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如何理解海德的平衡论

如何理解海德的平衡论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3-27 手机版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海德的平衡理论是属于单向的平衡关系,也是一次性互动关系

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什么?

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换言之,海德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概念效应: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O为P所尊敬的师长。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O赞美爵士音乐,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O—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平衡论是什么意思?

美国心理学家费里兹·海德(Frilz Heider)于1946年提出。海德认为,当人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感到心情紧张,并产生一种力求恢复平衡的力量。所谓平衡,即人的“感觉系统与所经验的情绪毫无压力地共存在一起”的状态。人处于平衡状态时,感到舒服、轻松。
平衡论是最基础的理论。平衡: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以平衡为中心目标。一般都有自己的平衡系统,而自动检测尽量调节平衡;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平衡点和平衡能力,超越平衡能力范围都会出问题;然而事物的生存与灭亡、前进与后退却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的,之所以我们要找到平衡系统的平衡点,以及平衡能力;巧妙利用事物的非平衡状态促进发展。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平衡理论

  作为社会的个体,我们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比如一个人,他有着自己的家庭,也有着自己的朋友;他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还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发生着联系。

  显而意见,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在一段人际关系中,你是否会有着复杂的情感呢?或高兴,或紧张,或不愉快。接下来我们就用平衡理论去分析一下。
  平衡理论是海德在1994年提出的,海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往往是通过某些事情去形成的。

  P代表一个人,O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事物。+号表示肯定,-号代表否定。1、2、3、4图代表平衡状态,5、6、7、8图代表不平衡状态。

  图一:比如P(小强)喜欢听周杰伦的歌(X),同时O(小志)也喜欢听周杰伦的歌(X)。于是小强对小志可能就会有好感以及积极的情感评价,极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图三:比如P和O二个人不认识,P喜欢打篮球,而O不喜欢打篮球,我想着两个人很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人际往来。

  图七:P和O是很好的朋友,但是现在P主张去学习游泳,并且让O也一起去,但是O是不想学习游泳的。这个时候,P可能就会感到心理上的不平衡,产生紧张、焦虑或者是不舒适,不愉快。你可以想一想,你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呢。
  那么这时候,为了处理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要从不平衡回归到平衡了。

  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这时候我们如果能够说服他人对于游泳的看法,使他能够去喜欢上游泳,这时候我们的关系就恢复到平衡状态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改变对于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的看法,我的朋友不喜欢游泳,我不能强加给他,我们还有着其他共同喜欢的东西,我们还是好朋友,这时候我们就又回到了平衡状态了。

  但是平衡理论也有着自己的弊端和不足,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希望你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平衡理论的概述

这个理论是海德等人提出来的。海德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 年代,但全面且系统的理论阐述直到1958 年才得以完成。平衡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海德认为,态度的两个实体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和不平衡关系。如果我们用符号“P”表示认知的主体,“O”表示态度的另一个人,“X”表示态度的某个对象,用“+”表示喜欢,用‘二”表示不喜欢,那么P-O-X 就构成三角形关系。
海德认为,P-O-X 形成的三角形关系是一种情感关系,即好感或反感态度。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不喜欢有缺陷的不平衡关系。平衡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关系的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海德认为,P-O-X不平衡关系的任何一种情形,人们都企图改变某一项而使之恢复平衡关系。例如,P有一个好朋友O,O喜欢踢足球X,如果P不喜欢踢足球,他就可能采取如下办法,使自己的认知达到平衡:一是说服O不要踢足球,二是改变对O的亲密关系,三是说服自己改变对足球的态度。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其结果是通过平衡来维持和发展 P和O 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海德的平衡论

奶酪和鸡蛋能同吃吗

如何理解广义计算机系统概念

奶酪酱可以做什么

成人大专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奶酪可以做奶油么

如何理解公共关系

奶酪块儿最简单的吃法

标签: [db:标签]

声明:《如何理解海德的平衡论》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如何理解海德的平衡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奶酪和鸡蛋能同吃吗

    奶酪和鸡蛋是能同吃的。奶酪是一种由牛奶发酵浓缩制作成的奶制品,含有全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钙等微量元素;而鸡蛋也是一种高蛋白的...

    百科 日期:2023-03-27

  • 如何理解广义计算机系统概念

    计算机系统指用于数据库管理的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需要大容量的主存以存放和运行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应用程序以...

    百科 日期:2023-03-27

  • 海信双屏手机A2 Pro闪购新低:AMOLED+墨水屏仅1051元

    11月21日消息海信 A2 Pro双屏手机开启清仓大促,上市售价2999元,今日闪购1111元,叠加下方60元优惠券,1051元到手。相较现售2989元的A6(双屏+骁龙6...

    数码 日期:2023-03-27

  • 奶酪酱可以做什么

    可以用来抹面包,做成吐司。奶酪酱的具体做法如下所示:材料:奶油奶酪、糖粉、牛奶、奶粉、糖粉、面包。做法:1、将奶酪软化加糖搅拌均匀。2、加入...

    百科 日期:2023-03-27

  • 成人大专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

    1、成人大专可以考教师资格证。但是考生必须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

    百科 日期:2023-03-27

  • 苹果App Store和iTunes Store遭遇全球性宕机:现已恢复

    11月21日消息苹果App Store和iTunes Store刚刚遭遇了广泛性宕机。根据外媒消息,这次宕机事件是全球性的。宕机像往常一样是突发性的,苹果系统...

    数码 日期:2023-03-27

  • 奶酪可以做奶油么

    做不了,奶酪里面一般都有添加剂,并且经过发酵等工序,和提炼奶油的方式完全不同,没办法当做奶油来用。牛奶离析后分成脱脂牛奶和奶油两部分。奶油...

    百科 日期:2023-03-27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