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

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05 手机版

因为自从司马家族篡位曹魏成为皇室过后,晋朝便一直是世家天下。而世家多是将家族利益放于国家利益之上,因此,世家便为了自己利益,收苛税,重徭役,将当时的晋朝经营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国家实力急剧下降,以至后面的五胡乱华,致使数百万民众惨遭屠杀。

晋朝大统一155年,为何被评为史上最烂的朝代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长江自古后浪推前浪,而古代的王朝也是一样的,旧王朝的衰亡总会伴随着新王朝的兴起,总有些君王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在这里主要讲述的就是晋朝,说到晋朝就会让人想起魏晋风骨这一个典故,而一想到这里就会让人觉得晋朝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实际上,晋朝在历史上的确不让人看好,甚至没有跻身于正史当中。

之所以说晋朝是历史上最烂的王朝,主要还是因为晋朝整整让中原的历史倒退了几百年,在这几百年的期间,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是处于一种黑暗的状态,人们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一期间发生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事件,其实,晋朝最初的发展是比较好的,但是越到后来政治就越发的腐败,整个社会就越发的混乱。

西晋的王权继位制度是禅让制,是从司马大家族开始的,众所周知司马家族是篡夺曹氏家族的权利而获得皇位的,从而建立了晋朝。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在建国初期司马炎就南下灭掉了孙权,从而结束了割据的一个局面,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的政权。

但是,随着权力的膨胀,朝廷内部的政治也越来越腐败,司马炎本人也越来越膨胀,开始大肆的使用自己的权利,大搞分封,因此,诸侯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后,在司马炎去世之后晋朝也就世风日下。

为什么说晋朝是最“垃圾”的王朝呢?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无是处的王朝,虽然他统治的时期超过了100年,但是在这个100多年之中,只有司马炎统治的20年,中国才是形式上的统一,而司马炎之后的晋朝,天下一片混乱,百姓民不聊生,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晋朝没有为中国留下任何一点物质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而是丧权辱国,甚至造成了五胡乱华的这段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现代的中国历史,在讲述古代历史的时候,三国过去就是南北朝,南北朝过去就是隋朝。这中间似乎没有提到晋朝,这是因为晋朝虽然是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是他的大一统之持续了20年,晋朝皇帝位了维持自己家族对天下的统治,大肆分封同姓王到全国各地,这些王的在封地之内拥有完全的军事和行政自主权利,这个实际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抛弃了秦始皇发明的郡县制,而捡起了,东周之前的分封制。很快问题就产生了,八王之乱爆发,刚刚从三国战火之中平息下来的中原王朝再次天下大乱,惨烈的内斗极大地消耗了汉民族的军事实力。导致北方的结少数民族趁机坐大。

汉人被胡人的军队从时代生存的中原大地上赶走,来到了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长江以南。实际上是相当于汉人被胡人灭国了,此后的东晋完全没有力量跟北方的胡人军队抗衡,而在中国北伐则爆发了五胡乱华,北方汉人从千万级别的人口,被屠戮到只剩下百万级。

而晋朝的皇帝,几乎代代都是昏君,晋朝为保证皇族血脉的纯正性,实行近亲结婚,剩下一大堆智障的皇族。晋朝后期,佛教盛行,大量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出家做和尚,极大地降低社会生产劳动力。整个晋朝没有任何一点是值得称道的,所以他的历史存在感很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

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

一 五石散

王戎是西晋的一位大大的名士,名列“竹林七贤”之中,在当时也是士族中的领袖人物之一。但要说他“贤”在哪里,却非常难讲。他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贪财。他的庄园水磨,据说是“周遍天下”,但他一位从侄结婚的时候,他大方地送了一件单衣,婚礼完毕之后,又心疼起来,火烧火燎的,不拿回来估计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就又厚着脸皮跑去要了回来。对儿女他也并不大方。他女儿成家后,有次问他借了几万钱。几万钱对于王戎,可能也就跟我兜里的几块钱差不多。可他就惦记上了,天天盼着还,可女儿就是没送钱来。后来女儿回家探望,他就脸色很难看。女儿马上掏出钱来还他,王戎“然后乃欢”。他家买的李子他都要让人一个一个把核都给钻破,怕有人把他家的李子种给偷了去。

这样的一个财迷有一个特长,就是会聊天,说起话来,言辞颇为动人。在魏晋士人看来,这就够了。再加上他出身于一流门第——琅邪王家,所以这个名士,王戎就做定了。

王戎也碰到过危险时刻。西晋晚期,几个王爷带着兵互相砍杀,打成一锅粥。齐王冏一度控制洛阳,另一个王爷河间王要组织联军讨伐齐王。齐王司马冏召集会议,讨论对敌策略。王戎当时担任尚书令的高官,级别相当于副总理级别。他在会上侃侃而谈:“人家带兵百万,势不可挡。我建议你退休回家,安享天年。急流勇退,放弃权力,当真是万全之道。”司马冏的谋士勃然大怒,说:“汉、魏以来,有一个退休的王爷能活命的么?我建议把出这个坏主意的家伙处死示众。”所有在场官员非常震惊。王戎听了以后,表示要上厕所。王戎不在的时候,司马冏对谋士的建议正做认真考虑,就忽然听见有人叫唤起来了:“了不得了了不得了,王大人掉茅坑里头了!”大家让人把王戎捞起来以后,把这位浑身恶臭的王大人送回府第。王大人声称自己是“药发”,才会失足跌入茅坑。一通混乱下来,让王戎逃得一命。后来,司马冏被杀死了,王戎还活着。

王戎所说的“药发”是怎么回事?“药发”为什么会掉到茅坑里呢?这是一个问题。

关于王戎,还有一个问题。古代人最注重守孝。父母死了,做儿子的几年之内都不能再担任官职。守孝期间,孝子要痛哭流涕,不吃肉不喝酒,更不能穿好衣服。王戎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又喝酒又吃肉,但是这些酒肉似乎于他却无多少滋补,他容貌憔悴,身体虚弱,要拿着拐杖才能行走。当时另一个官员和峤也在守孝,他完全遵守一切规矩,吃米饭都要称好再吃,怕超过孝子的饮食标准。但是,大家却认为王戎比他更孝顺。皇帝对大臣说:“和峤守孝时过于刻苦,让人担忧。”大臣却回答说:“和峤克扣自己饮食起居,却只是“生孝”,王戎却是“死孝”,我认为真正值得担心的,是王戎。”为什么王戎守孝期间吃肉喝酒,却能得到大家的理解,称他为真正的孝子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要解释这两个问题,就要谈到晋朝的一种很古怪的文化风尚了。

这种风尚就是服用一种有毒的药物——五石散。现在大家一说到毒品,马上想到鸦片,觉得好象在鸦片之前,中国人从来没有服用毒品的历史。其实这是不对的。晋朝时候,上流社会就曾大规模服用毒品。因为我们可以有把握的说,五石散对人体的损害绝不在鸦片之下,把它划成毒品一点都不亏。

所谓“五石散”,是一种中药散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此外还有一些辅料。这种散剂据说是张仲景发明的,张仲景发明这个药方,是给伤寒病人吃的,因为这个散剂性子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但是到了魏晋,上流社会的士人没有伤寒,也都都开始吃将起来。此时的配方和张仲景原始药方已经有了一些调整,但主要成分没有变化。

这种药吃到肚子里以后,要仔细调理,非常麻烦。首先,服散后一定不能静卧,而要走路。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格外喜爱锻炼身体,而是因为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的缘故。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服散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但他们发冷时倘若吃热东西穿厚衣物,那就非死不可了。一定要穿穿薄衣,吃冷东西,以凉水浇注身体。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按照书上的说法,就是““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你散发的好。

但是有一样例外,就是喝酒。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要醇。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而且还服散之后还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 食不厌多”。

总之,吃散之后,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东西,喝热酒,穿薄衣服,洗凉水澡。

五石散还是时装之敌。服药之后,人的皮肤特别敏感,很容易被磨破。新衣服比较硬,所以魏晋名士大多痛恨新衣服,而喜欢穿柔软的破旧的、没有浆洗过的衣衫,一副很艰苦朴素的样子。比如东晋的大将军桓温,就受不了新衣服。他倒不是希望死后有人收集他的衣物,搞个“桓大将军艰苦朴素生活作风展”,而是实在无法忍受硬邦邦的新衣服。有一次,他早上起来穿衣服,妻子故意让人给他送去新衣服。桓温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让人赶快拿走。他妻子就说:“衣服不穿,怎么会变旧呢?”桓温哈哈大笑,穿上了新衣。可以料想到的是,桓温不会热中于采购时装。

衣服不仅要旧,而且还要宽大,省得它磨皮肤。鞋子最好也别穿,要穿就穿木屐,以减小和皮肤的接触面积。鲁迅先生就说过:“我们看晋人的画象和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这些破旧的衣服轻易不得浆洗。王朔小说里有个人物就说自己的棉袄一辈子没洗过,“穿上去可暖和了”,魏晋名士倒不是贪图暖和,而是因为浆洗过的衣服太硬,他们受不了。这些经年累月不洗的衣服里头就会滋生虱子。所以你看那些名士高雅得无以名状,一副活神仙模样,为现代小资所万万不及。比如王恭(后来在夺权斗争中兵败被杀),披宽大的鹤氅裘,于小雪时节乘肩舆而行,望见的人觉得简直帅呆了,称其为“神仙中人”,但你要是剥了这位神仙中人的鹤氅裘,多半会发现他虱子满身爬。

在魏晋时代,一边谈天,一边把手伸到衣服里头捉虱子,都被认为是雅致的事情。中世纪的苦行僧推崇虱子,说它是“上帝的珍珠”,这个说法魏晋名士听了一定会赞同。有些名士见来了客人也浑然不管,只顾光了膀子在身上捡拾“上帝的珍珠”,活像《阿Q正传》里王胡的光景,但客人也不生气,要是对这么高雅的事情生气,只能说明自己庸俗。至于为什么高雅,我没想明白,但我觉得要是那些士人服药后,必须爬着走路,估计爬行也会被认为是雅到极至的事情吧。

服药还不仅仅是给生活带来某些不便的问题。如果梢有不慎,某个环节出了差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东晋名士皇甫谧描在服药后,排解不当,落下了一身重病。他说自己承受了可怕的痛苦:“浑身燥热,五内如焚,在隆冬季节,光着身子吃冰,夏天就更加难以忍受,象得了疟疾伤寒一样,身体浮肿,四肢酸痛,只能放声哀号。”他实在忍受不了,要拿着刀自杀,叔母苦苦劝阻,才活了下来。

皇甫谧说道:“许多人发散失误,死于非命。我的族弟,痛苦得舌头都陷入喉咙之中。东海人王良夫,痈深深陷入后背,陇西辛昌绪,脊肉完全溃烂,蜀郡的赵公烈,中表亲戚里有六人因此而死。这都是服用寒食散造成的,我虽然还活着,但也是苟延残喘,遗人笑柄。”

为什么说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垃圾的王朝呢?

公元265年,西晋朝建立后,280年就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不久晋武帝司马炎就死了。他的儿子是个低能儿,基本大权旁落。后来的历任皇帝也不咋地,没有进行多少的有效统治,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甚至爆发了“八王之乱”,混战不休。后来西晋灭亡,残余势力偏安江南一隅,政权更是与大地主相结合,没什么建树,故此说晋朝很烂很垃圾!

相关推荐:

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

三教合一是什么时候

吕布斩杀过的所有人大将

什么叫唱歌

愚公为什么称为愚公

吕布战胜张飞要多少回合

什么叫蝉联格

中国没有狮子为什么古代就有狮子雕像

标签: [db:标签]

声明:《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为什么说评论历史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晋朝烂

    因为自从司马家族篡位曹魏成为皇室过后,晋朝便一直是世家天下。而世家多是将家族利益放于国家利益之上,因此,世家便为了自己利益,收苛税,重徭役,将...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三教合一是什么时候

    明清时期。“释,儒,道”相同的思想渊源,促使明清时期的民间教门在当时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和民间教门传统影响下,将儒家的纲常伦理,佛教的劫变、来...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布斩杀过的所有人大将

    吕布斩杀过的大将:1、方悦,在《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 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枪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唱歌

    唱歌的定义:以抑扬有节奏的音调发出美妙的声音,给人以享受的动作。歌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娱乐,亦是一种发泄。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

    百科 日期:2023-04-05

  • 愚公为什么称为愚公

    因为在别人的眼里,他是愚笨的,所以称为愚.愚公中的 愚 非愚蠢的意思,事实上,在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中,愚 可以凸显出愚公的智慧,这就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百科 日期:2023-04-05

  • 吕布战胜张飞要多少回合

    在小沛,吕布和张飞并不是生死斗,那时刘吕二人虽然貌合神离,但是名义上还是盟友的关系,再说不过是因为抢马的事情,吕张才斗的,这也可以算是意气之争...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什么叫蝉联格

    蝉联格,亦作蝉连格,又称连理格,乃一字嵌上句之末,另一字嵌下句之首。魁斗格取“魁星踢斗”之意,乃一字嵌上句之首,另一字嵌下句之末。 联格即钟格,...

    百科 日期:2023-04-05

  • 中国没有狮子为什么古代就有狮子雕像

    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

    百科 日期:2023-04-05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