩惠而报答他,给他吃的,这样就会增加邻里的疾苦)。

采来榆钱磨粉为粥,一面还讲学不止。(阳城)有个奴仆叫“都儿”,(因为长年和阳城在一起),被他的品行感化,也十分方正耿介,能够自约。

有乡邻可怜他挨饿,给他吃的,(都儿)谢绝不受;后来又给他几杯“糠核”,这才接受了zhidao。

6 课外文言文翻译《不责僮婢》节选:唐临性宽仁,多恕······

唐临对人宽容大度。有一次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子拿错了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知道以后,让人找来童子对他说:"今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我刚才让你去拿白衣衫,就不要去了。"又曾经命人煮药,那人煮坏了。唐临暗地知道了原因,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不适合吃药,应该把药扔掉。"最后都没有追究他的过失,他的宽恕待人达到了这种地步。

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去求米。奴用米换酒,喝得醉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后来奴知道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没有什么不好的!”

7 翻译古文: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也

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他的祖先从晋昌迁到这里。唐邕从小聪明敏慧,有才干。起初任神武帝外兵曹直长,因为干练的办事才能受到赏识,被擢拔为文襄大将军督护。文襄帝去世时,事出仓猝,文宣帝指挥分派将士,以强力威势慑服四方,夜里把唐邕召去调配各方面事宜,片刻之间就已安排停当。文宣帝很倚重他。文宣帝连年出征塞外,唐邕必定陪同前往,专门掌管用兵机宜,接受事务敏捷快速。从军卒以上,他们的功绩缘由,无不熟悉,(文宣帝每一次询问),都能立即回答。有时在皇帝面前考察官员情况,唐邕也多不用拿名册,(凭记忆)唱名从来也没出过差错。太昌七年,文宣帝在羊汾堤讲习武事,命唐邕为诸军总节度,又命他做了饮宴习射的监礼官。(这一天)文宣帝亲自拉着唐邕的手,带他来到太后跟前,坐在丞相斛律金的上位,对太后说:“唐邕(精明强干),一人可以抵得上一千人。”又另外赐给他彩缎钱帛。唐邕不仅办事干练明辨事理,而且善于揣摩皇上的心思,因此被委任的职权越来越大。文宣帝曾经对太后说:“唐邕(头脑清楚记忆力强),手上一面写着文书,嘴里处理着事务,耳朵还听着别人的报告,实在是奇才。”一天之中,赏赐给他六次东西。又曾解下自己穿的青鼠裘皮大衣赐给唐邕,说:“我的意思是与卿共御寒冷。”后来皇上又对他说:“高德正对你妄加非议,并且推荐主书郭敬(替代你),朕已经杀了他。你为国家操劳很多年了,本来想任命你做州牧,也曾经多次命杨遵彦另外找可以代替你的人,(但)像你这样的人实在找不到,所以就打消了(这念头)。”文宣帝有时斥责那些侍臣,说:“看你们的所作所为,连给唐邕做奴才都不合格。”唐邕就是如此受宠爱礼遇。

唐邕后来被拜为护军将军,跟随武成帝到晋阳。武成帝到武军驿时,因醉酒责怪虞候都督范洪,想要杀他。唐邕劝谏,认为如果不是饮酒施行死刑,就是诛杀全族别人也无所怨恨;假如实在有大罪,因酒后杀人,恐招来非议。范洪因此得免死罪。唐邕又因为士兵教练打猎,按照过去的惯例,每年十二个月,每月围猎三次,唐邕认为这样搞得人马疲困,就(奏明皇上)请求改为每月两次。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唐邕为政很严酷,但能压抑打击豪强,处理公事非常合理。不久被任命为中书监,仍旧任侍中,又升迁为尚书右仆射。

武平初年,唐邕因判决案件徇私偏袒,被御史所弹劾,而被免官。很久以后,因为旧恩,又被任命为将军、开府,多次升迁至尚书令,封晋昌王。隋朝开皇初年去世。

(取材于《北史·列传第四十三》)

参考:

8 阳城传译文

原文如下: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 岁饥,屑榆为粥,讲论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励。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沈酗不率教者皆罢。

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

吏捕迹,得之城家。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翻译: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 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

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

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

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与弟弟一起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是有德义的人,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送给了他。

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做右谏议大夫,特地派长安尉杨宁到他家送给他成捆的丝织品。 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

等到他出任官职,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后来大家也就不敢进谏了。

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

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

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任国子司业,简选孝道德行出众的太学诸生予以拔擢,沉溺于酗酒不遵守教化的一律予以除名。

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

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使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像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罚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对于官署中的文书簿册并不介意。

每月的棒禄只取够用,余下的上交官府 《新唐书•阳城传》译文(2005江苏卷文言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

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升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顺宗方为皇太子,为。

君子三畏的意思是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

原句是: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是: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这个畏肯定不是指畏惧。因为君子无私无我,所以没有什么畏惧。如果有私心,执着这个“我”、这个身体,就会有贪生怕死的念头,这当然就会有畏惧。

相关推荐:

钧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是什么意思

保湿啫喱什么时候用

軍队画家田野简历

死儿后已的已是什么意思

厨房防油贴纸怎么除掉

如何减少眼角皱纹

菌菇水是哪国的牌子

标签: [db:标签]

声明:《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是什么意思》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钧窑茶具适合泡什么茶

    钧窑茶具泡任何茶都可以。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起源于宋代河南省禹县,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为钧窑。钧窑茶具瓷胎质精纯,坚实细...

    百科 日期:2023-04-27

  • 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是什么意思

    吊:到达,现在所谓吊唁是指到达现场对对遭遇丧事表示慰问。“死而不吊者三。畏、厌、溺。”语出《礼记·檀弓上第三》,是说有三种情况可以不用达...

    百科 日期:2023-04-27

  • 俄战地记者咖啡馆被炸身亡,疑被一女子赠送含爆炸装置的小雕像?俄:这是“公开谋杀”

    据海外网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咖啡馆于当地时间2日发生爆炸事件,一位著名俄罗斯战地记者被炸身亡,目前受伤人数已上升至30人。据了解,此次事件...

    八卦 日期:2023-04-27

  • 保湿啫喱什么时候用

    1、睡前薄敷在护肤程序后使用取约0.3g分量薄薄敷上全面於睡眠中为肌肤补充水分,保持肌肤水润状态。2、上妆前轻拍洁面后取适量於面上轻拍,能锁...

    百科 日期:2023-04-27

  • 2023郑州七大主题线路游玩指南

    近日,郑州发布了“文博郑州、风情郑州、花开郑州、寻味郑州、现代郑州、郊野郑州、研学郑州”等7大主题、9条郑州精品旅游线路。今天,小编带...

    景点 日期:2023-04-27

  • qx80用的是什么发动机

    qx80用的是什么发动机菲尼迪qx80采用5.6L V8发动机。动力方面,这款车推出了动力车型,搭载5.6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293kw,最大扭矩555 Nm。传动方...

    汽车 日期:2023-04-27

  • 林芳正访华期间,日本又有一项新机制落地,值得警惕

    中国和日本是搬不走的近邻,同为亚洲重要国家,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八卦 日期:2023-04-27

  • 我的青春期结局是什么意思

    《我的青春期》结局是在一片白茫茫中,每个人都得到了救赎,给闪闪留下了一个遗憾又令他满意的答案。《我的青春期》这部电影是一个开放式结局,...

    电影 日期:2023-04-2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