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

来源:本站 作者:佚名 时间:06-12 手机版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没有规定具体数值,下坡速度必然会加快,但不要刻意加大步伐,而是加快步频,把下坡时的冲击力快速分散到每一步。同时背部要挺直,如此一来臀部就不会缩到后面去,很多人下坡时臀部会很自然往后缩,这样下背和膝盖就会产生应力,伤害也就因此产生。因此关键还是在脚掌的落地位置,不要跨步,让它落在膝盖下方,应力就无从产生,背部挺直,让臀部与背部在同一直线上。

在跑上坡时步伐会自然缩小。不用刻意加大步伐,而是必须加快或至少维持步频;当步频越快表示每一步所承受的重力越小,因此高步频小步伐的跑法相对来说比较省力。

虽然跑下坡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但只要你动作正确肌肉力量足够,在跑下坡时步频会自动加快,所以只要专注把脚后跟往臀部向上拉,身体就会自动向前跑。地心引力自然会拉动往下走,避免后倾去抵抗这个拉力,而是专注在让身体与地面是垂直的。当你增加速度,而身体重心前移不足时,脚将滑出控制的状况下;而身体重心前移太多时。就会跌出去了。

在下坡跑时,不需要透过手臂前后摆动来提供动力,在2012年XTERRA世锦赛冠军Lesley Paterson建议手臂向身体二侧挥舞者来进行平衡。也许在速度变换上或是方向突然的改变时,这也许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控制。


想参加半程马拉松的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疑。跑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这样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很可能是初次参加半马,半马并非很多跑友认为的两个10公里叠加那么简单,毕竟后面几公里你的身体会更加的疲惫。

在比赛前一周至少有一次不低于15公里的长距离慢跑拉练。比赛的时候从第一个5公里就要开始补水,补水时应该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进每个站都要补)。

还有就是在比赛中要注意合理分配体力,不要一开始就跑很快,注意节奏把配速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如果你的10公里配速能跑5分,那么半程的话开始你要把配速稳定在5分半左右,最后5到6公里看自己的状态而定,能快就快不能快就尽量稳住,身体受不了了一定要马上降速,毕竟身体是最重要的。

注意自己的跑步姿势尽量不要散,保持身体直立全身放松,呼吸配合身体要有节奏。比赛中要放平心态,用安全完赛为自己的大目标,不要有攀比心理。等你以后实力变得更强了,很自然的能轻松的跑的很快很平稳。

题主5公里可以跑22分钟,又已经跑过了10公里,12月底题主完赛半马是没有悬念的。

作为跑步9年的老马,
这里给你提几个比赛建议,训练方针。


1.合理的完赛目标


目标过高,达不到,跑崩没有意义。


目标过低,太轻松,对不起自己平时的客户训练。


1)我的预测

虽然上面公式理论预测题主可以跑到138,但鉴于长距离跑的少,还是第一次,

我预测题主的半程马拉松成绩在140-145。

2)其实题主的现状,跟8年前的我一样。

当时我第一个10公里也是跑了53分钟,我也是担心半马跑不下来。

结果我第一个半马跑了140.(1小时40分钟)


题主体重和我差不多,但是比我高,所以步幅上题主有优势的。


2.根据目标制定配速和补给策略

起跑的拥挤,补给的降速,后面几公里的疲劳,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虽然半程不喝水的人也有,

但如果喝了肯定成绩更好,毕竟出汗后,体液变浓,不利于营养的输送。

建议不渴也要喝水,等渴了再喝,身体就缺水了。

3.赛前只有1个月了如何临阵磨枪强化一把 1)减量期

半程不像全程,不需要减量1个月。减量1周足够了。也就是说还有时间来强化提高。

2)每周1次高强度间歇跑,

可以是:热身后,3*3000,or 2*5000,按照自己80%-90%的功力来跑

3)每周1次长距离耐力跑

目标时间:1小时到1个半小时

目标距离:15公里左右

4)每周1次肌肉训练

大腿肌肉(特别是后侧肌肉),臀部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

5)其他时候都可以是慢慢跑

不要管配速,只是慢跑,能边跑边说话就可以了。

或者把心率压在180-年龄之内。

6)赛前1周之内,好吃好睡

吃:多吃主食,不要吃油腻,平时不习惯的食品

睡:吃粒褪黑素,睡得香,才有好的状态发挥。

大多数跑步者在跑半马比赛前都很难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压力也非常大,跑前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放松,保持冷静,在跑之前要走一段路。

跑之前要带上足够多的一次性衣物,保持温暖和干燥,并带点额外的零食,别让自己饿。

热身和降温是每次跑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通过适当的热身和放松,你可以防止受伤,并从你的锻炼或比赛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当你完成比赛后,你应该开始降温,这不仅有助于你的身体恢复,而且还为下一次锻炼做准备。降温包括大约10分钟的简单慢跑,有助于心肺逐渐恢复正常。

同时这也是拉伸和自我按摩的最佳时间,因为你的肌肉非常松弛。

一定要穿高质量的跑鞋,穿旧跑鞋会导致受伤,此外你应该穿好袜子,可以减少发生痛苦的水泡。如果你在训练中受伤了,你应该休息,如果你的症状没有改善,你应该去看医生,寻求诊断和治疗建议,直到你感觉好些。

骑自行车、游泳或健身房里的椭圆机都是保持有氧运动的好方法,能让你的腿得到休息。

你好,我是健身领域的创作者琪琪,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参加马拉松跑的话,建议注意这些方面哦


赛前

赛前坚持训练,把耐力,心肺提升。赛前一个星期训练减量不减质,可以少跑一点,但是还是跑以前的配速,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减少糖类的摄入。


赛前两天要好好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在饮食上,可以摄入多些糖类,多吃精致的碳水化合物,保持体内的糖类储备达到顶峰。脂肪类的食物不要吃的太多,因为不好消化,同时需要少吃一些容易胀气的食物,比如:牛奶,豆类。


比赛当天早上可以喝点酸奶,不要选择纯牛奶,吃新鲜的面包、香蕉之类的,补充好水分或运动饮料。出门前记得上厕所,尽可能的排空,减少一切多余的累赘。出门前需要喜好鞋带,如果在比赛中鞋带开了,一定要先离开跑道,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蹲下来。


赛前半小时记得上厕所,提前进行至少十分钟的拉伸训练,防止受伤。适量补充些水分和运动型饮料


赛中

找到匀速跑的节奏,鼻子吸气要深,吐气要彻底。5-6min每公里是大多数年轻人初次跑的合适配速,这个速度下心肺不觉得吃力。进行约半个小时后,身体会开始进入状态,可能会有些吃力难受,很快就会过去了。


到了水站后,慢慢进入小心滑倒,拿水后慢慢喝两小口,不要喝太快,以免肚子痛。


上坡时,上身倾斜,提高步倾,手臂摆动较快;下坡,上身减少倾斜,手臂放松,步伐不要太快,脚步自然的轻轻下滑


赛后

适当拉伸档松,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运动饮料,可以冰水浴缓解迟缓性肌肉酸痛,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运动型免疫抑制,所以赛后还需要注意保暖,以免感冒!

你这个时间非常紧张了,看了你的经历,已经有了十公里跑步经历,我觉得完赛问题并不大。

需要注意的有几点,

第一,你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5公里26分钟和10公里53分钟都算可以的,年轻人确实身体好,羡慕。但是半程马拉松一共21公里,我建议你前十公里不要激动,按照1个小时跑完即可。

第二、基本上所有的新人都会出现,前半程速度过快,后半程完全跑不动,掉速的情形。如果自己来把握这个速度,比较困难,建议你找2:00的配速员,跟着他们,聊天跑着,稳定好速度。

第三,注意安全完赛。如果你死撑着快速的跑完了半程,对身体负荷较大,因为你练习的不多,肌肉和身心没有习惯半程的这个量,因此一定要注意。

第四,说点轻松的,半程难度还可以,因为完赛时间3个小时,即使前十公里你一个小时结束,后面的十公里,用两个小时完全可以完赛的。

因此放轻松,马拉松没有人逼迫你,没有夺冠这一说,跟着配速员,安全完赛,享受比赛。第一次,还是体验为主,感受一下马拉松的气氛。

不要跑快。

不要跑快。

不要跑快。

题主身体状况很好,对于和题主差不多的人来说希望以下内容有一定参考价值。

1、题主平常有健身以及跑步,在体力、耐力、心肺功能方面都会比一般的人状态要好。

2、在半马之前题主五公里能够跑到22分钟,十公里53分钟,但是没有跑过半马。

3、5公里能够跑到22分钟的人速度不会太差,保持坚持的习惯以及十公里能够跑到53分钟,耐力也不错。

4、这种状态下有速度、有耐力,完成自己的半马没有任何问题,成绩基本在2小时以内。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注意点。

1、 前面十公里保持一个较为平缓的配速 ,题主十公里最快配速是5分17秒,可以适当的保持在5分30秒左右,跑到十公里自己状态还不错的时候,可以适当提一点点速度,然后保持5分20的配速,顺利的话到后面一两公里速度会稍微降一点但是不会很严重,这样跑下来两小时左右,因为第一次半马,在那种氛围下很容易兴奋过度而提速,这时候需要把控好自己节奏, 记住慢一点

2、关于 补给 ,不管是半马还是全马,第一次跑的时候很容易在路上看见好喝的饮料没忍住就喝多了,后面跑起来感受就不是很舒服,所以这一点需要自己留意,记住 量少次多原则

3、衣物鞋子, 鞋子裤子不要穿新的 ,一双跑鞋与我们脚的磨合过程有一个时间,这个时间还没有过去的话穿起来去完成自己的半马很容易受伤,裤子则容易磨皮。

4、 早餐至少提前一个半小时吃完,最好两小时 ,七分饱就行,不要担心饿。

以上就是个人答案,希望各位跑友跑步顺利。

第二,跑步的训练,在马拉松比赛之前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有跑步的习惯,比如一周跑两三次,一次跑三五公里,匀速慢速,锻炼耐力。再可以试下,能慢跑十公里左右中间不停歇不掉速,基本上就可以跑半程马拉松或全程马拉松。特别需要的还是,坚持锻炼跑步,每周最少两次,很多人备战马拉松,提前一两个月练力量,练跑量。

第三,坚定信心,淡定辛苦。半程马拉松关门一般是三小时,全程马拉松关门一般是六小时。个人的马拉松经历感受就是,一直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感觉自己身体情况还好,吃好睡好,保持正常体力和精力。我那时刚开始就只能跑三五公里,后来一次偶然机会跟别人慢跑到八公里左右,再后来慢跑一次,跑步APP显示半程马拉松的距离,随后就报名参加全程马拉松。

总之,跑步谁都可以,而长跑需要锻炼,马拉松需要科学锻炼,每周每月到一定的跑量,马拉松会更容易适应和突破自己。当然,如果你跑马拉松有速度要求,那就需要更多相关的学习和锻炼啦。

想参加半程马拉松的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参加马拉松或者半程马拉松,相当于参加一场大考一样,考前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半程马拉松(英文:Half Marathon),也就是二分之一马拉松,路程长度为21.0975公里,或13.1英里。跑好半程马拉松,除了平时的训练之外,在参加之前的一个月应进入倒计时状态。


跑前的一个月,应准备简单利索的着装和合适的跑鞋,跑鞋不能到跑之前穿新的,如果穿新鞋,应先试穿一个月。就训练而言,除了平时的训练之外,可以在四周前,跑一个相当于半程马拉松的距离;有可能的话,可以在半程马拉松比赛相同地形的场所进行训练。


模拟的训练,不仅是预演,也可在跑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可能面对的问题,并在下面的时间里及时解决。三周之前,可以再尝试一次长距离的训练,这次训练,是对上次训练所遇到问题的调整和改善。除了跑完相应的距离之外,还要注意跑前的拉伸活动,赛中的步伐调整、饮水,以及赛后的放松活动等。


跑前的一周,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时期,应减少训练,并尽量做到身心放松,在饮食上要选择自己平时常吃的。跑之前的两个小时,可选择一些高碳水化合物,比如说稀饭馒头或者是面条之类的饮食;临赛前30分钟要做一些适应性慢跑,至于开跑以后,尽力发挥就行了。

1.注意安全!

大众跑者应将 健康 、安全放在跑马的第一位。半马虽然里程只有全马的一半,但事故风险比全马还大。很多大众跑者第一次跑半马,容易受比赛氛围影响,兴奋过度,出现身体负荷超载的损伤。

2.注意心率!

3.注意赛前跑量的积累!

没有或者很少跑步经验直接跑半马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建议跑前至少三个月开始准备,从3公里、5公里、10公里开始积累跑量。不用着急快,怎么舒服怎么来,选择一些风景优美、跑步氛围好的跑道开始你的跑步训练,感受到跑步的美好,坚持下去其实并不难。

题主5公里能用22分钟跑完,10公里53分钟跑完,经过一定跑量的积累,完全具备跑半马的能力。建议第一次跑半马,配速慢一点,节奏稳一点,注意心率和膝盖的实时感受,安全完赛就好!

华南农大的小伙子,你好!

你很幸运,赶上了中国马拉松蓬勃发展的年代,遥想10年前,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不要说跑半程马拉松了,就算参加一个正规的比赛都机会渺茫。因此,即使我有能力跑马拉松,也是等我2013年到了北京之后才开始跑北京马拉松。

技术层面的注意点@跑者阿飞已经回答得比较全面了,不再赘述。他的回答很专业,对我这个跑步老鸟也有启发。我在这里根据题主的描述做一些个人分析吧。

从你的描述中,我看出了你的 不自信! 下面我逐条分析:

(1)今年18岁,大一学生,身高181,体重68kg,挺瘦的。

你的担心:你刚达到报名半程马拉松的年龄,新手没经验,对自己身材不自信,不知道适不适合跑长跑。

从你的身高体重来看,确实偏瘦。这身材打篮球可能吃亏,但就长跑而言,反而是一个优势。你的BMI是20.75,而世界顶尖长跑运动员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基本都在19到21之间,因此,你对自己身材要有自信!

(2) 平时也有跑步、举哑铃,练引体向上。但是没怎么跑过长跑。个人觉得核心力量比较弱。

你的长跑经验不足,核心力量弱。担心距离太长坚持不下来,核心力量不足以支撑跑完全程。

(3) 10月底的时候突然想要去跑个半马,所以报了个12月31日的比赛。

不知道促使你报名的因素是什么,是看到别人完赛了,想挑战一下自己?证明自己也可以?跑完之后再也不跑了?这里没有描述清楚。年轻人可能会存在攀比心理也无可厚非,但是我提醒你要对马拉松心存敬畏。

(4) 我上个月第一次跑了五公里,用了26分钟。第二天又跑了一次,全力跑,用了22分钟。11月底的时候试了一次十公里,跑了53分钟,感觉状态还不错。

你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跑完5公里,第二天全力跑。提升幅度很大,有了一定的自信。但是跑10公里的速度明显不是你最好的状态,我估计最好成绩怎么也得在46分左右,不知道你53分钟是匀速跑下来的还是后半程掉速。如果是掉速,多做节奏跑练习。

建议你

(1)放平心态

跑完半程马拉松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只是人生中的一次小突破罢了,如果你踏上跑步道路,后面还有更多的比赛等着你。

(2)赛前做体检 。

主要检查血压和心率,看是否有不适合长跑的疾病。虽然组委会一般不做要求,但是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了解,跑起来才会放心。半马出事故的概率可能比全马还高。

(3)比赛跟兔子 。

根据你的速度,可以选择跟145的兔子,也就是用5分配速1小时45分完成比赛。他们会带你匀速完成比赛。马拉松比赛匀速跑最省力,跟在后面还能节省体力。同时也可以学习跑步知识。

祝你顺利完成比赛!

短跑如何才能步伐大、

你好朋友!我是体育狂人,20年的教学与训练,很高兴为你服务,你的问题:短跑如何才能步伐大,具体情况:我是练短跑的,我人有180 步幅却很小,而且在跑的时候,人总是感觉很重、、步幅也拉不大,我大腿粗,是不是有影响?我的回答:看了你的情况,我觉得你的条件很好,我想你的问题是训练不正规,不科学造成的。大腿粗并不是影响你的步幅的原因,影响跑的步幅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和你的柔韧性差这两方面。所以,你要改善身体的柔韧性,这样就可以增大跑步的步幅,还有通过踏格跑和标志跑来提高每步的步幅。我的短跑临时建议:
1、起跑节奏练习(爆发式的):节奏嗒、嗒、嗒连续快速(可提高0.1秒—0.2秒)
2、反应速度练习 :不同的发令声音(咳嗽、击掌、吹哨等练习)。
3、多做行进间跑:30-40-50-60-80-110米。(提高绝对速度)
4、途中跑(大步幅高频率)5、解决后程冲刺跑:竭尽全力冲过终点线。(可提高0.1秒)6、平时应该多做哪方面的辅助训练?多做跑的专门性练习,把技术练好,将来就好办了。7、200米跑法:弯道起跑要沿切线方向起跑加速,弯道跑不要用全力跑90—95%的力量来跑,整个身体内倾,摆臂时左手小幅度,右手摆动幅度要大。出弯道后要全力加速,高中心,大步幅来跑。8、弯道跑时不要用全力,90——95%的力量跑就可以了并注意弯道跑技术。直道上要高重心大步幅和高频率,用力100%。
9、起跑要抢出去。上跑道前注意听发令人的发令节奏,一定要掌握准节奏,然后顶枪跑。
10、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后面热的追赶),要有霸气,头脑冷静。特别提醒:
1、以上方法都是临时性的提高成绩,最好是长期系统的训练。2、找个好教练3、制定系统的计划 祝:健康!愉快!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走10000步,大约有多少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素质也在缓慢的提高,正应验了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越来越多的人把 健康 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快乐与幸福,然后才是财富的积累,这反应了时代的改变,人们观念的改变。只要有条件的城市,为人们修建了越来越多的免费运动场所与场地,专用的骑车道及走步道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应运而生,我们赶上了这样一个全民健身,全民懂得健身的重要性的时代。

我自己也是主动每天按时走步健身的一员。每天给自己定了个小小的目标,每天累积不小于7000步。

其时,每个人的走步习惯不一定一样,有人喜欢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走,有人喜欢约了三五好友雷打不动地走,有人喜欢不紧不慢地走,男女性别的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不同,走步的习惯不同,决定了步速,步频与步幅皆不同,因为走步是自我约束,一切以满足个人的要求即可,没有别人来监督考核自己,自己觉得好就行啊。

男人的步幅一般比女人的稍大,如果其身高在170厘米左右,其正常的步幅约为82厘米左右,10000步相当于8200米,合8.2公里。女人的身高假设为160厘米,其正常的步幅为72厘米,10000步约为7200米,合7.2公里。

上述数据只能算个大概数,如果年龄不一样,走步习惯不一样,其10000步总里程应该在上述数据上下波动不会太远。反复说过,走步不是比赛,没有谁要一争高下,参与就好,持之以恒就好。

答,这个问题与时间无关,与性别也没有关系。是指18周岁到58周岁范围内体质完好成年人,走10000步,等于多少米?是步与单位米的关系。与频率没有关系。根据我对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大约得出以下计算公式:

1,一个人自然展开双臂的宽度,除2,就是该人的步幅长度。

2,一个人的臂展大概相当于这个人身高的百分之九十六。

3,比如一米七六身高的人,跨一步大概等于1.76米乘百分之九六等于1.69米,除2,约等于0.85米。

4,身高因人而异,公式大同小异,特珠情况外,一般情况下这个公式是适用的。

5,回答完毕,仅供参考。

一般人的步幅是身高的0.45-0.5的样子,国内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1厘米,女子平均身高:155.8厘米,可以计算出男子的平均步幅为75.195 - 83.55,女子的平均步幅为70.11 - 77.9。

 10000步的话,男子7519米-8355米,女子7011米-7790米。

1.年龄与步幅

 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缺少锻炼,人走路的步幅会越来越小。

 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因为年纪大了,衰老了,腿脚不灵活了,所以步幅变小。其实应该说:是因为缺少锻炼,因为腿脚不灵活,所以才更加衰老。

  “人老腿先老 ”。有道理的。

 其实如果平时走路时,有意识地加大步幅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走路的步幅会增大的。笔者的步幅可以达到1米左右。

 大步幅走路可以更好地锻炼到大腿肌肉,臀部肌肉,还有身体核心肌肉。通过大幅度的摆臂还可以刺激上半身的肌肉。

2.平时要有意识地大步幅走路

 所以请在日常走路时,有意识地加大步幅,这样即便不用刻意去锻炼,平时走路也有锻炼效果。

 速度 = 步幅 * 步频。

 要增加步幅,就要让各大关节动起来,而不是只动小的关节。特别是上半身的肩胛骨,和下半身的髋关节。可以通过做瑜伽,拉伸等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

 步频的话,1秒钟2步,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3. 健康 走路的要点

1)挺胸抬头,身体微微前倾,头,胸,腰,膝盖,脚后跟在一条直线上。脚尖和膝盖方向朝前。

2)有意识地用力往后摆臂,让肩胛骨动起来,同时微微扭动骨盆。

 昂首挺胸,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地走起来吧。

欢迎评论讨论,一起交流。

我每天都在走路上下班,中午也出去走路,每天的大概步伐在1.7万步到2万步之间。从我们家出发到单位,步数在4500步左右,大约3.1公里左右。一天如果走到2万步,大概在14公里左右,如此算下来, 一万步大概在7公里左右,也就是说,10000步,大概在7000米 。

我单位附近有一个 体育 公园,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 体育 公园里走路,刚好沿着公园围墙走有一条800米步道,每一次走下来,差不多在1100步到1112步之间,所以,算下来,一步在70厘米,一万步也差不多在7公里左右。

这只是成年男人的普通步数,因为身高不一样、腿长短也不一样,有的个头高、腿长,步伐更大,可能一步在75厘米左右,所以,对于这种体型比较高大、腿长的男人来说,一般 10000步在7500 米左右,反之,腿短的,一万步则在6.5公里。

相对来说,成年女士步伐会小一些,多数在60厘米/步,如此算下来,一万步在6公里左右,这个也要根据女士的腿长短和个头高低来决定,女士一万步在6公里,主要是平均数据。

还有,成年人还包括老人,走路的步伐会更小,可能成年男性老人一步在60厘米,一万步也就在6公里,老太太就可能更短了,大概一万步在5.5公里到5.8公里之间。

另外要说一下, 每天一个成年人,适合徒步在一万步到1.5万步,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没长期走过路的话,初期最好每天保持在5000步到8000步,大概一个月后,如果脚和膝盖都没问题,可以慢慢增加到1万步以上,再逐渐增加到1.5万步到2万步之间,我觉得,2万步是一个极限,超过2万步,腿就有点受不了。

前不久十一期间,我去 旅游 景点爬山,连续2天徒步在3万步+,腿部和膝盖就有点受不了。

而且,每天走路步伐要一直持续下去,得有连贯性,不能今天走1000步,明天走10000步,如此,对腿不好,也对脚和膝盖不好,我走了大概一年多,基本是除了大雨外,无论刮风还是再冷再热,每天都要走路大概在1.8万步之间(今天走了1.8万步,上图),多数在2万步左右,去年最冷一天,零下28度,还走了2万步。

2018.10.12日走路数量

一年走路多来,体重下来了(减3公斤),毛病少了(以前体检老是各种小毛病不断,今年体检,基本没啥毛病)、鼻炎也犯的少了(以前一到夏天,鼻炎犯的厉害),以前不时感冒,今年也基本不存在了,走路,尤其是长期走路,对增强体力和身体素质,还是有好处的。

我发现我回答这个问题十分合适。我一直使用咕咚app来记步,来跑步。

首先, 我们要明白左脚走一步,右脚走一步,对于各种类型的计步器来说是走了一步 。

我查看我咕咚app上面的记步记录,刚好有一天正常走路的步数接近10000步,并且当天没有跑步。

我走了9785步,路程是7.43公里。 所以走路10000步,大约7500米。

一般情况下,正常步伐走路,男子一步大约70厘米左右,女子大约60厘米左右。照这个标准来计算,走一万步,男子大概七公里左右,女子大概六公里左右。

当下,走路锻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早晚出去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这对增强身体素质,提高 健康 水平确有好处,本人也经常步行锻炼,是走路锻炼的受益者。

但是,走路锻炼也应该有个度,凡事物极必反。有些人为了占据微信运动的封面,每天走路几万步,这对 健康 没有益处。要知道,超量的走路,特别是爬楼梯、爬山,会对膝关节半月板造成磨损,长此以往就会膝盖疼。膝盖中半月板一旦出现磨损,将是不可逆的,没有办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因此,每天走路锻炼要掌握好量的问题。

我觉得,每天走路七八千步就足矣。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伤害膝关节,两全其美。我自己每天锻炼也就六公里左右,而且是分早晚两次完成,早上三公里,晚上三公里,每次锻炼四五十分钟。几年下来,感觉很好,也减掉了十几斤体重,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您是怎么锻炼的,谈谈您的做法,让大家分享。

年后,我坚持每天步行12000步以上,现华为手机显示已达近2000公里。我认为,正常人步行时速4至6公里,快者可能更多。每分钟步频120至140步,个高者步幅大,步频每分钟120步左右,个矮者,动作敏捷,步频虽小,步频较快,常人步幅在0.65米至0.80米之间,这样步幅长度×10000步,就能算出答案,如按步幅0.65米算,10000步合6500米,折13华里,如接0.75米算,10000步行7500米,折7.5公里,合15华里。

首先回答问题,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10000步,男生大概是6-8公里左右,女生在5-6公里左右。作为一个常年步行锻炼者,我想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2016年三月份买的这部手机开始记录数据,历时正好两年,数据说话是最真实的。两年还差几天,累计步行超过1400万步,本人身高1.75米,体重68公斤,步幅平均在75-80厘米,每天步行在2万步左右,差不多就是15公里,基本是晚饭后一小时开始,耗时2个小时多一点,平均一公里在1300-1400步左右,配速在9-10分钟左右,体脂保持在10-11%左右。遇上空气好温度湿度合适偶尔会跑一个半马,平均每月一次这样的频率,每周跟小伙伴踢一场足球,2小时左右,一周会有一次游泳,一个半小时,自由泳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少儿时代进过少体校游泳班。说回步行,对比足球、游泳、快速跑,步行绝对是很有享受感的有氧运动,耳机可以帮助你消除单调机械运动的枯燥感,一双专业的跑鞋是少不了的,千万不要将就,衣服夏天以跑步背心为主,冬天长袖里面一定要衬一件吸湿排汗的长袖运动内衣,杜绝棉质内衣,不容易快干很容易感冒,我一般会衬一件耐克的专用内衣,外面套一件足球上衣(足球装备太多,物尽其用,哈哈)特别提醒: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跑,我都不建议在健身房跑步机上进行,一是封闭空间空气流通不够,二是跑步机速度、坡度保持长时间不变,体重压到膝盖上会固定冲击某一个点,而且快慢不由自己控制,对膝盖损伤很大,建议在自然环境中步行或者慢跑,因为地形多变,有上坡、下坡、转弯,脚腕、膝盖有多种变化,快慢由自己控制,对膝盖冲击点会比较分散,对膝盖有好处,还有就是自然环境景物一直在变化,枯燥感就会下降很多,空气流通好对心肺有好处。

每个人不一样,从我昨天的运动计算下来,10000步大约是8000米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简单:

通常情况下,我们成年人正常的步幅是0.75米,那么,走10000米只要乘以0.75米,这就是7500米,也就是7.5公里(15华里)地。

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按健身的要求来衡量,每天走10000米的距离是完全可以的了,但一定要注意徒步走的速度,速度太快和速度太慢,徒步走健身的效果都不会好,徒步走健身效果最佳的速度是每分钟120步,亦即每秒钟走2步。

徒步旅行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许多朋友喜欢户外徒步旅行。他们不仅可以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还可以锻炼身体。那么去户外徒步旅行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户外徒步的技巧。我们来看看吧!


户外装备轻量化


尽量选择轻便的户外装备,简单出行。尤其是新手,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热身活动


做户外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拉伸,可以让关节、肌肉、韧带等热身。也可以用手和手指摩擦膝盖下缘,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这样做可以降低身体的僵硬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身体受到伤害。


如何走路?


选择全脚掌着地,脚步稳稳然后移动重心,尽量保持匀速。调整你的步伐,降低你的步伐,以同样的步伐行走。不要大步走,小步走的时候活动膝盖。保持肩膀沉重,背部僵硬。尽量保持头、腰、脚在同一条重力线上。


怎么上下坡?


:上坡八字,下坡重后脚。


如何爬山:抬脚时,先抬脚后跟,再抬脚底,最后抬脚趾。上身稍微前倾到合适的角度,让重力帮你上坡。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脚并用,会很放松。前面的斜坡正好弥补了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像动物一样四肢着地行走。这是保存体力的方法之一。


下山方法:重心向后倾斜,略低。只有前脚站好了,重心才能挪过去,一只脚要一直撑在地上。速度可以比上山的时候慢,不要猛冲下来!


登山杖的使用


使用登山杖是脚的一部分锻炼由手和上半身承担,会减轻一些下半身肌肉的负担,让你的脚步更接近不背东西的走路姿势,比不使用登山杖时走起来更轻松。尤其是下坡路段,登山杖可以有效吸收下坡冲击力,保护膝盖。


登山杖的使用方法:将手伸到腕带下方,将腕带压在我们的手掌中,调整腕带并握住手柄。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徒步时,登山杖的长度是自然站立,小臂与小臂的夹角为703,335,490度。此时手杖的长度就是正常使用长度。


在地面行走时,自然摆动双臂,先放下登山杖,再重新站立;上坡时缩短,更有利于支撑;下坡时拉伸,先稳住杖再迈腿下坡。


什么时候喝水?


几次,不要喝多了。一次喝太多水不能完全吸收,容易引起腹胀。建议驴友徒步时可携带水袋或便于携带的水壶,旅途中每隔20~30分钟啜饮一口。


如何休息?


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因为如果坐下后还想站起来继续走,疲惫的双腿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支撑全身和背包,很容易受伤。


其实休息的方法有很多。没必要全身都坐下来。可以靠在树干上,也可以坐在更高的地方。另外,筋疲力尽也不要休息。最好走50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


调整呼吸


很多人徒步的时候又矮又浅又不规则,会让自己越来越累。所以走路和呼吸都要保持适当的节奏,刻意控制习惯。在陡坡上试着一步一步呼吸。累的时候加深呼吸,故意稍微放慢节奏,让体能随着呼吸均匀分布。


另外,说话消耗的体力和氧气量是非常巨大的,旅途中尽量少说话,节省体力。


不要单独行动


尽量不要在户外独自行动。单独行动遇到危险时很难得到及时的帮助,所以要注意领队说的话,因为他们是最熟悉线路情况的人。


当前位置戏弄和喂养野生动物对动物和人类都有潜在的危险。在户外遇到野生精灵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也要在安全的范围内。不要主动挑逗喂。

人的步伐和身高的比例是多少?

人的身高大约是其脚印长度的7倍。中国的参考标准为:18.5≤BMI<24。


BMI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扩展资料

布洛卡公式:

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身高在165厘米以上者: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适合亚洲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日本京都大学桂教授在布洛卡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下列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_体重标准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相关推荐: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

统招本科本科大专是什么意思

统用卫浴花酒安装方法

重庆归四川管吗

统一性和同一性的区别

炒熟的栗子怎样保存时间更长

统一是什么企业

闲鱼自提要当场确认吗

标签: [db:标签]

声明:《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要多少

    人在下坡时候步伐间距没有规定具体数值,下坡速度必然会加快,但不要刻意加大步伐,而是加快步频,把下坡时的冲击力快速分散到每一步。同时背部要挺...

    百科 日期:2023-06-12

  • 汽车右后轮咯噔咯噔响怎么回事

    汽车右后轮咯噔咯噔响怎么回事汽车的右后轮砰砰作响。如果这种噪音只发生在通过坑洼的时候,应该是悬挂系统。车主可以检查弹簧上下垫是否老...

    汽车 日期:2023-06-12

  • 统招本科本科大专是什么意思

    统招本科是一个复合名词,即指全国各统一招生的可以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本科即大学本科,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大学或学院开展,极少...

    百科 日期:2023-06-12

  • 2023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有多少个展园

    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展会简介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26日在连云港开幕,是江苏省园林园艺界的又一次盛会。本届园博会基于连...

    八卦 日期:2023-06-12

  • 察宝宝舌苔

    正常健康宝宝的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干湿适中淡淡的薄苔,口中没有气味。一旦宝贝...

    健康 日期:2023-06-12

  • 警惕:女人憋尿憋出大危害

    憋尿有害,轻重自选 只不过是上厕所的一个小问题,现在去、等会儿去有什么分别?我是成年人,完全能控制自己的神经,这也可以算适应力强的一种表现...

    健康 日期:2023-06-12

  • 40岁男人是花还是豆腐渣

    俗话说“女人四十豆腐渣,四十的男人一枝花”,说是女人到了四十就不值钱了,男人四十则是春天才刚刚开始,可是,想要做“花”,可还是要看看您的硬件...

    健康 日期:2023-06-12

  • 可延缓衰老的娱乐活动

    1、音乐:一曲节奏明快、悦耳动听的乐曲,会拂去你心中的不快,使你乐而忘忧;此时,体内的神经体液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达到调和内外、协调气血通行...

    健康 日期:2023-06-12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