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生活 > 百科 >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04-13 手机版

李鸿章的老师是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1872年3月12日逝世,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

李鸿章和曾国藩是怎样相互成就的

李鸿章很幸运,因为他天资聪慧,有一个好老师,曾国藩可谓是他人生仕途的贵人,但是李鸿章又很不幸,因为他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做派而被骂做汉奸卖国贼,成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其自谓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

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被称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道德偶像",曾国藩的道德、学问、为官、做人对后世的思想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在晚清中国,甚至在很长期的历史背景下,他都被看做是楷模。有这样的老师教导,再加上聪明天赋,对李鸿章的人生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李鸿章在去找老师曾国藩之前,可以说是人生最灰暗的时候。经历了丧父之痛,又被陈玉成追杀,连祖宅都被烧掉。已到中年的李鸿章,面对连连困境失败非常艰难。1858年冬,李鸿章投奔老师曾国藩。再此之前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1846年前后,曾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李鸿章到了曾国藩幕府,其出众的才华很快成了幕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因文采出色,他常常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帮老师曾国藩写奏章。有时候他写的折子非常出彩,老师曾国藩看了十分满意,甚至一个字也不改就上报朝廷,朝廷看了也满意,立即准奏。在这样优秀的表现下,曾国藩借机上奏朝廷准许李鸿章参与机要事宜讨论,于是他很快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准确定位,并因此走上了新的高度。可以说曾老师是李鸿章仕途上最重要的贵人,相比起前期在战场上的屡屡碰壁,在投奔曾国藩之后,老师的重视和培养,提携,让李鸿章的超群才干有了可发挥的平台和空间。

曾老师不但懂得欣赏李鸿章之才,还愿意给这位高材生以极大的宽容和耐心。有一次曾国藩带着李鸿章,去见同为中兴之杰的胡林翼。曾老师和这位胡大人因为战略布局的观点不同而争论起来。李鸿章作为幕僚陪伴在一边,闹念本来只是倾听,可是随着老师和胡大人的争执越来越深,他越听越烦躁,忍不住吼了起来:这事还不简单?你们先不要吵了,都听我说……”李鸿章思维清晰的分析了局势及利弊,听完了他的战略分析,两位战略大师胡林翼和曾国藩都对李鸿章的谋略惊叹不已,胡林翼甚至当场就急切要求曾国藩快点儿给李鸿章机会承担更多的重任,这让曾国藩既高兴又有些尴尬。

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曾国藩还将自己编练湘军的心得谆谆信告李鸿章,足见期望之殷。有老师的栽培,不断给予机会,再加上聪明好学,李鸿章的人生从此大展宏图,他也因此对曾国藩感激不尽。

但是,之后李鸿章与老师曾国藩的恩怨令他也走了许多弯路。曾国藩派他去编练皖北马队。李鸿章不喜欢这件事就直言不干这活儿。曾国藩以为他自恃其高,就把自己的弟弟曾国荃放在了重要位置。感觉没有重要机会的李鸿章立即变得心灰意冷。于是向曾国藩提交辞呈。可曾国藩接过李鸿章的辞呈,就向他出示了朝廷圣旨,必须在他麾下继续效力。李鸿章气得跳脚,索性破罐子破摔,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与彭玉麟一言不合,就拳脚相加,并从此彭李结怨。但即使李鸿章打架滋事,曾国藩仍以以襄助需人为理由,要求李鸿章继续留下。后来曾国藩移师祁门,这里是兵家绝地,曾国藩很清楚学生心里想些什么,就急忙上疏,保奏李鸿章为两淮盐运使,让李鸿章不好意思再闹。可万万没想到,逢奏必准的曾国藩,朝廷这次竟然没批准。可在李鸿章看来,曾老师凡有奏本必准,这次朝廷就恰恰驳回,因此对曾老师怨恨颇多。之后的李元度事件,让李鸿章彻底和老师曾国藩翻脸分道扬镳。

因为和老师嫌隙闹翻,李鸿章之后走了一段时间的弯路。人生波澜起伏,与他个性有关,更与他不同时期的人生定位有关。李元度事件的处理上,李鸿章是非常聪明的,前期既表明了他对曾国藩谨凳的忠义,又为他暂时离开祁门艰苦之地创造了条件,他甚至为以后还能回到曾国藩身边留下了回旋余地。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政治才能非常卓越。李鸿章离开祁门后,这对师生都再次真切体会到对方的重要性,在胡林翼、郭嵩焘(为曾、李二人的共同好友)的“调解”下,师生二人冰释液晌困前嫌。一年后曾国藩邀请李鸿章重新回到了自己身边。这件事情,一方面说明李鸿章的才华和善于处理问题,但更表明了曾国藩的胸怀宽广和无私。

1865年,清廷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由于隶属于曾国藩的湘军大部已裁撤,面对淮军新态势,曾国藩无法有效指挥,历时一年半,督师无功,1866年清廷改命李鸿章为钦差大臣,接办剿捻事务,令曾国藩仍回两江总督本任。这次李鸿章接任后的事也成为曾国藩晚年的心病,一是剿捻无功,二是处理天津教案违心失当丢了直隶总督。而两件大事代之者均是他的学生李鸿章。

虽然二人嫌隙颇多,但是曾国藩一到前线,即采用李鸿章拟定的方针。而李鸿章到达山东后,先扩充淮军,接着调整战略方针。虽然他仍坚持老师的“以静制动”战略方针。但时逢法国联合美、英、俄、德等多国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各国军舰聚集于天津和烟台,进行武力恐吓,发生了天津教案。清廷还是让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曾国藩前去处理天津教案,结果曾李二人再次因工作方法不同而引发的新的故事。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时,因方法不当只好向朝廷求救,朝廷马上就命李鸿章他火速从南方带兵到京畿一带备战,并任命他为直隶总督以接替曾国藩。

据说,李鸿章到达天津后去见老师,曾国藩满脸愁容说:“我遇困境,咸赖汝继,汝才胜我。我聊以自解者,汝究为我所荐也。”

李鸿章急忙说,不敢,不敢。

曾国藩又问,你怎样跟洋人打交道?李鸿章答道:“门生也没有打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曾国藩听了,以五指捋须,良久不语,徐徐启口说:“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得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听听。”

李鸿章一听老师对答话不满,连忙改口说:“门生信口胡说,错了,还求老师指教。”

曾国藩又是一阵捋须不已,并久久注视李鸿章,说道:“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也通此人情。虚强造作,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想来这比痞子腔总靠得住一点。”

一生诚正严明的曾国藩,遇到这次事件的对象却不是君子风范,面对外夷李鸿章的做法与他老师相比,他处理的显然更接地气更成功,并且因此得到舆论界的更多推崇。

1872年2月12日,曾国藩去世。临死前,他对“天津教案”一事的处理悔恨交加,自责不已。曾国藩一辈子都讲究处事原则,讲究品德和修行的重要性,未料到自己晚年不顺,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李鸿章闻讯悲痛不已,热泪盈眶,他提笔写下挽联: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有人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就没有当时的清王朝,可见师徒二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成就之互相衬托。曾国藩、李鸿章二人,既为师徒,又为同僚,面对内忧外患,他们能互相支持,皆能以大局为重,可见其格局所在。

天津教案之后,李鸿章开始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在此后二十五年的时间里,李鸿章开始了他人生的重要成就。作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授文华殿大学士。

但是也因为位高权重,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康有为等发动公车上书,掀起维新变法的高潮。李鸿章虽然也视马关签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并倾向变法。但因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又不能指责清政府,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替大清背了丧权辱国的黑锅。

甲午战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以文人来说,李鸿章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在任期间做出了许多公认的社会设施成就;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声名显赫的李鸿章,除了追剿太平军,办洋务、督修水利,还在海外世界铸就了个人品牌影响力,成为各大品牌追捧的超级广告代言人。'李鸿章杂碎"成为一道风靡的传统名菜。精通西方外交礼仪的李鸿章幽默的演讲、发言常引起美国民众幽默的模仿,他在格兰特将军的墓前深情地说的那句“别了,我的兄弟”,令美国民众无限感动,奉为知音…… 作为一名争议颇多的历史人物,在他的风光与徘徊之外,还有另一面被我们所认识。 李中堂成为西方许多商业产品的首选代言人,在英国,“李鸿章”的大名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的版面上,品牌效应蜚声国际。

作为清政府的外交使者,李鸿章签订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受人诟病,导致李鸿章在国之命运上的过失难以置评。但李鸿章外交事件中,他事事以国家大局为关键。他的功劳和过错大都是时局所致,很多并非是出自他的本意。纵观李中堂一生,于时局功勋卓著,于百姓多有过错。

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什么关系

曾国藩是李鸿章的老师兼领导。具体如下:

1、李鸿章是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对曾国藩敬佩有加,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曾国藩与李鸿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进士,所以辈分上袜烂游曾国藩高李鸿章一辈。

2、李鸿章科举以后就投到了曾国藩门下做幕僚,二人情同父子,李鸿章在曾国藩的敲打指点下青云直上。李鸿章为人聪明绝顶,才干超群,为给大清续命真可谓鞠躬敬萃死而后已。性格上也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门生遍布天下。

3、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告销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历仿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什么关系?

曾国藩和李鸿章是师生关系。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时期的名臣,他们都是封疆大吏,都是参与到洋务运动之中的大臣,两个人之间有很强的联搜粗系,有纷争也有支持,有师生情谊也有同级伏兆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曾国藩和李鸿章的父亲是一代人,他们两个是同年中榜的,所以有童年之谊。在李鸿章困难的时候他投到了曾国藩门下,当时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而正是曾国藩的提携,才有了后来的李鸿章。

曾国藩介绍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也是晚清极具争议的人物,抛开他的功名成就,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曾国藩的家书。

他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缺漏租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也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相关推荐: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食量大的动物是

圈养育肥牛养殖方法

如何评价川端康成的抒情歌

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食君之禄的下句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时间

就业简历撰写技巧

标签: [db:标签]

声明:《李鸿章的老师是谁》一文由排行榜大全(佚名 )网友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处理!

最近更新

  • 李鸿章的老师是谁

    李鸿章的老师是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出生,1872年3月12日逝世,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

    百科 日期:2023-04-13

  • 食量大的动物是

    蓝鲸:作为最大的动物,它庞大的身躯可以达到150吨左右,为了支撑自己的体力消耗,食量也惊人,蓝鲸以吃浮游生物为主,但最爱吃磷虾,一次可以吞食磷虾约2...

    百科 日期:2023-04-13

  • 敏感肌肤可以去角质吗

    皮肤角质层过厚,堆积在肌肤上,就会导致肌肤变得暗黄粗糙,甚至导致长痘痘,皱纹滋生等问题出现,所以定期去角质是有必要的,但是敏感肌肤的皮肤比较...

    护肤品 日期:2023-04-13

  • 娃娃妆怎么画

    先用bb霜均匀脸部肤色,再从鼻侧打圈向上晕染腮红,从眼窝向鼻侧晕染鼻影,从下巴向耳下晕染修容粉,用浅紫色、浅棕色、深棕色、紫粉色上眼影,从眼...

    护肤品 日期:2023-04-13

  • 圈养育肥牛养殖方法

    1、每日定时喂饲2次或3次,其间隔不应少于6小时,每次采食时间为1—1。5小时,月龄小的牛只采食较慢,可适当延长时间。饮水应在喂饲后1小时进行,夏季...

    百科 日期:2023-04-13

  • 小车踩刹车咯咯的响

    小车踩刹车咯咯的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汽车刹车片磨损过度、轮胎磨损过度、方向机损坏、汽车ABS启动等,以下具体分析。1、汽车刹车片磨损过度:...

    汽车 日期:2023-04-13

  • 楼下女友请签收主题曲插曲片尾曲所有歌曲背景音乐介绍

    由王冠逸、徐好等主演的电视剧《楼下女友请签收》正在热播中。在剧中出现了很多首好听的歌曲。那么,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叫什么名字呢? 楼下女...

    电影 日期:2023-04-13

  • 如何评价川端康成的抒情歌

    《抒情歌》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写的一篇文章。女主角应该是为爱义无反顾,与恋人热恋后因为恋人移情别恋分手了,之后听到了恋人去世的消息。分...

    百科 日期:2023-04-13

百科排行榜精选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