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那个时候战争是激烈的,他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因此,在《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中,“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得人和”的结果就是“战必胜”。
所以,本文的论点应该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两章 本文是怎样逐层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举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
对比论证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孟子二章文学常识
1.孟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孟子二章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2、重点字词注音: 域民(yù)畎亩(quǎn)拂士(bì) 3、重点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寡助之至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得道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士:狱官。 拂:违背。
乱:扰乱。 曾益:增加。
“曾 ”通“增”。 恒过 :经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有所作为。 征于色 征:表现。
喻:了解。 入:在国内。
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出:在国外。
4、重点语句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⑥行拂乱其所为:是他做事不顺。 5、重点句子背诵、默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分析亡国条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成才的客观条件: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③主旨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内容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三、课后题提示。
2.孟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孟子二章知识点梳理与专项阅读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2、重点字词注音: 域民(yù)畎亩(quǎn)拂士(bì) 3、重点解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里之城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寡助之至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得道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士:狱官。 拂:违背。
乱:扰乱。 曾益:增加。
“曾 ”通“增”。 恒过 :经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有所作为。 征于色 征:表现。
喻:了解。 入:在国内。
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佐。 出:在国外。
4、重点语句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⑥行拂乱其所为:是他做事不顺。 5、重点句子背诵、默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表现不得民心、众叛亲离的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排比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分析亡国条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成才的客观条件: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③主旨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内容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
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三、课后题提。
3.孟子二章的内容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⑴。三里之城⑵,七里之郭⑶,环⑷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⑸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⑹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⒄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陈太丘与友期行文学常识是什么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孟子两章主要内容概括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