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

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4 手机版

手握大权的杨秀清之所以会被韦昌辉杀了,主要是在于韦昌辉把我住了千载难逢的时机。

杨秀清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军队都在他的身边,保护着他。当时杨秀清的嫡系部队大部分都按照他所制定的作战计划在外征战,守卫十分松懈,身边只有2000多人的保卫部队。当韦昌辉带着大军攻入东王府时,2000人的保卫部队,就如同蜉蝣撼大树。杨秀清会被杀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正是杨秀清被杀,不仅让清政府得以喘息的机会,同时也加快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有军政大权的杨秀清,为什么轻易被诛杀呢?

太平天国的衰落是,起点在于天京事变。事变后,东王杨秀清被诛,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从此以后,太平天国一蹶不振。后虽有李秀成,陈玉成等后起之秀,但再也回不到当年的巅峰。

在天京事变之前,东王杨秀清的权势可以说是达到极致,即便是天王洪秀全也不能撼动其地位。然而,掌管天下军政大权,统领天京防务的东王,却被北王韦昌辉和燕王秦日纲带着三千士兵就灭掉了,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从普通教众到天国军师

杨秀清是最早加入拜上帝会的一批人,但那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徒。创始人之一冯云山在桂平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不得不返回广州进行营救。

就在这时,拜上帝会突然受到当时地主阶级的迫害,由于首脑人物洪秀全、冯云山等均不在会中,不少教众开始动摇,人心不稳。

杨秀清见状,利用当地迷信的降童巫术,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代天父传达圣旨(天父即上帝,洪秀全为上帝次子,耶稣为长子即为天兄),终于使拜上帝会稳定了下来,与杨秀清一起的,还有萧朝贵,也是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者之一。

当洪秀全救出冯云山返回广西后,他知道杨秀清是旁门左道,但发现这种方式能够在群众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认为刚好可以利用。

于是乎,杨秀清在拜上帝会中取得了代天父传达圣旨的特殊地位,成为了整个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洪秀全虽为天父次子,但是却无法与天父直接沟通,因而似杨秀清这样的能够与天父沟通的人,地位自然与众不同。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很有效,在后来的金田起义中,杨秀清多次利用天父下凡来组织对抗清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自封为天王,杨秀清被封为军师。不过,由于杨秀清可以代天父传旨,冯云山可以代天兄传旨(后被萧朝贵取代),因此权力极大。

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用天兄的旨意命令洪秀全、冯云山“避吉”,因而,军师的权力集中在杨秀清和萧朝贵手中,而冯云山只是有一个副军师的虚衔。

永安封王,权倾朝野

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杨秀清被封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所有的王,都要受东王的节制。

然而不幸的是,在1852年,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分别在全州和长沙战死,从此,能够直通天意的就只有杨秀清一人。

1853年,太平军攻破南京,杨秀清整顿营规,立法安民,待洪秀全抵达后,便商议将南京改为天京,并在此定都,正式建立起了太平天国。

自此以后,为了处理内部矛盾和排除异己,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直到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后,杨秀清的声望更是一时无两,集教权、军权、政权于一身的杨秀清已经成为了太平天国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

而定都天京以后,天王洪秀全在做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度奢靡,而洪秀全更是十一年都不曾出过天王府一步。

洪秀全对于军政大事全然不管,同时还反复强调,只要惹他发火就是死罪,他发火就要杀人,众人都要一齐跪求息怒。而对于太平军将士,只要违反天条,大多数也都被他杀掉。平常见他也不能抬头直视他。

洪秀全的做法使得他与太平军所有文臣武将距离越来越远,这也让东王杨秀清的权力越来越大。

专横跋扈,权力欲望膨胀

杨秀清作为太平天国唯一一个可以与天父沟通的军师,在同僚之中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像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丞相陈承瑢都因为一些小事受过杨秀清的杖责。

韦昌辉的亲哥哥因为与杨秀清的小舅子因为田产等问题发生争吵,韦昌辉最终不得不杀掉自己的亲哥哥。

更为重要的是,洪秀全因为宫女服侍不到位,对其拳打脚踢,导致其流产。杨秀清得知此事后,假托天父下凡,将洪秀全请到东王府,对其仗责,而且还是当中执行。这件事也使得洪秀全对杨秀清恨之入骨。

这里面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就是陈承瑢,他在天京事变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有人说,洪秀全想要诛杀杨秀清,是因为杨秀清不满于九千岁的称呼,于是假托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授其为为万岁,而且说杨秀清有意谋取天王之位。

不管杨秀清是否真的想要当天王,但是他的嚣张跋扈是确定的。不过,虽然洪秀全,韦昌辉等人向除掉杨秀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洪秀全掌管军政大权,掌管天京防务,韦昌辉和秦日纲如何能够调动军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守卫森严的天京,直达东王府?而且,据记载,这支军队还只有三千人。除非,还有其他人与韦昌辉等人同谋。

被心腹出卖,身首异处

最有可能作为内应不被杨秀清察觉的,就是陈承瑢了。

陈承瑢这个人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熟悉,他是太平天国的丞相,也是太平天国的第八号人物。

陈承瑢虽然被杨秀清杖责过,但还是成为了东王的心腹,他不仅能够直接向东王汇报工作,而且还能直接与天王接触。而第一个密谋告发东王谋反的就是陈承瑢。

陈承瑢在天京城内也是一个实权人物,如果他能够与北王、燕王一起,那么带领三千人杀到东王府而不被杨秀清察觉,也就顺理成章了。

东王府被屠杀,元凶是韦昌辉和秦日纲,这个是人尽皆知的事,可是陈承瑢却容易被人忽视。

陈承瑢作为东王府的心腹,在韦昌辉等人的屠刀下竟然能够安然无恙,而且事后能够与韦昌辉,秦日纲共同主持天京大局,可见其在整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杨秀清死后,牵连甚广,共有两万多人被杀。一时间群情激愤,洪秀全为了平定民愤,只得诛杀韦昌辉和秦日纲。而同一天被处死的,还有陈承瑢。

这件事在秦日纲手下的一名爱尔兰人肯能在口述中得到证实,“除韦昌辉外,尚有其他多人伏诛--尤其有两个高级首领排班第七、第八者。”

第七就是燕王秦日纲,而第八就应该是陈承瑢了。而当时江北大营向清廷奏报的内容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诛韦昌辉之后,并将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镕于十一月初一日,即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诛死。

天京事变后,东王、北王、燕王被诛杀,翼王出走,洪秀全总算是总揽军政大权,不过也是从这一刻起,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

陈承瑢在整个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挑拨天王与东王的关系,巧借北王、燕王之手,除掉东王。而且在后来的扩大流血事件中,他还是实际的主持者,大部分的东王亲信队伍,都是在他的设计下被杀。

杨秀清被杀,不仅损失的是一位有能力的领导者,更为重要的是,杨秀清一直是天父的代言人,而在以往的宣传中,天父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但是无所不能的天父却没能保住它的代言人,这让民众对于他们的信仰开始产生了动摇。

杨秀清的被杀,原因很多,洪秀全的猜忌、多疑、暴烈、偏信,韦昌辉的毒辣、残暴,陈承瑢的奸诈、阴险等都是构成这场悲剧的因素。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杨秀清本人的跋扈、粗暴、骄傲和麻痹。他虽然颇有能力,但却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造成了内部的不和。

杨秀清掌握大权,手里又有兵,为何轻而易举被杀?

太平天国后期曾经公开分裂,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掌握朝政多年的杨秀清被杀,天王洪秀全再次接管一切。

其实从金田起义开始,杨秀清就是军师,在永安建制时杨秀清又被封为东王,担任太平军统帅,正式掌管兵权。从这个时候开始,洪秀全已经身居幕后了,此后太平天国的发展与杨秀清不无关系。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声望一时无两,他利用职权排斥异己,假借代天父传旨,已经集教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虽然洪秀全什么也不管,但他并不糊涂,眼看自己有被排挤出去的可能,洪秀全自然要与杨秀清再斗一斗。

那么,在很多人眼里觉得不可思议,洪秀全已经多年不理朝政了,朝中大多是杨秀清的亲信。可就是这样,竟然取得了天京事变的胜利。

之所以多年不理朝政的洪秀全能够轻而易举除掉杨秀清,其实原因很简单。

其一、杨秀清掌握朝政多年,虽然他对于太平天国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得罪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了很多中上层的将领,要说他们一股势力或许不太敢,但一旦有人组织,那么这将是巨大的一股力量,也很容易就把这些反对者联合起来。他也过于骄狂,太目中无人,这样的人有个共性,几乎都没有什么警惕性,没有危机意识。

其二、太平天国的特殊的政治制度导致,洪秀全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而且太平天国由神权与王权结合,杨秀清可以不把天王放在眼里,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虽然洪秀全不理朝政,日夜沉迷享乐,但恐怕在洪秀全编织的这个梦被打碎之前,他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那就得说到天京事变前洪秀全等人秘密筹划,打了杨秀清一个措手不及。其实说来这件事也很简单,当时内官统领陈承瑢向洪秀全告密,说杨秀清要造反,洪秀全于是发布密诏让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陈承镕还利用权力、盗用东王名义,瞒过杨秀清乘夜开门接应韦昌辉部队进城,神不知鬼不觉的大军就包围了东王府,杨秀清在这期间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异样。可以说天京事变中陈承镕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他是杨秀清亲手提拔,节节高升,才成为天朝朝政的总管,成为了拥有朝政日常事务总管职权的人。

否则,如果双方甩开膀子真刀真枪,结果还未可知。

杨秀清一手遮天,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韦昌辉诛灭了呢?

金田之后,太平军一路披荆斩棘,势如破竹。他们迅速的占领了大片土地,直到攻下南京,改名为天京。

将天京定为国都,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幕,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因为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开始走了下坡路。其中以发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最为具有代表性。

一直以来,人们都为当年发生的那场事变而感到遗憾,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这场事变,太平天国是否真的能够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新的国度?

但毕竟一切都是切切实实的发生了,一直以来笔者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当时权势熏天的杨秀清会那么容易就被韦昌辉灭掉了,而且同时被灭掉的还有整个东王系。

这个可能还要从杨秀清个人的性格说起,杨秀清其人早年家贫,青少年时期更是依靠挖煤矿为生。在太平天国的首义八王之中,杨秀清一没钱二没人,唯一有的就是自己的才智。

聪明的杨秀清,找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套路,那就是神仙下凡。也许是出于对地位的担忧,也许是为了刷存在感,杨秀清经常借着天父下凡的名义,教育剩下的那几个王。

甚至到了后期,杨秀清连洪秀全都敢教育,甚至还准备动手打他。由此可知,剩下的那几个王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所以,憎恨杨秀清的绝非是洪秀全一人,而是除了东王系的所有人。

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我们就不难理解,甚至可以断言,杨秀清是非死不可的。

虽然他拥有很大的权利,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他还远离了自己的军队,那么死亡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东王杨秀清真的有谋反吗?手握大权的他,为何会被韦昌辉杀死?

我们都知道天京事变,直接导致了天平天国走向灭亡,但是这场事变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点燃这场事变的又是谁?杨秀清真的是有谋反的心思吗?为何掌握了大权的杨秀清会被区区3000人突袭杀死?接下来我们就看看。

有流传说天京事变爆发的原因是东王杨秀清逼封‘万岁’,想要谋反,随意洪秀全才密诏韦昌辉带兵回京杀死东王的,在这里我们就看看当时直接参与的一个外国人肯能的记述来看,逼封‘万岁’这件事是子虚乌有的,肯能当时是燕王秦日纲的亲信,燕王当时正在换防从江苏去安徽,半路上就遇到了韦昌辉,韦昌辉就说:你这是去哪?秦日纲就说:奉东王命,去安徽换防。韦昌辉就说:你必须被我回天京,因为我有天王的信件,有些事你不知道。

然后等到了天京城下,韦昌辉才把信件拿出,说要发兵诛杀东王,这时秦日纲才刚刚得知目的是啥,可以看到,东王想要谋反的事情肯本不存在,再有就是后来的《石达开自述》中都看到没有逼封‘万岁’这件事。从后来洪秀全给东王平反看出,他是实在找不出东王谋反的证据,所以就把七月七日定为东王升天节,从些我们看出东王在当时是没有谋反举动的。

但是导致事变的爆发原因就会洪杨二人之间的由来已久矛盾,可以代替天父传言的杨秀清,可以说和名义上的天国领导人洪秀全,两人之间是天然的敌对关系,这也是事变爆发的原因,但是直接让火药桶点燃的却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佐天侯陈承瑢,有天国‘第八人’之称,他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心腹,掌握了天国内政大权,天国政务都是他具体实施发布的,相当于天国的大管家。

但是他虽然是杨秀清的心腹,但是却非常仇恨杨秀清,他为人阴狠、睚眦必报,一直对东王打他200鞭这件事怀恨在心,所以就去天王府告发说东王造反,并且具体实施除掉东王计划,杨秀清实际掌握军政大权,天京城重兵守城,并且都是东王的部署,只有3000人韦昌辉却能一枪未放就进城,可见东王府是除了内奸,这个人就是陈承瑢,因为只有他有这个身份可以假传东王命令,骗开王府,最后杀死杨秀清。

所以在这场事变中,杨秀清是最无辜的,因为手握大权的他是没有必要反叛的,只需继续维持就好,东王本来地位就相当于皇帝了,说以他当时不会蠢得去造反,他的死全因死在了小人手里,可见危险往往来自身边相信的人。

小伙伴们有啥想说的,欢迎留言哦!

相关推荐:

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

什么成语最后一个字是便

氯酸溴酸碘酸的稳定性比较

什么成语中有流如两个字

被郭沫若挖掘的万历陵后来怎么样了

什么成语中有存礼两个字

滤波器生产有毒有辐射吗

什么成语中含有不释两个字不释

标签: [db:标签]

声明:《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杨秀清明明掌控了军政大权为什么韦昌辉还能杀他

    手握大权的杨秀清之所以会被韦昌辉杀了,主要是在于韦昌辉把我住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杨秀清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军队都在他的身边,保...

    百科 日期:2023-04-04

  • 什么成语最后一个字是便

    1、一举两便: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2、手头不便:手头:手边;便:方便。指手头缺钱。3、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4、天假其便:假:给予...

    百科 日期:2023-04-04

  • 氯酸溴酸碘酸的稳定性比较

    同主族的无氧酸酸性由上到下依次增强。所以碘酸最稳定,可以制取纯净的碘酸固体,氯酸和溴酸均不太稳定,氯酸浓度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溴酸...

    百科 日期:2023-04-04

  • 什么成语中有流如两个字

    1、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2、问答如流: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3、倒背如流: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

    百科 日期:2023-04-04

  • 被郭沫若挖掘的万历陵后来怎么样了

    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满足丝织品等有机文物的保护需求,比如刚出土的万历皇帝龙袍鲜艳如新,可刚离开地宫里400多年的平衡环境,一接触到外...

    百科 日期:2023-04-04

  • 什么成语中有存礼两个字

    相关成语有一个,即爱礼存羊。释义:指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后用“爱礼存羊”比...

    百科 日期:2023-04-04

  • 滤波器生产有毒有辐射吗

    首先,滤波器是无毒的,滤波器是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器设备。电源滤波器的功能就是通过在电源线中接入...

    百科 日期:2023-04-04

  • 什么成语中含有不释两个字不释

    根据描述此成语为爱不释手。情感色彩:褒义。用法:常用作谓语、宾语和状语。释义: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形容非常喜欢某个物件。出自于《陶渊明集序》...

    百科 日期:2023-04-04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